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我的香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初次去香港是1995年底,我剛退伍,香港回歸還得再等兩年。崔健在伊利沙伯體育館開演唱會,我託長輩買了票,一個人去了趟自助旅行,住在堪稱簡陋的旅館。樓下有賣蛇羹的小店,賣現拉腸粉的推車,和推著一桿衣服的小販。蛇羹加了不知什麼藥酒,吃完心臟砰砰跳到大半夜。賣衣服的小販在昏暗街燈底下做生意,催我趕快結帳,說差佬來抓啦。我匆匆付了錢,他一溜煙把整桿衣服推走了。後來才發現那件大衣破了好幾個洞,我也不介意,將就穿了好一陣子。
那是我第一次看崔健,票沒有賣完,但觀眾很熱情,大家都從座位站起,甚至有踩到椅子上的,我有樣學樣,現場工作人員也不怎麼干涉。事隔多年,當天聽到的音樂印象都模糊了,倒是記得踩在椅子上遠望舞台,居高臨下的激動和新鮮。
冬天的香港總是陰陰的,我在街上亂走,跑進「阿二靚湯」吃了一大盤「福建炒飯」,好撐,卻不覺得哪裡好吃。也去粉麵店點了牛腩撈麵,先上來一壺熱茶,我記得香港小飯館的茶水是用來涮筷子湯匙,而不是用來喝的,便沒敢端起杯子。接著上來一盤麵、一碗湯,我尋思良久,不知該分開吃還是把麵放進湯裡。向左右偷看了半天,遲疑著不敢下筷子。
我也去了位在二樓的素葉書店(許多香港小書店為了省租,都開在二樓),它曾出版過我最喜歡的香港作家西西的書。默默逛著,心裡偷偷激動,彷彿這些年通過西西小說和《號外》雜誌想像的那個文化香港,一下子落實在觸手可及的眼前。
SARS風暴剛過,旅遊業者紛紛推出極之優惠的套裝行程爭取遊客,我和當時女友後來的妻重遊香港。正逢七夕,我精心設計,帶她去半島酒店頂層俯瞰維港夜色的時尚酒吧Felix(設計師是當年最夯的Philippe Starck),趁著三分酒意向她求婚。那一夜,算是為我的下半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後來我和妻去了好多趟香港,看了許多演唱會:在中環雪廠街的藝穗會看「人山人海」雙人電音組合PixelToy,在壽臣劇院看盧凱彤初次單飛的「掀起」巡演,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看達明一派史詩級的「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在伊利沙伯體育館看當時不知道是at17成為絕響的「Girls Girls Girls」聖誕節重聚演唱會。還有John Legend在國際博覽館,Bob Dylan在灣仔會展中心,以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規模宏大的Clockenflap音樂節──最後壓軸的美國當代靈魂樂教母Erykah Badu安可曲卯起來唱了一首一首又一首,誰都捨不得結束……。
不消說,我們在香港吃遍了各色各樣的好東西。起初按旅遊書走,後來認識了在地朋友,愈吃愈內行。宴客吃席的那些且先不提,街邊初識便成知己的,就有澳洲牛奶公司的蛋治,義順牛奶公司的薑汁撞奶和雙皮燉奶,鏞記的燒鵝和鵝肝腸(後來知道甘牌燒鵝和一樂燒鵝也不遑多讓),陸羽茶室的杏汁豬肺,九記的咖哩牛腩(後來的新歡是華姊清湯腩),何洪記的干炒牛河,麥奀的金魚雲吞,永華麵家的蝦籽麵,文輝的紫菜墨魚丸,許留山的楊枝甘露,公和荳品廠的豆花和煎鑲豆腐,美都餐室的西多士,利強記的雞蛋仔……啊這個清單可以一直一直列下去。
我們去過兩次香港歷史博物館,也去過屋邨改建的美荷樓生活館,遂理解了這座繁華城市是如何經歷重重苦難掙扎,一代代人點滴建立起來。許多所謂「香港原居民」是在中國近代一波波激烈動盪的政治運動之中陸續「避秦」而來,逃離那個政治隨時能夠吞噬消滅世俗空間的政權,重建安身立命的小日子。如今上街衝撞的「勇武派」青年,有不少是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
香港的好,就是不論在哪個階層哪個領域,都始終保留著生機勃勃的世俗空間,像他們餐廳的廣告詞:生猛,爽勁,足料。誠然,近年許多老鋪小店變成了珠寶店和藥妝店,但只要有心,那個生機勃勃的世俗的香港仍然在那裡,仍然觸手可及。
香港的未來會怎樣,我並不能知道。但是這座城市已經向全世界展現了她的智慧,她的堅韌,她的頑強。那是再多胡椒水都澆不熄,再多催淚彈都壓不住的生命力。我的一位香港朋友,在八三一流血衝突之後有感而發:不分年齡出身背景,愈來愈多人不懼怕和這個政權「攬炒」,也就是玉石俱焚。當權者不懂何以致此,只因為「他們不能夠明白大家的理想──There’s something larger than life worth fighting for.(有些理念超乎尋常,卻值得為之奮戰) ,他們不能夠理解大家的絕望──There’s nothing to lose any more. (而我們也已一無可輸)」。
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毒煙散去,雨過天晴,我能心無罣礙,重履彼地。而那邊的朋友也終於能除下護目鏡和口罩,在曾經抗爭的街頭,相擁而笑。
(寫給《財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早已聽聞香港對吃特別講究,也有人說去香港就是買東西和吃東西。儘管此行只有三天兩夜,自己也不是什麼大胃王,我還是每餐都安排了一些觀光客必去的餐廳。 此行有吃的店家:旺季冰室、點心到、澳洲牛奶公司、富豪雪糕、妹記生滾粥品、甘牌燒鵝。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香港之旅的遊記,包含香港住宿、街景觀賞、美食體驗等內容,分享了在香港銅鑼灣智選假日酒店的住宿體驗以及逸陶軒餐廳的早餐,也提到了叮叮車、中環超長手扶梯、一樂燒鵝、泰昌餅家、義順牛奶公司等地的遊覽和美食品嚐。最後略述了離開香港機場的經歷。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如果有看我寫的朋友,就可以知道在我香港住處附近有一間澳門豬骨煲小店,那豬骨煲火鍋至今仍讓人魂牽夢縈,就在參加公司的員工小旅行澳門遊之後,趁十一陸客還未大量湧入之前,香港朋友便帶我跟其他二位同事,一同前往澳門吃吃喝喝,果然需要懂行的人帶路才吃得美味
Thumbnail
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只是有些美味隨著時間過去,店家敵不過疫情或是經濟轉手因素,只剩記憶中的美味了...
Thumbnail
作者對香港街頭小食雞蛋仔的熱潮表示疑問,認為香港的美食遠不止於此。同時,作者對泰國的美食讚不絕口,特別提到了椰子餅。此外,作者還分享了在Chatuchak市場的Jane’s Shaved Ice品嚐刨冰的經驗。
Thumbnail
老地方現炒真的夠爭氣阿!國外友人吃到正港的台式料理無不驚艷,帶他們來吃老地方現炒,真的去對了~上次去香港旅遊,多虧香港友人帶路吃在地香港美食、香港餐廳跟超人氣的香港伴手禮,這次他們到了台灣,當然要盡地主之誼阿!所以約吃了最有台灣味的台式熱炒店,選了離他們入住的台中住宿不遠的老地方現炒,這間台中熱炒評
Thumbnail
「剛剛的鹿肉飯很好吃」我聽到路人說廣東話 「咦,你們是香港人?」我問 「對啊!你也是香港人?一個人來的嗎?」 「嗯,我剛到阿寒湖,沒想到五點多,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我還在找餐廳」 「老公,過來看看,這位年輕人一個人來到海北道!」 看著前面的六人團,這句話揪著我心。 我原本並非一個人來北海
Thumbnail
終於踏上了香港街頭,幻想著在街頭轉角處,會不會有《甜蜜蜜》裡的黎小軍和李翹一邊騎著單車,一邊哼唱著甜蜜蜜;或是《重慶森林》裡的警察663正在小吃店和阿菲買食物,阿菲將臉朝著巨大的電風扇狂吹,看似愛搭不理的,心裡卻早將663琢磨了百次千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早已聽聞香港對吃特別講究,也有人說去香港就是買東西和吃東西。儘管此行只有三天兩夜,自己也不是什麼大胃王,我還是每餐都安排了一些觀光客必去的餐廳。 此行有吃的店家:旺季冰室、點心到、澳洲牛奶公司、富豪雪糕、妹記生滾粥品、甘牌燒鵝。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香港之旅的遊記,包含香港住宿、街景觀賞、美食體驗等內容,分享了在香港銅鑼灣智選假日酒店的住宿體驗以及逸陶軒餐廳的早餐,也提到了叮叮車、中環超長手扶梯、一樂燒鵝、泰昌餅家、義順牛奶公司等地的遊覽和美食品嚐。最後略述了離開香港機場的經歷。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如果有看我寫的朋友,就可以知道在我香港住處附近有一間澳門豬骨煲小店,那豬骨煲火鍋至今仍讓人魂牽夢縈,就在參加公司的員工小旅行澳門遊之後,趁十一陸客還未大量湧入之前,香港朋友便帶我跟其他二位同事,一同前往澳門吃吃喝喝,果然需要懂行的人帶路才吃得美味
Thumbnail
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只是有些美味隨著時間過去,店家敵不過疫情或是經濟轉手因素,只剩記憶中的美味了...
Thumbnail
作者對香港街頭小食雞蛋仔的熱潮表示疑問,認為香港的美食遠不止於此。同時,作者對泰國的美食讚不絕口,特別提到了椰子餅。此外,作者還分享了在Chatuchak市場的Jane’s Shaved Ice品嚐刨冰的經驗。
Thumbnail
老地方現炒真的夠爭氣阿!國外友人吃到正港的台式料理無不驚艷,帶他們來吃老地方現炒,真的去對了~上次去香港旅遊,多虧香港友人帶路吃在地香港美食、香港餐廳跟超人氣的香港伴手禮,這次他們到了台灣,當然要盡地主之誼阿!所以約吃了最有台灣味的台式熱炒店,選了離他們入住的台中住宿不遠的老地方現炒,這間台中熱炒評
Thumbnail
「剛剛的鹿肉飯很好吃」我聽到路人說廣東話 「咦,你們是香港人?」我問 「對啊!你也是香港人?一個人來的嗎?」 「嗯,我剛到阿寒湖,沒想到五點多,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我還在找餐廳」 「老公,過來看看,這位年輕人一個人來到海北道!」 看著前面的六人團,這句話揪著我心。 我原本並非一個人來北海
Thumbnail
終於踏上了香港街頭,幻想著在街頭轉角處,會不會有《甜蜜蜜》裡的黎小軍和李翹一邊騎著單車,一邊哼唱著甜蜜蜜;或是《重慶森林》裡的警察663正在小吃店和阿菲買食物,阿菲將臉朝著巨大的電風扇狂吹,看似愛搭不理的,心裡卻早將663琢磨了百次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