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應用於英/美語學習及多益備考

2021/02/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台灣,經常聽到有人說︰「我英文不好啦!每年都立志要學好它,可是每年都失敗,哈哈!」、「你是香港人,英語會比較好啦!」印象中,香港人好像没那麼把學英文經常掛在嘴邊。
出於好奇之下,我開始留意書店架上的英美語考試書,發現多益考試的參考書有一整個書櫃那麼多,其他的英美語檢定書卻只有一兩排,是不是台灣人對多益考試的喜好比其他英語檢定考試大呢﹖還是多益證書在學校或職場上的認受性比較高﹖ 老實說,在下孤陋寡聞,在香港只聽過人家去考雅思和托福,還真没聽過考多益。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多益可以只考聆聽和閱讀共兩百選擇題,好像也不難,只是內容和詞彙比較偏向商業化。不如我也來考一考,看看自己的英語程度。
於是,我跑到市立圖書館打算借多益的參考書,一看之下發現這裡的情況和書店恰恰相反,旁邊架上的其他英語考試書是滿滿的,唯有多益的參考書卻只剩下幾本無比殘舊的。真是很誇張!台灣人是有多麼愛考這個試啊﹖
借不到多益的書,結果借了一本《刻意練習》回家。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在書中提出了刻意練習的概念,當中包含了四個重點︰明確目標、高度專注、意見回饋和走出舒適圈。我靈機一動︰「不如就把這個概念應用在學英文和備考上吧!」
我針對多益訂立的具體目標是「考到800分以上」,這等於聆聽和閱讀部份都要答對80題以上。一開始,我試做了兩份考題,答對的題數是60題左右,這也代表我的起跑點。接著,在練習的過程中,我開始應用了刻意練習的理論。
首先,怎樣提高專注呢﹖以閱讀題目為例子,頭30題是短句填充,句子比較簡短,我從做一回練習(30題)慢慢提升到連續做兩至三回(90題)。閱讀題目的最後部份是每看兩三篇文章就回答5個題目,我剛開始閱讀較長的文章比較困難,就先做個10題,再慢慢加長練習的時間,直到最後可以連續完成所有題目。
第二,意見回饋方面,由於我選擇自學,没有老師的幫助,要發現自己在學習上的弱點需要觀察自己的表現,所以我一直有記錄每次練習的分數還有詳細看自己做錯的題目,從中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詞彙量不夠和文法上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於是我再找不同的方法去加強不足。例如為了提高詞彙量,每天在做錯的題目中抽出不懂的生字做成小字卡,每天翻看兩三次,直到熟練為止便加入新的生字取代舊的。後來發現這個方法很適合我,而且進度良好,現在一個星期可以記住100個詞彙以上。
最後一點是走出舒適圈,刻意練習的作者通過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什麼時候進步最快呢﹖ 就是走出舒適圈一些些,但不能離得太遠,否則會失去動機或者適得其反。舉個例子,我在聆聽方面覺得自己的耳朵聽得不夠快,就將錄音調成1.25倍、1.5倍甚至1.75倍的速度來聽,一開始覺得困難,慢慢適應了加快的速度後,等到正式練習時再調回正常速度,發現自己聽到的比以前多,而且答對的題目更多。那什麼時候要走出舒適圈呢﹖就是當學習到了某個階段,覺得自己的表現不進反退,或者停滯不前的時候,就要找出問題所在,並且想一些新方法去突破。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刻意練習後,我在聆聽和閱讀兩份考卷中每回答對的多益題目已經達到80題以上,結果出乎我的意料。我相信「刻意練習」可以應用在生活中很多不同的層面上,並且造成重大的改變。
如果你像我一樣,再聽到身邊有人說︰「我想學英文啊!不過.......」的時候,記住提醒他一句︰「那就從今天開始刻意練習吧!方法有很多......」
參考書目︰《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安德斯‧艾瑞克森,羅伯特‧普爾,方智出版社,2017年
雅言
雅言
喜歡到處走走停停,經常旅居不同的國家,探索當地文化,並以攝影和文字記錄所見所聞所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