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歧視

含有「微歧視」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兩天,某家炸物店的門口擺放了一張立牌「不好意思!老闆是東北人,請不要講台語,謝謝!」因而引發爭議,還上了媒體版面。不過,孩子在表達時偶爾也會出現令當事者不舒服的用語。那麼,我們該如何引導他們培養同理心,精準表達出內心的善意呢?以下提供三個方法……
Thumbnail
M2S-avatar-img
2025/05/28
哇~現在的小朋友文意表達又更進化了,我都快追不上了。更何況要換位思考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3
M2S 我們大人也要加把勁呀!
前情 先前提到,由於社工主要與弱勢或較邊緣的群體工作,也相信仍有許多體制上的不公需要被改變。以美國社會來說,這個不公經常是建立在種族歧視的歷史脈絡。現階段的平權讓法律保障人們免受種族膚色等被歧視。 然而,法律約束的是行為,並不是內心的改變。也就是說,美國現今社會少了顯性的其實(例如奴隸制或是種族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4/11/24
aggression 硬要講它是歧視也是怪怪的
GIL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4
麥康納 你好,其實也有「微攻擊」這個翻譯~
近期王陽明的言論引發關於性別刻板印象的熱烈討論,尤其是針對男性表現陰柔行為的批評和攻擊。這篇文章探討了此現象對於社會的影響,以及在臺灣性別平等進步的背景下,我們仍需面對的性別歧視問題,呼籲大家尊重多元的性別表現,並對公共人物言行的責任進行反思。
Thumbnail
如果說 「一句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那麼網路曾經很紅的「一句話比賽」、「一句話來戰」等等,表面上看起來都是開玩笑,但實際上就是不斷的分化和微歧視,這種嘲諷式的玩笑不僅用在身障者身上,不論是近日的新冠肺炎確診者、還是從古至今的原住民、新住民、同性戀等等,難道大家看見分享諷刺的玩笑文,會覺得很開心?
Thumbnail
文中所提諸事,完全意領神會。台灣人有很多不自知的隱性岐視,在岐視的同時,卻又自以為是出諸善意,是為你好、為你設想,而且自以為高人一等。總結一句話:台灣人很缺乏同理心,又常常流露出一種自以為是、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井底蛙心態。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04
謝謝你,這些也是我許久「不能說的秘密」,因為我們的教育教我們障礙者,只能對別人的同情與施捨,抱著感恩的心😝
〈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是一部描寫不同種族男性去不同種族風俗店消費的日常番。本文提供以「性」為共同性的觀點,如何看待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性。並討論現代評鑑體系中評論者和閱聽者的倫理關係。最後討論當代族群議題中「差異」與「刻板印象」「歧視」的關聯。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12/16在政大有一位男同學經過原住民族議題社團搭蘆灣社成員們時,刻意向其他人說了一個笑話「原住民穿露背裝叫什麼?後空翻(番)」 這讓搭蘆灣社成員感到極度被冒犯,不得不在交流版上發文嚴正解釋說「番」這個字,對於曾長期被稱為「番仔」的台灣原住民族而言,這個字詞被灌以諸多諷刺、歧視、偏見等負面意義
Thumbnail
齊蘊峰-avatar-img
2023/06/06
「欸要不要來我家看後空番」「狗嗎?」「不是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