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原獨要聞|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資料主權與食物主權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日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要聞,同時向春天倒數:距離春分還有 61 天。
台灣所有的原住民相關教育措施裡,原住民學生在考試中「加分」可能是最常遭到抱怨甚至攻擊的一項。多數人都不知道,這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原住民接受升學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是改善原住民整體社會處境的措施之一,不應該被放在個別學生是否受到齊頭式公平待遇的脈絡下來考慮。但儘管有這樣的措施,原住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依舊偏低,而這在全世界都一樣。【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科學期刊《自然》的相關消息,另有學術機構發佈的原住民族相關研究,以下是內容大要。
  • 大學校園內原住民人數過低是全球普遍的現象
  • 美國原住民學者呼籲學界尊重保留地原住民資料主權
  • 學術界依舊存在種族歧視與壓迫,兼好書推薦
  • 科學家推測南加州岩窟壁畫是嚼食曼陀羅花致幻產物
  • 原住民傳統知識與原住民族食物主權
Sources: Research Gate

大學校園內的原住民人數過低

近二十年來,全球學術界都開始出現「多元化」的呼聲,但世界各地的大學校園裡原住民的人數相對偏低,尤其是在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領域。
以毛利人為例,雖然佔了紐西蘭總人口的 17%,在紐西蘭學術研究者的佔比卻低得多。2019 年的調查顯示,紐西蘭大學的全職研究人員中,毛利人還不到 5%,而這項研究的本身也是由一位毛利學者主責。研究團隊在 2020 年的後續研究顯示,紐西蘭的八所大學和六所皇家研究中心的毛利研究人員比例,在 2008-2018 的時年之間並沒顯著的變化,毛利研究者的佔比始終都很低。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美國。原住民佔美國總人口的 1.2%,但 2012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大學最頂尖的五十個系所當中,數學、工程、經濟學、政治科學和社會學完全沒有原住民。

必須尊重原住民的資料主權

同一則《自然》新聞中提到美國原住民的「資料主權」(data sovereignty),是台灣可以參考借鏡的概念和作法。
亞利桑納大學的環境工程研究者 Otakuye Conroy-Ben 出身拿南科他州松脊保留區(Pine Ridge Reservation),是拉科塔原住民(Lakota)。他撰文說明美國原住民保留區內的居民多半都擁有「資料主權」,也就是產生自保留地的任何資訊和數據的使用,都必須得到保留區居民的同意。當然也有研究者不遵守規範,未獲得族人同意就擅自使用採集的 DNA 樣本,導致後來被訴而作出賠償的慘痛案例。這類案件會造成負面影響,可能使原住民不再願意和學術機構合作。

學術界依舊存在歧視、壓迫與漠視

加拿大原住民研究者 Deborah McGregor 的專業是原住民環境正義,可能比一般的學者對環境正義更加敏感。她強調平等研究環境對原住民研究者的重要性,並建議白人同事們接受跨文化、反種族歧視及反壓迫訓練。
此外 Deborah McGregor 指出,在她的專業領域(環境科學)之外,學術界很少討論原住民族傳統知識。整體而言,目前學術界開始有更高的呼聲,期望西方科學和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可以攜手並進,但這不是光靠表面的合作就能達成的目標,因為非原住民學者必須先了解原住民觀點,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對於有心的入門者,McGregor 推薦一本許多原住民學者都推薦過的好書:紐約州立大學的環境與森林生物學教授 Robin Wall Kimmerer 出版於 2013 年的《編織甜草》(Braiding Sweetgrass)。Kimmerer 是北美大平原上的波塔瓦托米人(Pottawatomi),她在書中將大平原上原住民族的觀點與當代科學觀點並陳,很能拓展視野。
Sources: Milk Weed

科學家推測南加州岩窟壁畫是嚼食曼陀羅花致幻產物

南加州風車洞窟(Pinwheel Cave)以形狀奇特的風車壁畫而聞名,最近又因為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人類古生代學及考古定年實驗室發表的研究成果引起注意。科學家們在洞窟內發現咀嚼過的曼陀羅花(Datura),並進行碳十四定年,確認這些曼陀羅花的年紀都在最近五百年內,最晚近的曼陀羅花定年結果為 1680-1865。科學家們由此推斷,這應當就是 1990 年代外人發現這個洞窟之前,最後有人類涉足的年代。
曼陀羅花是有強烈毒性能致幻覺的植物,而當地的赭瑪什原住民(Chumash)會將曼陀羅花的根治汁飲用。洞窟內的曼陀羅花意味著數百年前的原住民在此嚼食曼陀羅花,產生幻覺後做成與曼陀花花形酷似的洞窟繪畫,在二十世紀末被人再度發現時,洞窟因此獲得「風車」之名。
下圖左為風車洞窟壁畫,右為曼陀羅花。
Sources: Ars Technica

原住民傳統知識與原住民族食物主權

乍聽之下,北極地區和美國西南方沒有什麼共通之處。極區嚴寒,還有數十日不見日光的永夜長冬,美國西南方則是乾旱的沙漠,高聳的岩崖,炙人的酷夏。但這兩個地區確實有共通之處,那就是兩地的原住民族都面臨著食物安全的威脅。
2017 年,原住民食物知識網路(IFKN)結合美國阿拉斯加及加拿大極區、副極區的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者、各地社區成員和部族領袖,協力研發確保確保原住民族食物主權的方案。維繫傳統生活方式是確保食物安全的不二法門,卻受到各種各樣的外力打擾,其中市場因素是一大問題。例如上週我們報導過的阿拉斯加土地開發案,企業開採能源危及豪豬馴鹿的生存,作為馴鹿牧人的原住民自然也面臨取得食物的困境。又例如美國西南部的菜豆(tepary bean)是原住民的重要主食,但菜豆受到市場的歡迎,非原住民客戶的需求造成菜豆價格上漲,導致原住民取得菜豆出現問題。而去年瘟疫爆發之後,原住民面對更大的食物安全威脅,尋找確保食物主權的方法就更形重要。
儘管原住民對土地和生態系有著長久發展累積的深厚知識,卻往往不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原住民學者還是得讓研究成果通過同儕審查。但正如參與原住民食物知識網路的原住民科學家所指出,實地產生的知識比什麼都可靠,「數據要是不精確,你可能就沒東西吃,或者吃了生病。」科學家們應該學著尊重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和研究,而不是始終執著在西方科學。
下圖為阿拉斯加一個原住民部落裡的煙燻屋,掛滿了煙燻鮭魚片,是他們傳統生活方式/食物的一環。
Sources: EOS

參考資料:原住民與學術界
讀取新聞
2021 年 1 月 12 日
原住民研究者如何融入學術界|自然
參考資料:南加州風車壁畫
讀取新聞
2021 年 1 月 15 日
研究顯示原住民服用幻覺植物後做成壁畫|今日內華達
參考資料:原住民族需要確保食物主權
讀取新聞
2021 年 1 月 13 日
北美極區和美國西南原住民共同面對食物安全威脅|高階地球與太空科學新聞
111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陪你讀書|何為圓滿——《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如何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並提供了很多關於家庭、工作和自我管理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avatar
哈斯的採購人生
2024-04-18
讀後日記|<我們要如何才能原諒自己>搖俞 這些女人,總是在身為女兒的時候死去,又在身為母親的時候假活了過來,死去,活過來,死去,活過來。 ——截自<我們要如何才能原諒自己>搖俞 (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 佳作) ———————————————————— 整篇小說,圍繞著「要如何原諒自己」,作者雖然在故事最後給個「已原諒自己」
avatar
靜語
2024-04-09
屏東最奢華的手搖飲【金色魔法紅茶】品嚐世界級莊園茶饗宴│熱飲激推巴黎毒藥拿鐵│珍珠寒天QQ好嚼感│外送飲料隨時隨地享受​這天是個炎熱的午後,公司工讀生妹妹問大家要不要訂飲料,下一秒就秀出新收藏的屏東手搖飲店家「G-COLOUR金色魔法紅茶」! ▼金色魔法紅茶的菜單好漂亮,金色搭配奢華墨綠,質感滿滿~~連飲料取名也很有創意,充滿魔幻魅
Thumbnail
avatar
艾薇到處走
2023-12-03
「讀後感」為什麼我要刪IG帳號|《反脆弱》提到資訊過多造成醫源性損傷話說若干年前,IG在我的同溫層非常盛行。如果有緣識一個人,都會去加對方IG。在公事上我們會交換卡片,在交朋友上就是交換IG。為什麼要放棄用來交朋友的社交卡片?點擊閱讀。
Thumbnail
avatar
心寶
2023-09-21
原來數學要這樣用?!《底層邏輯》讀書心得一「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作為一個普通人,也要學數學嗎?」 作為一個高中之後數學科目就如同春天的雪山一般,分數雪崩式下滑,甚至還質問過數學老師「學這麼難的數學有什麼用?會加減乘除會算錢就夠了不是嗎?」的人,現在看來,實在錯得離譜。
Thumbnail
avatar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
2023-02-21
茉園讀書筆記--新書介紹<我存A股而不是台股>📚茉園讀書筆記--新書介紹<我存A股而不是台股>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最近上市的新書,是<我存A股而不是台股>。
Thumbnail
avatar
茉園生活隨筆
2022-11-05
療癒師的讀書筆記《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談那件事了?十月的第二週,《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終於要在我的粉絲專頁【療癒師的癒兒日誌】、每個月一次的〔愛說書〕直播裡進行分享了! 其實,我在七月底的時候,就已經收到這本書了。 但是,在「推薦書」的這件事情上,我總是堅持「先把書看完,然後再分享」;而且,在閱讀這類型書籍的時候,我會跟著作者的思路,
Thumbnail
avatar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
2022-10-05
【菜圓日常】一定要讀書嗎?大家對自己自信點! - 我的創作大多以漫畫和幹圖為主 除了FB粉絲團,也有經營IG、Twitter和部落格 最近剛開設NFT項目和籌備Discord頻道 喜歡我的創作歡迎按讚留言,或追蹤我的社群支持 有任何建議和想說的話,也可以在下面留言互相交流
Thumbnail
avatar
菜圓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