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理工人才培育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9月18號論壇的這題有點專業⋯⋯但白話講,「教育」就是跟原住民學子青年切身相關的議題。

在「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的理念裡面,希望能夠培植目前尚非常少稀缺的原住民科學人才。而支持與正視多元升學政策和處境,也是一種破除族群刻板印象和迷思的方法!

●你知道嗎,根據統計餐旅及民生服務學門、醫藥衛生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藝術學門輿社會福利學門這五學門的人數總計共占所有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就讀前五名,人數的62.94%。(109學年度為例,有更近資料歡迎補充)

▪至於大學總共有多少學門?根據教育部於95年修訂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訂定大學的學科分為9大領域、23學門。

這或許顯示出升學選擇上,原住民還缺乏好多領域的高等教育人才。

● 影響原民生升學、乃至於就學率和畢業率的因素,非常複雜。

這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社會議題,可能是經濟、家庭支持與否、地理遠近選擇、生涯規劃差異、教育資源深入性、以及原住民族學生人口數是校園中的極少數⋯⋯等等造成數據呈現落差極大的升學科系分布傾斜。


包括樂鍇老師也曾說,他在求學過程以及目前教學(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領域/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能遇到的原民老師跟原民生非常的稀少。(版上有人是這個學門類的嗎,或是你在找指導教授,趕快去跟老師相認一下😆)


來源:國立成功大學原資中心

來源:國立成功大學原資中心

📢

⋯⋯所以,一起來關心原住民高等教育的多元科系人才培育吧!擔心只看資料太難吸收目前的升學政策現況嗎?不然先來聽聽學者老師們的分析,以及在原住民族雲端科展獲得佳績的學生團隊分享他們的視野吧!原住民族教育這議題觀察,從理工科系為例,會是其他相對少數的學科人才的縮影。

國立成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原民生科學相關學系多元升學論壇

#原住民族科學教育 #原住民理工人才

Umav|方格子 © 2021 by Umav Ispalaka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43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Um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全民原教不僅是一個政策,更是一項落實的使命。透過相關課綱的制定以及教師知能增能學習,將原住民族的教育議題融入學習課程,並協助學生、教師學習原住民族教育。
Thumbnail
全民原教不僅是一個政策,更是一項落實的使命。透過相關課綱的制定以及教師知能增能學習,將原住民族的教育議題融入學習課程,並協助學生、教師學習原住民族教育。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今年的中一中諧音歧視原住民文案和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事件是一個縮影,更長期以來是國家政策和教育端乃至於家庭教育對於族群友善素養的忽視。這一集是這些事件後的感受,同時在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上面我們也有相關倡議與心得。 身在大學校園的樂鍇教授,於2018年與教育部開會時,即提起應將全民原教的
Thumbnail
今年的中一中諧音歧視原住民文案和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事件是一個縮影,更長期以來是國家政策和教育端乃至於家庭教育對於族群友善素養的忽視。這一集是這些事件後的感受,同時在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上面我們也有相關倡議與心得。 身在大學校園的樂鍇教授,於2018年與教育部開會時,即提起應將全民原教的
Thumbnail
陳張培倫老師、樂鍇老師等學者近年不斷地建議提醒,「加分」一詞很可能強化錯誤認知,以「 升學保障政策」等用詞做討論為佳。
Thumbnail
陳張培倫老師、樂鍇老師等學者近年不斷地建議提醒,「加分」一詞很可能強化錯誤認知,以「 升學保障政策」等用詞做討論為佳。
Thumbnail
108課綱的初衷是讓學生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卻產生了諸多問題,帶個為一次看完問題背後的問題。
Thumbnail
108課綱的初衷是讓學生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卻產生了諸多問題,帶個為一次看完問題背後的問題。
Thumbnail
目前原住民身分升學優待政策之目的,聚焦於培養族群身分認同,與培養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與多元專業人才兩大部分。
Thumbnail
目前原住民身分升學優待政策之目的,聚焦於培養族群身分認同,與培養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與多元專業人才兩大部分。
Thumbnail
「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Thumbnail
「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