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有愛就不悔:韓國同志電影/BL劇集的發展(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韓國社會對於LGBT議題的討論與關注,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還是較為忌諱的。也許是因為,以異性戀婚姻作為社會典範,加上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的普及,和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等多方因素,進而導致韓國對於LGBT族群的長期忽略與漠視。到訪過首爾的人肯定知道,在酒吧夜店林立的梨泰院,包含「King Club」、「GRAY Club」在內,及鐘路一帶為數不多的同志酒吧。走在韓國街頭,更是難以體察LGBT族群的生活樣態。

遲至2000年,第一屆首爾酷兒文化節的舉行,終於使韓國LGBT族群正式進入社會大眾的視野。隨之而生的酷兒電影節、展覽、講座等文化/藝術活動也趁勢興起。然而,在整體社會氛圍與異色眼光的籠罩壓抑之下,韓國對於LGBT族群的理解顯得格外緩慢。就以電影而言,觸及同志相關題材的並不多見。然而就在今年,韓國的影視產業終於讓同志族群,探見了一線曙光。以下,此篇文章將分作上、中、下三篇,回溯1999年起,韓國同志電影的初始,乃至2020年,BL劇集的誕生。

圖片來源:《公路電影》劇照

圖片來源:《公路電影》劇照

韓國同志電影的軌跡(1999-2010)

1999年,韓國推出《女高怪談》系列電影,劇中稍稍觸及了女性同性愛的情節,可以算是初期韓國同志電影的發端。2002年,由金寅植導演執導,鄭燦、黃晸玟、方銀珍主演的《公路電影》(又名《情欲不羈路》、《春光乍現》),情節則牽涉到男性之間的相戀故事,是另一部早期重要的電影作品。然而,在票房的表現上並不理想。這也顯示出當時的韓國社會,可能尚無法普遍接受此類型電影的事實。

圖片來源:《王的男人》劇照

圖片來源:《王的男人》劇照

一直到2005年底,由導演李濬益執導,李準基、甘宇成、鄭進永、姜成妍主演的《王的男人》,才算是奠定韓國同志題材電影的重要基石。《王的男人》,也是我第一部接觸的韓國同志電影。此片不僅被選為當年韓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代表,在票房表現上更是交出近7500萬美元的亮眼成績。《王的男人》巨大的成功,也稍微鼓舞了韓國導演拍攝同志電影的勇氣。之所以說是「稍微」鼓舞,原因正是在《王的男人》之後,探討同志主題的電影作品,並不如預期中的多產。

圖片來源:《愛,不悔》劇照

圖片來源:《愛,不悔》劇照

2006年8月由李海俊、李海英執導的《天下壯士瑪丹娜》講述了夢想變成瑪丹娜的少年,為籌措變性手術費用,而決定參加摔角比賽的故事,是一部初涉「變性」議題的電影作品。同年11月,以拍攝同志題材電影聞名,同時自己也已公開出櫃的導演李宋喜一,則為觀眾帶來了經典電影《愛,不悔》。《愛,不悔》亦被公認是韓國第一部,真正直面探討同志情愛的劇情長片。2009年柳河導演的《霜花店:朕的男人》,則是繼《王的男人》後,又一部以古裝風格包裝的同志題材電影。主演朱鎮模、趙寅成、宋智孝的實力組合,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圖片來源:《霜花店:朕的男人》劇照

圖片來源:《霜花店:朕的男人》劇照

另外,除了劇情長片,韓國另一位公開同志身份的金趙光秀導演,雖然也在2008、2009、2010年分別拍攝了《男孩遇見男孩》、《好友行不行?》及 《愛,100°C》三部短片作品。但是,略計自1999年至2010年,約莫十年的時間裡,韓國探討同志題材的相關電影作品,其實仍是屈指可數的。

圖片來源:《好友行不行?》劇照

圖片來源:《好友行不行?》劇照

以上,粗略地概述了韓國從1999至2010年間,幾部重要的同志電影。接著,在中、下篇裡,將延續此篇內容,接著談談在往後的2011至2020年間,韓國又產出了多少部同志電影作品;同時,也將介紹自2020年起,開始發跡、漸受關注的三部BL劇集之內容,與觀後感想。敬請期待!

(文章所整理電影,或有闕漏與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也歡迎幫忙補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4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來介紹一部聽說逼哭許多男性友人的電影《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的原型其實出自於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남자가 사랑할 때)》。雖為翻拍電影,但劇組在劇中加入了非常多本土的元素,使得整部電影變得俗夠有力,增添了幾分專屬於台灣的台味。
Thumbnail
今天來介紹一部聽說逼哭許多男性友人的電影《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的原型其實出自於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남자가 사랑할 때)》。雖為翻拍電影,但劇組在劇中加入了非常多本土的元素,使得整部電影變得俗夠有力,增添了幾分專屬於台灣的台味。
Thumbnail
愛情或者是性,往往發生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中,有時沒來由的看對了眼,有時從心裡長出的愛慾衝破了界線。這樣毫不遮蔽的不忠,同時張揚了個人主義的追求,性與愛的慾求,不過是一個人自由的其中一個小項目而已。
Thumbnail
愛情或者是性,往往發生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中,有時沒來由的看對了眼,有時從心裡長出的愛慾衝破了界線。這樣毫不遮蔽的不忠,同時張揚了個人主義的追求,性與愛的慾求,不過是一個人自由的其中一個小項目而已。
Thumbnail
《當男人戀愛時》是改編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但其實韓版的《不標準情人》基本上是改編前年(2013)的韓劇《當男人戀愛時》(附註1),這部韓劇在導演韓東旭與編劇的努力下,直接將韓劇內容大改,直接變成「流氓與小姐」的設定,使當時
Thumbnail
《當男人戀愛時》是改編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但其實韓版的《不標準情人》基本上是改編前年(2013)的韓劇《當男人戀愛時》(附註1),這部韓劇在導演韓東旭與編劇的努力下,直接將韓劇內容大改,直接變成「流氓與小姐」的設定,使當時
Thumbnail
《男兒王》將在春節期間與其他賀歲片打對台,一部 LGBTQ 電影居然能歡樂到被放在春節檔,就知道它是一部多「正港」的喜劇。這年頭,人們把邊緣議題搬上檯面,不歌頌小眾的悲傷與傷口,而是以最豔麗、歡樂的姿態,讓人們理解「做自己」的自豪,以及如何自信對抗歧視的「勇敢」。
Thumbnail
《男兒王》將在春節期間與其他賀歲片打對台,一部 LGBTQ 電影居然能歡樂到被放在春節檔,就知道它是一部多「正港」的喜劇。這年頭,人們把邊緣議題搬上檯面,不歌頌小眾的悲傷與傷口,而是以最豔麗、歡樂的姿態,讓人們理解「做自己」的自豪,以及如何自信對抗歧視的「勇敢」。
Thumbnail
2020看了許多同志電影,例如:《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親愛的房客》、《未來的我們》、《85年的夏天》。雖然同志電影和BL作品屬於不同範疇,不宜混為一談,然而,當論及商業行銷的策略時,必須承認,腐女絕對是同志電影最容易觸及到的重要TA (target audience)之一。
Thumbnail
2020看了許多同志電影,例如:《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親愛的房客》、《未來的我們》、《85年的夏天》。雖然同志電影和BL作品屬於不同範疇,不宜混為一談,然而,當論及商業行銷的策略時,必須承認,腐女絕對是同志電影最容易觸及到的重要TA (target audience)之一。
Thumbnail
從2010年起至2020年的十年間,韓國同志電影漸漸地往更加多元的面向發展,視角和內容也愈加豐富。下面,將繼續來談談,韓國同志電影在2010至2020年間,幾部重要的電影作品。
Thumbnail
從2010年起至2020年的十年間,韓國同志電影漸漸地往更加多元的面向發展,視角和內容也愈加豐富。下面,將繼續來談談,韓國同志電影在2010至2020年間,幾部重要的電影作品。
Thumbnail
韓國社會對於LGBT議題的討論與關注,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還是較為忌諱的。也許是因為,以異性戀婚姻作為社會典範,加上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的普及,和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等多方因素,進而導致韓國對於LGBT族群的長期忽略與漠視。
Thumbnail
韓國社會對於LGBT議題的討論與關注,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還是較為忌諱的。也許是因為,以異性戀婚姻作為社會典範,加上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的普及,和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等多方因素,進而導致韓國對於LGBT族群的長期忽略與漠視。
Thumbnail
紀錄電影《新宿好T們》是以日本女同志在「新宿二丁目」的俱樂部工作者三人,他們對於自我的身分、工作還有對於自己是女性行為舉止卻仿似男孩的模樣,在家人與愛人之間一些跟拍與訪談,女同志群體出現上是少見的,尤其在日本這樣女性地位和大男人主義社會下,讓這部以女性為主題的同志自我窺看解析的電影變更加難得。
Thumbnail
紀錄電影《新宿好T們》是以日本女同志在「新宿二丁目」的俱樂部工作者三人,他們對於自我的身分、工作還有對於自己是女性行為舉止卻仿似男孩的模樣,在家人與愛人之間一些跟拍與訪談,女同志群體出現上是少見的,尤其在日本這樣女性地位和大男人主義社會下,讓這部以女性為主題的同志自我窺看解析的電影變更加難得。
Thumbnail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敘述較為近代30年的同志戀歌,台灣解嚴,台灣逐步走向自由民主改革開放的年代。兩位高中生張家漢和王柏德,彼此對上了目光重此離不開眼,在那青澀的歲月裡,他們瘋癲、胡鬧、甚至擁抱對方曖昧不明的狀況讓他們沉淪其中。但在學校開始招收女學生,王柏德心思被女學妹勾起,這份炙熱開始無法收拾
Thumbnail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敘述較為近代30年的同志戀歌,台灣解嚴,台灣逐步走向自由民主改革開放的年代。兩位高中生張家漢和王柏德,彼此對上了目光重此離不開眼,在那青澀的歲月裡,他們瘋癲、胡鬧、甚至擁抱對方曖昧不明的狀況讓他們沉淪其中。但在學校開始招收女學生,王柏德心思被女學妹勾起,這份炙熱開始無法收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