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過幾堂劇本課之後,觀賞電影時便不自覺開始用課堂理論分析劇本,又在讀過這本劇本顧問、環球影業的故事分析師 Billy Mernit 的著作之後,瞬間對近年來愛情電影的舊瓶與新酒看得更透徹,到底這些年來好萊塢這些討論不墜的浪漫愛情喜劇是如何練成的,《浪漫喜劇寫作大師班》會親自帶領讀者一窺這些俗套以及不落俗套,透過反應人們內心各種渴望的作品,更能看見社會變遷與主流價值觀不停變化的主要脈絡,對喜愛觀賞電影以及愛情片的觀眾而言一定會相當有趣。
先是點明浪漫喜劇必然有些共通之處,即使不是單純的愛情小品,也會以愛情做為一部分的情節轉折,作者舉了五花八門的例子,《西雅圖夜未眠》、《愛在心裡口難開》、《BJ 單身日記》、《雲端情人》、《冒牌情緣》、《王牌冤家》、《當哈利遇上莎莉》、《派特的幸福劇本》等,去引導我們梳理打造此類電影的基本概念,多數成功的作品設定不出:從內在與外在衝突推動故事,浪漫喜劇的主角通常情感上不完整,性不可以是男主角追求一段感情的唯一主因,金錢也不可以是女主角尋找伴侶的唯一理由,以共同恥辱當作笑點並拉近兩人距離,並讓兩個相對立的角色因相信愛情本質而化解衝突、戰勝現實、有所改變與成長,最後終成眷屬諸如此類。
《當哈利遇上莎莉》最後男主角細數莎莉那些讓他心動的特質時,「過去讓哈利對莎莉有所抱怨的那些事,現在成了讓他覺得最親最愛的特質」,愛情改變了人心,也讓他們接納了彼此的差異。
或者說《雲端情人》,最關鍵的一句台詞,「愛情是一種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帶出整部電影的獨特核心,不但認可了愛情的瘋狂,甚至凌駕小情小愛之上去分析、檢視世人眼裡的愛情,在漸趨難以想像的未來世界,從一段愛上人工智慧的畸戀中找到繼續前進的力量,「要學習去愛,就必須擺脫自己對改變的恐懼 ── 並承受自己的改變」。
《浪漫喜劇寫作大師班》出色之處更在深入淺出地談論浪漫喜劇的架構、歷史與要素,電影就是反應社會的一面鏡子,早期最大的分水嶺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一個國家還沒開始厭惡自己之前的喜劇」不再,戰爭與大屠殺讓美國人經歷純真的失落、價值觀的崩毀,並徹底改變他們對女性的認知,接著五零年代面臨轉型,來到搖擺六零年代,性觀念開放、新浪潮影響,誕生《第凡內早餐》和奧黛莉赫本;隨後七零年代的現代時期,由伍迪艾倫領軍,以充滿文化、死亡、存在、孤寂、憤怒、傷感、神經質的情感關係為基礎,為這類型的作品開啟新篇章;不斷融合出新型態浪漫喜劇的八零年代,並走入無法被定義的九零年代,除了獲得票房的巨大成功以外,《麻雀變鳳凰》、《今天暫時停止》、《哈拉瑪莉》、青少年主題、珍奧斯汀時代劇大量改編等也闖出前所未有的巔峰,真正迎來了我們現在百花齊放的二十一世紀。
「大部分的當代電影人在處理浪漫喜劇時,都面對一個有趣的核心矛盾:我們現代人極力想要拆解神話,但我們想要的也正是神話。不過,如果要說《愛情昏迷中》這樣的電影,點出了現代電影什麼微妙卻普遍的轉變,那就是:在我們幻想、作夢的過程中,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現實被承認。我們想要快樂的結局,但我們也希望它清楚表達苦澀的現實。」
現代愛情的主軸相當複雜,有死亡也有新生,有孤寂也有陪伴,細數同志愛情、科幻愛情、遲暮愛情、各國文化的愛情、悲劇收場的愛情,關乎離婚,關乎懷孕,關乎為人父母,關乎人與人之間所有無法被定義的羈絆,有人在愛裡成為跟蹤狂,有人在愛裡犯下罪刑,而今形形色色的故事帶領我們於浪漫之外面對更多的真實,所以有了《愛在午夜希臘時》,有了《婚姻故事》,有了《異星入境》,對這一代人而言,再天馬行空的電影也應該要貼近人生,折射現實。雖然終究會發覺這些電影不可能為我們的挫敗提供任何解答,然而就如前幾天映後所說,它們會給我們一股力量,撐住身軀的力量,面對困境的力量,因此可以說,無論哪個世紀都需要自己的浪漫喜劇,為不那麼美好的世界添上一些美麗色彩,謝謝《消失的情人節》在今年為我們扮演了這樣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