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暖胃的阿姨們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馬世芳│想我暖胃的阿姨們 | 小日子
生平第一次聽到女性說「幹恁娘」,是在那個賣肉圓和四神湯的路邊小吃攤子,說得行雲流水,很是好聽。那時我還是個楞小子大學生 ── 說來慚愧,這兩味小吃我真的是長到 20 …www.oneday.com.twa

生平第一次聽到女性說「幹恁娘」,是在那個賣肉圓和四神湯的路邊小吃攤子,說得行雲流水,很是好聽。

那時我還是個楞小子大學生──說來慚愧,這兩味小吃我真的是長到二十歲才在那個小攤初次吃到。我總會先把肉圓的皮吃掉,舀兩匙四神湯到碗裡攪一攪把重口味的醬料稀釋一下,再連著肉餡兒稀哩呼嚕吃下肚。那日我吃著肉圓喝著湯,一面聽擺攤阿婆和另一位阿婆聊天,阿婆感慨著笑罵了一句「幹恁娘」,我們差點兒把嘴裡的湯噴出來,另一位阿婆笑著比比我們說:「你嘛卡注意咧,小姐嘛佇遐笑你啊!」阿婆益發興起,又補了一次「幹恁娘咧!」笑吟吟地。

我們都笑了,那麼好聽那麼風情萬種的「幹恁娘」,後來再也沒聽過了。

肉圓四神湯這類小吃,並不在我輩外省家庭的守備範圍。不只這樣,有些事情原本覺得理所當然,長大才發現並非如此。比方說,豆漿店裡的糯米飯。

糯米蒸軟了,取一些在布巾上攤平,包一截老油條,灑上調料再捏成飯丸,就是了。我爸叫它「粢飯」,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要這樣寫。我們總是一面咬、一面把飯丸捏回原形,直到最後都要盡量保持丸子形狀。在我心目中,飯糰當然是吃甜的:灑上白糖花生粉,融化的糖水滲進滾燙的糯米飯,老油條在嘴裡脆脆地崩開,美極了。我們從小就這麼吃,從來不曾想過世界上也有餡料五花八門的鹹飯糰。多年後發現許多朋友從來不知道糯米飯可以甜吃,令我驚愕不已。吃,果真是文化習慣。

扯遠了,我要說的是買糯米飯的事情。話說那時候我已經上大學,我弟弟在高中,父子三人一起去豆漿店買外帶的粢飯。掌爐的大娘是北方人,隔著霧騰騰的蒸籠滿臉笑著恭喜我爸:「瞧您這福氣,生的倆大姑娘個兒這麼高,白白淨淨,一個比一個俊哪!」後來我們被爸爸嘲笑了一整天。且不怪大娘眼睛不好,是我頭髮留得太長了……。

以前那種包老油條捏成飯丸狀的粢飯漸漸少了,現在多半包新鮮油條捲成圓柱形,新油條被糯米這麼一燜,口感韌軟,不再脆口。偶爾難得吃到老油條的版本,竟會油然生出鄉愁的況味了。

這幾年,我的廚藝頗有精進,都是因為家附近沒有像樣的飯鋪,只好自己做。理想的社區餐館,所求其實不多:麵飯煮得可以,材料新鮮,清爽乾淨,雞粉味精少放,於願足矣。可惜,迄今仍然沒有這樣一間店。

之前住民生社區,就有一家標榜「養生料理坊」的小店,是心目中足以當成自家廚房的所在。「料理坊」好像很文青,其實就是便當店。這家店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菜色,就是老老實實的煎魚、肉排、雞腿之類,配菜大抵是豆干、海帶、青菜、南瓜、炒蛋,也有剝皮辣椒雞湯之類搭配。然而口味清雋,完全就是「家裡的味道」。須知開餐館而能做出「家裡的味道」,是非常不簡單的事。

顧店的阿姨身兼主廚,選定主菜,可挑三樣配菜,選完一樣,阿姨便會催著說:「再來!再來!」咻咻湊滿一盤。我總想多給她十塊二十塊多要一兩樣小菜,但阿姨從來不曾理會,三樣就是三樣,她也有她的規矩。

知道城市角落有這樣一間小飯鋪,是很令人安心的。然而一陣子沒去,竟然歇業了。

民生社區還有一家小小的餛飩店,也曾經是「我們的廚房」:一對老夫妻掌廚,賣抄手、菜肉蝦肉鮮肉餛飩、麻醬麵擔擔麵牛肉麵,老老實實簡簡單單,從不標榜什麼不得了的食材,店裡也沒有惡聲惡氣的電視機,而是很老派地擺一台收音機放音樂節目。他們的辣油極之厲害,我原本不吃辣,是因為這家店才訓練出「辣膽」的。那位阿姨非常和善,講話輕聲細氣,只偶爾對老公稍微兇一點。這種店永遠不會有網紅自拍貼IG,也永遠不會上電視,這樣最好。

但他們居然也攢夠了錢,搬去更大店面,擴大營業。我們光顧新址,阿姨臉上少了微笑,老闆也一臉疲憊。餛飩還是老樣子,我們卻提不起興致再去了。老店開了總有二十來年,搬家之後彷彿沒幾個月就關門了,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但願他倆是決定退休過平安日子。就算那樣好的餛飩從此吃不到了,我也還是為他們高興的。

(寫給《小日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3.3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3/10/30
甘香糯嫩,一口上天堂。
Thumbnail
2023/10/30
甘香糯嫩,一口上天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娘家附近好好吃的早餐店,從小吃到大,百吃不厭,近十幾年開始大排長龍。 今早媽媽出門很久,我去菜市場找了一圈才想到媽媽說她要去買早餐,繞去早餐店長長的人龍,媽媽排在隊伍中間。一份兒時古早味與媽媽的愛心,怎是一個「幸福滿溢」可以形容。 以前我們回娘家住,爸爸也會去買蛋餅給我們吃。 謝謝慧琪跟我分享的:「
Thumbnail
娘家附近好好吃的早餐店,從小吃到大,百吃不厭,近十幾年開始大排長龍。 今早媽媽出門很久,我去菜市場找了一圈才想到媽媽說她要去買早餐,繞去早餐店長長的人龍,媽媽排在隊伍中間。一份兒時古早味與媽媽的愛心,怎是一個「幸福滿溢」可以形容。 以前我們回娘家住,爸爸也會去買蛋餅給我們吃。 謝謝慧琪跟我分享的:「
Thumbnail
永和篇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小吃肉圓、大餐火鍋,看來看去好像還少了點什麼。 沒錯,少了點心。 我是一個很喜歡吃點心的人。舉凡是各種鹹的甜的,不論港點、零食、冰品、甜湯,我都來者不拒,有事沒事就想用外送叫個甜的回家吃。 身為一個點心人,發現住家附近多了一間甜湯剉冰店,馬上衝去買個兩碗回家也是合情合理的。
Thumbnail
永和篇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小吃肉圓、大餐火鍋,看來看去好像還少了點什麼。 沒錯,少了點心。 我是一個很喜歡吃點心的人。舉凡是各種鹹的甜的,不論港點、零食、冰品、甜湯,我都來者不拒,有事沒事就想用外送叫個甜的回家吃。 身為一個點心人,發現住家附近多了一間甜湯剉冰店,馬上衝去買個兩碗回家也是合情合理的。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冬天的冷風容易勾起人對於過往的思緒,最近常常早上起床時想到還在學校時的回憶,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早餐不但是一日之始也是三餐中最能自己支配的一餐,因此早餐顯得格外重要,而對於學生來說除了要好吃、還得便宜又能吃飽,而且不能等待太多時間,否則還容易趕不上校車,因此當時的我在冬天等校車時最愛吃的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冬天的冷風容易勾起人對於過往的思緒,最近常常早上起床時想到還在學校時的回憶,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早餐不但是一日之始也是三餐中最能自己支配的一餐,因此早餐顯得格外重要,而對於學生來說除了要好吃、還得便宜又能吃飽,而且不能等待太多時間,否則還容易趕不上校車,因此當時的我在冬天等校車時最愛吃的
Thumbnail
外公外婆是蘇州人,對生活有不能妥協的講究。再苦再窮,點心不能不吃。媽媽記得她小時候,外公替人做保負了債,有一天實在沒錢買點心,他就拿一顆蛋攤了張蛋皮,灑上白糖,切一切,全家分著吃。
Thumbnail
外公外婆是蘇州人,對生活有不能妥協的講究。再苦再窮,點心不能不吃。媽媽記得她小時候,外公替人做保負了債,有一天實在沒錢買點心,他就拿一顆蛋攤了張蛋皮,灑上白糖,切一切,全家分著吃。
Thumbnail
在大溪區開業已經三年多的溫馨小店,因著繳交稅單才得以知道這美味的所在。 特色中的豆包蛋餅以及自製的豬里肌以及雞腿排是我想造訪的原因之一。 事前先看過菜單大致已有心中所想的菜單~於是點了......
Thumbnail
在大溪區開業已經三年多的溫馨小店,因著繳交稅單才得以知道這美味的所在。 特色中的豆包蛋餅以及自製的豬里肌以及雞腿排是我想造訪的原因之一。 事前先看過菜單大致已有心中所想的菜單~於是點了......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有再也不見的味道,只能靠著記憶拼湊用餐畫面,一邊感嘆無常。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有再也不見的味道,只能靠著記憶拼湊用餐畫面,一邊感嘆無常。
Thumbnail
這幾天不管是滑手機、看電視或走在路上,都會看到許多湯圓廣告。自從18歲離家到現在,外食不下萬次,但喜歡吃各種Q彈外皮包肉餡的我,購買鹹湯圓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而我阿嬤就是造成兒孫無法在外好好享用這道佳餚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這幾天不管是滑手機、看電視或走在路上,都會看到許多湯圓廣告。自從18歲離家到現在,外食不下萬次,但喜歡吃各種Q彈外皮包肉餡的我,購買鹹湯圓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而我阿嬤就是造成兒孫無法在外好好享用這道佳餚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我第一次吃到鹹的米糕,是我上國中、離開外婆的羽翼之後,我家附近巷子有個賣筒仔米糕的攤子。母親忙碌無力炊事時,那家攤子的筒仔米糕,配肉羹湯或排骨酥湯,就成了我的正餐。18歲離開原生家庭來台北後,我的生活圈和筒仔米糕沒有交集,想來這是台灣中南部比較常見的口味。
Thumbnail
我第一次吃到鹹的米糕,是我上國中、離開外婆的羽翼之後,我家附近巷子有個賣筒仔米糕的攤子。母親忙碌無力炊事時,那家攤子的筒仔米糕,配肉羹湯或排骨酥湯,就成了我的正餐。18歲離開原生家庭來台北後,我的生活圈和筒仔米糕沒有交集,想來這是台灣中南部比較常見的口味。
Thumbnail
雖然它的招牌是鹹豆漿,但我更偏愛燒餅。為了爭取時間,我常常外帶剛出爐的燒餅或餡餅邊走邊吃,一個不小心就被燙到。幾位老兵爺爺有時會問我好不好吃?他們濃重的鄉音讓我必須費力才聽得清楚,我一個勁點頭直說好吃,他們就會笑得很開心,要我明天再來。
Thumbnail
雖然它的招牌是鹹豆漿,但我更偏愛燒餅。為了爭取時間,我常常外帶剛出爐的燒餅或餡餅邊走邊吃,一個不小心就被燙到。幾位老兵爺爺有時會問我好不好吃?他們濃重的鄉音讓我必須費力才聽得清楚,我一個勁點頭直說好吃,他們就會笑得很開心,要我明天再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