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兒童情緒發展與歧視有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Canva,圖片整理:大腦媽媽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到五歲左右能與同儕 #產生連結(譬如說,我喜歡車車,也以為大家都喜歡車車,因為喜歡車車就可以當朋友)。
接著到最後兩關是:
#發現不同:發現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車車啊,原來也有人喜歡飛機,但我們都可以是朋友
#尊重不同:即便我們不是朋友,我也能尊重你有不同的喜好。
其實後面兩關,不見得每個大人都有能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不同的性向、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宗教信仰,更不是每個人都能尊重彼此達到包容性的社會。
但是如果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建立前三種的基礎,孩子就比較能擁有尊重別人的能力。多一份了解與 #尊重,就減少一分的 #霸凌 與誤會!
【依附關係】(0歲開始)
這應該是很多心理學家講到爛掉的東西哈哈,就代表他有多重要!他是從孩子一剛出生,孩子抱在媽媽的胸前就開始的東西,這可以給孩子信任感與自信心。
【情緒互動調節】(3m-3yrs)
孩子在達到能自己調節情緒前,都是參考環境中給他的回饋,透過時間的學習,才能慢慢學會幾調整情緒。3個月大的孩子透過和父母之間的互動,去了解每個情境發生後需要怎麼反應。譬如說,難過、害怕、生氣,孩子是先觀察 #父母的反應 然後再來是 #模仿,等到一歲左右,當身體的控制能力更好的時候,如果父母在遇到同樣情境時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孩子也會用比較 #多元 的方式處理情緒甚至會發展出 #新的模式 去處理情緒。
透過這種共同調節的方式,小孩學會如何去調解自己的情緒,但要注意一點,#孩子在3歲以前都還沒完全學會如何靠自己的力量調節情緒,因此父母或老師的角色就特別重要囉!
【自我調節、產生連結】(3-5歲)
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教導孩子 #情緒社交學習(social emotion learning),目前越來越多歐美國小把SEL列為一項課程,主要就是要達到這五種能力:#自我覺察#自我調節#社會覺察#社交能力#決策力
1. 第一步驟:自我覺察
指認自己的情緒,「當我遇到困難時,我的心情是什麼?是生氣?沮喪?難過?」(其實有些大人也不見得能做到這點)
2. 第二步驟:自我調節
「那我要再試試看嗎?我要請別人幫忙嗎?還是我開始大吼大叫呢?」
3. 第三步驟:社會察覺
如果當我開始大吼大叫時候,我會同理到其他人的觀感嗎?別人會怎麼看待?如果我很難過的時候,我會察覺到其他人的感覺嗎?這個能力更進一步需要同理別人、理解別人,這時候需要一點想像力。
4. 第四步驟:社交能力
在一個新的群體時,你要如何和別人溝通產生連結?遇到紛爭要如何調節?要如何尊重別人?
5. 第五步驟:負責任的決策能力
例如撿到錢,你該怎麼做?遇到和自己利益相違背時,你該如何做決定?
近期的研究發現,小孩在3-5歲接受「情緒社交學習」,到青少年時情緒較穩定、有良好的社交圈、減少霸凌率、減少逃學或輟學、煙癮酒癮也都下降!其實這項數據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懂得自我調節情緒、懂得尊重與理解他人,就能更面對自己的困難與幫助他人度過難關~

▌關於大腦媽媽 ▌

我是個媽媽,也是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主要研究對象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的 #親子互動關係#情緒發展#語言學習#人機互動#AI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對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都略懂略懂啦!
🔔 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大腦媽媽的沙龍
30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腦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你們有沒有印象,有些東西,本來你不害怕,但因為身邊的人都很 #害怕,所以你也害怕了? 譬如說,在路上的時候,常看到有些家長會和自己的小朋友說「不要太靠近狗,狗會咬人」,然後就發現孩子的肢體就側偏走過或是快步跑開繞過那條小狗。這個就叫作「社交參照」。
上次腦媽有聊到《是否能在嬰兒時期打造專業力?》,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每項能力的 #關鍵期 吧! 我們來想想日本的朋友,是不是他們很難發出/r/與/l/的聲音,其實在他們的大腦裡,也很難區辨這兩個聲音的不同,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這個問題是腦媽在哲學星期五@慕尼黑演講時,有位聽眾詢問的問題。 先和各位把麻複習一下,#神經元連結 代表是某種 #能力 的表現,譬如「說話」的能力,就必須透過聽覺、視覺、動覺、語言理解等區塊共同連結合作,才能讓一個人說話。
有些育兒的文章會鼓勵爸媽一次讓孩子只玩一種玩具,要玩下一種玩具時,一定要先收好前面的,才能拿下一個。這樣的作法,是訓練孩子有 #自制力、養成 #收拾 的好習慣。如果你是很擔心家裡會像爆炸現場或是非常非常有潔癖的媽咪,這樣的方式對你來說,會比較方便處理整個環境。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你們有沒有印象,有些東西,本來你不害怕,但因為身邊的人都很 #害怕,所以你也害怕了? 譬如說,在路上的時候,常看到有些家長會和自己的小朋友說「不要太靠近狗,狗會咬人」,然後就發現孩子的肢體就側偏走過或是快步跑開繞過那條小狗。這個就叫作「社交參照」。
上次腦媽有聊到《是否能在嬰兒時期打造專業力?》,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每項能力的 #關鍵期 吧! 我們來想想日本的朋友,是不是他們很難發出/r/與/l/的聲音,其實在他們的大腦裡,也很難區辨這兩個聲音的不同,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這個問題是腦媽在哲學星期五@慕尼黑演講時,有位聽眾詢問的問題。 先和各位把麻複習一下,#神經元連結 代表是某種 #能力 的表現,譬如「說話」的能力,就必須透過聽覺、視覺、動覺、語言理解等區塊共同連結合作,才能讓一個人說話。
有些育兒的文章會鼓勵爸媽一次讓孩子只玩一種玩具,要玩下一種玩具時,一定要先收好前面的,才能拿下一個。這樣的作法,是訓練孩子有 #自制力、養成 #收拾 的好習慣。如果你是很擔心家裡會像爆炸現場或是非常非常有潔癖的媽咪,這樣的方式對你來說,會比較方便處理整個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現代兒童沉迷3C產品已成為普遍現象,本文探討其對兒童情緒及社交發展的負面影響,並提供家長實用的應對策略,包含建立規範、親子互動及重視孩子的情緒智商等面向,旨在幫助家長在數位時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最近三個月,我們很幸運的請到一個很用心的早療老師(治療師),來家裡幫Raymond上課。時常遇到Raymond在外面或在家裡,突然「不明所以的爆發」難以安撫、也因為自閉症口語表達遲緩,他無法告訴我們究竟是什麼原因,還有他感受是什麼? 我們通通不知道,只能看到他用情緒發洩的倒地、摔東西、怒吼、哭...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兩本書《兒童在畫人測驗的投射評量》和《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文章探討了這兩本書的不同風格和能量,並對它們進行了比較分析,針對書籍的語言風格和讀者群給出了建議。最後總結了這兩本書的獨特價值和適用範圍。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現代生活中,孩童的心靈如同初綻的花朵,需要細心呵護和精心灌溉。面對學習壓力、社交挑戰與自我認知的探索,孩子們的情緒世界豐富而複雜。如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維持心靈的平衡與和諧,是每位家長和教育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現代兒童沉迷3C產品已成為普遍現象,本文探討其對兒童情緒及社交發展的負面影響,並提供家長實用的應對策略,包含建立規範、親子互動及重視孩子的情緒智商等面向,旨在幫助家長在數位時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最近三個月,我們很幸運的請到一個很用心的早療老師(治療師),來家裡幫Raymond上課。時常遇到Raymond在外面或在家裡,突然「不明所以的爆發」難以安撫、也因為自閉症口語表達遲緩,他無法告訴我們究竟是什麼原因,還有他感受是什麼? 我們通通不知道,只能看到他用情緒發洩的倒地、摔東西、怒吼、哭...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兩本書《兒童在畫人測驗的投射評量》和《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文章探討了這兩本書的不同風格和能量,並對它們進行了比較分析,針對書籍的語言風格和讀者群給出了建議。最後總結了這兩本書的獨特價值和適用範圍。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現代生活中,孩童的心靈如同初綻的花朵,需要細心呵護和精心灌溉。面對學習壓力、社交挑戰與自我認知的探索,孩子們的情緒世界豐富而複雜。如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維持心靈的平衡與和諧,是每位家長和教育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