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活下去的參考提案】悔恨侵蝕之下的身心

2020/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窗簾邊縫透射進來的陽光從早晨的耀眼、午後的溫和到傍晚的昏暗,我倒在房間,看著牆面,任憑時光流逝。什麼也不在乎,什麼也不想管,身體動不了,腦袋整天想著悲慘的現實,重複播放做錯決定的過程。每天滿心期待自己就這麼睡下去,無病無痛地永遠成眠,卻始終呼吸著,心臟持續跳動著。
我好想自我了結,用手機查了尋求痛快的方法,每種都怕出錯,事情未成還弄得半身不遂或變成植物人,會生不如死又變成家人負擔。
話說,現在我其實已經是負擔了。卡在泥沼裡,旁人想將我拉上岸我卻往下沉。
大家都說事情並不如我想的那麼嚴重,真的嗎?
為什麼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明瞭,事情糟透了,而且只會變得越來越糟。宇宙已經毀滅,沒有挽回的餘地。我失去動力,想不透過去怎麼會有精力從事任何活動。一開口就流淚,總是在訴說自己犯的錯造成痛苦與悔恨,有幾次還痛哭失聲。再也笑不出來,外在的一切都是無法承受的刺激,最喜歡的事物也變成一種傷害,最好不要聽不要看否則會崩潰。
在我幾近癱瘓的時刻,家人也過著灰暗無光的日子。年邁的父母每天看顧、幫忙洗臉、擦拭手腳、弄些吃的,即便我一點食慾也沒有。沒人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認清現實振作起來,即便那意味著必須低頭接受低下的條件與不佳的環境。我覺得很可恥也很內疚,但我就是沒辦法強迫自己起身面對。
他們開始到處求神,我也期望未知的力量可以憐憫自己,讓遭遇改善或者讓時間倒流至事情發生前。我變得懦弱倚賴,每天都在告解,說著重複的話。問事、擲筊、測運勢,若非對失去金錢的恐慌,或許早已犯下其他大錯(散盡家財)。
狀況並未改善。時間一久,連各路神明都不太相信了。我依舊倒在房間,盯著牆面,知道奇蹟不會降臨。很清楚今夕是何夕,曉得日子過到星期幾,外界正在做什麼,學生過暑假、公務機關考試、開學季……,但都與我無關。
越來越多親友知道我的事,很多人都來開導我,揭露不為人知的低潮挫折。可是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他人訴說悲慘的經歷與過錯並不會起任何安慰作用,更不會令自己有絲毫慶幸,雖然我已足夠幸運擁有避風港。當時只覺得社會太殘酷太可怕,世界太過無情,到處都是不幸,沒有做壞事卻遭受報應。
後來親友逐漸失去耐性,厭煩了他們所見到的執拗與反芻行為,也受不了散發的負面氣息,一步一步地遠離了。於是我更加相信自己所想的,事情只會更糟。
每天只有入睡、作夢的時候是快樂的,醒來反而是噩夢開端。然而隨著焦慮加深,到後來連睡著都變得困難,淺眠、時不時驚醒。沒食慾,吞嚥好費力,沒辦法安穩睡覺讓自己面容枯槁,被家人拖到鏡子前強迫面對的鏡中倒影是一個過去從未想過的德行。
「居然變成這樣……」
我曾思考過家裡成員年紀大了可能會衍生出一些困難,但從沒想過自己本身會成為問題,就是那些戲劇或電視新聞內出現的拖垮家人的可悲人士。
不斷地回想做錯的事,深深陷入後悔,讓自己內心備受煎熬,身體越來越衰弱,但我無法停下來。整個人失去動力,幾近癱瘓的身軀,比行屍走肉還不如。這樣下去不行,果然該一死了之,就算家人因此傷心也只能感到抱歉。
下了決定後不知為何從小聽聞的事浮上心頭困擾著我。
如果……真的有所謂地獄,不論東方西方皆有的傳說,萬一生命不只是有機物組成,有靈魂,並非活過一輩子就灰飛煙滅的話,到時候自己完全孤身一人,再也無處可逃怎麼辦?
一天拖過一天地活著,竟然只是因為恐懼,害怕死後得可能面臨更可怕的代價。我是膽小怕痛的人,對於「尋死」卻步,所以我活下來了。
到底是主動迎向死亡比較勇敢,還是活下去更需要勇氣?
直到今日我還沒有答案。
雖然家人幾度無法忍受而差點將我送至精神療養院,讓醫護人員接手生活大小事(諸如灌食、清潔),或者乾脆請醫院開鎮定劑或其他藥物讓我停止哭泣,但出自親情與愛,他們仍堅持下來並極力想避免我終生依靠藥物過著軟爛的日子,所以持續尋找自然療法。後來嘗試去心理諮商沒有用,但輾轉找到一名優秀有耐心的身心科醫生協助診療,最後我還是服藥了,不過藥物並不傷身,主要是幫助入眠,彌補大腦調節情緒的機能(補充血清素之類)。我的腦袋停止打轉,精神稍微好一點了。
再過一陣子,家人帶我去外公外婆年輕時就信奉的神祇面前,我靜靜地流淚,第一次完整地、好好地傾訴始末,不再強求特定的、已逝的事物,只祈禱能夠獲得一個機會,讓自己回復往昔的自在快樂。一個月後神明應允了請求,我撐著身體重新製作履歷,找到一份喜歡也有能力應對的工作,人生燃起了希望。
至今我依然希望不曾做錯決定,不曾把自己逼入絕境,仍舊定期回診,時不時懊悔,但我已經撐過最難熬的時期,知道事情終究會有轉機。
我想,幫助我脫離谷底的因素在於家人與信任的人的支撐,對於精神上的病痛不要懷有成見,積極尋求治療並服用合適的藥物。另外,找一個心靈慰藉是必要的,耐心等待一個好機會也是。
胡若婧
胡若婧
上班族兼自由創作者,靠寫作、閱讀、散步來平衡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