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歧視成為日常玩笑,我們離平權與真正的平等還有多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少數族群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然而,無論評論者是從他們的年紀、學歷還是性別角度看切入,此次候選人「開玩笑」的政見傷害的其實是以往就是主流中少數的族群。「玩笑」從來無法正當化「歧視」,「玩笑」也從來只是聽者能會心一笑才能是成功的「玩笑」。

多元是有意識地知道自己的無知,持續地探索未知

18、19歲的大一學生,才剛從過往較為規訓、制式的國民義務教育脫身,進入了號稱學風自由開放的大學校園中生活。原本該是強調學生自治的系學會會長選舉;原本可以是大一新鮮人參與公共事務的第一個跳板,甚至是未來求職一個證明自己領導能力的經歷,卻因為不當的「玩笑」,而讓一切都變了調。

我們都可以體會,那種玩心大發時刻,可能會想要捉弄或是幽他人一默的心情;然而,這兩位候選人或許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所在政見中指名的那些群體,在過往的歷史中,經歷了多少不平的對待與歧視,而直到今天都尚未得到平反或是享有真正的平等。

歧視,可以很隱微;也可以很張狂。社會上並沒有歧視的篩子,去幫我們篩選哪些是歧視言論而哪些又不是,這都需要靠著身為閱聽大眾甚至社會公民的我們,透過受教育、了解不同族群與文化的演進與現況、甚至要刻意地走入我們不熟悉群體的生命裡,才稍稍有機會一窺不同群體不一樣的生命樣態。

主流和邊緣,你能保證自己永遠都站在優勢的那方嗎?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或許或多或少都有可能有過自己相對於主流為邊緣的經驗或是心情。在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中,原住民和新住民是弱勢;在以閩南人為大宗的漢人族群中,可能客家人、1949年後遷台的居民為弱勢;在家父長制中,女性可能是弱勢;在理工當道的產業發展趨勢中,唸人文科學的學生可能是弱勢。這些對比,與其說是標籤,或許更代表了一種相對位置,而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光譜上更傾向弱勢或是主流的那方。

因為生命的有限性,我們不可能完全走進別人的生命裡,以他人的視角去觀看這個世界。然而,多元視角的培養,就如同各種知識汲取與技能發展的路徑一樣,都需要持續學習與刻意練習。

兩位系學會的候選人,或許仍太年輕,尚未有機會體會到進入職場後,那種一言一行都是他人建立個人品牌印象判準的時刻。個人的專業背景、工作能力和產出結果的能力,都是基本篩選條件;然而,若要經營更長久的職涯,更重要的是,你會不會是尊重他人差異的人?你會不會是他人願意一起合作的人?當有危機事件發生時,你會不會是他人願意相信的人?

甚至身為公民,我們每次投票選舉選出來的人,某方面也代表了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對於更理想生活樣貌的具象。從系學會選舉、地方選舉到總統大選,我們選的不是今天說過即忘的「玩笑」,而是選擇一個實踐更理想生活的方式,以及我們願意背書甚至捍衛的價值觀。

如果時間能重來,不確定兩位系學會候選人,是否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撰寫自己的政見?如果時間能快轉,這兩位系學會候選人,是否能夠用更成熟的眼光看待現在的自己,給予未來的自己也不會後悔的建議?

反歧視與平權,用每天的日常實踐你所相信的價值

反歧視,從來都不是為了達到政治正確,而是身為任何情境下優勢多數的主體,怎麼看待比自己弱勢、甚至更沒有話語權的人?多數主體怎麼促成不同多元族群共同生活的可能?如何讓身為公民的每一個人,都有為自己發聲且確保生存權益不被侵犯的權利?

平權不該只是選舉時用來妝點、包裝的口號,平權是我們的日常實踐;實踐在話語中、實踐在政策中,與跟我們所共享的每一段獨一無二的關係中。

或許,平權就是一條持續演化且沒有終點的路,但每一個人都能透過自己日常的覺察、反思與實踐,進而捍衛自己與他人的權益。

或許我們終究能等到,當平權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而不是非得用血淚抗爭而來的特權;當平等是你所得到的並不減損我所擁有的,我們所一起擁有的,或許會比現在要多得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6會員
215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2025/02/03
從早期用信用卡取代支付,一直到現在多元的行動支付,無論是用什麼Pay,我們都很習慣出門可以不帶現金或卡片,只需要一支手機即可。這樣的即時跟方便如此理所當然,我們也常忘了這仍舊是基於信用與銀行帳戶裡的現金發展出來的制度,我們所交易的,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當中既有資產和還款能力所累積出的信任。 買斷
Thumbnail
2025/02/03
從早期用信用卡取代支付,一直到現在多元的行動支付,無論是用什麼Pay,我們都很習慣出門可以不帶現金或卡片,只需要一支手機即可。這樣的即時跟方便如此理所當然,我們也常忘了這仍舊是基於信用與銀行帳戶裡的現金發展出來的制度,我們所交易的,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當中既有資產和還款能力所累積出的信任。 買斷
Thumbnail
2025/01/26
我們曾經覺得的無用之事,或許只是我們還沒有用對地方。
Thumbnail
2025/01/26
我們曾經覺得的無用之事,或許只是我們還沒有用對地方。
Thumbnail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日,台大言論自由月及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也相繼出現歧視性言論,同樣引起社會反彈。在事件的討論中,有人認為是開玩笑過了頭,也有人認為是受到政治人物及台灣脫口秀炎上文化影響。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周平,從「笑話社會學」討論究竟什麼樣的笑話會傷害到他人?嘲笑的分寸又該如何拿捏?
Thumbnail
近日,台大言論自由月及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也相繼出現歧視性言論,同樣引起社會反彈。在事件的討論中,有人認為是開玩笑過了頭,也有人認為是受到政治人物及台灣脫口秀炎上文化影響。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周平,從「笑話社會學」討論究竟什麼樣的笑話會傷害到他人?嘲笑的分寸又該如何拿捏?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歧視與偏見? 玩笑與真心話? 霸凌就在無形之中。
Thumbnail
歧視與偏見? 玩笑與真心話? 霸凌就在無形之中。
Thumbnail
關鍵在於,他大量使用了模糊界線的修辭,來說這次事件遠比大家想像中常見,所以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Thumbnail
關鍵在於,他大量使用了模糊界線的修辭,來說這次事件遠比大家想像中常見,所以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Thumbnail
有人說,這是言論自由。 身在民主社會,我們不是該「尊重」各種不同的聲音,讓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怎麼可以聽到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就封殺他的自由呢? 然而這裡面有些盲點,比如寬容的悖論:無限制的寬容最終會導致寬容消失。若果我們把無限制的寬容應用在對待不寬容之人,或者我們對不寬容之人的打擊不作準備,
Thumbnail
有人說,這是言論自由。 身在民主社會,我們不是該「尊重」各種不同的聲音,讓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怎麼可以聽到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就封殺他的自由呢? 然而這裡面有些盲點,比如寬容的悖論:無限制的寬容最終會導致寬容消失。若果我們把無限制的寬容應用在對待不寬容之人,或者我們對不寬容之人的打擊不作準備,
Thumbnail
我該警惕各種包裝歧視與仇恨的戲謔言行,不管我是不是被指涉的族群,我都會嚴肅看待,而且我絕不沉默。
Thumbnail
我該警惕各種包裝歧視與仇恨的戲謔言行,不管我是不是被指涉的族群,我都會嚴肅看待,而且我絕不沉默。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