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對於戒嚴時代的台灣媽媽來說,語言是用來拆散親情的殘酷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挖係雲州大儒俠史豔文!」

時間回到1980年,在越來越少的台語節目中,布袋戲是家裏孩子們唯一愛看的台語節目,卡通、連續劇都是國語的天下,開始上學的孩子們,在學校的教育之下,也對於「低俗」的台語連續劇、台語綜藝節目不感興趣,而且晚上可以一起看電視的黃金時段都是國語節目的天下,像「綜藝一百」這樣的節目,不但自己講國語,還常常取笑、糾正來賓的台灣國語。滿口台灣國語的媽媽最討厭這樣的爛節目,但是聽說這些國語明星、主持人的上一代都是政戰系統的軍人,都很會抓匪諜,批評他們萬一被聽到,會不會就再也看不到可愛的孩子們了?看著電視短劇裏講台灣國語的沒水準台灣女人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媽媽的心很痛,但是必須忍下來。

「閃爍的燈光,迷人的歌聲,乎阮感覺心茫茫。阮也唔知你是花言巧語,一時對你心綿綿。純情的愛,煞來乎你騙唔知…」

布袋戲中的插曲是陳小雲的「歌聲戀情」,最近每天煮飯、洗衣服腦袋裏面都是這首歌,唯一可以和孩子們坐下來一起看的節目只剩布袋戲,讓媽媽非常期待。逗趣的口白,刺激的情節,讓人彷彿身在鄉下熱鬧的慶典中,布袋戲和歌仔戲鑼鼓喧天…只是布袋戲的播出時段越來越少,孩子們的上課時間、寫功課時間也越來越多,可以悠哉的一起看布袋戲的時間逐漸消失。

「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逝在遙遠的銀河。想記起,偏又已忘記,那份愛換來的是寂寞…」

國語劇「昨夜星辰」袂歹看,只是用台灣國語唱著主題曲的媽媽,國語程度大概只到幼稚園程度,要配著字幕才知道主角們在講什麼。孩子們上學之後,他們的台語逐漸生疏,開始習慣用國語彼此聊天,就算聊得再大聲,媽媽就像鴨子聽雷,聽不懂就是聽不懂。在漸漸溝通困難的情況下,青春期一定會出現的親子激烈溝通(俗名吵架)就變成了雞同鴨講大賽,不是孩子聽不懂媽媽慣用的台語諺語(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就是媽媽聽不懂孩子一堆國語名詞(獨立自主、女性主義、剝削童工…)。愛恨交織的親子關係,還夾雜著惱人的語言隔閡,以及雖然解嚴卻還像幽靈般揮之不去的政治壓力,不講國語就是台獨,但是看著這些愛國愛到不講台語的孩子們,媽媽只能敢怒不敢言。

「TOTTOKO 快快跑呀哈姆太郎/在角落愛亂跑的哈姆太郎/最喜歡的東西是向日葵的種子/還是快跑 快快跑呀 哈姆太郎…」

含飴弄孫是老人家最大的願望,隨著孫子們陸續出生,媽媽當了阿嬤,一生中的最後願望終於實現了。不過要跟孫子們溝通難如登天,孫子們不但不會講台語,也完全聽不懂阿嬤如連珠砲的流利台語。孫子們愛看的卡通,除了國語配音之外,也有日本原音播出的,對阿嬤來說完全是鴨子聽雷,已經不能像以前陪孩子們看布袋戲那樣陪孫子看電視。每次和孫子們見面,只能吃吃喝喝以及用簡單的國台語問問近況,且常常因為語言上的溝通不良需要兒女出來台語翻國語、國語翻台語,只能自嘲說自己的孫子好像剛剛從美國回來,儘管每個孫子都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

語言只是工具

最近被罷免的立委陳柏惟,之前想利用立法院的通譯服務以全台語質詢國防部長,被部長以「語言只是工具」為理由拒絕了他的要求,而輿論也一面倒的不支持陳柏惟立委的「偏激行為」。是啊,對於戒嚴時代的台灣媽媽來說,語言是用來拆散親情的殘酷工具,如果讓這些媽媽知道,在國會殿堂使用通譯服務是先進多語國家的基本配備,一定會對於幾十年來國家禁止「方言」的政策深惡痛絕,它不但斷了文化的根,也直接造成了世代的嚴重隔閡,付出這麼多代價才知道:要讓一個國家團結,根本不需要禁止「方言」!

在這個號稱進步的時代,還是有人不時會嘲笑台灣國語、客家國語、原住民國語,但是因為本土族群都已經被斷根了,連自己族群的語言都無感了,所以就會跟著一起哈哈大笑。當台灣媽媽看著自己的後代跟外人一起嘲笑自己的母語卻無能為力,天底下應該沒有比這個更悲傷的情景了吧?

對於消滅母語如此不遺餘力的中華民國台灣,會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19.6K會員
302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要特別感謝從我開始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一路支持我的台語好朋友妤甜!謝謝她從來沒有給我壓力,不會要我全台語和她聊天、不介意我過往不學台羅拼音、台語字,反而有什麼有趣的台語活動馬上揪我!除了阿媽以外,所有我知道的台語活動都是她告訴我的!當我出現個念頭想學台語,她馬上分享資源給我。
Thumbnail
我要特別感謝從我開始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一路支持我的台語好朋友妤甜!謝謝她從來沒有給我壓力,不會要我全台語和她聊天、不介意我過往不學台羅拼音、台語字,反而有什麼有趣的台語活動馬上揪我!除了阿媽以外,所有我知道的台語活動都是她告訴我的!當我出現個念頭想學台語,她馬上分享資源給我。
Thumbnail
台語是個極為優雅的語言,它的聲調在抑揚頓挫能好好使用的人,聽來會令人為之著迷。現階段有太多的詞𢑥沒有相對應的台語詞,以致溝通上會夾雜著我們稱之的國語,戲劇表現上多以將語言轉換成全國語模式;事實上即使在九◯年代後出生的孩子都不大使用台語為主要語言,但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生活中還是會有非常多的台語使用。
Thumbnail
台語是個極為優雅的語言,它的聲調在抑揚頓挫能好好使用的人,聽來會令人為之著迷。現階段有太多的詞𢑥沒有相對應的台語詞,以致溝通上會夾雜著我們稱之的國語,戲劇表現上多以將語言轉換成全國語模式;事實上即使在九◯年代後出生的孩子都不大使用台語為主要語言,但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生活中還是會有非常多的台語使用。
Thumbnail
上週六衝了一場音樂劇<隔壁親家>,我有眼不識泰山,到謝幕總監致詞時,才知道這部戲演了13年了,是一部這麼好看的戲!! / 進戲院前,原本不甚期待,因為主要是台語劇,講的又是早期台灣故事的戲碼,通常這樣的戲我家之前去看會有幾個問題
Thumbnail
上週六衝了一場音樂劇<隔壁親家>,我有眼不識泰山,到謝幕總監致詞時,才知道這部戲演了13年了,是一部這麼好看的戲!! / 進戲院前,原本不甚期待,因為主要是台語劇,講的又是早期台灣故事的戲碼,通常這樣的戲我家之前去看會有幾個問題
Thumbnail
我想跟媽媽說,我不會講客家話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我想跟媽媽說,我不會講客家話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去年底,孫女出生,回家之後,我對她都講台語,對女兒也講台語,女兒小時候跟阿公在一起,台語大都聽得懂,不懂的會問我,有的詞我會主動再說一遍華語,有時候她會回我台語,就這麼慢慢浸淫其中,不管小孩或大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寶藏,雙語不是只有增加英語一種,台語、各種母語也算。 一、 2個女兒和兒子時
Thumbnail
去年底,孫女出生,回家之後,我對她都講台語,對女兒也講台語,女兒小時候跟阿公在一起,台語大都聽得懂,不懂的會問我,有的詞我會主動再說一遍華語,有時候她會回我台語,就這麼慢慢浸淫其中,不管小孩或大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寶藏,雙語不是只有增加英語一種,台語、各種母語也算。 一、 2個女兒和兒子時
Thumbnail
會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互相討論的情景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已經沒有共通語言了?面對這個天大的文化危機,已經被體制化的我們還渾然不覺是很正常的,接下來的「雙語國家」會再製造更多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會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互相討論的情景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已經沒有共通語言了?面對這個天大的文化危機,已經被體制化的我們還渾然不覺是很正常的,接下來的「雙語國家」會再製造更多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也許正是語言的關係,以母語去寫那些生活的細節、心境上的起落,都能較為敏銳地察覺出一個屬於地方百姓的日常,不需要太多戲劇性的橋段舖排,只需要用心地從心裡找到一個足以形容當下能夠傳遞情感的詞𢑥,就能把那些生命中的無奈、苦澀、喜悅、歡欣⋯⋯
Thumbnail
也許正是語言的關係,以母語去寫那些生活的細節、心境上的起落,都能較為敏銳地察覺出一個屬於地方百姓的日常,不需要太多戲劇性的橋段舖排,只需要用心地從心裡找到一個足以形容當下能夠傳遞情感的詞𢑥,就能把那些生命中的無奈、苦澀、喜悅、歡欣⋯⋯
Thumbnail
不是台語很難,而是我們這一代的台語能力下降了!語言乃溝通之工具,需要於日常生活中,不斷的聽到,用到,講到!而,目前的環境,卻是如於一大湖中,偶而丟下一塊小石頭,震起的漣漪,引不起什麼大波浪!台語流失的老詞彙,語音,讓人有巧婦無米之炊的無力感!為什麼有些台語劇,會參雜國語在裡面,這個問題,不言而喻!
Thumbnail
不是台語很難,而是我們這一代的台語能力下降了!語言乃溝通之工具,需要於日常生活中,不斷的聽到,用到,講到!而,目前的環境,卻是如於一大湖中,偶而丟下一塊小石頭,震起的漣漪,引不起什麼大波浪!台語流失的老詞彙,語音,讓人有巧婦無米之炊的無力感!為什麼有些台語劇,會參雜國語在裡面,這個問題,不言而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