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追尋那位雕刻時光的電影藝術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們常常需要被提醒,他們是人
紀錄片《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由蘇聯名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Арсе́нь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之子—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編導。以祖父阿爾謝尼之詩作,交織父親的口白,穿插著名的八部電影作品,與珍貴的手稿、幕後影像、故居、實際拍攝地。此片再現影迷與孩子眼中,那位在時光裡,雕刻自己人生與志業的電影藝術家。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我最為崇敬的電影導演。在理解之前,已然被它的美所征服與感動,這就是塔氏電影的魅力。接觸《鏡子》這部作品後,我毅然決然收藏他所有的作品,試圖更接近這個人的宇宙,這是我第一次對於一個電影導演如此瘋狂。即便如此,他的作品總是令人望塵莫及,愚鈍如我,至今依然沒有資格說「懂」他的電影。
此片是他表現最為自傳體的作品 圖:翻攝自Giloo紀實影音YT
為了更理解他,除了電影之外,我還閱讀過一些他的著作,以及有關於他的訪談。亦如這次的紀錄片,讓我更了解他如何看待電影藝術,如何思考自身。於我而言,他無疑是精神導師,讓我在混沌不安的現實中,能平靜地思考自己的創作與人生。
以下分享片中他的獨白:
藝術從社會中消失,人們便開始變得痛苦,找不到精神上的寄託,人們失去了目標,不明白活著是為了什麼。
最崇高且具詩意的影像是非常自然的,它並非理想化的,而是世俗的;對我來說,它意味著,其創作者一手觸碰著大地,一手觸碰著另一個超凡的世界。
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是人類,我們僅僅是造物;因此看到那些自命不凡的作品時,我們會非常惱怒,它的感染力通常是被誇大的,它僅僅只是一個符號。
藝術是人類最無私的行為之一,藝術的意義是祈禱,這是我的祈禱。
電影是用來留存和表達時間的,哲學感知、詩性感知、文學感知上的時間;它發生在人開始感受到時間的稀缺,18、19世紀的人是無法生存在當代,他們可能會死於時間帶來的壓力。
小時候的塔可夫斯基 圖:翻攝自Giloo紀實影音YT
自由是一個個人問題,因此當一個人的權利被剝奪時,他的自由是無法被剝奪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政治不自由的地方,會遇到非常自由的人,而在那些民主國家,反而並不自由。
哈姆雷特的悲劇在於,他想要修補那些支離破碎的年代,而注定萬劫不復;這是一場身分的悲劇,因為並非每個人,會這樣輕易地為他人犧牲自己。
我認為《潛行者》是我所有電影中,最成功的一部;很顯然,它也體現了,我作為藝術家在過去幾年的處境。
談到精神性,指的是人類對生命的意義所產生的興趣;一個從不問自己的人,是沒有靈魂的,而不關心這些問題的藝術或藝術家,是不夠現實的,他們逃避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問題;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提升精神層次,那怕只比我們出生時,高了那麼一點點,我們的生命就沒有浪費。
只能稱之為『聖愚』的人,他們不屬於這個世界,他們是瘋子;因為他們從未追尋到任何存在於他們腦海中的東西,這些人像著了魔一樣,要解釋他們的藝術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是無法解釋的奇蹟。
我不畏懼死亡,唯一令人畏懼的是身體上的折磨;我甚至覺得死亡,能讓我對自由有最美妙的感受,那是一種在生命中未曾體驗的感受。
一件作品作為逝去靈魂的見證,它便會成為傑作;如同慢慢消散一樣,在身後留下一縷清風,一陣你能感受的風,足夠讓一件作品成為天才之作。
影像下的蘇聯總有朦朧的美 圖:翻攝自Giloo紀實影音YT
從安德烈身上,我看見嚮往的模樣,同時也感慨著。如他所預言,當今社會許多人都「死」於時間帶來的壓力,特別是精神上,每個人或多或少有著心理疾病。而他口中的藝術也確實幾乎消失在社會上,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如同天方夜譚。在物質豐盛的如今,人們以為自己擁有了許多東西而滿足,實際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屬於你的。缺少了身為「人」的根本,因此人們感到痛苦,失去人生目標,迷失自我。人們錯將藝術價值換算成計算機上的數字,對於藝術有著極大的誤解,所以遠離藝術,遠離人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價值。想一想,在這個百歲時代,人卻時時刻刻擔心「時間不夠用」,豈不是相當荒唐?
身為當代人的我,同樣時常面臨這些問題,因此相當珍惜安德烈的存在,他如同一面鏡子,照映最真實的我。藉由此次觀看紀錄片的時機,我再度進入安德烈的宇宙中,補看完他的作品,一點一滴地深入他的思想。說實話,我很喜愛他的電影,但每次全神貫注觀看後,總是千頭萬緒,一下宛如電腦當機,一下又感慨萬分,精神與肉體都十分疲累。不過,這樣幸福與痛苦並行的趣味,我願意忍受,因為只有透過這方式才能更了解安德烈,乃至於我自己。

後記:
原先就有計畫書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卻不曾想過會在這時候寫關於他的文章。個人認為,我大概還要20年以上才能了解安德烈的電影,卻也因此演變成將他的作品擱置於一旁。所以,當我看見紀錄片後,我決定把握機會,一口氣看完他的所有作品(不包含學生時期的作品),以便看懂紀錄片中安德烈想表達的意思。此次留有遺憾,只待下次能夠補足。
看看電影、電視劇,聽聽音樂,寫寫文章。不是心靈雞湯,而是一處分享美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也許是達文西無時不刻的生活觀察,成了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也因此從第一次創作開始到生命消亡,沒有一刻停止,實踐著如他所說:『我們因未曾虛度光陰而感到欣慰,儘管不受到讚揚,不出類拔萃,只要不虛度一生,就該感到愉快。』
Thumbnail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也曾經寫過《懺悔錄》,是一部叫人蕩氣迴腸的屬靈自傳(但一直遭忽略),我們從中可以得知他步入中年後的身分危機、屬靈危機,甚至是讓他瀕臨自殺的生存危機。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塔科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一書、談論「為何創作?又為誰創作?」中,分享了許多觀眾看完他電影後的來信,其中一封寫道:「我因為〈鏡子〉這部寫信給你,關於這部電影我沒有什麼可說的,我因為它而活著。」 有一堆看完的書想整理,但礙於惰性與藉口,結果只會能拖則拖,不如趁有壓力之時把目前的理解寫下,能為之後計畫的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安德烈·艾森耶維奇·塔可夫斯基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編劇,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犧牲》中探討宗教、思想、人文主義,透過獨特的鏡頭、時間結構、畫面表現和角色的象徵意義,將深沉的意境和哲學思考融入影片中。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也許是達文西無時不刻的生活觀察,成了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也因此從第一次創作開始到生命消亡,沒有一刻停止,實踐著如他所說:『我們因未曾虛度光陰而感到欣慰,儘管不受到讚揚,不出類拔萃,只要不虛度一生,就該感到愉快。』
Thumbnail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也曾經寫過《懺悔錄》,是一部叫人蕩氣迴腸的屬靈自傳(但一直遭忽略),我們從中可以得知他步入中年後的身分危機、屬靈危機,甚至是讓他瀕臨自殺的生存危機。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塔科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一書、談論「為何創作?又為誰創作?」中,分享了許多觀眾看完他電影後的來信,其中一封寫道:「我因為〈鏡子〉這部寫信給你,關於這部電影我沒有什麼可說的,我因為它而活著。」 有一堆看完的書想整理,但礙於惰性與藉口,結果只會能拖則拖,不如趁有壓力之時把目前的理解寫下,能為之後計畫的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安德烈·艾森耶維奇·塔可夫斯基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編劇,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犧牲》中探討宗教、思想、人文主義,透過獨特的鏡頭、時間結構、畫面表現和角色的象徵意義,將深沉的意境和哲學思考融入影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