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艾森耶維奇·塔可夫斯基(Andrei Eisen Yakovlevich Tarkovsky)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編劇,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生於1932年,因為肺癌逝世於1986年,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哲學內涵、複雜的影像語言和存在主題等的創作而聞名。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雕刻時光》、《伊凡的少年時代》和《犧牲》等,他的電影風格獨特,常常融合了詩意的影像和深奧的思想,讓我們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博學的人,且他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近期看了1986年的作品《犧牲》,具很多人的分享,這樣的作品其實每一次看的感覺其實都會不太一樣,一開始會從疑惑、看不懂,逐漸到有些許感受,接下來是我做的筆記。
塔可夫斯基信仰東正教,這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作品。《犧牲》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死亡、信仰等宗教議題的探討,這些議題貫穿於整個影片,引發了觀眾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塔可夫斯基的影片充滿了詩意和人文主義的對話,觀眾常常被他獨特的情感表達所打動。這些對話不僅僅是角色之間的交流,更是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和表達。
塔可夫斯基擅長創造出詩意的畫面和獨特的影片風格。他避免了商業化的手法,追求藝術和思想的完美結合。
塔可夫斯基的影片往往不按照傳統的時間和結構排列,這使得觀眾難以辨認故事的時間脈絡,以亞歷山大在房間中睡著那段為例,他醒來之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現在幾點 (?),不過也增加了影片的神秘感就是了。
其實塔可夫斯基的爸爸是一個詩人,於是他備受引響,於是他的影片撥放感覺如同把詩作成影片。再來,詩的結構通常是沒有結構的,簡單來講就是詩沒有獨立性,所以在觀看的時候會覺得劇情可以是跳來跳去,或是前後沒有連貫性。
他的每一個畫面都像是精心設計的藝術品。觀眾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許多細節,進一步理解塔可夫斯基的魔鬼藏在細節裡。
通常我們把場景帶到室內的時候,那就是一種”文明”的介紹,我們可以藉由室內的鏡頭,反映出我們電影現在所表達的年代。
塔可夫斯基的鏡頭都會有一種感覺就像是舞台劇一般,他的每一幕有帶入背景的畫面,與舞台劇有著相當類似的表現方式,他是如此平面的,且通常沒有什麼透視景深,也沒有角度。就連亞力山的他的妻子發瘋的時候,他的肌肉抽促與掙扎都如夢如幻很像是舞台劇,具有張力也很有藝術的氣息在當中。
人 = 符 號 。
我們可以看到他有個特點,就是演出人數少,而這也很像舞台劇。
8個人 = 八個想表達的問題
以裡面的妻子為例,我們可以從亞歷山大的妻子身上感受到,他是那種歇斯底里的人,且有一幕他在與僕人對話時有想要把她的孩子一起吵醒,代表著他也有著一股「我過得不好,誰也別想過的很好」的心理。
衣服在電影裡面通常都是最明喻也是最直接的了,就有如我們能判斷怎麼樣穿衣風格的人他也有什麼樣的氣質。
我們再以亞歷山大的妻子為例,他的妻子給人的穿衣感覺如同貴族,所以也正有貴族通常會有的驕氣與貴氣,且他的衣服非常的精緻且纖細,看起來有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19-20世紀歐洲最美好的年代那時會有的貴族服飾,衣服在電影的符號當中也是非常象徵主義的。
以亞歷山大為例,他是一個評論家,衣服配色上是棕色的老舊夾克,可以抓去的符號是”人文學者”。另外上面的污漬,我們可以讀出這個符號帶給我們的感受是”這個人是有一些經歷的”,也許是因為這樣他才能那麼嘮叨的自言自語一些哲學的自我對話;或者是”肩負的”,他肩負著什麼?可以從一些現代學者的內心來觀察,其實可以發現蠻多心態都有著「想改變世界一些什麼」,的那種心懷大志。
如果在這部電影裡面,其實也可以發現,裡面的時代與他們穿的衣服也許多少是有脫鉤的,我自己的感覺是,這樣子的表現可以更凸顯出腳色們的心理或者是增加影片當中的豐富度。
以女兒為例,他有一幕是在吃青蘋果,青蘋果所代表的符號應對是夏娃。
另外,有一幕天搖地動,有飛機從天上經過,而女兒左右跑的那幕,房子中間的展示架上有個牛奶,或者應該要說,很像罩盅裝著的白色液體,而我會因為他們身處的年代感直接聯想到牛奶。
而牛奶又能代表些什麼?
我們先從「打破」這個符號,我能知道他的代表是「不祥的徵兆」。
我們又能在這一幕+戰鬥機的聲音能更發現到或是感受到,戰爭的來臨。
在宗教的背景喻意連接起來的就是基督教所講的世界末日。
而我們講到基督教裡面有跟牛奶有關的一詞就是
“流奶與蜜應許之地”
「把這律法的一切話寫在石頭上。你過了河,可以進入耶和華─你神所賜你流奶與蜜之地,正如耶和華─你列祖之神所應許你的。」(27:3)
形容那地的美好和豐富,但放在這裡與「破碎」放在一起,就代表著這片土地的美好與豐富被無情破壞了。
我們可以聽到她的聲音有很多種的,像是可以在當中感受到水滴的聲音等等,另外我覺得厲害的是,他有利用聲音去做某些事件的隱喻,像是戰爭。
宗教與思想探索:作品會出現彰顯信仰的質疑,像是死亡的恐懼與其他生命哲學。
感受與對話:詩意的、人文主義的對話。
鏡頭:緩慢的、停止的。
影片:非商業化,他的作品如同自己的本質,就如同這個作品的亞歷山大就是導演自體的隱設,最後請不要用連續劇的方式去看他的影片。
結構:如同讀詩一般,有時劇情跳躍會頓時無法理解。
時間:基本上段落上偶爾會有那種沒有固定的節奏或是時間跳躍。
畫面:你隨便定格都是藝術品,且細節都超美。
場景畫面表現:很像舞台劇。
角色:演出人數少(很像舞台劇)。
衣服:象徵主義的。
看完影片後我覺得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看他的影片好像是在讀一首詩,而又覺得他是銳利又冷漠的人。
聲音:自然帶入周遭環境,或是聲音正在跟你講故事。
青蘋果 = 夏娃
老舊夾克 = 人文學者
衣服上的污漬 = 角色是經歷過一些事情的
打破 = 不祥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