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中國人眼中彷彿時間停止的日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由於阿拉巴哥化而成為活化石的日本社會

原文發佈日期:2020.11.23
原文作者:花園 祐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raw-image

(花園 祐:駐上海新聞工作者)

在新冠肺炎爆發流行之前,筆者曾經讀過來訪日本的中國旅人評價對日本的印象「彷彿穿越時光之旅」的文章。

那位旅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這是因為在中國國內非常常見的二維碼支付、叫車app、共享單車等服務,在日本都尚未普及化,彷彿稍早時代的中國。

其實筆者這幾年往返兩國,每當回到日本時也都會有「時光穿越」的感覺。這是因為日本的街景、風景、生活等都缺乏變化,讓人產生時間靜止的錯覺。

究竟,為什麼日本會彷彿沒有變化?讓筆者為大家舉一些中國與日本的相異之處。


其實特殊的是日本?

筆者認為日本似乎沒有變化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筆者本身就生活在激烈變化中的中國,連下一步都是無法預測的。

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正處於激烈的變動當中,假設我們挑出薪資部分來看,上海飲料店員工的薪資,在10年前約為2000人民幣(約3.2萬日幣)程度,但在最近卻漲到6000人民幣(約9.5萬日幣),相當於過去的3倍(當然物價也跟著上漲)。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在過去10年間,就筆者所見的各項統計,打工的時薪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卻大呼人手不足,令人不禁想問「為什麼明明缺人卻不將時薪提高呢?」。

雖然工資的變化與國家全體的經濟成長密切相關,但是單就這項數據並不能斷言「日本的變化較中國小」。

但是,從商品與服務來看就不一樣了。若著眼於電動汽車、二維碼支付、教育與直播動畫等網路上的服務來看,中國在這一方面的推動與普及程度是遙遙領先日本的。

對於此種現狀,我們也許可以歸因於「因為中國的規定寬鬆」、「他們的制度比較特別」等原因。但是上述的領域除了中國之外,若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在普及化方面確實相當緩慢。筆者透過比較各種可得資料,無法否定此結論,在當今世界中日本的此種現象或可稱得上是「特殊」了。


日本新創公司的絕對不足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創新商品與服務遲遲無法普及化呢?最大的原因,想必還是新創公司數量缺乏的緣故吧!

在過去被稱為新創公司的軟體銀行、優衣庫等企業,現在都成為具有份量的老牌公司。但是優衣庫在2000年將事業擴大之後,除了一部分的手機遊戲公司之外,肩負創新商品與服務的日本企業幾乎沒有出現。

以中國為例,在電動汽車產業中有2014年設立的上海蔚來汽車(NIO)、直播動畫平台網站有2009年設立的嗶哩嗶哩(bilibili)等,這些相對來說較年輕的企業引領著中國市場。無人機領域的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更是在2005年設立之後,在中國國內與世界市場中皆擁有最高的市佔率。

類似於這些設立不滿20年,就在各個業界大放異彩的新創公司,這幾年在日本的數量是遠遠不足的。

如前述,從過去的歷史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比起老牌企業,肩負推動創新商品與服務的經常是新創公司。反過來說,也許近年來日本社會停滯不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新創企業來帶動產業成長。

raw-image
「殭屍企業」是阻礙成長的要因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影響日本新創公司的產生呢?從結論來說,筆者認為問題出在政府的振興政策上。

一般來說日本的新創企業振興政策,傾向與「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綁在一起。而在政府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中,扶植對象不只有具備未來成長潛力領域的新興企業,也包含了已經迎來產業飽和,今後無可避免開始走下坡的中小企業。

在中國,對新創公司的扶植政策對象為電動汽車、無人機等,具體支援的技術與服務領域有清楚的規定。同時,政府積極打擊並淘汰實際上經營不善卻不斷申請資金融資的「殭屍企業」。

另一方面,近年來日本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卻只見到類似「從過去就肩負產業基礎發展的老牌中小企業才是日本的力量」等宣傳口號。但是支援成長停滯、彷彿一灘死水的「殭屍企業」苟延殘喘,被指出正是阻擋新興潛力產業成長的原因。為了讓更多新創公司能夠誕生,人們開始要求淘汰殭屍企業。

伴隨殭屍企業的淘汰,勢必將會產生「失業人口成為社會不安定要素」的批判聲浪。雖然筆者能夠理解這份擔憂,但近年來在日本展開事業的企業當中,以Uber eat餐飲外送服務為首,實際上卻潛藏著龐大的雇用機會,藉此能夠判斷扶植新創公司的價值遠高於淘汰既有的中小企業。

然而不單是新創公司缺乏的問題,到現在還是能夠在日本辦公室看到使用印章、傳真的工作習慣。反映出日本人在經濟泡沫化之後,對社會變化的態度轉趨消極。而正是這種消極心態成為社會風潮,導致新創公司缺乏、社會一成不變的結果。

以日本手機產業為例,日本國內企業獨自發展出不同於國際社會的一套規格,這種現象稱為「阿拉巴哥化(Galapagosization)」。直到最近,這些陳舊的規格與服務卻持續苟延殘喘,而完全成為「活化石」(譯註:原文為coelacanth,腔棘魚)。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社會中存活,不懼變化、積極支援新創公司、推動新興商品與服務等,將是日本未來的重要課題。


原文網址:https://jbpress.ismedia.jp/articles/-/62949,正式授權翻譯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波先生的沙龍
52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波波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無人商店6年前就炒作過 當時我沒興趣原因就是 1.少子化還沒有到市場共鳴的時機 2.也沒缺工危機 3.AI還不成熟 4.人性還不會有習慣 以上這4點在今年都已經開始出現共鳴 年輕一代的寧願跑外送也不要去做工,崇尚自由 少子化是越來越嚴重 然後無人
Thumbnail
無人商店6年前就炒作過 當時我沒興趣原因就是 1.少子化還沒有到市場共鳴的時機 2.也沒缺工危機 3.AI還不成熟 4.人性還不會有習慣 以上這4點在今年都已經開始出現共鳴 年輕一代的寧願跑外送也不要去做工,崇尚自由 少子化是越來越嚴重 然後無人
Thumbnail
熟悉地方創生這個名詞的朋友們應該在前一段案例研究中,看過很多日本鄉下透過都市精英份子、設計思考、異業合作或產官學共創達成的溫馨案例,大至藝術祭、小至地方品牌,第一階段的地方創生雖然沒有達成不可思議的KPI,但在無數貼近現實的報告書跟資料中,除了展現日本橫向直向協作上高度成果外,也體現出現實的嚴峻。
Thumbnail
熟悉地方創生這個名詞的朋友們應該在前一段案例研究中,看過很多日本鄉下透過都市精英份子、設計思考、異業合作或產官學共創達成的溫馨案例,大至藝術祭、小至地方品牌,第一階段的地方創生雖然沒有達成不可思議的KPI,但在無數貼近現實的報告書跟資料中,除了展現日本橫向直向協作上高度成果外,也體現出現實的嚴峻。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日本社會已經結束了,過去民主時代社民黨與自民黨的鬥爭以自民黨的徹底勝利而告終,而長達數十年的泡沫經濟與「失落的二十年」則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代名詞。而全球化所許諾給日本的繁榮也就真的是從未在日本發生的事情。而到達下一個時代前,日本社會又要準備面對一個漸變的時期。
Thumbnail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日本社會已經結束了,過去民主時代社民黨與自民黨的鬥爭以自民黨的徹底勝利而告終,而長達數十年的泡沫經濟與「失落的二十年」則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代名詞。而全球化所許諾給日本的繁榮也就真的是從未在日本發生的事情。而到達下一個時代前,日本社會又要準備面對一個漸變的時期。
Thumbnail
地方創生是日本推行的大政策,跨部會、跨領域、跨產業,想要靠政府帶動60年內維持一億人口的大目標。台灣政府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之後,也開始投入大量預算,現在跑了4年,檯面上帶頭的還是那些人。那民間呢?一般人該做些什麼才能趕上這個時代?
Thumbnail
地方創生是日本推行的大政策,跨部會、跨領域、跨產業,想要靠政府帶動60年內維持一億人口的大目標。台灣政府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之後,也開始投入大量預算,現在跑了4年,檯面上帶頭的還是那些人。那民間呢?一般人該做些什麼才能趕上這個時代?
Thumbnail
 日本真的是時運不濟,當初前首相安倍晉三爭取奧運主辦權,希望將外國觀光客人數推至破紀錄的每年五千萬人,同時為疲軟的經濟打一劑強心針,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這些期待全都落空了。  日本經濟已停滯三十年,國內需求不振,以及高齡人口眾多,再加上這兩年疫情的衝擊,形成日本經濟的惡性循環,不過也因為疫情,總算讓
Thumbnail
 日本真的是時運不濟,當初前首相安倍晉三爭取奧運主辦權,希望將外國觀光客人數推至破紀錄的每年五千萬人,同時為疲軟的經濟打一劑強心針,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這些期待全都落空了。  日本經濟已停滯三十年,國內需求不振,以及高齡人口眾多,再加上這兩年疫情的衝擊,形成日本經濟的惡性循環,不過也因為疫情,總算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