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Taiwanese Cha Cha Cha》跟著台灣的導演跳一支屬於這片土地的恰恰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圖/《Taiwanese Cha Cha Cha》劇組、文/潔妮

《Taiwanese Cha Cha Cha》是一部幽默討喜的作品。它不說教,卻在短短的16分鐘裡尖刻地刻劃出在這片土地長大的你我都似曾相似的華人家庭與文化風景。我想正是因為導演精準地呈現了這些十足「接地氣」的氛圍,才能讓這部受到國外評審的青睞,同時入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電影節。

一部好看的電影精彩自不用說,但我覺得讓整部片亮度拔高的功臣是在於導演對聲音與道具的運用。導演相當擅長活用這兩項元素營造氛圍,成功捕捉那些藏在台灣家庭與日常生活裡的碎片與畫面。以下就幾點個人的觀察來分析(以下會涉及劇情) :

|用冰冷的湯匙敲擊聲,展現僵硬的家庭氣氛

《Taiwanese Cha Cha Cha》(中譯:台語恰恰恰)是描述兩位來自台灣的高材生各自遇到人生瓶頸,因而相遇然後展開一段奇幻旅程的故事。第一位出現的女生珮珮遇到的瓶頸是,高壓控制、要求完美的母親,以及讓人窒息的家庭氛圍。導演用了快速連續切換的鏡頭,讓觀者一直重複地看到母女各自用湯匙挖著碗裡的早餐。兩人的湯匙輪流妳一口、我一口地撞擊碗邊,迴盪出冰冷的聲音。這個聲音是冷漠的,充分地展現這個家已失去了人性與溫度,只剩機械式重複的動作,捕捉了台灣兩代之間溝通的巨大隔閡。

|用熱帶雨林的葉子聲,幽默化解我們在生活裡時常遇到的「爸媽打來關心」的困境

第二位女生筱琪的瓶頸是,雖然畢業於高學歷,卻對工作與人生方向感到茫然。當父母電話來關心時,女孩摩擦著房間裡的葉子,塑造自己在熱帶雨林工作不在台灣的假象。這幕讓我想起我身邊不只一個朋友,到了大學時還是要每天接母親打來「關心」的電話。這種「假裝人在但心不在」的應對方式,相信如果你也是有此家庭困擾的觀眾應該都不陌生。

raw-image

|台灣鄉下的景色與獨有的人情風味

不會說台語的珮珮,拒絕接受媽媽幫她寫好的鄉土作業,想去找住在鄉下的阿公協助自己完成。珮珮瞞著媽媽找上了曉琪當她與爺爺之間台語與國語的翻譯橋樑,於是兩人開始了一段前往鄉下的奇幻旅程。在等著「很難等的公車」時,一臉「厭世」的里民推著帶有「里長德政」四字的黑板與手推車,出來提供鄉親免費的刨冰。明明是政治利益的「賄賂」,但他根本也不在乎到底有沒有人來,完全就只是交差了事。這種讓人莫名熟悉的「青菜」(台語的隨便),令我不禁莞爾。

這時珮珮媽媽突然打電話過來,眼看謊言就要被戳破時,筱琪趕緊把手機拿來接聽,開頭就是一句「哎唷~珮珮媽⋯⋯」假裝是另一位同學的家長。那個「哎唷」實在是傳神到不行。影片裡的寒暄,彷彿聽見自己家裡的母親正與隔壁鄰居的對話。我還記得以前補英文時,來自美國的老師問了台下的學生,為什麼台灣人那麼愛說「喔唷」「哎唷」,到底代表什麼意思?看到導演細心地把台灣人獨有的口頭禪也收錄進去,令我回想起這段兒時趣事。

raw-image

最後珮珮和筱琪終於找到珮珮的阿公,進來了一棟老舊建築。電梯門打開,裡面有三三兩兩的阿公阿罵,快樂地跳著恰恰恰。這裡彷彿是個遺世而獨立的後花園。阿公第一眼見到珮珮和筱琪就是關心「呷飽沒」(台語),然後拉著兩人一起進場快樂的跳舞。電影結尾歡樂跳恰恰的音樂也跟著下來...... 珮珮和媽媽說著彼此都懂的國語,但兩人之間的距離卻有巨大的鴻溝,但和語言不通的阿公卻迅速地拉近了彼此的關係。導演用她獨有的觀察與紀錄,呈現出那些你我成長過程中都熟悉的家庭與生活面貌;用細膩幽默的方式,為活在高壓現代社會下的莘莘學子留下一個美好的結局。

raw-image

|影片裡的文化命題:關於這片土地的世代交替

這是一部從農村社會到現代都市的過度的片子,而台灣現在也正處於這樣的世代交替中。老實說,我想這部片可能也有很大一群本土的觀眾,是無法體會裡面導演特地捕捉的那些聲音與充滿生活感的片段也不一定?

比如筱琪在接完家長的「關心電話」後,轉身為自己桌上用一杯米供奉著的阿罵的照片,插上了一炷香。只是一格的畫面,卻已帶出台灣特有的文化,就是家裡會擺神明桌,供奉自己的阿公阿罵和祖先。但我有點不確定,現代人的家裡,還保有神明桌的人數有多少?

但就我個人而言,這部片對我來說是十分討喜的。因為在裡面看到太多對我而言太親切的生命記憶。我很高興能有一位來自台灣土生土長的導演,真摯地保留了這些也許往後會慢慢消逝的日常光景(而且還是用英語紀錄,讓外國人也能品嘗到台灣風俗的原汁原味)。

🎥 目前導演有在Vimeo提供正片觀賞,誠摯邀請大家前往欣賞這部詼諧有趣的本土喜劇小品:《Taiwanese Cha Cha Cha》正片欣賞

raw-image

資訊欄|

- 導演
Judie Yang(楊渝惠),畢業於政大英文系,2019年畢業於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所(MFA Degree),即以畢業作品《台語恰恰恰》入圍世界多個影展,包括CAAMFest、美國紐約亞美國際影展。作品以喜劇為主,討論流散異鄉後的台灣人在返鄉時面對的挑戰、以及身分認同的難題。

《台語恰恰恰》2019年於日本大阪門真電影節(Kadom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獲得海外映畫部門「J:COM最佳娛樂片。第二部作品紀錄片《孫女偵探》,獲得嘉義縣嘉好拍片補助,並在今年十月入圍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於影展中進行首映。Judie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第一部劇情長片JuJu Land。

-《Taiwanese Cha Cha Cha》2019入圍影展獎項
Best Entertainment Narrative Film/J:COM Award of Kadom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onorable Mention of 2020 Austin Asian American Film Festival
First Time Director Award 2020 San Francisco Frozen Film Festival
Culture Award of 2020 Taiwanese American Film Festival
Official Selection of CAAMfest 2020
Official Selection of 43rd Asia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ficial Selection of the 20th San Diego Asian Film Festival
Official Selection of the 16th Dam Short Film Festival

- 媒體報導
中央社:臺灣短片《台語恰恰恰》入圍2020美國大壩短片電影節
華視新聞:台灣之光!短片《台語恰恰恰》 入圍美國電影節
希望之聲:台灣短片《台語恰恰恰》入選2020舊金山國際亞美電影節
LINE TODAY:詼諧臺灣短片《台語恰恰恰》 入圍2020美國大壩短片電影節
導演訪談(英文):Taiwanese Cha Cha Cha: Judie Yang on Language, Culture, & Family

如果喜歡Judie的作品,有任何想法想要交流或是工作邀約歡迎聯繫 taiwaneseguaranteed@gmail.com


*此篇也有網誌閱讀版本,歡迎也可以到我的網誌參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色貓咪療心屋
50會員
94內容數
⟢ 豢養藍色貓咪的靛藍小孩,古靈精怪且善良。希望這裡能讓你暫時放下社會期待或他人眼光,安心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在情感、關係、自我探索的療癒旅程中,找到現實與自我理想之間的平衡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去年有兩齣討論度很高的台劇,「華燈初上」跟「媽,別鬧了!」。 沒看連續劇,但看了《媽,別鬧了!影像創作紀實》, 這本印刷精美的書,除了介紹故事內容, 也詳細解說劇中男女主角個性,以及與她們互有關連的朋友。 還告訴讀者從電視看到劇中主場景裝潢,美術道具, 哼唱的流行歌曲到劇中CP的組合是如何產生的。
Thumbnail
去年有兩齣討論度很高的台劇,「華燈初上」跟「媽,別鬧了!」。 沒看連續劇,但看了《媽,別鬧了!影像創作紀實》, 這本印刷精美的書,除了介紹故事內容, 也詳細解說劇中男女主角個性,以及與她們互有關連的朋友。 還告訴讀者從電視看到劇中主場景裝潢,美術道具, 哼唱的流行歌曲到劇中CP的組合是如何產生的。
Thumbnail
上週六衝了一場音樂劇<隔壁親家>,我有眼不識泰山,到謝幕總監致詞時,才知道這部戲演了13年了,是一部這麼好看的戲!! / 進戲院前,原本不甚期待,因為主要是台語劇,講的又是早期台灣故事的戲碼,通常這樣的戲我家之前去看會有幾個問題
Thumbnail
上週六衝了一場音樂劇<隔壁親家>,我有眼不識泰山,到謝幕總監致詞時,才知道這部戲演了13年了,是一部這麼好看的戲!! / 進戲院前,原本不甚期待,因為主要是台語劇,講的又是早期台灣故事的戲碼,通常這樣的戲我家之前去看會有幾個問題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時,其實也沒有什麼太特別強烈的情緒,腦中留下的是後來的那場雪景。在賣了也還是賠錢的高麗菜田間,總還是有誰跟你說一句:「賣一顆是一顆嘛!十塊錢也是錢吶!」在心裡感受著那種互相成為彼此支持的暖意!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時,其實也沒有什麼太特別強烈的情緒,腦中留下的是後來的那場雪景。在賣了也還是賠錢的高麗菜田間,總還是有誰跟你說一句:「賣一顆是一顆嘛!十塊錢也是錢吶!」在心裡感受著那種互相成為彼此支持的暖意!
Thumbnail
前陣子,鬧劇荒的媽媽希望我推薦幾部好看的劇。 身為台劇愛好者,自然不會放過推廣台劇的機會。於是我選了溫馨又歡樂的《俗女養成記》,女性題材容易引起媽媽共鳴,陳嘉玲成長的年代也接近我父母年輕時期,想必這部劇會讓她備感親切。 (舉例中的台劇是憑個人印象,如果資訊有誤,歡迎告知喔!)
Thumbnail
前陣子,鬧劇荒的媽媽希望我推薦幾部好看的劇。 身為台劇愛好者,自然不會放過推廣台劇的機會。於是我選了溫馨又歡樂的《俗女養成記》,女性題材容易引起媽媽共鳴,陳嘉玲成長的年代也接近我父母年輕時期,想必這部劇會讓她備感親切。 (舉例中的台劇是憑個人印象,如果資訊有誤,歡迎告知喔!)
Thumbnail
會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互相討論的情景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已經沒有共通語言了?面對這個天大的文化危機,已經被體制化的我們還渾然不覺是很正常的,接下來的「雙語國家」會再製造更多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會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互相討論的情景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已經沒有共通語言了?面對這個天大的文化危機,已經被體制化的我們還渾然不覺是很正常的,接下來的「雙語國家」會再製造更多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爸媽不在家》的故事背景雖然設定於1997年的新加坡,但電影裡發生的種種衝突,在如今的華人社會裡卻都仍清晰可見。不論是買房考量、學校教育、過年聚會,甚至是歧視東南亞族群等,這些根生蒂固的華人家庭社會價值觀,都被陳哲藝赤裸裸地呈現在本片當中。
Thumbnail
《爸媽不在家》的故事背景雖然設定於1997年的新加坡,但電影裡發生的種種衝突,在如今的華人社會裡卻都仍清晰可見。不論是買房考量、學校教育、過年聚會,甚至是歧視東南亞族群等,這些根生蒂固的華人家庭社會價值觀,都被陳哲藝赤裸裸地呈現在本片當中。
Thumbnail
《孤味》是個很現實平凡的台灣電影,它談了許多關於台灣傳統社會會遭遇的事件。劇中圍繞著台灣特有的人情味與人情壓力,這個「人情」不僅僅是家人、親人的關係,也是世俗對你所做的批判。對內要做到「家和萬事興」,對外要做到「以和為貴」,「和」就是本片最大核心。
Thumbnail
《孤味》是個很現實平凡的台灣電影,它談了許多關於台灣傳統社會會遭遇的事件。劇中圍繞著台灣特有的人情味與人情壓力,這個「人情」不僅僅是家人、親人的關係,也是世俗對你所做的批判。對內要做到「家和萬事興」,對外要做到「以和為貴」,「和」就是本片最大核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