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耳朵借我:施文彬談《文跡奇武情歌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二十年前,施文彬和武雄的組合「文跡奇武」在1998年以《安怎死都不知》橫空出世,改編、諧仿西方流行經典,「七仔」、「誰是老大」那樣的突梯暴衝之作,是多年來樂迷津津樂道的奇花異果。

21世紀初,唱片業崩盤,「文跡奇武」改編西洋經典作品的企劃必須花大錢購買原版版權,想來無以為繼,誰知道2010年他們竟又出了續篇《麻雀雖小》,2014年出了第三輯《歸組害了了》不再「一比一」地改編,而是「風格近似的翻玩致敬」,樂風致敬改編的對象也擴大到台灣樂史經典。「文跡奇武」在21世紀發行的前兩張專輯,生動深刻地紀錄、反映了當時台灣政治、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各方面的焦慮和苦悶,是我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奇葩經典。

2017年底,「文跡奇武」發行第四張專輯《情歌選》,雖然這樣命名,十首作品卻都是全新創作。阿彬說:武雄的歌詞寫作,永不自我重複。台語歌的遣詞敘事功力不在話下,在「文跡奇武」這種比較沒有包袱的案子,更是火力全開。光聽「失戀懶人包」那一大串描述傷心人自暴自棄亂七八糟的形容詞,就是高級台語檢定考試的教材啦。

首波主打歌「苑裡情歌」找了大芭安苡葳和阿彬合唱,抒情婉轉的歌,骨子裡卻埋著對近來苗栗官府管治種種爭議事件毀田傷民的不捨。開場曲「愛的開箱文」貌似調情,實際卻是要提醒私密照外洩的風險。幾首華語歌,有的爆笑有的悲壯:「你知道你爸又在哪裡發廢文嗎」抱怨情人老爸的上網行為實在太瞎,不得不考慮分手,讓我笑得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親愛的姑娘」把政治語言寫成酒店裡土豪對小姐霸王硬上弓的話術,寓意夠直白。「勿埋」則氣氛一轉,取「霧霾」諧音,聲景懾人,把小我大我揉在一起,寫成虛無絕望的寓言,極是震撼。

所以,專輯名為「情歌選」,仔細聽進去,真正算得上是情歌的比例,原來並不高。

二十年下來,「文跡奇武」這對搭檔打滾樂壇江湖,閱歷多矣。這張專輯在輕鬆諧謔的包裝底下,既有對土地歷史的情感,又有不吐不快的「憤中」情懷。詞曲編奏的技術含量,也是示範級的教材。這集節目,我們不但把整張新專輯的歌都放了,也回顧了「文跡奇武」二十年的歷程,施文彬知無不言,分享了很多精采故事,相信聽眾也會很有收穫的。

播出曲目:

你知道你爸又在那裡發廢文嗎(2017)
誰是老大(1998)
豆花車倒攤(2010)
麻雀雖小(2010)
頭家(2014)
轉大人(2014)
寶島嘆歌(2017)
苑裡情歌(2017)
親愛的姑娘(2017)
酒窟仔(2017)
可愛的馬子(2017)
可愛的馬(陳一郎)
勿埋(feat. 依拜維吉)(2017)
愛的開箱文(2017)
情歌選(2017)
失戀懶人包(20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2024/09/11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王宏恩《Muskun kata一起我們》這張專輯乘載宏恩的時光歲月......。
Thumbnail
王宏恩《Muskun kata一起我們》這張專輯乘載宏恩的時光歲月......。
Thumbnail
羅文將「塵緣」這首歌底蘊裡的柔情起承轉合詮釋地恰到好處,深得箇中三味,前段自憐、中段自傷、最後自在,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的「緣來不拒,緣盡不驚」,漸漸轉變為成也為君,不成也為君的「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Thumbnail
羅文將「塵緣」這首歌底蘊裡的柔情起承轉合詮釋地恰到好處,深得箇中三味,前段自憐、中段自傷、最後自在,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的「緣來不拒,緣盡不驚」,漸漸轉變為成也為君,不成也為君的「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Thumbnail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Thumbnail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幾首歌,聽時心頭會產生異樣,甚至鼻酸眼熱。或許是歌詞寫出自己的心聲,想起心痛的往事。或許是歌者動人的演繹,引起共鳴,誘發憐惜之心。或許歌曲細訴著歲月的痕跡,令人唏噓莫名。有幾首歌,自己每次聽都會內心打翻五味架,觸發甜酸苦辣的回憶。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幾首歌,聽時心頭會產生異樣,甚至鼻酸眼熱。或許是歌詞寫出自己的心聲,想起心痛的往事。或許是歌者動人的演繹,引起共鳴,誘發憐惜之心。或許歌曲細訴著歲月的痕跡,令人唏噓莫名。有幾首歌,自己每次聽都會內心打翻五味架,觸發甜酸苦辣的回憶。
Thumbnail
  接觸到翻唱版的〈伯樂〉,才意外發現這張,音樂人彭學斌作為歌曲創作者,把為其他歌手作嫁的歌曲重新翻唱的專輯。   發現對一張專輯有什麼先入為主的感受,和初聽時的環境和背景關係很大。以這張而言,可能因為是在一個深夜裡,在串流上點來聽的,總覺得它很適合夜深人靜時聽:歌者冷靜地、有點抽離地娓娓道來關於感
Thumbnail
  接觸到翻唱版的〈伯樂〉,才意外發現這張,音樂人彭學斌作為歌曲創作者,把為其他歌手作嫁的歌曲重新翻唱的專輯。   發現對一張專輯有什麼先入為主的感受,和初聽時的環境和背景關係很大。以這張而言,可能因為是在一個深夜裡,在串流上點來聽的,總覺得它很適合夜深人靜時聽:歌者冷靜地、有點抽離地娓娓道來關於感
Thumbnail
他連寫推薦序也這麼認真的不認真, 說沒聽的,其實都聽了, 說不提的,其實都提了, 像聽他的歌一般~說不哭的,也哭了。 暖暖春遲, 正啜口咖啡,在讀早就想讀的這本, 馬世芳的(新經典文化/2014), 頓時發現...推薦序居然是我的偶像李宗盛所寫! 更驚喜的是: 李大師在序中的口白珠璣風格依舊,
Thumbnail
他連寫推薦序也這麼認真的不認真, 說沒聽的,其實都聽了, 說不提的,其實都提了, 像聽他的歌一般~說不哭的,也哭了。 暖暖春遲, 正啜口咖啡,在讀早就想讀的這本, 馬世芳的(新經典文化/2014), 頓時發現...推薦序居然是我的偶像李宗盛所寫! 更驚喜的是: 李大師在序中的口白珠璣風格依舊,
Thumbnail
民歌與我們現在的流行歌曲很不同的地方,在於歌詞簡單且感情更深遠,旋律也比較多的重複,跟流行歌曲比起來Rap或是R&B等等表現的方式不同,其實我都很喜歡。
Thumbnail
民歌與我們現在的流行歌曲很不同的地方,在於歌詞簡單且感情更深遠,旋律也比較多的重複,跟流行歌曲比起來Rap或是R&B等等表現的方式不同,其實我都很喜歡。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30歲好遙遠,現在一回頭聽著11歲時發行的歌曲,才發現記憶難以想起,卻能用唱的唱進回憶。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30歲好遙遠,現在一回頭聽著11歲時發行的歌曲,才發現記憶難以想起,卻能用唱的唱進回憶。
Thumbnail
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呢,是歡喜悲傷還是一點點不知名的愁
Thumbnail
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呢,是歡喜悲傷還是一點點不知名的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