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 X Giloo|《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再次理解思想家之禱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同俄羅斯今日商業片大導費多爾.邦達爾丘克(Фёдор Сергеевич Бондарчук)在籌備其父親、蘇聯名導謝爾蓋.邦達爾丘克(Сергей Фёдорович Бондарчук)的紀錄片一樣,當代俄羅斯導演彷彿繼承了那沉重而珍貴的遺產,再一次以同樣的藝術紀錄與理解父親、詮釋父親的作品。
這樣的美學繼承與延續意外呈現了今日俄羅斯藝術界面臨的困頓:人們忘不了柴可夫斯基譜下的悠揚樂音,而忽略了當今俄國流行樂曲早已大有發展;人們咀嚼托爾斯泰與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人性悲歡,認為經典的大河已然乾涸,亦不願傾聽科幻小說之涓涓;人們追趕著艾森斯坦的蒙太奇鏡頭,沉浸在塔可夫斯基的深情凝視,而更加地排斥俄羅斯商業大片裡的意識思索。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Арсень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之子「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Андре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蒐集了父親生前的影像、音訊、談話、日記、電影、紀錄片以及祖父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Арс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的詩作,終成了一部由塔可夫斯基現身說法、向觀眾解釋那徘徊於自己腦中哲思的《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Andrey Tarkovsky. A Cinema Prayer)。這部由塔氏一家共同組成的紀錄片,幾乎可以說是理解塔可夫斯基,理解其作品、精神、祖國的媒介。或許許多影迷都曾下定決心要好好補完這位俄羅斯電影大師的作品,卻總是撐不住下垂的眼皮。本片會是一個好好理解塔可夫斯基的橋樑,雖然看這部片依舊不會太輕鬆,因為塔可夫斯基於片中述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必須專心聆聽與思考。
今日塔可夫斯基已成為詩電影的代表、俄羅斯電影的代表、經典電影的代表,然而之於藝術,他又是如何思考的呢?
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早在 2003 年就想拍攝父親的紀錄片,並從採訪和教學影片著手。幾年過去,他對於電影的概念改變了,在父親逝世超過 30 年後,他的性格開始被遺忘,即使有許多作品都致力於保存他的模樣與貢獻,但塔可夫斯基本人的想法、想說的話,以及他的生活,對新一代年輕人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認識大師的途徑。
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塔可夫斯基經常批評影評不了解自己的電影,因此製作一部集結了他的思想與言語的紀錄片至關重要。塔可夫斯基的所有作品與作為都是在尋找生活的答案,「他的電影不是目的,而是了解世界的方式」。
塔可夫斯基是電影導演、藝術家、思想家,更是一位詩人,而其電影中的詩意很大一部份受到了其詩人父親阿爾謝尼的影響。阿爾謝尼是俄羅斯白銀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幾乎宿命(且弔詭)的是,白銀時代許多文學家逃至海外又或被迫流亡,半世紀後的塔可夫斯基又踏上了這一條告別祖國的道路。阿爾謝尼的詩作與塔可夫斯基電影的互文,亦在本片再一次地被印證。阿爾謝尼在塔可夫斯基的童年離去,成為他作品中的一大課題,而父親一句「這不是電影,是詩歌。」對這個已經成為名導的大孩子而言,竟是莫大的鼓勵。
塔可夫斯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如此地貼近自我人生、家族、國家,以及它們所組合成的私密日記和國族歷史,因此本片以塔氏之作品為他的人生做斷代,這是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上帝降予他的命運,每部電影都代表他做為藝術家和思想家的一個人生階段。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他認為藝術家來自傳統,無法屏除自己的根基,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浸淫於什麼文化之中,才有突破與創新的可能。
《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是私密而又大眾的作品,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以自己的喜好與視角,揀選父親一生留下來的眾多遺產,以他想再次聽到的、想懷念的主題作為主軸,理解塔可夫斯基理解世界的方式,理解他如何理解生命與死亡、信仰與精神,理解他的所有理解。或許,理解塔可夫斯基,即理解了他那回不去的祖國,然而不論是塔可夫斯基或他的祖國,都如此難解,因為他過於簡單地捕捉生命的靈光,並以最悠遠、如嘆息般的歌唱,使得我們太跳躍也太快速地與它擦身,徒留失落的永恆。
全文劇照提供:Giloo 紀實影音
《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是 Giloo 紀實影音【2019 金馬許願池】單元影片之一,線上熱映中,請點我前往觀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42 年,在二戰的爪哇俘虜營背景下,大島渚通過「儀式」的莊嚴,消弭了戰爭的殺戮氣息,取而代之顯現的是人與人的同理之心,與瀰漫荒地上的曖昧之情。端看大衛鮑伊在第一次臨刑前假裝剃鬍、特寫遞給北野武香菸上的花紋,或坂本龍一輕輕剪下傑克的一撮金髮⋯⋯
到後來我也不確定,所謂「狗血」是一種手段,還是「正常人」根本觸摸不到的真實?其實電影倒不需要過多對「異己」的嘻笑怒罵,因為無處不在的窺視,特別是從室內至室外的審味,都狠狠地將 Evon 區隔在外⋯⋯
火鍋本身,帶出人與人圍爐共聚的親密意義。相較於其他餐食,火鍋食用時間較長,一般且共用爐鍋,過程中的談興交流,往往更多。寒天爐火,裊裊炊煙,熱騰騰的食物,飽暖腸胃之餘,亦能溫熱人心。麥曦茵雖對原著多所改動,但顯然沒忘記其中以火鍋扣連情感的表述。小說裏,爸爸角色心目中,火鍋即是家的滋味,永不能磨滅的鄉愁
說到告別,我是最不會的人,總是太過多愁善感,太過害怕失去,也總是因為不知如何面對告別,乾脆掉頭就走、永不回頭,把柔軟的心冷凍起來,是這樣極端的性格,倒是和芮欣有點相似。於是在今年的年尾、在今天、在此時此刻,我想要練習「平常心」。我想要重新告訴自己,所有的結束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關機是因為要重新被開機
今際之國關閉了真實世界無常的大門,在新世界中的每個遊戲中設下了一次次鉅變,而人們能否在這一次次遊戲中記得「自己」?記得自己是誰,記得存在的意義,記得自己從何而來?本劇將人們必須卻鮮少思考的疑問搬上檯面,因為這正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每天都可能碰到的問題,只不過我們的決定不一定會危及生命而已。
「二流小說改編成一流電影。」這是談改編電影時的一句渾話,從《腿》這個案例來看,卻是不爭的事實⋯⋯
1942 年,在二戰的爪哇俘虜營背景下,大島渚通過「儀式」的莊嚴,消弭了戰爭的殺戮氣息,取而代之顯現的是人與人的同理之心,與瀰漫荒地上的曖昧之情。端看大衛鮑伊在第一次臨刑前假裝剃鬍、特寫遞給北野武香菸上的花紋,或坂本龍一輕輕剪下傑克的一撮金髮⋯⋯
到後來我也不確定,所謂「狗血」是一種手段,還是「正常人」根本觸摸不到的真實?其實電影倒不需要過多對「異己」的嘻笑怒罵,因為無處不在的窺視,特別是從室內至室外的審味,都狠狠地將 Evon 區隔在外⋯⋯
火鍋本身,帶出人與人圍爐共聚的親密意義。相較於其他餐食,火鍋食用時間較長,一般且共用爐鍋,過程中的談興交流,往往更多。寒天爐火,裊裊炊煙,熱騰騰的食物,飽暖腸胃之餘,亦能溫熱人心。麥曦茵雖對原著多所改動,但顯然沒忘記其中以火鍋扣連情感的表述。小說裏,爸爸角色心目中,火鍋即是家的滋味,永不能磨滅的鄉愁
說到告別,我是最不會的人,總是太過多愁善感,太過害怕失去,也總是因為不知如何面對告別,乾脆掉頭就走、永不回頭,把柔軟的心冷凍起來,是這樣極端的性格,倒是和芮欣有點相似。於是在今年的年尾、在今天、在此時此刻,我想要練習「平常心」。我想要重新告訴自己,所有的結束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關機是因為要重新被開機
今際之國關閉了真實世界無常的大門,在新世界中的每個遊戲中設下了一次次鉅變,而人們能否在這一次次遊戲中記得「自己」?記得自己是誰,記得存在的意義,記得自己從何而來?本劇將人們必須卻鮮少思考的疑問搬上檯面,因為這正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每天都可能碰到的問題,只不過我們的決定不一定會危及生命而已。
「二流小說改編成一流電影。」這是談改編電影時的一句渾話,從《腿》這個案例來看,卻是不爭的事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憂鬱症困囿他的內在心靈,社會體制侷限他的創作自由。他說地面是他的天空,自己如一隻風箏,於世間飄飄蕩蕩,他焦慮、亦惶恐,憂懼如影隨形,他的夜晚失去睡眠、白日盡是幻覺。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呈現菲律賓的政治世家,從獨裁、貪腐、戒嚴、乃至社會運動和民主化進程,最後敲響了民主選舉中獨裁勢力返還的警鐘,台灣觀眾很容易找到共鳴,將台灣歷史投射進電影敘事。可是,當我開始好奇並閱讀更多菲律賓的殖民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卻愈發看見兩者的不同,難以簡單類比。
Thumbnail
從《戈巴契夫,幸會》站立的角度觀看戈巴契夫,確實感覺得到他屬於某個消逝的年代,現在的世界早已變了樣,而他的蘇聯夢更是永遠回不去了。他像是一個失去國家的人,看得出他仍掛心、氣憤、遺憾,但另一方面,也因有生之年內那個理想不可能實現,而被迫灑脫。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Thumbnail
「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憂鬱症困囿他的內在心靈,社會體制侷限他的創作自由。他說地面是他的天空,自己如一隻風箏,於世間飄飄蕩蕩,他焦慮、亦惶恐,憂懼如影隨形,他的夜晚失去睡眠、白日盡是幻覺。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呈現菲律賓的政治世家,從獨裁、貪腐、戒嚴、乃至社會運動和民主化進程,最後敲響了民主選舉中獨裁勢力返還的警鐘,台灣觀眾很容易找到共鳴,將台灣歷史投射進電影敘事。可是,當我開始好奇並閱讀更多菲律賓的殖民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卻愈發看見兩者的不同,難以簡單類比。
Thumbnail
從《戈巴契夫,幸會》站立的角度觀看戈巴契夫,確實感覺得到他屬於某個消逝的年代,現在的世界早已變了樣,而他的蘇聯夢更是永遠回不去了。他像是一個失去國家的人,看得出他仍掛心、氣憤、遺憾,但另一方面,也因有生之年內那個理想不可能實現,而被迫灑脫。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Thumbnail
「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