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家中長輩最常說的一句話-給父母的悄悄話8之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但同時,父母也要有耐心,如果少了從容的心情,再簡單明確的道理,能夠真正做到的人,依舊少之又少。比如說,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要傾聽孩子的話,也知道要鼓勵孩子、讚美孩子。多年前很流行的一種書籤,上面印著「……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畏首畏尾;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滿懷信心;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欣賞……」可是,有多少人做到呢?

比如說,很多年前,就讀三年級的小女兒學校的綜合活動課中上到「我和我的長輩」這個單元。老師發給每個人一張卡片,要大家寫出「家中長輩最常說的一句話」。老師把大家的卡片收回後,一一抄在大黑板上,接著要小朋友從那些話語中挑一句他們最喜歡聽到的話。女兒把那些句子全都抄回來了,令我感慨良多!在二十八個家庭中,有二十六個最常講的話,居然都是負面的,例如「不要再玩了!」「快一點啦!」「不要來煩我!」「去彈鋼琴!」「東西呢!」

  我從中看到孩子的真實感受,並且想到,如果真的把一天中和孩子說過的話錄下來重聽一遍,你會很訝異你所聽到的內容。事實上,曾有相關的研究顯示,在大多數時間裡,父母對孩子說話,大多使用訓誡、批評或命令的方式,難怪孩子不想聽,縱使父母知道親子溝通的重要,只要少了從容與用心,就算有再多教養知識,讀了無數親子教育書籍,都將徒勞無功。

在孩子成長中,最關鍵的階段是進入青少年階段。

對於一個逐漸想獨立,想脫離家長的束縳,也就是愈來愈叛逆的青少年而言,父母親正經八百地訓話,不僅無效,通常還會有反效果,這時候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居家生活中最自然的休閒方式,也就是挑部適當的影片,與孩子一起坐下來專心的看,然後再觀影後的感動氛圍中,再分享父母自己的情緒或與影片可以呼應的真實故事,也許不必講太多,往往三言兩語,就可以達到超乎預期的效果。

  而且,更棒的是,與孩子一起專心共享電影的次數多了,也就是親子的親密感與信任度增加之後,孩子往往在看完電影也會說一些他平常不會跟父母講的心事。因為電影演的雖然是別人的故事,但是能夠引起孩子共鳴的部份,就是他們現在正在關心或憂慮的事情,身為家長也可以從孩子透露的蛛絲馬跡中,獲得一些訊息,以便適時的提供協助。

從一部部的電影中,以「別人的情節」作為引子,共同就青春期的叛逆、愛情的無可捉摸、才華的表現形式、人生意義的終極追索……等話題,做了深度的討論,除了改善親子之間原先疏離的關係,也同時讓他們自己內心挖掘,面對無可預測的未來,有了更清楚的方向。

那麼,孩子就能滿懷信心與熱情的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同時父母也能與孩子保有終生的親密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些大人總是喜歡逗弄小孩,時常會以開玩笑的語氣問:「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呢?」 同理心較強的孩子可能會說兩個都喜歡;比較懂得看人臉色的孩子可能答案會是提問者;而天真坦率的孩子則是直白地說出真實心聲,倘若答案並非提問者,很可能會迎來不介懷的呵呵大笑,亦可能遭來一頓指責而感到傷心難過。 站在孩子的立場,
Thumbnail
有些大人總是喜歡逗弄小孩,時常會以開玩笑的語氣問:「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呢?」 同理心較強的孩子可能會說兩個都喜歡;比較懂得看人臉色的孩子可能答案會是提問者;而天真坦率的孩子則是直白地說出真實心聲,倘若答案並非提問者,很可能會迎來不介懷的呵呵大笑,亦可能遭來一頓指責而感到傷心難過。 站在孩子的立場,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許多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都很挫折,也很困惑,明明小時候很貼心很黏人的寶貝,怎麼一下子變得那麼酷,不理大人。有時候看他們用手機跟朋友談得興高采烈,但是我們一湊過去關心,只見他們一句:「沒事!」就打發了焦慮的父母親。 而且我們也經常在媒體報導或社會新聞中看到青少年發生問題後,他們的父母或家人不可置信
Thumbnail
許多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都很挫折,也很困惑,明明小時候很貼心很黏人的寶貝,怎麼一下子變得那麼酷,不理大人。有時候看他們用手機跟朋友談得興高采烈,但是我們一湊過去關心,只見他們一句:「沒事!」就打發了焦慮的父母親。 而且我們也經常在媒體報導或社會新聞中看到青少年發生問題後,他們的父母或家人不可置信
Thumbnail
父母師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學齡前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一個是小學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之後。 孩子小時候生性依附大人,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大人掌控與注視下,所以只要我們重視,投入資源與時間,佈置好良善的環境,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定是沒問題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依附大人,改而依附同
Thumbnail
父母師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學齡前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一個是小學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之後。 孩子小時候生性依附大人,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大人掌控與注視下,所以只要我們重視,投入資源與時間,佈置好良善的環境,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定是沒問題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依附大人,改而依附同
Thumbnail
聆聽大學生談談家庭教育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最近,我對班上的大學生做了一個調查,我提問,「請回想小時候(幼稚園至小學)父母對你說過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情,以及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對你影響深遠? 帶來什麼影響? 」 這些大學生的回饋意見,值得家長們一起來了解。 爸媽撫養孩子的方式與態度,顯然影響了孩子的未來
Thumbnail
聆聽大學生談談家庭教育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最近,我對班上的大學生做了一個調查,我提問,「請回想小時候(幼稚園至小學)父母對你說過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情,以及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對你影響深遠? 帶來什麼影響? 」 這些大學生的回饋意見,值得家長們一起來了解。 爸媽撫養孩子的方式與態度,顯然影響了孩子的未來
Thumbnail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但同時,父母也要有耐心,如果少了從容的心情,再
Thumbnail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但同時,父母也要有耐心,如果少了從容的心情,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