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 X Giloo|《超信仰分析:大法師》:影史正典與影迷狂熱的交接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我們喜歡亞利山德.奧菲利浦(Alexandre O. Philippe)的電影?儘管他本人並不喜歡伴隨「紀錄片」這個分類而來的,某種客觀公正之素樸想像,他更想創造、介入,並在原先的基礎上堆疊更多新區塊,但這也正是我們對他所探討的主題所需要的一切了。

2019 年 11 月,我在金馬影展與亞利山德.奧菲利浦進行簡短訪談。那年他帶著兩部當年出品的新片來到金馬影展放映,《迴異:異形誕生》(Memory - The Origins of Alien)與《超信仰分析:大法師》(Leap of Faith: William Friedkin on The Exorcist)。後者是他在創作上面一次新的嘗試,花費六天的時間與《大法師》(The Exorcist,1973)導演威廉.佛萊德金共處,並且進行六天的長篇訪談。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想像並看見菲利浦在筆記本上把一切攤開、重組的過程,這是一場一對一的碰撞與重現,儘管他本人的聲音大多時候隱沒在攝影機鏡頭之後。

熟悉他的觀眾可能還看過他早期的一些紀錄片,在金馬影展獲得大量好評的《驚魂記中計》(78/52,2017),他重現電影中的經典場景貝茲旅館,並且邀請各方幕後參與者,甚至是純粹喜歡電影的影迷來到其中進行對話。他重造太空艙場景,意圖為異形立下註解的《迴異:異形誕生》,還有另一部邀請到賽門.佩吉參與的《活人生吃全都錄》(Doc Of The Dead,2014)也都接近這個表現形式。我們能在這些作品裡看出他喜好重現情境、加入活潑元素的個人色彩。許多影迷認識他的時間則可能更早,《喬治盧卡拎老師》(The People vs. George Lucas,2010)曾經在金馬影展放映,那部電影處理星際大戰的影迷狂熱、觀眾對抗作者的戰爭,而關於電影本身的討論直到今天都還沒結束。

raw-image

《超信仰分析:大法師》的拍攝緣起來自威廉.佛萊德金對《驚魂記中計》的賞識,因此提供菲利浦一個拍攝他的機會。電影有趣的部分來自兩個區塊,第一個部分是想當然爾的《大法師》幕後揭露,聽威廉.佛萊德金談論他在四十多年前拍攝的曠世鉅作,與哪些工作者吵架、發生哪些趣事,幕後秘辛永遠是影迷無法抗拒的全糖飲料,儘管這些單面說詞,在我們理解電影的過程中不見得真的有營養,但總是讓影迷們停不下來。第二個部分則是,在菲利浦的鏡頭下,佛萊德金侃侃而談,展現他的狂熱與羈絆,觀眾不只更理解《大法師》的拍攝,還多理解了佛萊德金做為一位導演跟電影的連結。

佛萊德金表現對創作的態度,在甚麼環節偏執、在甚麼環節放手讓事情自然發生,以及比起反覆排練,更喜愛用 One-take 的方式讓即興節奏自然產生等等。這是一個立體的紀錄,當然也可以視為威廉.佛萊德金主動安排、促成,為自己傳世傑作留下一套作者本人做注的大型表演,但它依然有動人片刻。當這位老導演身體健朗、侃侃而談,重述當年的創作細節、拍攝現場的激情與亢奮,我們可以看見這部作品是如何誕生,如何抓緊作者與觀眾,從開始到結束。

raw-image

回到影迷的視野,去看菲利浦拍攝「佛萊德金談《大法師》」,觀眾自然能夠想像菲利浦如何整理這些訪談素材,並且一一把他所需要的素材重現在銀幕上。1955 年的丹麥電影《Ordet》如何啟發佛萊德金對《大法師》影像化的想法;佛萊德金又如何詮釋《大國民》(Citizen Kane,1941)經典的 Rosebud,並且運用到自己創作電影的心法。但是,這些樂趣大多仍出自於佛萊德金的表演,與他慷慨地自我挖掘。若把這部作品放回菲利浦個人的歷程去看,或許能感受到一些身在銀(螢)幕前觀賞電影的我們之認同感。

從星際大戰到《大法師》,菲利浦作品著眼於電影──經典的電影,多數是備受肯定的傑作,而他把視角望向這些影片的另一面:私人的、狂熱的特質。他審視影史正典的文化影響力,有些電影看似在無窮盡的爬梳中已有嚴謹而難以動搖的定論,但在影迷眼中,它們又重新回到它們第一天被放映時的原初狀態:一部美好,且能與生活互動的電影。

raw-image

據此,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佛萊德金在結尾自承,在與原著作者爭論並妥協之後,自己至今仍沒有完全接受電影結尾的安排,但佛萊德金注意到,無數影迷接受了,他猜測這些影迷各自執行了「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註),而這個註解成為本片的英文片名。《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於此站在影史正典,與影迷狂熱之間的交接口。

全文劇照提供:Giloo 紀實影音
《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是 Giloo 紀實影音【2019 金馬許願池】單元影片之一,線上熱映中,請點我前往觀賞

註釋:

引用英國作家 Sarah Bakewell 對「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的解釋:「齊克果認為,憂懼就是自由帶來的暈眩。憂懼的解決辦法是靠著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躍到上帝懷裡──不管你能不能確切感到神就在那裡。」

基於佛萊德金引用這個概念來討論的情節,是片中年輕神父躍下窗台的段落。如果這段解釋符合「信心的跳躍」之真意,那佛萊德金使用這個詞彙的方式可能意外精準,不僅解釋整部《大法師》的劇情,甚至是對於其背後可能發生的矛盾之描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和許多人一樣,我對William Friedkin的印象,來自於大名鼎鼎的恐怖片《大法師》。這部50年前、影響流行文化深遠的巨作,至今依然在各大影史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蜘蛛爬行、口吐穢物、惡魔駭人的面孔、360度轉頭、狂撒的血漿…光想就令人不寒而慄!
Thumbnail
和許多人一樣,我對William Friedkin的印象,來自於大名鼎鼎的恐怖片《大法師》。這部50年前、影響流行文化深遠的巨作,至今依然在各大影史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蜘蛛爬行、口吐穢物、惡魔駭人的面孔、360度轉頭、狂撒的血漿…光想就令人不寒而慄!
Thumbnail
50年過去了,1973年上映的《#大法師》仍為眾人津津樂道,尤其對流行文化及後世恐怖片型態的影響力極深,時至今日依舊被影迷們供奉為恐怖片之王,地位之高難以撼動,而電影公司終究止不住那銅臭味的手,將重啟的魔爪伸向了這部影史經典。 2018年大衛高登格林執導的重啟版《#月光光心慌慌》讓我大開眼戒,他善
Thumbnail
50年過去了,1973年上映的《#大法師》仍為眾人津津樂道,尤其對流行文化及後世恐怖片型態的影響力極深,時至今日依舊被影迷們供奉為恐怖片之王,地位之高難以撼動,而電影公司終究止不住那銅臭味的手,將重啟的魔爪伸向了這部影史經典。 2018年大衛高登格林執導的重啟版《#月光光心慌慌》讓我大開眼戒,他善
Thumbnail
導演威廉佛瑞金(William Friedkin)8月底即將迎接他88歲的生日,但在8月7日,這位影壇祭酒因心臟衰竭逝世,卒年87歲。 祭酒之所以為祭酒,也許是因為他執導了《霹靂神探》與《大法師》這兩部電影,《霹靂神探》可以說是近代動作片的指導範本,將攝影機架在車頭以製造高速追擊的刺激感,是佛瑞金
Thumbnail
導演威廉佛瑞金(William Friedkin)8月底即將迎接他88歲的生日,但在8月7日,這位影壇祭酒因心臟衰竭逝世,卒年87歲。 祭酒之所以為祭酒,也許是因為他執導了《霹靂神探》與《大法師》這兩部電影,《霹靂神探》可以說是近代動作片的指導範本,將攝影機架在車頭以製造高速追擊的刺激感,是佛瑞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於4月初,原先是為了投稿政大電影節的刊物而寫,內容提到當時甫上映的《法貝爾曼》,與我自己很喜歡的《日麗》、《再見繪梨》等作品,主要是因為當時上課的正在學電影現實、電影已死、電影與大鐘的關係等內容,於是就把上課內容代入了最近的作品。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於4月初,原先是為了投稿政大電影節的刊物而寫,內容提到當時甫上映的《法貝爾曼》,與我自己很喜歡的《日麗》、《再見繪梨》等作品,主要是因為當時上課的正在學電影現實、電影已死、電影與大鐘的關係等內容,於是就把上課內容代入了最近的作品。
Thumbnail
變裝皇后、外星科幻、搖滾歌舞、恐怖驚悚、跨性扮裝⋯⋯,一部集結了各種B級元素的電影,卻因為上映至今四十五年,影迷仍前仆後繼地朝聖觀賞,讓它成為影史上最長壽的電影。在靠片中封王的《洛基恐怖秀》,儼然是小眾影迷心中的A級作品,甚至發展出全球各地不同的「觀影指南」。這部由影迷一手促成的經典,究竟魔力何在?
Thumbnail
變裝皇后、外星科幻、搖滾歌舞、恐怖驚悚、跨性扮裝⋯⋯,一部集結了各種B級元素的電影,卻因為上映至今四十五年,影迷仍前仆後繼地朝聖觀賞,讓它成為影史上最長壽的電影。在靠片中封王的《洛基恐怖秀》,儼然是小眾影迷心中的A級作品,甚至發展出全球各地不同的「觀影指南」。這部由影迷一手促成的經典,究竟魔力何在?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是一部導讀與分析1973年的經典恐怖電影《大法師》的紀錄片,由實際拍攝《大法師》導演-威廉佛瑞金,來暢談當時他拍片的過程與理念,對於這部影響後世許多的經典作品,事隔多年後導演威廉佛瑞金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當時開拍到底遇上什麼樣的困境跟超乎常人的想法,全方面的分析。
Thumbnail
《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是一部導讀與分析1973年的經典恐怖電影《大法師》的紀錄片,由實際拍攝《大法師》導演-威廉佛瑞金,來暢談當時他拍片的過程與理念,對於這部影響後世許多的經典作品,事隔多年後導演威廉佛瑞金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當時開拍到底遇上什麼樣的困境跟超乎常人的想法,全方面的分析。
Thumbnail
新一代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心懷的藝術片他們,可能會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柯恩兄弟⋯⋯
Thumbnail
新一代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心懷的藝術片他們,可能會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柯恩兄弟⋯⋯
Thumbnail
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夜在西門町新光影城影廳內,全場影迷屏氣凝神地,盯著銀幕上的傳奇明星。年華老去的女神男神,靜靜凝視當年彼此的美麗身影;觀眾則見證他們凝視,目賭光陰的流逝,同時在閴靜的電影院一起變老。你可以說:「我們的青春,在戲院」。進戲院看電影這件事,其實也是,演員與觀眾合寫的集體回憶錄。
Thumbnail
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夜在西門町新光影城影廳內,全場影迷屏氣凝神地,盯著銀幕上的傳奇明星。年華老去的女神男神,靜靜凝視當年彼此的美麗身影;觀眾則見證他們凝視,目賭光陰的流逝,同時在閴靜的電影院一起變老。你可以說:「我們的青春,在戲院」。進戲院看電影這件事,其實也是,演員與觀眾合寫的集體回憶錄。
Thumbnail
費里尼是不是個影癡?費里尼其實不太愛看電影,尤其成為著名導演後,已經不太去電影院。每當記者問他影史十大佳片的時候,他都頭痛不已,常常列出自己最新拍攝的電影,當作「開玩笑」(plaisanterie),但是像我們這樣影癡們,每次都很認真地探討…
Thumbnail
費里尼是不是個影癡?費里尼其實不太愛看電影,尤其成為著名導演後,已經不太去電影院。每當記者問他影史十大佳片的時候,他都頭痛不已,常常列出自己最新拍攝的電影,當作「開玩笑」(plaisanterie),但是像我們這樣影癡們,每次都很認真地探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