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夏末小結:改變,從認清現實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之前的好幾個月裡,我們在火塘邊觀察討論世界各地原住民族的處境,今天讓我們就此做一小結。

關於全球的原住民族,世界銀行有這樣的描述

  • 原住民族分散在全球超過 90 個國家,估計總人口約在 3.7 億到 5 億之間。
  • 原住民族佔全球總人口僅 5%,卻佔全球赤貧人口的 15%。
  • 原住民族人口的平均餘命和全球非原住民人口的平均餘命差異可達 20 歲之多。
  • 原住民的傳統土地制度(customary land tenure)往往不被國家承認。
  • 即使原住民的土地權受國家的承認,往往還是無法維繫土地疆界,也無法遏阻外來勢力進入土地取用資源。
  • 無法確保土地會威脅原住民族文化與知識的存續,進而影響生態系的完整,但這卻是當前全球所寄望於原住民族的。

以上的摘述有個特別的重點,那就是:殖民擴張、土地掠奪是全球範圍的活動,因此原住民族的當前困境也是個全球性的現象。若是將範圍縮小到個別國家之內,我們也觀察到,原住民族的困境是國家和社會層次的問題,不是個人問題。我們不能拿少數的例外來充當問題不存在的證明。例如我們不能以美國已經有黑人總統或明星,來主張美國沒有黑白種族問題、黑人不處在社會結構的劣勢,我們也不能以台灣原住民當中有張惠妹等成功人物,來主張原住民整體處境甚佳。

原住民失去對土地的控制,於是生活淪入悲慘,這是數世紀以來的實況。而當原住民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要爭取權利、捍衛權利,卻沒有獲得國家的支持,往往導致暴力和悲劇。現在這情況正在巴西的亞馬遜與地區上演——儘管雨林內有眾多受巴西憲法承認的原住民土地,但當前的政府鼓勵開發,放任外人進入雨林盜伐林木或者非法採礦,外來入侵者為了掃除障礙,索性殺害維護土地的原住民。最近美國媒體就有這樣一篇報導,形容巴西亞馬遜地區的原住民「環抱恐懼睡在森林裡」。

要改善原住民族的整體處境,首先必須讓多數人意識到,原住民族的困境是歷史性、結構性的問題,並非個別原住民的意願或努力問題,然而諷刺的是,非原住民的意願對於改善原住民處境卻能夠起決定性的作用——社會上的多數人是否理解原住民的困境?是否願意參與改變這樣的困境?是否敦促政府和國家各部門著手從事改變?

在台灣,原漢衝突大概有幾種常見的類型,其實都與漢人面對原住民主張的不安感有關。例如許多漢人擔心一但土地被承認為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自己的土地所有權就會受到影響,或者丟失土地,於是在開始認識何謂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前,就話聲反對傳統領域,但實情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根本無關國家法律下的土地所有權。

又例如許多漢人擔心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21 條的「知情同意權」會讓漢人「處處受制於原住民」或者「什麼都要獲得原住民的同意」,於是反對原住民行使知情同意權,贊成國家跳過這個程序,再以事後追認的方法強迫原住民接受現實。

關於傳統領域和之情同意權,請參考前期火塘話題


我們大概都可以同意,差異很大的雙方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都有不滿或不安,任何一方都沒有必要對這種人之常情過度苛求。然而若有一方始終用自己的想像來替代現實,並以假的現實來支持不友善甚至敵意的政策,那就不能責怪他方的憤怒了。畢竟我們是活在現實裡,原住民族的訴求理當以原住民族提出的解釋為準,而不是任何人可以得而扭曲。

認清現實是我們解決一切現實問題的必須功課,而從今年年初起算,我們在 246 天裡總共有過 36 次的火塘相聚,從各角度來談論現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即將進入秋天了,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個季節裡,大家也準時光顧原獨火塘,參與我們的溝通活動。


原獨語錄051|原獨是一場長期的最大規模的戰爭,我們在每個方向戰鬥,在每個場合反抗,直到原住民的主體自主性成為這片土地的依歸。在此之前我們永遠不停止反抗,永遠不停止往問題的領域闢建戰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原住民族要求將原住民族領土訂定為一種特別的保護區,希望能夠藉由這種方式,免於國家經營的保護區(如國家公園等)驅逐掠奪,很可惜這個要求沒有被 COP15 全盤接受。這代表原住民族不能免於被國家以保育之名剝奪土地、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國際特赦組織形容 COP15「錯失維護原住民族權利的機會」。
Thumbnail
原住民族要求將原住民族領土訂定為一種特別的保護區,希望能夠藉由這種方式,免於國家經營的保護區(如國家公園等)驅逐掠奪,很可惜這個要求沒有被 COP15 全盤接受。這代表原住民族不能免於被國家以保育之名剝奪土地、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國際特赦組織形容 COP15「錯失維護原住民族權利的機會」。
Thumbnail
蘇蓋烏提人的成功有其前提,那就是他們維持著傳統部落律法,有強大的領導和治理體系。換句話說,原住民治理體系是原住民土地管理成功的要件。
Thumbnail
蘇蓋烏提人的成功有其前提,那就是他們維持著傳統部落律法,有強大的領導和治理體系。換句話說,原住民治理體系是原住民土地管理成功的要件。
Thumbnail
今年巴西自由土地營的主題是「奪回巴西:劃定領土及政治本土化」。來自巴西各地一百二十個原住民族共計五千多名領導人,譴責現任總統波索納洛的不當政策,也譴責聯邦國會「用筆墨來屠殺我們」(亦即透過傷害性立法)。
Thumbnail
今年巴西自由土地營的主題是「奪回巴西:劃定領土及政治本土化」。來自巴西各地一百二十個原住民族共計五千多名領導人,譴責現任總統波索納洛的不當政策,也譴責聯邦國會「用筆墨來屠殺我們」(亦即透過傷害性立法)。
Thumbnail
Iva Rajović on Unsplash 氣候下的政治,喔——不,應該說是氣候下的政治,加上了疫情,改變了整個氣候生態,以及我們的生活。有環境專家說,地球變得更不一樣了,確實,就算我們這一年都在疫情中度過,都不外出,以及用更少的資源減碳,「好像」不能改變地球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與甲烷。 是嗎?
Thumbnail
Iva Rajović on Unsplash 氣候下的政治,喔——不,應該說是氣候下的政治,加上了疫情,改變了整個氣候生態,以及我們的生活。有環境專家說,地球變得更不一樣了,確實,就算我們這一年都在疫情中度過,都不外出,以及用更少的資源減碳,「好像」不能改變地球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與甲烷。 是嗎?
Thumbnail
去年全球共有 227 名環境運動者/土地維護者遭到殺害,其中高達三分之一是原住民,哥倫比亞、墨西哥和巴西三個拉丁美洲國家造成的死亡最多,是前三名的「最致命國家」。
Thumbnail
去年全球共有 227 名環境運動者/土地維護者遭到殺害,其中高達三分之一是原住民,哥倫比亞、墨西哥和巴西三個拉丁美洲國家造成的死亡最多,是前三名的「最致命國家」。
Thumbnail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雖然巴西憲法保障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土地權,但最近巴西國會眾議院提出一項名為「暫時性框架」的議案,試圖為農牧礦業打開使用原住民族土地之門。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這項議案試圖將原住民族的土地權限縮到1988年10月5日憲法頒訂之前佔有的土地。
Thumbnail
雖然巴西憲法保障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土地權,但最近巴西國會眾議院提出一項名為「暫時性框架」的議案,試圖為農牧礦業打開使用原住民族土地之門。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這項議案試圖將原住民族的土地權限縮到1988年10月5日憲法頒訂之前佔有的土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