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就是農曆牛年,感謝大家過去兩年的支持,在此先祝大家「牛轉乾坤,大吉大利發大財」!
說到發財,不知大家的發財術如何?但有一種發財術,就是到南投紫南宮求發財金與錢母,對於發財術的解析,我在
「拜拜經濟學」一書中有詳細的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從經濟理論分析,發財術簡單來說就是改變一個行為人的「風險偏好」,但問題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何自己改變風險偏好,而且可以順勢改變,說實在一點也不容易,這時候就必須藉由外力。通常來說,財神爺的信仰就可以簡單改變一個人的風險偏好。
雖說我並不清楚紫南宮的發財金是不是紫南宮發明的,但論其發財金的發放規模,紫南宮若論第一,大概也不會其他宮廟與之爭鋒,這就是我常論及的宗教經濟學的「靈力經濟效應」。「靈力經濟效應」沒有邊際遞減的問題,而且是遞增的特殊現象,所以,只要靈力經濟一旦產生,再沒有其他條件限制之下,靈力經濟的規模只會愈來愈大,信仰圈就會突破地方範疇,達到全國性的規模。
紫南宮的發財金與錢母就有這種特質,在物以稀為貴且人人愛財的動機驅使之下,即使需要餐風露宿排隊數日,求財的信徒依然趨之若鶩!
所以,是信仰讓信徒的風險偏好改變了!廟口經常會見到信徒來還金還願,對於廟口的其他信徒眼裡看來,似乎會解讀成這裡的靈力現象是很顯著的,求了發財金與錢母就會大家一起發財。但若你冷靜的用邏輯去解析這個信仰現象,你就會發覺還金與還願只不過是「倖存者謬誤」罷了,因為大家只看到贏家,卻沒看見輸家,不是嗎?
會有機會成為贏家,不就是風險偏好改變了嗎?借金的規則中,其實就暗示信徒要從事較高風險的投資與理財,而不是單純借金消費。
「拜拜經濟學」一書應該是我最早提到所謂的借金發財術,只不是改變信徒的風險偏好罷了。
有了以上的基礎概念,接下來這則新聞,大家會認為真假錢母,哪個會有賺錢的靈力效應呢?
前述說過,是信徒本身改變了風險偏好,於是乎,信其有就真的有,效果就會產生。但當中我認為還是有一些行為上的差異,千辛萬苦排隊排隊得到的真錢母,與花錢買到的真錢母,以及上述的假錢母,行為效果還是有一些不一樣。我認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如果真是千辛萬苦排隊得到的錢母,因風險偏好改變還真的賺了錢,信仰會更為堅固,至於後者而言,就算真的賺錢,行為的改變不若前者,除了風險偏好之外,亦多了投機心態。
所以,我歸納來說,真假錢母都有改變風險偏好的效果,但假錢母多了份投機心態,至於效果而言嘛,應該只有短期效果,而不是透過信仰改變其長期效果。
祝各位新年發大財,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