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記憶管理人——國家檔案管理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我十分傷心的事情,那就是我遺失了原本儲存在硬碟裡的,我在英國留學時的部份檔案。不過最讓我傷心的不是遺失檔案這件事本身,而是我在英國的回憶,無法被具體的保存下來。人的腦容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記得,必須仰賴檔案來喚起記憶,因此唯有將生活相關的檔案儲存,才能夠具體的擁有回憶。

畢竟,人生的價值之一,不就是擁有各式各樣無法被取代的回憶嗎?

如果你也曾有過因為失去檔案(回憶)而難過的經驗的話,讓我來推薦一個值得拜訪的專業記憶管理人吧!那就是位在新北市新莊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以下簡稱檔案局)。

raw-image

透過典藏國家檔案,來見證國家發展歷史,並創造國家智慧資產的檔案局,擁有一個開放民眾參觀的閱覽暨展示中心,走進這個位於大樓一樓的中心,會發現它分成三個主要的區域,右邊是能夠調閱國家檔案資料的閱覽中心,中間是國家檔案瑰寶區,左邊則是現正展示「港灣記憶——台灣南北雙港檔案特展」的特展區。

特展區。

特展區。

「港灣記憶——台灣南北雙港檔案特展」是一個讓我相當驚豔的展覽,展覽以基隆港和高雄港這兩個在台灣歷史上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港口為主題,並搭配檔案局收藏的老地圖、老照片、港口相關法規,及各式政府公文來介紹兩個港口的故事。僅管大多數的展示品為紙本檔案,然而,策展團隊為了讓參觀者更能身歷其境港口的生活,擺放了許多港口會出現燈塔、貨櫃、搬運工人和船的模型等等。此外,展覽還設置了一些有趣的影片和AR裝置,讓參觀者可以和虛擬的港口風景拍照留念。

碼頭工人展區。

碼頭工人展區。

展覽共分為5個子主題,包括「鳥瞰雙港」、「大船入港」、「探索雙港」、「雙港記憶」和「台灣啟航」,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大船入港」裡,介紹協助一艘船從入港到靠岸的特殊職業——引水人。由於每個港口的季節氣候、海底地形和水深分佈不同,當船隻靠岸時,需要由經驗豐富的引水人來引導船長從哪個方位入港。而且成為引水人非常不容易,除了必須具備擔任大型船長3年資歷,並完成高難度體能測試之外,還不能夠超過50歲,只能說成為引水人可說是討海人的最高榮譽了。

AR裝置。

AR裝置。

這次特展展出的是檔案局從1913-2004年間的檔案,能夠如此有系統的將近100年的檔案分類、整理,並說出一個被許多人遺忘的曾經輝煌過的港口歷史,其實還滿令人感動的。檔案局真的就像是一個儲存國家寶貴記憶的硬碟,而且除了典藏檔案,還積極地透過展覽和活動來喚起民眾對於台灣某段歷史、某個地方、某個事件的集體記憶。

雖然檔案局的地點不是很方便到達,而且僅在平日開放,不過推薦大家關注檔案局的臉書紛絲專頁,看他們時不時分享各種有趣的老照片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y! Fang 莫思安迷
20會員
38內容數
莫思安迷=Museum+ing,也就是參觀博物館中的意思。 你好,我是方(FANG)。 因為喜歡博物館同時作為休閒娛樂和自主學習新知的地方,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參觀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體驗心得,以及分析這些文化景點的教育推廣和行銷策略等等。 Let the world be your museum!
Hey! Fang 莫思安迷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2017年12月 在從台北搬回來箱子裡 找到一顆硬碟 屬於台北回憶的硬碟 以前辦了許多文創的展覽和活動 看了一些照片後 覺得能為這社會留下什麼很重要 分享當時策總統府藝廊展覽的照片 觸動我開始記錄著我的人生 這個想法在內心醞釀非常久的時間  直到2022年5月 年夜在五月天演
Thumbnail
在2017年12月 在從台北搬回來箱子裡 找到一顆硬碟 屬於台北回憶的硬碟 以前辦了許多文創的展覽和活動 看了一些照片後 覺得能為這社會留下什麼很重要 分享當時策總統府藝廊展覽的照片 觸動我開始記錄著我的人生 這個想法在內心醞釀非常久的時間  直到2022年5月 年夜在五月天演
Thumbnail
一邊整理,一邊回憶,一邊回憶,一邊捨離。也罷!船到岸邊,自在隨緣;千帆過盡,諸事皆空。
Thumbnail
一邊整理,一邊回憶,一邊回憶,一邊捨離。也罷!船到岸邊,自在隨緣;千帆過盡,諸事皆空。
Thumbnail
關於過去, 你都選擇記得了什麼? 又,你都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記憶或回憶呢? 記憶,是身而為人的我們最珍貴的天賦本能之一。 記憶是我們最棒的資產,協助我們獲取前進探索人生所需的寶貴經驗與智慧。可相對地,記憶也可能與我們作對; 當回憶所能及的,全都是不好的經驗和創傷事件,就會讓我們頻繁活在恐懼的日常之中,
Thumbnail
關於過去, 你都選擇記得了什麼? 又,你都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記憶或回憶呢? 記憶,是身而為人的我們最珍貴的天賦本能之一。 記憶是我們最棒的資產,協助我們獲取前進探索人生所需的寶貴經驗與智慧。可相對地,記憶也可能與我們作對; 當回憶所能及的,全都是不好的經驗和創傷事件,就會讓我們頻繁活在恐懼的日常之中,
Thumbnail
最近像個清理垃圾的搬運工,補足我沒運動的爆汗,每回一逮到機會就again斷捨離,很是珍惜這樣時刻的來臨。 這回翻出了一疊疊以前學生時期的攝影作品,感嘆著眾所皆知的廣告設計科就是燒錢啊!感謝我的爸媽,從沒讓我在學習中資源匱乏,投資了不少繪圖工具,還有一台3萬新台幣的FM2。
Thumbnail
最近像個清理垃圾的搬運工,補足我沒運動的爆汗,每回一逮到機會就again斷捨離,很是珍惜這樣時刻的來臨。 這回翻出了一疊疊以前學生時期的攝影作品,感嘆著眾所皆知的廣告設計科就是燒錢啊!感謝我的爸媽,從沒讓我在學習中資源匱乏,投資了不少繪圖工具,還有一台3萬新台幣的FM2。
Thumbnail
前幾天不知道在找什麼檔案,結果連接上了塵封已久的硬碟,然後又不知道在幹嘛的想重新整理歸類檔案,莫名打開了2004年左右的一些日記、部落格文章、情書、信件,那段從大學畢業一直到出國前的歲月。
Thumbnail
前幾天不知道在找什麼檔案,結果連接上了塵封已久的硬碟,然後又不知道在幹嘛的想重新整理歸類檔案,莫名打開了2004年左右的一些日記、部落格文章、情書、信件,那段從大學畢業一直到出國前的歲月。
Thumbnail
  昨日睡前突然回顧起了自己的戰跡研究歷程。雖然之前有寫一篇文章提過,但這一次又是從不同的面向去回顧,我也在那個跑馬燈裡面重新思考了一番。  
Thumbnail
  昨日睡前突然回顧起了自己的戰跡研究歷程。雖然之前有寫一篇文章提過,但這一次又是從不同的面向去回顧,我也在那個跑馬燈裡面重新思考了一番。  
Thumbnail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我十分傷心的事情,那就是我遺失了原本儲存在硬碟裡的,我在英國留學時的部份檔案。人的腦容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記得,必須仰賴檔案來喚起記憶,因此唯有將生活相關的檔案儲存,才能夠具體的擁有回憶。畢竟,人生的價值之一,不就是擁有各式各樣無法被取代的回憶嗎?
Thumbnail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我十分傷心的事情,那就是我遺失了原本儲存在硬碟裡的,我在英國留學時的部份檔案。人的腦容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記得,必須仰賴檔案來喚起記憶,因此唯有將生活相關的檔案儲存,才能夠具體的擁有回憶。畢竟,人生的價值之一,不就是擁有各式各樣無法被取代的回憶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