想當孩子永遠的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填滿似乎並非重點。

這一輩的父母較有餘力照顧孩子的心靈需要,他們不想只當高高在上的父母,決心跟孩子建立平等關係,用尊重和友好的態度跟孩子相處,渴求當上孩子永遠的朋友,跟他們玩成一片,陪伴他們長大,面對人生階段的種種難關,聆聽他們最幽微的心事,要是孩子願意,甚至想跟他們一起闖天下,不過誰願意帶著父母闖天下呢?

孩子甚至不可能視父母為朋友,那只是父母的良好願望,以為只要從小陪孩子聊心事,他們便會從此對你無所不談,才不是這樣的,有些話他們樂意跟朋輩狠狠地傾訴,卻絕對無法對長輩講出口,尤其是父母。不用難過,想一想你有多少沒對父母說過的話,便知道一切也是人之常情。

我不是說反正做不成孩子的朋友,就毋須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的心靈需要,相反,父母必須做孩子的心靈嚮導,陪他們走過快樂與憂愁,在他們發展出成熟的人生觀之前,指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過程中可能會觸發他們的情緒,這也大概是他們無法視父母為朋友的原因,因為盡責的父母會指出孩子的錯誤,而非如朋友那樣單純照顧他們的情緒。

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此事太夢幻,不是絕對不可能,只是難度太大。不管做不做得成朋友,也必須跟孩子保持親密良好的關係,當你填滿孩子的心靈,自己的心靈也就充盈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8會員
845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梁淑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誰不想中獎呢?十個人大概有九個舉手表示希望中獎,第十個沒舉手也必定在心裏默默希望中獎。 有人討厭不勞而獲,從不主動買彩券,但生活中總不乏抽獎機會,像公司派對上的抽獎活動便避無可避。但凡抽獎,必然會有中獎者,以及更多沒中獎的人。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獎者是幸運兒,這麼多人沒中獎,偏偏你被抽中啊,怎麼可能
Thumbnail
2025/04/23
誰不想中獎呢?十個人大概有九個舉手表示希望中獎,第十個沒舉手也必定在心裏默默希望中獎。 有人討厭不勞而獲,從不主動買彩券,但生活中總不乏抽獎機會,像公司派對上的抽獎活動便避無可避。但凡抽獎,必然會有中獎者,以及更多沒中獎的人。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獎者是幸運兒,這麼多人沒中獎,偏偏你被抽中啊,怎麼可能
Thumbnail
2025/04/09
中學選科是一個分水嶺,將學生從此分成理科人和文科人,其實還有商科人,我讀中學時就是選修商科。當時選科對我來說毫無懸念,皆因我討厭物理、化學和生物,選科後終於擺脫討厭的學科,簡直是從地獄來到天堂,求學生涯從沒如此美好過。 總有家長認為選理科比較優越,大概認為理科讀起來更費勁,只有優等生才有資格讀理科
Thumbnail
2025/04/09
中學選科是一個分水嶺,將學生從此分成理科人和文科人,其實還有商科人,我讀中學時就是選修商科。當時選科對我來說毫無懸念,皆因我討厭物理、化學和生物,選科後終於擺脫討厭的學科,簡直是從地獄來到天堂,求學生涯從沒如此美好過。 總有家長認為選理科比較優越,大概認為理科讀起來更費勁,只有優等生才有資格讀理科
Thumbnail
2025/03/26
父母責備孩子時,無論多麼有理有據,要是無法讓孩子明白,所有責備都變得毫無道理。 孩子只會記得父母對他狂叫怒吼或滿目猙獰,對指責的內容卻完全記不住。孩子肯定忿忿不平,在心裏將父母的每一句責備都反駁千遍,然後放出一兩句狠話。父母聽到孩子不恭不敬的反駁,一般都會火起來,越罵越兇,而越罵得兇,孩子越聽不入
Thumbnail
2025/03/26
父母責備孩子時,無論多麼有理有據,要是無法讓孩子明白,所有責備都變得毫無道理。 孩子只會記得父母對他狂叫怒吼或滿目猙獰,對指責的內容卻完全記不住。孩子肯定忿忿不平,在心裏將父母的每一句責備都反駁千遍,然後放出一兩句狠話。父母聽到孩子不恭不敬的反駁,一般都會火起來,越罵越兇,而越罵得兇,孩子越聽不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覺得她們倆不是我女兒,而是我的閨蜜。 我們總可以吱吱喳喳地聊個不停,不管內容有多無厘頭, 當然也常常互相向對方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關心,那是這世上很難得的真意。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眷戀,那也是永恆不變的真情。 當我很極力地去在乎她們的感受時,其實她們也很盡力地在呵護著我。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覺得她們倆不是我女兒,而是我的閨蜜。 我們總可以吱吱喳喳地聊個不停,不管內容有多無厘頭, 當然也常常互相向對方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關心,那是這世上很難得的真意。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眷戀,那也是永恆不變的真情。 當我很極力地去在乎她們的感受時,其實她們也很盡力地在呵護著我。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