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國民法官怎麼選、哪裡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個月收到法院來信,還以為自己犯了什麼事...原來是國民法官快要上路了,我是候選之一,可以選擇是否受邀到場,參與後續的甄選程序。
事實上,參審制在2021年1月就要正式實施,但不是所有案件皆會用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故意致死的刑事案件,才會採用國民法官程序。為了因應新制度,各地方法院目前正在進行模擬。
根據現場人員的解釋,士林地方法院從自家轄下,篩選出符合基本資格的兩千多人,再從中隨機抽選並邀請120位到場(最後實到49位),現場的49位中抽18位,分出三組來個別詢問、確認意願,最後選出6位正選、4位備選國民法官。
這6位國民法官將與3位職業法官配合,了解案件並進行討論。有罪與否將採三分之二多數決,而量刑則採二分之一多數決,但多數方內部至少要有職業法官的1票,才能成為最後結論。
我沒有被選進分組詢問,就坐在大禮堂看宣導影片。可以感覺出司法單位相當認真,也到網路上蒐集了不少意見,大家常講的「恐龍法官」自不必說,其他諸如「鍵盤柯南」、「鄉民的正義」等用詞,也都在應對與解釋範圍之內。
簡而言之,國民法官的設置理念,就是希望社會大眾從旁觀者轉為參與者、從outsider轉為insider,從而更能理解司法程序與判決結果。除此之外,影片也略為說了一下參審制和陪審制的不同,指出陪審團比較戲劇化(或乾脆說不易控制),最終定罪不需要寫判決書,沒那麼公開透明。
另外,在模擬法庭開始以前,其實還辦了一場名人參審團,邀請一些作家來共同參與,他們比較偏重法律專業和民眾認知的互補。
因為在實作上,法官可能會很熟練地把犯行、犯意與適用法條抓出來,並很快有了相應判斷,但一般人更想了解整個犯案脈絡,包括角色心態、情境情節甚至世界觀。所以理想情況是,由法官來解釋法條與程序,由民眾來提供更多重要資訊,從而在充分討論中得出最終結果。
這次參與甄選,我主要的心得如下:
1.雖說互補,但可能更像磨合,因為職業法官、國民法官衝突的情況未嘗不會發生。也就因為如此,如何設計討論模式,以使這類衝突減到最低,我相信會很重要。
2.其實有可能,就算多了國民法官,判決結果也不會改變。網路上罵判決,往往先被新聞標題給有意無意地誤導,再來特別痛恨或同情犯案者,對事件的前因後果了解不多。
但一旦成為國民法官,資訊落差就會消失,加上職業法官會以適用法條和量刑慣例劃定框架,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真的很有爭議的案件,否則最終結果應該不會差多少。
3.也就因為如此,我認為這一司法改革的功能,主要不是使判決時可能有的失誤減少,而是使判決過程更能為社會大眾理解,從而形塑出更好的司法文化。
或許有人會覺得,國民法官若不會改變判決結果,就只是增加無謂成本。這就好像一群人開會開很久,最後結論卻跟兩三人直接決定一樣。但如果花時間開會,能夠讓大家更有參與感、更了解核心精神,從而在執行決策上更有動力,那就值得。
回到法律判決。如果參審制能夠提供一個利於溝通、交流與討論的情境,從而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判決的意義,並意識到法律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認知與選擇,那就值得。
譬如,隨著人口老齡化,長照議題開始浮現,照護者主動終結對象生命的案件,似乎也越來越常見。傳統上我們認為,子女殺害父母是罪大惡極,但當事人卻可能覺得,自己是否入獄倒是沒差,至少長輩獲得了某種解脫。
對此,我們可以嚴加譴責判重刑,也可以發揮同情從輕量刑,但這個議題走到法律層面,其實已經是最後階段。如果要治本,顯然必須注入更多長照資源,甚至考慮安樂死的合理性與適用範圍,否則這類案件就是會一再上演。
也就因為如此,判決結果本身不見得是重點,關鍵在於你怎麼透過犯案過程的抽絲剝繭,來獲得更多資訊、更多動力,來建構一個更好的社會文化。尤其當我們認為,好的司法是能預防於未然,而非懲罰於已然的時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07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思辨沒成長,因為沒輸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用哲學寫饒舌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法稍縱即逝,如何捕捉?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見學生思考2:提問思維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哲學該有用還是該助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匯佳國際】中國大陸股權變更怎麼操作? 流程是甚麼? 股權變更應備文件有哪些? 以台商常選擇的境外公司註冊地,在中國大陸股權變更/轉讓手續多半簡易快速。但股權轉讓的最終標的畢竟是在中國的實體經營企業,無論是預計來臺上市或於海外上市、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或單純由股東進行股權結構調整,都不免需進行集團投資架構重組而發生間接轉讓大陸境內企業股權之情形。
Thumbnail
avatar
匯佳國際/匯佳管理諮詢
2020-10-21
「國民法官」陪審和參審差在哪?白話來講, 陪審是兩張桌子:陪審團(人民)坐一張桌子,法官坐一張桌子。 參審是一張桌子:參審員(人民)跟法官坐在同一張桌子。 所以 陪審團的工作是「決定被告有沒有罪:單獨進行事實之認定及法律之適用」; 參審團的工作是「與法官一起進行事實認定、法律適用與刑罰的量定」。
Thumbnail
avatar
王大明
2020-08-11
<p>紀錄片推薦(X):我的國怎麼厲害法?</p>本系列名為「片單」,是為了廣大宅民找片用的。不過,這篇是限時寫作的番外篇。主要討論的是中國近來「厲害了我的國」和我欲推銷的神片《生活三部曲》第一部。
Thumbnail
avatar
前線島民KMnese
2018-03-20
《渣誌內參檔案022》:國民黨該怎麼選台北市長?<p>這個主題的原始發想,出自國民黨某人對我的真實提問:「國民黨在北市該怎麼打?」我認真的想了一個答案。</p>
Thumbnail
avatar
人渣文本
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