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政大搭蘆灣社後空翻事件—我們要忍受笑話包裝歧視到什麼時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Credit:MATA Taiwan
12/16在政大有一位男同學經過原住民族議題社團搭蘆灣社成員們時,刻意向其他人說了一個笑話「原住民穿露背裝叫什麼?後空翻(番)
這讓搭蘆灣社成員感到極度被冒犯,不得不在交流版上發文嚴正解釋說「番」這個字,對於曾長期被稱為「番仔」的台灣原住民族而言,這個字詞被灌以諸多諷刺、歧視、偏見等負面意義,不希望有人再用如此冒犯的方式開玩笑。
結果隔天,有同學在吃飯時聽到隔壁桌同學聊到上述搭蘆灣社的聯合聲明,其中兩位同學認為這是小題大作,第三位學生更非常惡毒,他說:「我覺得他們都應該去死,丟到綠島跟核廢料放在一起。
讓聽到這段話的同學感慨道:誰說台灣沒有種族歧視,根本只是一群沒有自覺、視而不見甚至自以為有趣的人在自嗨。
那位同學以為自己只是在開玩笑,但他刻意在原住民族議題社團旁大聲說這所謂的「地獄梗笑話」,實際上就是在活生生的直接進行歧視,等同於告訴搭蘆灣社成員「你們都是番仔」。
這段歧視言論,不會因為用笑話的形式來包裝而變得合理正當。
更令人遺憾的是,在校園中針對這件事情的部分輿論反應,竟然是認為只是原住民小題大作,「他們應該都去死」。這些人對原住民族文化的瞭解趨近於零,甚至連核廢料是放在蘭嶼而不是綠島,都不知道。
現在的大學生年輕人都是看Youtube長大,對於網路上各種歧視笑話也是習以為常,認為好笑就好。
從曾博恩、程建評到最近的黃逸豪,恭喜你們。這個社會的年輕人已經學到各位的精華,用笑話包裝歧視,讓仇恨言論用各種形式存在於社會之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1會員
62內容數
因為喜歡觀察社會現象和政治評論,時常發表個人觀點而產生了這個專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和限時麵 的其他內容
一名60歲李姓男子於12/13遭控在南投縣埔里鎮一家KTV附近猥褻一名5歲女童,女童家屬父母獲知後,率眾歐打李男,送醫後於16日下午不治死亡。 在第一時間新聞出來之後,各大留言板上的反應不外乎是「正義!」、「死好」、「活該」等語,社群輿論的反應似乎都很樂見這個看似動用私刑伸張正義的舉動。
曾幾何時台灣的脫口秀演員也有了言論免責權? 黃逸豪用「父親會想性侵女兒」來叫女性穿多一點當作演出段子,既不尊重性暴力受害者,使之受到二度傷害,也完全不好笑。 觀察替曾博恩、黃逸豪等人為歧視言論的辯護方式,不外乎說這是反串、地獄梗,一切都是點出問題的人不懂笑話脈絡、過度政治正確。 但看看圖中他們所謂
大家如果只看媒體標題,可能會有女學生物化自己的想法。但細看後會發現北一女當初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客群是設定為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討論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 原來,物化這個活動的不是北一女生自己,而是在這之外的他者物化了這個活動。
「中天被關台轉戰網路,這樣有沒有關台有差嗎?」當然有差,而且絕對不只是閱聽人數減少這麼簡單而已。 #電視是家庭的中心 觀察台灣家庭格局我們不難發現,電視不僅位於整個客廳擺設的正中間,更是整個家庭權力的中心。 「吃飯不能配電視」是我們學生時期放學後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大人要看新聞,小孩就不能看卡通,基
今天最值得注目的事情,不是雙12購物節,而是韓國著名性侵犯趙斗淳被釋放出獄。 趙斗淳事件是2008年12月發生於韓國的一起性侵案,犯人趙斗淳在廁所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性侵一個8歳幼童,最後判處12年有期徒刑。 (以下涉及犯案殘忍內容,請斟酌觀看)
面對天災你以為的勇敢,其實是在找死。 圖文作家菜朝畫了一幅漫畫,告訴兒子不應該對地震感到害怕,男子漢要保護女人。這完全顯漏了他的性別刻板印象,認為男人不能輕易表達自己情緒,要堅強不哭。這種觀念是大有問題的,也同時讓社會上的男性養成壓抑自己的習慣,埋下日後產生更大問題的種子。 #地震是真
一名60歲李姓男子於12/13遭控在南投縣埔里鎮一家KTV附近猥褻一名5歲女童,女童家屬父母獲知後,率眾歐打李男,送醫後於16日下午不治死亡。 在第一時間新聞出來之後,各大留言板上的反應不外乎是「正義!」、「死好」、「活該」等語,社群輿論的反應似乎都很樂見這個看似動用私刑伸張正義的舉動。
曾幾何時台灣的脫口秀演員也有了言論免責權? 黃逸豪用「父親會想性侵女兒」來叫女性穿多一點當作演出段子,既不尊重性暴力受害者,使之受到二度傷害,也完全不好笑。 觀察替曾博恩、黃逸豪等人為歧視言論的辯護方式,不外乎說這是反串、地獄梗,一切都是點出問題的人不懂笑話脈絡、過度政治正確。 但看看圖中他們所謂
大家如果只看媒體標題,可能會有女學生物化自己的想法。但細看後會發現北一女當初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客群是設定為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討論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 原來,物化這個活動的不是北一女生自己,而是在這之外的他者物化了這個活動。
「中天被關台轉戰網路,這樣有沒有關台有差嗎?」當然有差,而且絕對不只是閱聽人數減少這麼簡單而已。 #電視是家庭的中心 觀察台灣家庭格局我們不難發現,電視不僅位於整個客廳擺設的正中間,更是整個家庭權力的中心。 「吃飯不能配電視」是我們學生時期放學後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大人要看新聞,小孩就不能看卡通,基
今天最值得注目的事情,不是雙12購物節,而是韓國著名性侵犯趙斗淳被釋放出獄。 趙斗淳事件是2008年12月發生於韓國的一起性侵案,犯人趙斗淳在廁所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性侵一個8歳幼童,最後判處12年有期徒刑。 (以下涉及犯案殘忍內容,請斟酌觀看)
面對天災你以為的勇敢,其實是在找死。 圖文作家菜朝畫了一幅漫畫,告訴兒子不應該對地震感到害怕,男子漢要保護女人。這完全顯漏了他的性別刻板印象,認為男人不能輕易表達自己情緒,要堅強不哭。這種觀念是大有問題的,也同時讓社會上的男性養成壓抑自己的習慣,埋下日後產生更大問題的種子。 #地震是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近來對岸大動作的所謂懲罰「台獨」一連串的大動作,可以說是針對性極強,而國內政客的反應也很有意思,除了例行的場面話,覺得對岸的法律管不到台灣外,但核心的問題其實相當啼笑皆非,陷入一種庸人自擾無事惹塵埃的邏輯,其實就其本源來說兩岸都陷入了為一個不存在的議題打稻草人的迷思,首先就字面來說「獨立」是屬地脫離
Thumbnail
網友在網路上攻擊謾罵,屢見不鮮。有網友利用臺灣ptt平台亂罵人「奶人鞋底」、「低B」,從他的用詞,我猜測應該是港人,但當我詢問香港律師時,律師告訴我,這種公然侮辱在香港沒有刑事處罰,但臺灣有,是這樣嗎?難道我要跨海去臺灣提告嗎? 本集許律師將針對公然侮辱之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逛逛,看到原住民生遭受學校裡的歧視,實在讓人心疼。一個讓內心有良善想法的孩子,卻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總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希望這些遭到歧視的孩子,能夠堅強面對,也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對這個問題有所改變。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
近來對岸大動作的所謂懲罰「台獨」一連串的大動作,可以說是針對性極強,而國內政客的反應也很有意思,除了例行的場面話,覺得對岸的法律管不到台灣外,但核心的問題其實相當啼笑皆非,陷入一種庸人自擾無事惹塵埃的邏輯,其實就其本源來說兩岸都陷入了為一個不存在的議題打稻草人的迷思,首先就字面來說「獨立」是屬地脫離
Thumbnail
網友在網路上攻擊謾罵,屢見不鮮。有網友利用臺灣ptt平台亂罵人「奶人鞋底」、「低B」,從他的用詞,我猜測應該是港人,但當我詢問香港律師時,律師告訴我,這種公然侮辱在香港沒有刑事處罰,但臺灣有,是這樣嗎?難道我要跨海去臺灣提告嗎? 本集許律師將針對公然侮辱之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逛逛,看到原住民生遭受學校裡的歧視,實在讓人心疼。一個讓內心有良善想法的孩子,卻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總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希望這些遭到歧視的孩子,能夠堅強面對,也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對這個問題有所改變。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