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奶嘴儀式」反而讓孩子情緒更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Jana Sabeth on Unsplas

Photo byJana Sabeth on Unsplas

關於醫生建議何時戒奶嘴,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什麼時候該給寶貝吸吮或戒安撫奶嘴呢?》有提過,大家可以複習一下,總之膩,腦寶到了戒奶嘴的時間,我們為了讓這個過程不會太痛苦,所以早在一開始給他奶嘴的時候就不讓他 #過度產生依賴,只有在睡覺和午睡的時候提供,甚至我也在1歲左右就漸漸替換奶瓶,改用吸管、開口杯的方式泡奶。但到了長牙中期時,腦寶牙痛地厲害,他本來就不愛任何的固齒器,所以把奶嘴當固齒器咬,依賴感瞬間提升,因此有一段時間,腦寶只要牙痛(無論是否在睡覺)都要咬奶嘴,所以戒奶嘴突然變成一個重要的課題。

坊間有很多戒奶嘴的方式,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提供替代品告訴孩子「你長大囉」「#丟棄儀式」(在孩子面前把奶嘴丟掉,代表長大了),這種方式的目的在於讓孩子產生 #長大的榮譽感,建立 #獨立自主 的具體表現。但腦媽認為,這種方式,對於尚未準備好的孩子來說,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父母必須要瞭解,「#奶嘴」之於孩子的關係。吸允是孩子天生就會的動作,孩子在媽咪肚子裡就會吸手手,出生後,又會透過吸允找回安全感,所以直接拔除奶嘴(即便是你跟他說過好幾次),就等於把孩子的 #安全感 直接抽離,那麼孩子的 #抗拒情緒 一定會非常巨大。

不過,腦媽覺得戒奶嘴不能像戒尿布一樣等孩子準備好再戒,畢竟長期吸允奶嘴會造成 #咬合不正#蛀牙#中耳炎,甚至影響 #語言發展#吞嚥#吃東西 等問題,因此如何要兼顧孩子的情緒、又能在時間內戒奶嘴,就變得非常重要。

以下的方式,腦媽實施的滿順利的,提供大家參考囉 ~

1. #設定規則:奶嘴不帶出門,只有在想要睡覺「且」寶貝有需求的時候才提供奶嘴(不是每次睡覺都給喔,是他有要求才給),並且在寶貝睡熟後把奶嘴拉掉(如果他睡得好好的就沒事,可是如果他突然很激動,就代表他還需要,我們就會再塞回去)。

2.#看不見奶嘴:我們家的奶嘴不會放在腦寶看得見及拿得到的地方,但家中的玩具、書都是隨手可得,平時就能讓奶嘴不是生活的中心。

3. #替代品:如果真的牙痛又不是在睡覺時間,我們會先給替代品(如,固齒器、牙刷、湯匙、小方巾等),而且我們會和腦寶玩咬各種材質的遊戲,讓他知道有很多其他的替代品。

4. #不放大奶嘴的功能:其實「奶嘴丟棄儀式」就是一種放大奶嘴的功能,也讓孩子覺得「#長大後就是要失去一位朋友」,這麼傷感的連結,難怪孩子情緒會崩潰。所以我的作法是弱化奶嘴的功能(平常看不見奶嘴的蹤影,但需要時還是會提供,就像一位平常沒聯繫的老友,但你永遠都知道他在某處陪伴你一樣),最後再把奶嘴與娃娃分離(我本來挑選的奶嘴是有附娃娃的),讓孩子睡覺可以轉移尋求娃娃當安全感,而非奶嘴本身。

最後一步,就是夜間戒奶嘴啦!該怎麼做呢?我們下次一起討論!


▌關於大腦媽媽 ▌

我是個媽媽,也是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主要研究對象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的 #親子互動關係#情緒發展#語言學習#人機互動#AI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對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都略懂略懂啦!

🔔 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腦媽媽的沙龍
30會員
50內容數
大腦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三五歲的小朋友要戒掉奶嘴,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想了許多招數才讓孩子成功戒除。想想,小朋友從出生到三歲五歲,用奶嘴安撫的日子才短短五年,要戒除就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大人長年以來的種種習性,習性一旦養成就難斷,未來的人生都會受到習性的控制,身不由己。 想要有清淨的生活,就要斷除使我們不
Thumbnail
三五歲的小朋友要戒掉奶嘴,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想了許多招數才讓孩子成功戒除。想想,小朋友從出生到三歲五歲,用奶嘴安撫的日子才短短五年,要戒除就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大人長年以來的種種習性,習性一旦養成就難斷,未來的人生都會受到習性的控制,身不由己。 想要有清淨的生活,就要斷除使我們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說明兒童口腔清潔的重要性,並提供0-6歲兒童口腔清潔的詳細指南,涵蓋清潔責任、時機、用具選擇和清潔方式等面向,並特別針對親餵母乳的寶寶提出注意事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說明兒童口腔清潔的重要性,並提供0-6歲兒童口腔清潔的詳細指南,涵蓋清潔責任、時機、用具選擇和清潔方式等面向,並特別針對親餵母乳的寶寶提出注意事項。
Thumbnail
一個人在「嬰幼兒」(0- 3)發展時期時,爸媽在教養上有什麼重要考量嗎?請讀。
Thumbnail
一個人在「嬰幼兒」(0- 3)發展時期時,爸媽在教養上有什麼重要考量嗎?請讀。
Thumbnail
寶貝的齒型與臉型除了遺傳以外 後天的環境 習慣等等也會影響孩子的口腔顱顏面部發展喔 !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生活中那些習慣會促進孩子的健康與美麗吧 !
Thumbnail
寶貝的齒型與臉型除了遺傳以外 後天的環境 習慣等等也會影響孩子的口腔顱顏面部發展喔 !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生活中那些習慣會促進孩子的健康與美麗吧 !
Thumbnail
累積了一段跟家長工作的經驗之後, 我發現, 許多沒辦法好好吃飯的孩子,通常還在喝奶。
Thumbnail
累積了一段跟家長工作的經驗之後, 我發現, 許多沒辦法好好吃飯的孩子,通常還在喝奶。
Thumbnail
今天真的好緊張喔.跟好朋友像追星一樣,搶著要進去,因為老師的課秒殺.還好進去了.很開心.而且很多的學習。 孩子的行為出現時,一定要去了解孩子所要傳遞的訊息。 咬手指可分為:習慣或是焦慮 如果孩子是很放鬆的再咬手指,跟很緊繃的在咬手指是不同的。 我記得弟弟從寶寶開始,對奶嘴有過敏現象,他很喜歡吸手指,
Thumbnail
今天真的好緊張喔.跟好朋友像追星一樣,搶著要進去,因為老師的課秒殺.還好進去了.很開心.而且很多的學習。 孩子的行為出現時,一定要去了解孩子所要傳遞的訊息。 咬手指可分為:習慣或是焦慮 如果孩子是很放鬆的再咬手指,跟很緊繃的在咬手指是不同的。 我記得弟弟從寶寶開始,對奶嘴有過敏現象,他很喜歡吸手指,
Thumbnail
對於各位認真的父母來說,一定有幫孩子建立 #生活儀式(譬如,睡前先刷牙、洗臉、說故事等等),讓寶貝熟悉並習慣 #流程,可以穩定孩子的 #情緒反應。但是,有時候總會有些 #突發狀況 或是 #特殊行程,有沒有感覺孩子那天通常會比較歡呢?因為這項行程是超出他的預期
Thumbnail
對於各位認真的父母來說,一定有幫孩子建立 #生活儀式(譬如,睡前先刷牙、洗臉、說故事等等),讓寶貝熟悉並習慣 #流程,可以穩定孩子的 #情緒反應。但是,有時候總會有些 #突發狀況 或是 #特殊行程,有沒有感覺孩子那天通常會比較歡呢?因為這項行程是超出他的預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