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密集接觸」怪奇現象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GOTO這種「諸事不宜政策」中脫胎換骨為日本的首務
原文發佈日期:2020.12.3
原文作者:伊東 乾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GOTO TRAVEL、GOTO EAT等政策的推動,無疑是加速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至全國的元兇
2020年進入12月的第一天,日本媒體報導由於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達到33人,為過去最高記錄。(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01201/k10012741071000.html
這是由日本代表媒體的HNK發表,想當然應該是官方消息。
但是根據海外媒體統計數據,日本新冠肺炎最高死亡人數,是黃金週的5月4日「日本第一波」時記錄的49人。
所以究竟為什麼NHK會發表33人是過去最多,筆者也不明白。
由此可以看出,這就是日本對數據管理的實態,但不管怎麼說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將冬天的高峰向上推升卻是事實
單日感染者攀升至2500人的事實,表明日本正陷入每4天增加1萬人,每週以萬人為單位在增加新的感染者的境況。
在10月底產生發病症狀者約有6000人,這當中由於康復與死亡而減少的人數與每天新增的患者人數相比,新增患者數呈現壓倒性增加,現在已累積超過2萬1000人,而這個數字正以每天2500人的規模持續擴大。
導致全國人口四處流動的「GOTO」旅遊政策之外,又加上脫下口罩的「GOTO EAT」政策,這些防疫素人連續推出的政策導致了現在無力回天的局面。
而造成現在的狀況,無疑是那些只會散佈紙上談兵的「後真相(post-truth, 意指真相不再重要)」言論。但是即便事已至此,還是有許多得不到教訓的「後真相」數據導致事態持續混亂
★參考文章:紐約時報中文網〈Post-truth | 「後真相」的真相
在這當中,「密集接觸者(原文:濃厚接触者)」問題作為元兇之一被提及。
到現在已令人不知所措的「密集接觸」
讓我們從典型事例來看,假設今天你很不幸的發現自己身體不舒服。聯絡醫療機關之後,花費了一些時間等待終於得到診療,非常遺憾的出現了「陽性」的結果。那麼跟你同住的家人,原則上來說都會被指定為「密集接觸者」。
首先,你自己本身會被迫與家人分開住進「隔離飯店」當中,被認定為密集接觸者的家人們不得不在社會異樣的眼光下度過接下來的2周。
在這裡,有一點奇怪的是,你自己本身在症狀出現10天之後,如果症狀改善的話,「不需要再次篩檢」就可以回復到正常的生活。
為什麼?這是為了避免醫療機關爆滿。如果輕易的實施再次篩檢,結果又是陽性的話,隔離設施就會人滿為患。
這種多此一舉的再次篩檢是沒必要的,快點將人引導至出口,讓他回到社會去參加GOTO活動吧!
雖然時間限制為10天,但是即便本人回歸社會,他被認定為密集接觸者的家人們,就算健康狀態一切正常也必須被隔離滿14天,造成此種反轉現象。政府對這似乎會引來人們吐槽的狀況,也還是有一套藉口:
「症狀出現」之後的天數才是問題所在,最先產生症狀的你就算在10天後康復,在10天前的時間點「沒有症狀出現」的家人們,在這10天過後可能還是有一定危險性。所以,作為防疫措施,隔離期才會設定為14天。
假設,爸爸「出現症狀」家人們作為「密集接觸者」受到隔離,孩子們無法去上學、媽媽自然也無法去上班,甚至連自由出門購買日常生活所需物品也做不到。
只要有一個人出現症狀,同居的家人無論是4人還是5人都不得不遭到隔離。
如果是自己在家開店,孩子從學校將病毒帶回家,在之後的兩個禮拜,店鋪停止營業、兄弟姊妹們無法去上學、父母也無法工作,整個家庭陷入「停止運轉」的狀態。
若是變成這樣的話就會非常麻煩,官僚與政客們會先下手為強,將方向引導到他們期望的結果,而在此種思維下就會產生酌情處理的「後真相」。
朝令夕改的「密集接觸」
一旦被認定為「密集接觸者」,之後就會有許多麻煩。
所以對「密集接觸者」的定義就被不斷的修正,極力的往「不算密集接觸吧」的數字去調整,將各種數字減少,開始出現「後真相」的現象。
酌情處理的原點為4月22日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公布的「密集接觸者」定義修正
https://www.niid.go.jp/niid/ja/diseases/ka/corona-virus/2019-ncov/2484-idsc/9582-2019-ncov-02-qa.html
首先,將過去「2公尺距離以內的接觸」視為密集的嚴格定義放寬為「2公尺距離以內而且超過15分鐘以上的接觸」。
也就是說,過去在1公尺距離內同桌吃飯的人將被視為密集接觸者,不過在規定「修正」之後,短暫接吻的人因為「不滿15分鐘所以沒有問題」,將不會被列入密集接觸者範圍,計算方式180度大轉變。
更甚者,可能出現「自由自在」的曲解或「現場判斷」。
「有沒有帶口罩」、「談話內容」、「有沒有大聲說話?」等,其他像類似這種由於無法得知細節而不能做出判斷為理由,導致「最後都交給保健所來判斷」這種漏洞百出的制度。
事態演變至此,已無力回天。
「未戴口罩距離1公尺以內,在同一空間內超過15分鐘」的話,當然算是完全的密集接觸,但「距離1.5公尺以上吧?那就沒有問題囉」、「兩位都有戴口罩吧?OKOK」、「距離2公尺,而且是小聲交談的話,就當做你們沒有問題吧」
這將演變成都有藉口可以解釋的狀態,身為判斷基準的保健所能夠酌情處理,控制「密集接觸者」的數字。
在此一切醫學與科學的客觀基準不復存在,說是為了避免各地醫療系統崩壞、擔心對經濟產生影響、為了減少社會問題,卻讓整個狀況陷入一團混亂。
「這是與各地醫療實際情況相配合的……」等藉口,聽起來似乎也還算不錯。
但是,這實際上是為了迎合社會經濟,將本來應該具有客觀性的防疫科學定義大幅變更,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在這個狀況下,終於出現了從結論導向而推出的GOTO政策,將日本全國的人民、事物、金錢捲入,「GOTO EAT」更讓人們脫下口罩、營造出對病毒友好的環境,致力於為疫情擴大做出貢獻
若要直言不諱的話,這就是「我們國家(日本)」的現實。
「結論取向」是非科學的
12月1日,東京知事與內閣首相對「GOTO TRAVEL」的會談中,達成東京對老年人與原發性疾病的人呼籲其「克制使用」的共識報導。
https://www.bloomberg.co.jp/news/articles/2020-12-01/QKNL5PDWX2PU01
由國家主導,使用納稅人稅金堆動的政策,卻要「呼籲」一部分人「克制使用」?
作為政策這是無法成立的,無視公共政策所要求的權利平等,將使得政治逐漸崩壞,難道政府的人不懂嗎?
如果持續這樣無為愚笨的政策的話,國家遲早迎來毀滅的一天。
是時候下定決心處置這些懷著投機心態,酌情處理推出的「諸事不宜政策(原文:友引政策)」了。應該從醫學與科學根據出發,決然祭出具有客觀性的措施,才能讓日本脫胎換骨,停止疫情對國家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
原文網址:https://jbpress.ismedia.jp/articles/-/63110,正式授權翻譯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2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波波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多會有600萬家庭收到強制搬離命令,無殼蝸牛激增恐導致新冠肺炎大爆發」 美國總統大選熱議方興未艾,明年又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這個令三島憂心的國家有稍微成長了嗎?」 50年前的11月25日,發生了三島事件。當時的細節所透露出的影響,讓日本資資深新聞工作者來帶我們回顧......
「由於阿拉巴哥化而成為活化石的日本社會」 日本的街景、風景、生活等都缺乏變化,讓人產生時間靜止的錯覺......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造成此種現象?
「中國色狼增加數緊追日本,社會問題日益嚴峻」 是經濟成長的負面影響嗎? 現代女性經濟獨立,擇偶標準提高間接導致性騷擾案件的增加... 中國終於也如同日本不得不重視此社會問題。
「回顧過去的知名動漫,得知觸動日本人心弦的故事及要素」 有一些「屬於日本的東西」,長久的感動了每一代的人。也正代表了某些民族信仰的基本價值觀。
「利用鉅額資金再投資,搭上數位化順風車持續開展新事業」 源於日本的粉絲文化,如何藉由韓國的娛樂產業經營手法與科技進步,快速形成多元的商業觸角?
「最多會有600萬家庭收到強制搬離命令,無殼蝸牛激增恐導致新冠肺炎大爆發」 美國總統大選熱議方興未艾,明年又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這個令三島憂心的國家有稍微成長了嗎?」 50年前的11月25日,發生了三島事件。當時的細節所透露出的影響,讓日本資資深新聞工作者來帶我們回顧......
「由於阿拉巴哥化而成為活化石的日本社會」 日本的街景、風景、生活等都缺乏變化,讓人產生時間靜止的錯覺......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造成此種現象?
「中國色狼增加數緊追日本,社會問題日益嚴峻」 是經濟成長的負面影響嗎? 現代女性經濟獨立,擇偶標準提高間接導致性騷擾案件的增加... 中國終於也如同日本不得不重視此社會問題。
「回顧過去的知名動漫,得知觸動日本人心弦的故事及要素」 有一些「屬於日本的東西」,長久的感動了每一代的人。也正代表了某些民族信仰的基本價值觀。
「利用鉅額資金再投資,搭上數位化順風車持續開展新事業」 源於日本的粉絲文化,如何藉由韓國的娛樂產業經營手法與科技進步,快速形成多元的商業觸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到日本遊玩的國際觀光旅客多到進出關都是種煎熬,背後支撐起龐大數字的國家當然包含台灣,於是我上中華民國統計網來看看部分數據... 以113年3月的月統計來看 {國人出國人次132萬,超過9成集中在亞洲(先前最高158萬)} > {來台旅客人次81萬(先前最高114萬)},大約為1.6倍 國人
Thumbnail
最近從日本傳來了令人擔憂的新聞,報導指出日本近期爆發會吃人的細菌,2024年截至六月初,已累計977例確診,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8倍,且致死率超過三成。對於有嫩嬰、小童或免疫力較弱家庭成員的家長來說,這些消息無疑令人憂心。考慮到這些情況,是否應該取消期待已久的日本家庭旅行呢? 什麼是食人菌?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訂車票、訂房、旅平險、買網路、到實際登日後的觀察,詳細介紹了疫情後日本旅遊的注意事項和新型態,還分享了許多實用的旅遊小技巧。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今天早上,一位朋友給我(蕃薯媽媽)發短信,擔心在日本感染鏈球菌性咽喉炎,當時她正準備帶孩子和媽媽去度假… 問:“我們帶著孩子和老人,是不是不應該去呢?” 我聽說日本工作場所中鏈球菌性咽喉炎感染的個案有所增加。儘管如此,我的回答是: “還是去
Thumbnail
【日本各地出現觀光公害】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自調降COVID-19防疫等級後,外國觀光客快速增加,因觀光客大量集中造成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問題正於日本各地發生。
Thumbnail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的統計,2023年上半年每個月的訪日旅客數逐月攀升,至6月份單月訪日人數已達207萬人。雖然相較疫情前2019年6月單月旅客數的288萬人仍有差距,但預料日本整體旅遊量能還會持續成長。這也有助當地各項交通、觀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營運動能更進一步提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到日本遊玩的國際觀光旅客多到進出關都是種煎熬,背後支撐起龐大數字的國家當然包含台灣,於是我上中華民國統計網來看看部分數據... 以113年3月的月統計來看 {國人出國人次132萬,超過9成集中在亞洲(先前最高158萬)} > {來台旅客人次81萬(先前最高114萬)},大約為1.6倍 國人
Thumbnail
最近從日本傳來了令人擔憂的新聞,報導指出日本近期爆發會吃人的細菌,2024年截至六月初,已累計977例確診,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8倍,且致死率超過三成。對於有嫩嬰、小童或免疫力較弱家庭成員的家長來說,這些消息無疑令人憂心。考慮到這些情況,是否應該取消期待已久的日本家庭旅行呢? 什麼是食人菌?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訂車票、訂房、旅平險、買網路、到實際登日後的觀察,詳細介紹了疫情後日本旅遊的注意事項和新型態,還分享了許多實用的旅遊小技巧。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今天早上,一位朋友給我(蕃薯媽媽)發短信,擔心在日本感染鏈球菌性咽喉炎,當時她正準備帶孩子和媽媽去度假… 問:“我們帶著孩子和老人,是不是不應該去呢?” 我聽說日本工作場所中鏈球菌性咽喉炎感染的個案有所增加。儘管如此,我的回答是: “還是去
Thumbnail
【日本各地出現觀光公害】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自調降COVID-19防疫等級後,外國觀光客快速增加,因觀光客大量集中造成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問題正於日本各地發生。
Thumbnail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的統計,2023年上半年每個月的訪日旅客數逐月攀升,至6月份單月訪日人數已達207萬人。雖然相較疫情前2019年6月單月旅客數的288萬人仍有差距,但預料日本整體旅遊量能還會持續成長。這也有助當地各項交通、觀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營運動能更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