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有愛就不悔:韓國同志電影/BL劇集的發展(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韓國社會對於LGBT議題的討論與關注,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還是較為忌諱的。也許是因為,以異性戀婚姻作為社會典範,加上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的普及,和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等多方因素,進而導致韓國對於LGBT族群的長期忽略與漠視。到訪過首爾的人肯定知道,在酒吧夜店林立的梨泰院,包含「King Club」、「GRAY Club」在內,及鐘路一帶為數不多的同志酒吧。走在韓國街頭,更是難以體察LGBT族群的生活樣態。
遲至2000年,第一屆首爾酷兒文化節的舉行,終於使韓國LGBT族群正式進入社會大眾的視野。隨之而生的酷兒電影節、展覽、講座等文化/藝術活動也趁勢興起。然而,在整體社會氛圍與異色眼光的籠罩壓抑之下,韓國對於LGBT族群的理解顯得格外緩慢。就以電影而言,觸及同志相關題材的並不多見。然而就在今年,韓國的影視產業終於讓同志族群,探見了一線曙光。以下,此篇文章將分作上、中、下三篇,回溯1999年起,韓國同志電影的初始,乃至2020年,BL劇集的誕生。
圖片來源:《公路電影》劇照

韓國同志電影的軌跡(1999-2010)

1999年,韓國推出《女高怪談》系列電影,劇中稍稍觸及了女性同性愛的情節,可以算是初期韓國同志電影的發端。2002年,由金寅植導演執導,鄭燦、黃晸玟、方銀珍主演的《公路電影》(又名《情欲不羈路》、《春光乍現》),情節則牽涉到男性之間的相戀故事,是另一部早期重要的電影作品。然而,在票房的表現上並不理想。這也顯示出當時的韓國社會,可能尚無法普遍接受此類型電影的事實。
圖片來源:《王的男人》劇照
一直到2005年底,由導演李濬益執導,李準基、甘宇成、鄭進永、姜成妍主演的《王的男人》,才算是奠定韓國同志題材電影的重要基石。《王的男人》,也是我第一部接觸的韓國同志電影。此片不僅被選為當年韓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代表,在票房表現上更是交出近7500萬美元的亮眼成績。《王的男人》巨大的成功,也稍微鼓舞了韓國導演拍攝同志電影的勇氣。之所以說是「稍微」鼓舞,原因正是在《王的男人》之後,探討同志主題的電影作品,並不如預期中的多產。
圖片來源:《愛,不悔》劇照
2006年8月由李海俊、李海英執導的《天下壯士瑪丹娜》講述了夢想變成瑪丹娜的少年,為籌措變性手術費用,而決定參加摔角比賽的故事,是一部初涉「變性」議題的電影作品。同年11月,以拍攝同志題材電影聞名,同時自己也已公開出櫃的導演李宋喜一,則為觀眾帶來了經典電影《愛,不悔》。《愛,不悔》亦被公認是韓國第一部,真正直面探討同志情愛的劇情長片。2009年柳河導演的《霜花店:朕的男人》,則是繼《王的男人》後,又一部以古裝風格包裝的同志題材電影。主演朱鎮模、趙寅成、宋智孝的實力組合,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圖片來源:《霜花店:朕的男人》劇照
另外,除了劇情長片,韓國另一位公開同志身份的金趙光秀導演,雖然也在2008、2009、2010年分別拍攝了《男孩遇見男孩》、《好友行不行?》及 《愛,100°C》三部短片作品。但是,略計自1999年至2010年,約莫十年的時間裡,韓國探討同志題材的相關電影作品,其實仍是屈指可數的。
圖片來源:《好友行不行?》劇照
以上,粗略地概述了韓國從1999至2010年間,幾部重要的同志電影。接著,在中、下篇裡,將延續此篇內容,接著談談在往後的2011至2020年間,韓國又產出了多少部同志電影作品;同時,也將介紹自2020年起,開始發跡、漸受關注的三部BL劇集之內容,與觀後感想。敬請期待!
(文章所整理電影,或有闕漏與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也歡迎幫忙補充。)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鍾孟宏導演,在去年交出了他的第五部劇情長片《陽光普照》。一舉囊括第56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陳以文)、男配角(劉冠廷)和剪輯五項大獎,以及觀眾票選獎。《陽光普照》更獲選代表台灣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成績斐然。回顧鍾孟宏導演過去電影作品,《失魂》肯定是重要傑作之一。
賴孟傑導演的新作《親愛的殺手》,講述了身障者「六」(鄭人碩 飾),與受到男性和現實欺凌的女孩「泡麵」(邱偲琹 飾)之間的情慾/愛情故事。並通過兩人,透視了兩個弱勢家庭面對生活的種種問題。以「殺手」為名,向觀眾揭示了真實世界裡既醜惡又良善的雙重面向。讓我們得以在幽暗的世界裡,看見微光。
2020年是台灣國片豐收的一年。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兩部票房破億的國片誕生。其中一部,便是剛剛衝破一億票房的男同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另一部則是《孤味》)。9月30日正式上映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在預告片出來時便獲得許多討論與關注。
鍾孟宏導演,在去年交出了他的第五部劇情長片《陽光普照》。一舉囊括第56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陳以文)、男配角(劉冠廷)和剪輯五項大獎,以及觀眾票選獎。《陽光普照》更獲選代表台灣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成績斐然。回顧鍾孟宏導演過去電影作品,《失魂》肯定是重要傑作之一。
賴孟傑導演的新作《親愛的殺手》,講述了身障者「六」(鄭人碩 飾),與受到男性和現實欺凌的女孩「泡麵」(邱偲琹 飾)之間的情慾/愛情故事。並通過兩人,透視了兩個弱勢家庭面對生活的種種問題。以「殺手」為名,向觀眾揭示了真實世界裡既醜惡又良善的雙重面向。讓我們得以在幽暗的世界裡,看見微光。
2020年是台灣國片豐收的一年。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兩部票房破億的國片誕生。其中一部,便是剛剛衝破一億票房的男同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另一部則是《孤味》)。9月30日正式上映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在預告片出來時便獲得許多討論與關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要死,我在這裡等你。」 台灣的同志電影走得比社會認同還要快,也難怪說同志文學史是台灣的發明,台灣和「同志」密不可分的綁束在一起,我們都在一波波浪潮中找尋自己的認同,我們覺得天經地義的事,在許多人眼裡看來就是造反。 所以台灣其實不缺同志電影,尤其在後同志時代,在BL劇成為大宗以後。於是
Thumbnail
那年韓流興起,諸如:「藍色生死戀」、「順風婦產科」、「冬季戀歌」、「天國的階梯」、「浪漫滿屋」等等,總之我就算不是韓劇鐵粉,也被這波韓國浪潮襲擊,2000年前是日本風,2000年至今的韓流至今依舊未減,也因為韓劇的浪漫愛情太夯了,就這樣跟風的踏上韓國之旅。
做為一個異性戀女性,我也曾有過「影視圈也太愛同志題材了吧」的喟嘆,我迷上的第一部同志作品是「孽子」,我心目中的名場面是李青跟趙英在實驗室的那場吻戲,原著裡跟李青有不當關係的並不是他的高中死黨,改編之後所呈現的效果,很有BL的CP感,當時BL這個用語大概還不盛行,我對自己熱愛那場男男吻戲感到不解,想起
Thumbnail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Thumbnail
什麼樣才是好看的女同志的電影呢?性,也許是條件之一,但更多時候是一種即使只是輕輕靠在一起,就會有電流竄入肢體而一刻都離不開對方的致命吸引,那很可能是一個表情、一種氣味、一個身影⋯⋯而《綠夜》透過兩個語言對話不一定能通順的中韓女性,完美表現女女性感的迸發!
Thumbnail
這部電影美好地保留了這段男男間誠摯的情感,讓紀念陳俊志的這部電影多了更多情感的層次,不單只是討論「喜歡同性到底可不可以!」而是再去探究男男間的情感,也是會有女性之間那樣的手帕交,那樣遠大於愛情的友誼!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Thumbnail
近期由泰國 GMM 公司出品的《不曾遺忘的暮色》播映完畢,在海內外都獲得了高人氣和口碑。該劇的完結可謂泰國 BL 劇的重要里程碑,將 BL 劇推向一個擺脫平庸浪漫敘事的新高度。它的難能可貴在於,不過分渲染男主角二人的同志戀情,而是在平衡好愛情敘事之餘,更致力於還原障礙者的生活困境。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要死,我在這裡等你。」 台灣的同志電影走得比社會認同還要快,也難怪說同志文學史是台灣的發明,台灣和「同志」密不可分的綁束在一起,我們都在一波波浪潮中找尋自己的認同,我們覺得天經地義的事,在許多人眼裡看來就是造反。 所以台灣其實不缺同志電影,尤其在後同志時代,在BL劇成為大宗以後。於是
Thumbnail
那年韓流興起,諸如:「藍色生死戀」、「順風婦產科」、「冬季戀歌」、「天國的階梯」、「浪漫滿屋」等等,總之我就算不是韓劇鐵粉,也被這波韓國浪潮襲擊,2000年前是日本風,2000年至今的韓流至今依舊未減,也因為韓劇的浪漫愛情太夯了,就這樣跟風的踏上韓國之旅。
做為一個異性戀女性,我也曾有過「影視圈也太愛同志題材了吧」的喟嘆,我迷上的第一部同志作品是「孽子」,我心目中的名場面是李青跟趙英在實驗室的那場吻戲,原著裡跟李青有不當關係的並不是他的高中死黨,改編之後所呈現的效果,很有BL的CP感,當時BL這個用語大概還不盛行,我對自己熱愛那場男男吻戲感到不解,想起
Thumbnail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Thumbnail
什麼樣才是好看的女同志的電影呢?性,也許是條件之一,但更多時候是一種即使只是輕輕靠在一起,就會有電流竄入肢體而一刻都離不開對方的致命吸引,那很可能是一個表情、一種氣味、一個身影⋯⋯而《綠夜》透過兩個語言對話不一定能通順的中韓女性,完美表現女女性感的迸發!
Thumbnail
這部電影美好地保留了這段男男間誠摯的情感,讓紀念陳俊志的這部電影多了更多情感的層次,不單只是討論「喜歡同性到底可不可以!」而是再去探究男男間的情感,也是會有女性之間那樣的手帕交,那樣遠大於愛情的友誼!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Thumbnail
近期由泰國 GMM 公司出品的《不曾遺忘的暮色》播映完畢,在海內外都獲得了高人氣和口碑。該劇的完結可謂泰國 BL 劇的重要里程碑,將 BL 劇推向一個擺脫平庸浪漫敘事的新高度。它的難能可貴在於,不過分渲染男主角二人的同志戀情,而是在平衡好愛情敘事之餘,更致力於還原障礙者的生活困境。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