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秘密-給父母的悄悄話8之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些年愈來愈常在公共場所看到沒有規矩,甚至像是小霸王般目中無人的孩子,然而陪伴在旁的父母親卻非常淡定地毫不制止或教導。其中除了極少數的孩子也許有天生的精神障礙,我相信大多數應該是正常只是缺乏家教的孩子。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習慣與人格養成的初期,不應該以「當孩子的朋友」為藉口放棄管教的責任,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從小要求他們負責任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度過青春的叛逆與狂飆期。
當孩子的紀律與常規都順利養成,而且對人體貼有禮貌,家長就能夠放心讓孩子獨立自主去處理事情。一個從小被父母寵慣著長大,被過度安排的孩子,是無法在這個競爭劇烈的社會生存下來的,而且挫折容忍力也是這個時代孩子最欠缺的一堂課,因此在可控制情況下,父母也應該在生活中,有機會讓孩子可以受點苦,可以傷心難過,好好哭一場。
  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矩,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是現代忙碌的父母最該學習的。有許多在職場上非常能幹頂尖的父母,忙得沒有時間陪孩子,好不容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不是動口責罵、批評孩子,就是滿懷愧疚地寵溺孩子,父母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觸犯如此兩極化的情況。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若家長分不清「尊重」與「放縱」的差別,對於「讚美」與「獎賞」的使用也不夠謹慎的話,也許就會養出一個自我中心的小霸王,當孩子還小時尚不覺得有何不妥,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逐漸脫離父母掌握,這時父母開始擔心孩子變壞,反而採取高壓手段,以「我是為你好」為藉口阻斷了親子坦誠溝通的機會。
  孩子小時候理智分析的大腦發展尚未成熟,實在不必耗太多心神溝通講道理,他們也沒有太多能力來自主選擇,父母陪伴重點反而該放在生活常規的養成及負責自律的習慣。到了青春期階段,一個行為舉止讓大人放心的孩子,父母才可以跟孩子以朋友般的態度相處以及互相分享心靈的感受,親子間的親密感才有可能真正的建立。
不過當我強調負責、自律這些生活常規一直是我教養孩子最核心的努力目標時,引起了不少共鳴與回嚮,當然,其中也一定包含了許多的誤解。
前一陣子,曾接到一封朋友寄來的信件提醒,他的孩子在公立幼兒園讀中班,發現當遊戲時間孩子在遊戲區玩時,老師居然規定小朋友玩具該怎麼玩,遊戲過山洞也必須遵守從那裏進那裏出,當他跟老師溝通應該讓孩子自在的玩,想不到老師居然拿出我這篇文章給他看,並且在「從小要求負責任守紀律」這句話旁以紅線圈出,老師暗示是在教導孩子守紀律。
的確,以玩遊戲這點來看,這位老師似乎誤解了我的意思。我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要求孩子一定得養成的紀律與常規,是指生活作息以及待人接物這類與人相處的品德方面,至於學習的內容與方式,是非常開放甚至可以說是浪漫的。
所謂生活作息包括幾點鐘睡覺,幾點鐘起床,飲食習慣(少吃油炸食物不吃零食,只能喝白開水),每天必須運動的習慣等等,當然,從情境塑造養成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紀律也是我們教養的重點。其他如每天必須分擔做家事,也是沒得討價還價的,另外假日參加活動或當志工時,也正是訓練孩子在與同儕或大人互動時表現恰當舉止的大好時機。
我相信這些要求與學習內容的開放是不衝突的,像我們跟孩子平常在家一起看電影、看小說,假日上山下海攀岩溯溪,玩得很瘋,百無禁忌,讓孩子的想像得以天馬行空。
我覺得當孩子作息有規律,生活單純且穩定,就可以不必要為日常瑣事傷腦筋,省下的精力反而可以好好放在學習內容的多樣化。總是覺得把時間在浪費處理混亂的生活細節與物質欲望,是非常可惜的。
而且我所要求孩子養成的學習紀律主要是一種自我要求的態度,不是標準答案的訓練,更不是抹殺自由創意的想像,也不是過度安排孩子大小事。
當一個孩子能夠自我負責,加上良好的生活常規,就是我所謂的有紀律,這種紀律對於創意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做了一輩子創意工作的著名建築師潘冀與廣告才子孫大偉,就曾經一再強調,講究紀律,對做創意的人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非常有紀律的人,才能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來思考,並且將創意執行出來。
我們往往以為創意這種能力是天生的,有這種才華的人,當需要時就會迸出創意來,其實並不是,根據研究,創意的來源不是靈光一閃,它得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培養,在不斷挫折中反覆練習,在不斷失敗中仍能夠有勇氣繼續挑戰,所有成功的創意,全都須經歷一段漫長且既專注又有紀律的努力過程。
因此,我們在支持孩子多元發展並鼓勵他們懷抱夢想之餘,也要記得,若孩子的自我控制不足,沒有學習的紀律,是無法逐夢踏實的,那麼也許會在遭遇挫折後一蹶不振,甚至產生嚴重的情緒困擾或負面的人格特質,那麼離我們當初的想像反而愈來愈遙遠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時代不斷改變,但是在養兒育女上,台灣父親的角色大都還是像古代一樣,還是以「背影」出現在孩子的視線邊緣,雖然在實際生活裏,許多媽媽還是要上班,但是照顧孩子、陪伴孩子的責任卻仍然主要還是由媽媽來承擔。   當然,爸爸們有許多的藉口,要加班,要出差,要應酬.....總之,往往父親們真心感受到陪伴孩子的
這幾年常有機會到媽媽讀書會或家長團體演講,偶爾我會丟出一個問題要大家思考與討論:「假如在孩子小學或中學畢業之前你能夠送給孩子三樣禮物,當孩子收下這些禮物之後,即便往後我們無法再陪伴在他們身邊,我們還是可以很放心地看著他們面對未來世界的競爭與挑戰,你會送給孩子那些禮物?」   隨後我也補充說明,這些禮
最近因為有個媒體要拍紀錄片,跟著我參加了不少活動。導演有一次與我在私底下聊天時感慨:「看來你的孩子,比較不正常!」  因為他發現我的雙胞胎女兒很喜歡跟著爸爸媽媽參加大人們的聚會,與他看到的絕大部分青少年都不同,通常大孩子都不喜歡跟大人在一起,不是扳著一張臉,就是躲到一旁自顧自的玩手機,幾乎不可能快樂
曾經到馬祖演講,與副縣長聊天時談到親子互動,從軍職退伍轉任的副縣長笑說:「以前看到孩子我們在家裡晃來晃去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等到他入伍後才發現,原來少將非常的大,從此對我刮目相看!」  的確,即便在外叱吒風雲的大企業家,回到家裡,在孩子眼中也許只是穿著睡褲看電視的糟老頭,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功課之外,
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以羨慕崇拜的口吻說:「某某人好浪漫哦!」無庸置疑,這是一句贊美的話,但是一個飽經風霜世故又現實的成年人說:「那個人真是太浪漫了!」我相信這通常是在批評一個人不切實際天真到有點離譜的地步。  可是在這個競爭劇烈到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必須斤斤計較眼前的績效,既功利又短視的時代,父母陪伴孩
農曆春節前後是與親朋好友聚餐的時節,曾經有一年與幾位高中同學聚餐,我們這群老朋友的孩子們大的已上高中大學,晚生的小孩還在讀小學國中的也有,東聊西聊話題不知不覺就講成爸爸經。大家在互吐苦水之餘,有個朋友忽然感歎:「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親好像完全沒有時間管我們,我們還不是長得都還不錯,那麼我們現在究竟需不
雖然時代不斷改變,但是在養兒育女上,台灣父親的角色大都還是像古代一樣,還是以「背影」出現在孩子的視線邊緣,雖然在實際生活裏,許多媽媽還是要上班,但是照顧孩子、陪伴孩子的責任卻仍然主要還是由媽媽來承擔。   當然,爸爸們有許多的藉口,要加班,要出差,要應酬.....總之,往往父親們真心感受到陪伴孩子的
這幾年常有機會到媽媽讀書會或家長團體演講,偶爾我會丟出一個問題要大家思考與討論:「假如在孩子小學或中學畢業之前你能夠送給孩子三樣禮物,當孩子收下這些禮物之後,即便往後我們無法再陪伴在他們身邊,我們還是可以很放心地看著他們面對未來世界的競爭與挑戰,你會送給孩子那些禮物?」   隨後我也補充說明,這些禮
最近因為有個媒體要拍紀錄片,跟著我參加了不少活動。導演有一次與我在私底下聊天時感慨:「看來你的孩子,比較不正常!」  因為他發現我的雙胞胎女兒很喜歡跟著爸爸媽媽參加大人們的聚會,與他看到的絕大部分青少年都不同,通常大孩子都不喜歡跟大人在一起,不是扳著一張臉,就是躲到一旁自顧自的玩手機,幾乎不可能快樂
曾經到馬祖演講,與副縣長聊天時談到親子互動,從軍職退伍轉任的副縣長笑說:「以前看到孩子我們在家裡晃來晃去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等到他入伍後才發現,原來少將非常的大,從此對我刮目相看!」  的確,即便在外叱吒風雲的大企業家,回到家裡,在孩子眼中也許只是穿著睡褲看電視的糟老頭,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功課之外,
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以羨慕崇拜的口吻說:「某某人好浪漫哦!」無庸置疑,這是一句贊美的話,但是一個飽經風霜世故又現實的成年人說:「那個人真是太浪漫了!」我相信這通常是在批評一個人不切實際天真到有點離譜的地步。  可是在這個競爭劇烈到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必須斤斤計較眼前的績效,既功利又短視的時代,父母陪伴孩
農曆春節前後是與親朋好友聚餐的時節,曾經有一年與幾位高中同學聚餐,我們這群老朋友的孩子們大的已上高中大學,晚生的小孩還在讀小學國中的也有,東聊西聊話題不知不覺就講成爸爸經。大家在互吐苦水之餘,有個朋友忽然感歎:「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親好像完全沒有時間管我們,我們還不是長得都還不錯,那麼我們現在究竟需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在公共場合,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的機會,遇到孩子過於活躍時,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立刻制止?或許,透過溫柔指導和正面溝通,我們可以教會他們更多。 以身作則,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孩子最直接的教育。當我們在他人面前謙卑示範,孩子學習到的,遠比單純的「不要」來得多。 一起探索如何在肯定中引導,讓孩子學會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在公共場合,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的機會,遇到孩子過於活躍時,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立刻制止?或許,透過溫柔指導和正面溝通,我們可以教會他們更多。 以身作則,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孩子最直接的教育。當我們在他人面前謙卑示範,孩子學習到的,遠比單純的「不要」來得多。 一起探索如何在肯定中引導,讓孩子學會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