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芬蘭最後一款國產戰鬥機:VL「颶風」(VL Pyörremyrsky)

更新於 2021/01/14閱讀時間約 33 分鐘
  芬蘭在二次大戰爆發前,就已研發並生產了數個型號的飛機,但戰鬥機方面強烈依賴國外的貨源,最多也只獲得授權生產,在冬季戰爭(Winter War, 芬蘭語:Talvisota, 1939-1940)前後姑且能靠這種方式滿足空軍的需求。然而,這種情況在1941年芬蘭加入德國的陣營-爆發繼續戰爭(Continuation War, 芬蘭語:Jatkosota)-之後,與西方盟軍(英國、法國、美國等)的軍機交易鍊因此斷裂,導致過去使用這些國家之戰鬥機的芬蘭頓時面臨後勤困難。
  此時,芬蘭只有三個方案可以選擇:
  1. 擴大生產已獲授權的軍機。
  2. 向盟友德國購買戰鬥機與後勤維護用的物資。
  3. 自行研發與生產,自給自足。
  芬蘭最終選擇三者皆下注,一方面繼續生產過去已獲得生產授權的軍用機,另一方面向德國購買新式戰鬥機與資源。同時,芬蘭也透過授權生產或購自德國的飛機零件,研發自己的戰鬥機。其中,使用德國製造的飛機引擎與武裝,搭配芬蘭航空工程師的研發力與芬蘭本土的材料研發的芬蘭國產戰鬥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颶風」(Pyörremyrsky)戰鬥機。

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芬蘭飛機廠的發展

  芬蘭本土的航空工業在芬蘭於1917年獨立後不久隨即展開,其中主要為芬蘭空軍(芬蘭語:Suomen Ilmavoimat)服務的工廠為成立於1921年、直屬芬蘭空軍的「空軍飛機工廠」(芬蘭語:Ilmailuvoimien lentokonetehdas, 簡稱IVL或I.V.L.)。IVL的製造廠區設於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市外的芬蘭堡(Suomenlinna, 又譯索門林納),利用芬蘭堡造船廠(Suomenlinnan telakka)的部分區域來生產新飛機。而另一廠區位於隔壁島的桑米哈米納(Santahamina),用以維護既有的飛機與它們的部件與引擎。很快地,IVL就獲得了一些飛機的生產授權,如法國的高登G.3(Caudron G.3)偵察機、德國的漢莎-布蘭登堡W.33(Hansa-Brandenburg W.33)水上機,後者芬蘭稱為IVL A.22「漢莎」(Hansa),在20年代前半葉,IVL幾乎都在生產這個型號的飛機,交付予芬蘭空軍使用。
  在這期間,IVL受到了德國不少的幫助。一位來自漢莎-布蘭登堡飛機廠(德語:Hansa und Brandenburgische Flugzeugwerke)的主管人員,名叫恩斯特.施耐德(Ernst Schneider, 生卒年未明),在IVL首任總監亞瑟.山謬.亞爾維寧(Asser Samuel Järvinen, 1892-1935)中尉的聘請下,成為了IVL的生產技術總監,這位施耐德還從德國帶來了五位專業人員協助工作,原先還計畫額外聘請十二名芬蘭籍技工,最後因為語言不通而作罷。
  除此之外,IVL於1922年還聘請了第一位本土籍的飛機工程師,他名叫庫爾特.沃爾瑪.伯格(Kurt Volmar Berger, 1896-1977),他在1919年至1922年期間於英國倫敦(London)學習航空技術。庫爾特.伯格由於其專業的背景,很快地就於1924年升任IVL的總設計師。這一年,他設計了IVL C.24戰鬥機,是芬蘭第一款國產國研的軍機,為一高單翼、單引擎飛機,可惜因為引擎功率不足,且飛行員抱怨視野不佳,只生產一架,並沒有投入量產。庫爾特.伯格在接下來的幾年又研發了「鷹」式戰鬥機(IVL Haukka)、「蚊」式教練機(VL Sääski)、「雕」式巡邏機(VL Kotka),其中只有「蚊」式教練機真正有規模地投入量產,而這也是芬蘭第一款自己研發並投入量產的飛機。這位優秀的設計師,甚至有幸參與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一連串芬蘭購買外國軍機的計畫。
  隨著生產力與研發力的提升,政府決定將IVL改編,於1928年由原本隸屬於芬蘭空軍,改為直屬於更上一層的國防部(芬蘭語:Puolustusministeriö),而廠名也改名為「國立飛機工廠」(芬蘭語:Valent lentokonetehdas, 簡稱VL或VLT)。在這個時期,由於芬蘭缺乏機場,且位於沿海處,更受限於生產廠的規模,因此主要生產的機種為小型水上飛機,也因此,我們可以稱在20年代至30年代之初這段時期的芬蘭航空界,是一段「水上機時代」。一方面為了解決工廠規模過小、無法生產大型飛機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考量到戰爭時期可能受攻擊的危險,VL官方一直在尋找工業規模可以擴張,且能遠離假想敵-蘇聯首先攻擊的地方。最終,VL決定想在芬蘭中南部工業城市坦佩雷(Tempere)設廠,主要有幾個考量:
  • 此地區擁有較大的空間擴廠,且擁有較佳的工業基礎,能讓VL生產更多更大的飛機。
  • 此時(30年代初期)正逢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失業潮,VL可以透過政府提供的就業補助開闢坦佩雷附近的機場。
  • 失業潮造成大量空閒人口,可為VL提供數百名勞力。反之,也是為這個失業者找到工作。
  然而,此時的國防委員會(芬蘭語:Puolustusneuvosto)主席卡爾.古斯塔夫.艾米爾.曼納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 1867-1951)反對設廠於坦佩雷,他認為坦佩雷是芬蘭重要的工業都市,它可能在戰爭時期遭到蘇聯的空襲。因此,曼納海姆建議設廠在坦佩雷更西方的沿岸城市-瓦薩(Vaasa);政府方面,於1931年是希望在帕羅拉(Parola)設廠。帕羅拉距離蘇聯的距離並不比原廠芬蘭堡還遠多少,但是這裡覆蓋率廣的森林可以作為工廠的掩護,有必要時也能將廠區分散在森林中,而軍方也能為此提供防空掩護。然而,坦佩雷市方面表示,他們已經為機場的開闢砸下資金投資了。最終,在許多考量之下,國防部決定將VL新廠區設在坦佩雷南方不遠處的哈爾瑪拉(Härmälä),於1936年遷移完畢。
  有了更大的廠區與鄰近的機場可供使用後,VL終於可以生產大型飛機了,如1938年從英國獲得生產授權的布里斯托「布倫海姆」轟炸機(Bristol Blenheim)。除此之外,也能著手利用新機具與技術設計新式飛機了。轉移到坦佩雷之後設計的第一款飛機是「暴雪」(VL Pyry)教練機,設計於1939年、服役於1941年,是一款專門為戰鬥機飛行員提供飛行訓練的雙座教練機,外觀近似1937年從荷蘭取得生產授權、用以替換過時的英製格洛斯特「鬥雞」式戰鬥機(Gloster Gamecock)的佛克D. XXI型戰鬥機(Fokker D. XXI)。
  然而,在1941年爆發了「繼續戰爭」之後,VL陷入了一個嚴重的困境:後勤維護與飛機生產所需的材料與零件因為與同盟國為敵而失去了來源,同時芬蘭本國也極度缺乏這類飛機所需的金屬材料,使現有的幾款「西方」戰鬥機,如:格洛斯特「格鬥士」(Gloster Gladiator)、佛克D. XXI、B-239「水牛」(Buffalo)等,面臨欠缺維護的風險。為此,VL必須設計新的代用飛機來解決問題,而研發重點就在於「節省資源」及「原料本地化」。在引擎與武裝方面由於技術原因,且部分已獲得生產授權,這二者姑且仍能繼續沿用,或使用代用品,此時飛機最主要的金屬骨架與蒙皮是最核心的問題,芬蘭嚴重缺乏這類型的金屬,芬蘭決定用其最為豐富、似乎永遠不缺的資源-木頭,來取代金屬材料,意味著芬蘭將試圖研發木製飛機來解決問題。VL在繼續戰爭期間主要研發了四款戰鬥機,並生產了其中三款,皆是基於上述原因,但基於不同的「代用目標」而誕生的,這四者分別是:
  • VL「暴風」(VL Myrsky):半木製結構戰鬥機,芬蘭自冬季戰爭爆發以前即開始計畫,目的為戰鬥機國產化,中途因冬季戰爭的爆發而中斷,於1940年始繼續研發,至1943年末正式服役。總共生產51架。
  • VL「旋風」(VL Humu):半木製結構戰鬥機,芬蘭於1941年開始研發,目的是作為B-239「水牛」(Buffalo)戰鬥機的國產代用品,基本上為仿製「水牛」的半木製版本。1944年首飛,只生產1架原型機,沒有投入量產。
  • VL「陣風」(VL Puuska):全木製結構戰鬥機,芬蘭於1942年投入計畫,目的是自行生產性能與德國梅塞斯密特(Messerschmitt)BF-109G型戰鬥機相近的戰鬥機,有兩種設計版本,編號分別為PU-411與PU-412。原先預計於1944年生產原型機,最終被取消,只留在設計圖階段。
  • VL「颶風」(VL Pyörremyrsky):全木製結構戰鬥機,與「陣風」屬同一計畫之競爭對手,隨著「陣風」的取消,「颶風」成為芬蘭空軍的新選項。由於繼續戰爭於1944年結束,研發計畫隨之中斷,只生產出一架原型機。
  VL於二戰結束後被強制性整合,於1945年被併入了國立金屬廠(芬蘭語:Valtion Metallitehtaat, 簡稱VMT),於1946年正式成立,成為今日「維美德公司」(Valmet Oyj)的雛形,「維美德」即為原先為國立金屬廠的簡稱-ValMet。隨著這樣的國營事業與企業整併,「颶風」戰鬥機成為了VL最後一款戰鬥機,而時至今日,也仍是芬蘭最後一款國產國研的戰鬥機,今天它-「颶風」-就是我們的主角。

二、不是仿造的「仿造」:「颶風」的誕生

  1942年,自從德軍未能在1941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後,身為德國戰時盟國的芬蘭彷彿看不到了戰爭的盡頭-尤其是軸心陣營戰勝的那個盡頭,對芬蘭來說,這是一個長期抗戰。為此,芬蘭必須與時漸進,加強自己的戰鬥力,才有可能在日益險峻的戰爭中生存下來。此時,芬蘭已經有兩款戰鬥機投入研發:「暴風」與「旋風」。前者自1939年6月即開始設計,但至1942年時仍遇到種種問題而導致計畫嚴重落後;後者則於1941年始設計,但卻有性能不如舊機的問題。芬蘭空軍意識到若是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即使這兩款戰鬥機最終投入量產,到了那時,性能也已不如蘇聯的新式戰鬥機了,這意味著芬蘭必須要著手設計新式戰鬥機以應付新的敵人。
  芬蘭空軍於1942年11月26日下達了新戰鬥機研發計畫,編號2012/42,該計畫必須在1944年5月前研發完成並準備投入量產。空軍的要求很簡單:
  • 盡可能由本國木材製作。
  • 性能應與德國梅塞斯密特BF-109G型戰鬥機相當。
  第一點即為前面所提到的「原料本地化」,降低因使用材料進口而需的成本與可能的風險;第二點主要是為了與芬蘭購買的新戰鬥機配合。芬蘭於1942年12月完成了第一批與德國購買BF-109戰鬥機的訂單,內容為30架的BF-109G-2型,這些德國戰鬥機將會是此時芬蘭最先進的戰鬥機。芬蘭的新戰鬥機計畫即要求與這些BF-109的後勤、訓練與性能配合,盡可能做出一款「芬蘭版的BF-109」。
  這個計畫交由VL接手,並由VL前主席設計師、時任工程隊長的托爾斯蒂.拉斐爾.維爾科拉(Torsti Rafael Verkkola, 1909-1977)擔任首席設計。「暴雪」教練機與「暴風」戰鬥機就是他的作品。托爾斯蒂基於空軍的要求,以BF-109為基礎進行修改,好讓它能夠以本土的材料製作、以本地的技術生產。VL的技術組研發出了兩款相似、但稍有不同的戰鬥機設計藍圖-「陣風」與「颶風」,二者都是基於BF-109G-2的動力部(引擎、冷卻、螺旋槳等)與武裝(主要是機砲)為基底的「原創設計」。換句話說,它們是「不是仿造的仿造機」。

VL「陣風」:

  「陣風」是該計畫的其中一款設計,使用德國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DB-605A-1引擎與BF-109G-2的螺旋槳(VDM / LMT 9-12087 A)與整流罩,武裝則是一門MG151/20毫米機砲(備彈200發),與BF-109G-2一樣位於貫穿引擎、螺旋槳與整流罩中央。機身與機翼則為全新設計,除了必要部件以金屬製作,其他幾乎以全木料製作,其中機翼以小幅度的倒海鷗翼設計。「陣風」比BF-109G-2更加小巧緊緻,被定位為「輕型戰鬥機」(Lightweight Fighter)。同時搭配BF-109G-2的(窄)起落架系統與諾基亞橡膠廠(Suomen Gummitehdas Oy Nokia)製作的輪胎。在座艙內裝部分,即使芬蘭自1930年代後期就自行研發、生產了高品質的精密儀表,但由於芬蘭各種廠房在戰爭期間都將心力集中於維修上,產量並不足,因此「陣風」在設計上有考慮使用繳獲並修復的蘇聯製儀表。瞄準具方面,應會使用芬蘭維伊薩拉公司(Vaisala Oyj)生產的TH-m/44Kk瞄準具(芬蘭語全稱:Tahaton Malli/44 Kone kivari, M/44型機槍瞄具)。
  「陣風」本身有兩款設計,編號分別為PU-411與PU-422,主要差異是冷卻器的設計,芬蘭空軍原本於1944年1月訂購這兩款「陣風」的原型機,準備投入原型機與試飛階段,並預計於1945年7月1日能投產。隨著戰況日益危急,VL被迫調整生產、維護與研發順序,「陣風」來不及生產出原型機即被迫取消計畫。
VL「陣風」戰鬥機不完整的「帳面數據」:
  • 成員:1名
  • 長度:7.5公尺
  • 翼展:9.2公尺
  • 最大起飛重量(Maximum Take-Off Weight, MTOW):2750公斤
  • 最高速度:650公里/小時
  • 升限:14000公尺
  • 武裝:MG151/20一門(備彈300發)

VL「颶風」:

  「颶風」像是放大一點的「陣風」,同樣使用BF-109G-2的DB-605A-1引擎、VDM 9-12087 A輕合金螺旋槳與緊湊型的德律風根(Telefunken)FuG 7a機載型無線電,與略微的倒海鷗翼設計。當然,在機身與機翼設計上仍是全木料材質。不過,「颶風」不只是把「陣風」放大而已,二者仍有所差異及與BF-109G-2不同的新設計:
  • 油箱:「颶風」的油箱與BF-109系列一樣位於駕駛座後方,但比BF-109G-2略大一些,可裝載435公升的燃油(BF-109約400公升),並由一片10毫米的鋼板保護著。可惜的是油箱並沒有自密封。
  • 起落架系統:「颶風」的起落架系統取自BF-109G-2,但改良了BF-109起落架間距過窄而時常導致意外發生的問題,從由內向外開的「窄」起落架改為由外向內開的「寬」版。同時,尾輪也可收放,以改善空氣力學(這在BF-109的部分後期型號也有)。
  • 武裝:「颶風」的火力配置與BF-109G-2一樣採集中於機身中軸線的設計,即機鼻機槍與螺旋槳中間的「軸砲」。但除了MG151/20軸砲,芬蘭將「颶風」的機鼻機槍改成芬蘭國立步槍工廠(芬蘭語:Valtion Kivääritehdas, 簡稱VKT)設計的LKk/42,12.7毫米重機槍,這是芬蘭基於瑞典M/39,13.2毫米重機槍(瑞典語:Automatkanon M/39, 瑞典定義為「機砲」)改膛的版本,而瑞典又是購自或生產授權自比利時國營埃斯塔爾(瓦隆語/佛蘭芒語共用:Fabrique Nationale de Herstal, 簡稱FN)基於美國白朗寧(Browning)M2,12.7毫米重機槍為底設計的版本。這讓「颶風」的火力輸出達到了每秒2.46公斤,略等於BF-109G-6初期型的輸出量。
  • 掛載:「颶風」在設計上可能可掛載2顆每顆150公升的外掛油箱,以增加續航力。除此之外,設計團隊曾有考慮使「颶風」「多功能化」,讓它成為一款戰鬥轟炸機(Fighter-bomber),讓其擁有4個掛點,可掛載4顆50或100公斤航空炸彈,但「颶風」沒有實際掛載過,因此未能證實是否如此。
  • 裝甲:與BF-109G-2有正面60毫米的防彈玻璃與圍繞在油箱與駕駛座後方的裝甲相比,「颶風」幾乎可以被稱之為「裸裝」,只有駕駛座椅背那一層10毫米的鋼板。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颶風」來不及上戰場的關係,因此或許是「來不及裝」,而不是「設計上沒有」。
  • 座艙:就設計上與「陣風」大同小異,但儀表板來源改為來自本國與德國的材料,許多儀表、管線、纜線甚至直接沿用BF-109。
  設計上與「帳面數據」來看,「颶風」似乎除了最高速度不如BF-109G-2(最高速度約660公里/小時)與功能擴充性較差以外,「颶風」在油箱容量、火力輸出量與爬升能力與BF-109G-2相近,甚至略贏一點,而在某些數據來看,纏鬥性能最重視的迴轉速度也略強一點。然而,這些都是「帳面數據」而已,實際是如何,又是另一回事了……
VL「颶風」戰鬥機的數據:
  • 成員:1名
  • 長度:9.13公尺
  • 翼展:10.38公尺
  • 高度:3.89公尺
  • 空重:2736公斤
  • 動力:戴姆勒-賓士DB-605A-1,V12水冷式引擎
  • 最大起飛重量(Maximum Take-Off Weight, MTOW):3310公斤
  • 最高速度:620公里/小時(高度6400公尺)、522公里/小時(海平面)
  • 巡航速度:380公里/小時(低空)
  • 航程:700公里
  • 爬升率:21公尺/秒(高度2000公尺)、16公尺/秒(海平面)
  • 升限:11250公尺
  • 武裝:2挺LKk/42, 12.7毫米重機槍(備彈600發)、1門MG151/20毫米機砲(備彈150發)
  • 掛載:4顆50或100公斤航空炸彈或2顆150公升外掛油箱

三、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颶風」的結局

  隨著「陣風」的原型計畫被取消,「颶風」被推上了研發第一線,因此終於有機會生產出原型機。然而,對一款正準備迎接挑戰的戰鬥機來說,情況並沒有比較好-繼續戰爭於1944年9月結束了,而此時「颶風」的原型機仍在半成品狀態,同時,隨著戰爭的結束使武器需求也隨之失去,原先空軍下訂的40架因此被取消,而第二架正準備上生產線的原型機也被迫取消。「颶風」來不及投產,挑戰它的主要勁敵-蘇聯的雅克-9(Yak-9)、拉-5(La-5)與二戰期間蘇聯最後一款設計的量產戰鬥機-拉-7(La-7),而面對當下頻頻撤退的前盟友、現任敵人-德國,又無那樣的急迫需求,「颶風」似乎也要步入它那胎死腹中的兄弟/姐妹「陣風」的後塵-未能面世。
  然而,或許是基於設計團隊與芬蘭空軍的好奇心,至少想看看他們作品的樣子,抑或著是其他原因,他們最終還是把那唯一放上生產線的原型機完成了,它被編號為PM-1(即「颶風」的縮寫)。1945年秋季,這架沒有武裝、沒有裝甲的「颶風」原型機已被部屬到場上,準備好進行期待已久、卻已經確定沒有結果的試飛。同年11月21日,「颶風」位於坦佩雷-哈爾瑪拉機場(芬蘭語:Tampere-Härmälän lentoasema)已經準備好試飛了,由芬蘭空軍飛官埃斯科.哈爾姆中尉(Esko Halme, 1911-1981)擔任「颶風」處女航的駕駛員。一開始,「颶風」順利起飛了,性能良好、操縱流暢。然而,飛不到25分鐘,PM-1位於排氣系統附近的零件脫落了,導致大量濃煙竄進駕駛艙內,這使埃斯科根本看不見任何東西,他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迫降,所幸埃斯科並沒有大礙。
  雖然首航發生了意外,但他們還是另外進行了2次試飛,在坦佩雷總共試飛了3趟。1946年1月16日,「颶風」轉往離坦佩雷不遠的庫奧雷韋西(Kuorevesi)再次進行數次的試飛。一直到1947年7月22日最後一次飛行,「颶風」總共經過8名飛官的駕馭、31趟飛行與27小時的飛行時數。這8位飛官的評測報告都差不多:飛起來平穩、易操縱、不錯的速度與良好的迴轉能力,雖然性能可能不與原本預計仿效的對象-BF-109G-2一樣,但飛官們認為已經足夠接近了。但「颶風」仍有一個致命性的問題,同時也是二戰時期芬蘭設計的所有戰鬥機的共同問題-零件掉落、結構斷裂,這使戰爭期間有不少「暴風」出了意外,同時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達到「帳面數據」的標準。
  在1947年最後一次飛行後,在逐漸步入噴氣世代與和平時代的情況下,「颶風」最終還是只能以原型階段的樣貌結束它根本還沒開始的戰鬥機生涯,芬蘭空軍於1953年4月1日正式將「颶風」從清單上「除名」。隔年,「颶風」的「師傅」-BF-109G型也從芬蘭空軍退役了。同時,芬蘭空軍也正式迎接他們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英國德哈維蘭「吸血鬼」式戰鬥機(de Havilland Vampire)。
  不過,「颶風」畢竟是芬蘭空軍與VL(與後來的VMT)的心血,他們並不希望這些「作品」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在歷史洪流當中,因此那架編號PM-1的「颶風」原型機被官方留了下來,甚至「颶風」的機翼設計被原封不動(材質改成全金屬)的用在芬蘭於1950年代設計的維美德「強風」(Valmet Vihuri)教練機之上,它的研發經驗與成果並沒有被浪費掉。1970年代時,這唯一的原型機被重新維護後,展示於于韋斯屈萊(Jyväskylä)的芬蘭空軍博物館(芬蘭語:Suomen Ilmavoimamuseo)當中,至今我們仍能在博物館當中看到它的身影。

四、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鎖牌」黏著劑(Lukko-liima)

  由於輕金屬的缺乏,芬蘭設計「颶風」時就已將其採用為木製結構,因此又被稱為「木頭梅塞斯密特」(芬蘭語:Puumersu, Puu是「木頭」、Mersu則是芬蘭人對BF-109的暱稱)。其除了必要部件-動力部、武裝、座艙、起落架等,機身、機翼的主要結構材料就是木材,因此這在結構強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VL在製造主要結構的木材並不是整塊木頭加工而成,而是多片木板組成的「膠合板」(Laminated Veneer Lumber)。早在1929年,芬蘭就開發了一種新式、塗有酚醛樹脂(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s)的樺木膠合板,結構強韌且防腐,成為當時最先進的一種飛機用膠合板。1937年芬蘭又再次改良,稱為「對角膠合板」(芬蘭語:Diagonaalivanerin),使之抗扭性更強,同時也能在材料一體的情況下生產3公尺長的膠合板。芬蘭在木材加工業方面將這種技術發揚的淋漓盡致。
  雖然膠合板有更好的抗壓性、抗扭能力與比早期航空用硬鋁有更好的強度重量比,但這一切都取決於黏合它們的黏著劑,一但沒有黏合完整、黏著劑品質不良、加工方式出錯,或其中哪個環節出問題,膠合板可能會在空中高G、高速情況下撥離、脫落、斷裂、粉碎。因此,「木材」並不是芬蘭戰鬥機不可靠的原因,而是「膠水」。「颶風」在首飛時出的那場意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
  罪魁禍首是芬蘭當時的「鎖牌」黏著劑,是VL自1929年開始使用於黏著膠合板的黏膠。這種黏著劑是使用「酪蛋白」(Casein)製作的,原料就是在芬蘭比水還便宜的牛奶提取出來的,是人類產品中最天然的一種膠水,其適合木材使用,黏性並不會比工業膠水差到哪裡。然而,酪蛋白黏膠有個致命性缺點:容易變質,這導致其不耐潮濕、不耐寒冷且耐久性不長。根據芬蘭的測試,酪蛋白黏膠在常規情況下會在幾年內失去強度,若是遇到潮濕環境,那可能耐久性會縮短至兩個星期甚至更短。與另一種木材常用的尿素甲醛樹脂膠(簡稱尿素膠,Urea-formaldehyde, 簡稱UF)相比,尿素膠頂多只會失去一半的強度,而且不會繼續惡化下去。二戰時期另一款著名的木製多功能戰鬥機/轟炸機-德哈維蘭DH.98「蚊式」(de Havilland DH.98 Mosquito)原型也是使用酪蛋白膠,投入量產時改為尿素膠。(順帶一提,尿素膠有對人體非常傷的毒性)
  「鎖牌」黏著劑被用在「暴雪」、「暴風」、「旋風」與「颶風」身上,在戰爭爆發之前的黏膠並沒有那麼不耐用,早期製造的「暴雪」與「暴風」經過十年後發現使用膠合板的機翼仍完好如初,但是繼續戰爭爆發後生產的「暴風」與「颶風」卻事故頻繁。原因有可是因為戰爭時期原物料缺乏,使生產過程中開始參雜一些替代原料,使黏膠的品質下降,導致強度、耐久性下降;另一個可能性是加工過程上被簡化導致強度降低,例如「暴風」機翼前緣接縫處需要比其他部位更大的壓縮壓力才能合成,或許是在這個部分的工序簡化造成飛安事故。
  外部原因可能與氣候有關-芬蘭「自來冷」的環境,加上時逢夏天雨季,會更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芬蘭不是所有機場都有機棚或良好的遮棚,這意味著平時無論天氣好壞,這些飛機都得日曬雨淋,甚至積雪,這些情況都會讓飛機「減壽」。近幾年復原「暴風」的工作人員在「暴風」的量產型號II型之機翼中發現有一項特殊設計,為延著結構面切出一條小道,讓積水能夠沿著這條小道流到機翼邊緣的「排水孔」,這似乎就是臨時解決內部積水的方案。另一種臨時解決方式是木材加工時常用到的方式-噴塗上「清漆」(Varnish),這可以保護木材表面不受汙染或水直接浸染。但無論是「排水」或「上漆」,這兩種方法都只是臨時解決的辦法,根本上的解決方案由於戰爭時期的物資缺乏而始終未能採用。
  「颶風」在數據上的表現並不差,能與其仿效對象-BF-109打個平手,但只要結構強度的問題沒有解決,「颶風」即使投入量產也無法發揮全部實力。它與許多面臨後勤欠佳、材料缺乏、燃油不足等問題的戰鬥機一樣,只要解決這些問題,「颶風」就是一款優秀的戰鬥機。

五、國產國研,優缺參半:作總結的話

  以一個本身就具有優秀研發力,且已有技術實用經驗,更擁有豐厚資源的國家來說,自己研發並生產一款符合軍方需求又可靠的戰鬥機就技術層面來說並不是難事。但對於像當時芬蘭一樣又窮、又缺乏經驗、更沒有資源的國家,要自己設計出一款優秀的國產飛機則變成無比困難的事。以芬蘭的條件來看,向友好國家直接購買戰鬥機或購買生產授權是最好的選擇,但芬蘭自獨立以來,不只在戰鬥機上,在各種武器上一直嘗試國產國研、自給自足,目的除了降低購置成本以外,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不想在國際上受制於他國,無論是地緣上的封鎖或政治上的施壓,國產國研可以使芬蘭至少在最低限度上維持一定程度的可用戰力,並使芬蘭能夠以一己之力維持一直以來秉持的中立原則,而這也是曼納海姆元帥從芬蘭內戰(Finnish Civil War, 芬蘭語:Suomen sisällissota)時就不斷強調的。雖然二戰結束後至今的國際局勢與產業結構變化,已經無法使芬蘭完全「吃自己」了,但那個「保護自我」、「維持生存」的原則是始終未變的。

參考資料:

網路資料:

書籍資料:

  • (日)中山雅洋,《北欧空戦史》,東京:株式会社ホビージャパン,2017。
  • (芬)Keskinen, Kalevi & Niska, Klaus: Suomen ilmavoimien historia 14 – Suomalaiset hävittäjät. Kangasala: AR-kustannus, 1990.
  • (芬)Raunio, Jukka: Valtion lentokonetehtaan historia – Osa 1: Pioneerivuodet 1921–1932. Kuorevesi: Jukka Raunio, 2005.
  • (芬)Raunio, Jukka: Valtion Lentokonetehtaan historia – Osa 2: Tampereella ja sodissa 1933–1944. Forssa: Jukka Raunio, 2007.

封面來源:

筆者製作,仿電玩遊戲《人中之龍》(龍が如く)之風格。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大約三、四年前開始,想著,如果一直累積太多物質的東西在身邊,死後還要麻煩其他人整理,會多麻煩?想著想著,我就搬家到瑞士了。
Thumbnail
  先帶大家認識一下,2012 NBA選秀第1輪第6順位誕生出來的波特蘭拓荒者一哥Damian Lillard是當年賽季的新人王,賽季打不到一半,Lillard的名聲就開始響徹雲霄,先是取得技術挑戰的冠軍再破NBA新秀最多三分球紀錄,而後再以19分6.5助攻3.1籃板取得自己的新人王...
Thumbnail
長期深入追蹤行業動態的人多少都知道,其實迪士尼是隱身在娛樂產業版圖裡的科技公司,而Sony則是自詡用科技產業的方法論,在娛樂行業裡打造生意。本文將Sony與Disney對照,剖析過去十年來前者的策略轉變。
Thumbnail
當水手大本營T-Mobile球場響起這首由黑人靈魂樂手布雷克(Aloe Blacc)所演唱的歌曲《The Man》的同時,一名熟悉的背影緩步踏上投手丘,所有隊員甚至刻意將平日步伐速率放慢了半晌,營造出王者獨自環伺四面八方的氛圍。 是的,這一天正是他們的國王-赫南德茲(Felix Hernandez)
Thumbnail
創辦BeOS的筆者和朋友們,一直在尋找下一塊可以踏腳的救命浮冰;而這趟冒險旅程的終點,則是1999年的公開上市、以及在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之後的超低價出清。
Thumbnail
Marie Colvin跟其他女記者一樣,是一個平凡的女人,渴望擁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希望替丈夫生兒育女,可惜流產兩次,與丈夫愈走愈遠。報道了觸目的獨家新聞時,報館編輯和老總捧你上天,年紀大了一點便送一個年輕女記者跟你上戰場,在辦公室的總編在提醒妳:記者你老了便該回報館了。從血腥的戰場回到安隱的城市,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大約三、四年前開始,想著,如果一直累積太多物質的東西在身邊,死後還要麻煩其他人整理,會多麻煩?想著想著,我就搬家到瑞士了。
Thumbnail
  先帶大家認識一下,2012 NBA選秀第1輪第6順位誕生出來的波特蘭拓荒者一哥Damian Lillard是當年賽季的新人王,賽季打不到一半,Lillard的名聲就開始響徹雲霄,先是取得技術挑戰的冠軍再破NBA新秀最多三分球紀錄,而後再以19分6.5助攻3.1籃板取得自己的新人王...
Thumbnail
長期深入追蹤行業動態的人多少都知道,其實迪士尼是隱身在娛樂產業版圖裡的科技公司,而Sony則是自詡用科技產業的方法論,在娛樂行業裡打造生意。本文將Sony與Disney對照,剖析過去十年來前者的策略轉變。
Thumbnail
當水手大本營T-Mobile球場響起這首由黑人靈魂樂手布雷克(Aloe Blacc)所演唱的歌曲《The Man》的同時,一名熟悉的背影緩步踏上投手丘,所有隊員甚至刻意將平日步伐速率放慢了半晌,營造出王者獨自環伺四面八方的氛圍。 是的,這一天正是他們的國王-赫南德茲(Felix Hernandez)
Thumbnail
創辦BeOS的筆者和朋友們,一直在尋找下一塊可以踏腳的救命浮冰;而這趟冒險旅程的終點,則是1999年的公開上市、以及在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之後的超低價出清。
Thumbnail
Marie Colvin跟其他女記者一樣,是一個平凡的女人,渴望擁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希望替丈夫生兒育女,可惜流產兩次,與丈夫愈走愈遠。報道了觸目的獨家新聞時,報館編輯和老總捧你上天,年紀大了一點便送一個年輕女記者跟你上戰場,在辦公室的總編在提醒妳:記者你老了便該回報館了。從血腥的戰場回到安隱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