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一種消費行為?從訊息動機說起

2021/12/26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篇是《拜拜經濟學》原汁原味,尚未編輯過的文章。大家可能不曉得,一本書從作者開始撰寫到成書之後,其實有很多文章與內容,礙於篇幅被刪除。這些被刪除的內容,並非不重要,而是在有系統的編輯之下,作者必須忍痛割捨。
這篇原標題是「信仰是一種消費行為」,再出版後標題改為「信仰是一種市場」,從微觀的觀點改為宏觀的觀點,內容上也做了較大幅度的修訂,甚至是整併。事實上微觀與宏觀只是一體兩面,從消費者(信仰者)的角度思考,是微觀,若從宮廟或者是社會觀點思考,就是宏觀。
這一篇,這裡應該講是消費行為前的動機論,指的是「訊息」,這個「訊息」到底是怎麼來的?又「訊息」影響了什麼?
從微觀上而言,如你為什麼會去宮廟付錢點燈;從宏觀角度思考,為什麼大家願意付錢祈福。所以,我文章與文意上做了程度上的修訂,大抵上就是以這方面的邏輯處理。內文括弧的部分,是我後來的註解。

從消費行為來看,宗教信仰本來就會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從消費者行為而言,信仰就是一種需求與動機),但反過來說,我們也只是從眾多的信仰商品中,選擇一個我們合意的商品來加以信仰。
我們又怎麼選擇一個信仰呢?
大致上,信仰的開始,會從接觸開始。總有人告訴你,這個宗教信仰可以幫助你如何如何,你願不願意接受呢?因此,你必須要有一個訊息來「啟發」你和「引導」你選擇。(建議大家去看看韓劇「地獄公使」)
偶爾會有一些朋友找我推薦某個信仰行為,我也很納悶的是信仰如何推薦與被推薦?宗教信仰本來就是個市場,如果信眾(消費者)覺得這個信仰(商品)對他帶來某些利益的話,自然而然他也會向其他人推薦這個信仰。
我也被推薦很多次,但通常我會顧左右而言它,我是個自主思考非常強烈的人,我不需要別人的推薦商品與消費,同樣的,我也不會去推薦別人選擇商品與消費。
有一回,我為了考博士班,我家夫人帶我去文昌廟和孔廟(身為一個考生,這是基礎的)。坦白說,我是個無神論者,要我借助於一個不可知的力量,來引導我做出一個選擇,我絕無法接受。但一個正常人類的心智模式,卻不是如此的「堅毅不拔」,也就是說一個人根本無法絕對理性,總有一絲絲的感性思維會隨時竄出,所以,我只好「拿香跟著拜」。
「你總是要問一下文昌帝君和孔子,到底你讀得成?還是讀不成博士班吧?」我家夫人這般說。
怎麼驗證呢?很簡單,華人的信仰就是求籤、擲筊(台語是『博杯』,台語說法很有意思,特別是『博』字)。我也依樣畫葫蘆的在文昌帝君與孔子像前「說明來意」,信徒某某某想問一下,我倒底讀得成博士班嗎?接下來就是到籤筒裡順勢拉出一支籤。根據習俗,似乎要取最高、最突出的那隻籤,然後拿著這隻籤,回頭再向文昌帝君與孔子確認一下是否就是這籤呢?如何確認,擲筊決定,如果是聖筊(允杯),就被確認了;如果是笑筊(笑杯),代表神明對你的選擇無法確認,或者是不知合意;如果是怒筊(陰杯)表示神明不認同,行事會不順,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
我們總是摸不透神明的「心意」與「旨意」,因為這個訊息可能不怎麼明確,於是乎透過擲筊來決定就可以明確很多,以機率來說最多有二分之一的機會可以獲得明確的指示,但也許是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但根據實驗的統計,擲筊或者是擲硬幣的機率,正反面的機率其實不是二分之一。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戴克尼斯(Persi Diaconis),對於硬幣正反面的機率進行一項研究,他指出硬幣在拋出時朝上的那一面,在停止旋轉後朝上的機率較朝下的那一面高。如此,擲硬幣絕非機率問題,而是物理問題。根據他的研究結果顯示,硬幣朝上的那一面,在它停止旋轉回到同樣位置時,機率為51%,朝上的那面與朝下的那面機率為51%比49%,絕非50%比50%。
擲硬幣不是機率問題,想必擲筊也不是機率問題,正因為筊的構成質量與形狀並非均一,加上長年的使用,或多或少皆有破損,因此,擲出的機率怎麼說也不是二分一,就同塗了果醬的土司從桌上掉下來,好像都是塗了果醬的那一面朝下?[1]
針對這個問題,新北市林口國中的一群學生參加了「第50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得到最佳鄉土教材獎,他們的題目正是「筊杯的疑惑」[2],我覺得這個題目實在太有趣了,正因為最大的趣味,其實是來自我們深自以為的事,擲筊的機率,真的是二分之一嗎?
他們煞有其事的進行實驗,從材質、大小、擲拋角度、彈跳進行實驗的結果,果然驗證擲筊機率真的不是二分之一,得出這樣的結論:
經由以上實驗發現筊杯是一個非均質的物體,所以筊杯在掉落時並非如同球體均質的狀態掉落,在掉落時會改變方向,也因為兩個筊杯的動能不同而使撞擊地面時產生彈跳和翻轉。觀察筊杯在不同角度撞擊地面時的情形,在經過多次的擲筊後發現擲筊的角度大於一百八十度後的擲筊,所出現的聖杯機率會大於小於一百八十度的擲筊。在經過3D 繪圖軟體和單一筊杯擲筊的實驗後,並統整數據及計算出筊杯圓弧面面積及平面面積做比較,在帶入聖杯結果計算公式中發現在理想狀態下聖杯機率會隨著彈跳而增加,發現圓弧面較大,則撞擊的機率就會較大,並由數據得知聖杯的機率非二分之ㄧ,而是四分之三。
這群好奇的國中生,更希望從這實驗當中,進而想改善筊杯的設計,希望能夠設計出一個公平機率的筊杯。
林口國中的學生研究出除出聖筊的機率並非我們以為的二分之一,其實,這二分之一也僅僅是理論值,而實際上筊杯的構成顯然會影響擲筊的機率結果,因此,照理說每一副筊杯的機率都是不一樣的,這好似應了宗教人士認為的「神意不可測」的說法。
因為神意不可測,於是乎我們明白一件事,就像Jesse Bering書中所言,就是我們人類演化的結果,我們常要追根究底,找出一個解釋。因此,我們把這個需求推到一個不可知的神界中,企圖從這當中找到一個「訊息」,這樣,我們的疑惑就可以被解釋出來,也安心許多。
當天我得到的訊息,自行解籤(我相信自己的國學造詣還可以)的結果是文昌帝君與孔子均要我再等等,有點「水到渠成」、「船到橋自然直」的說法,書多讀點,待時間到時再「指示」我下一步如何……其實,我早已經放棄繼續深造的想法,而我不知道神界的諸仙佛們,是否知道我的想法,而我也未再繼續「請示」下去,到底,何時我才可以讀博士班呢?又要等多久呢?(最後,我申請了兩所大學企管系博士班,全都被淘汰!
我不喜歡不可測,總認為不可測代表某些不確定,這個不確定也有可能是個「風險」也說不定啊!(這呼應了華人普遍的「不確定性規避」行為特徵。
怎麼那麼巧合,文昌帝君與孔子均要我「等」?其實,我自己解籤時其實已經先設論過了,也就是說我自己賦予這個籤詩的解釋,那是我自行解釋的結果,而非透過第三人如廟祝的解釋,當然是弄得一個巧合。
求籤與擲筊的過程中,信徒們就是想得到一個訊息,再透過神明的代理人進行解釋,我們就假定這些代理人,可以很精準的傳達神界的訊息給信徒,這當中,沒有扭曲與捏造,我們就把這個訊息,當成神界給我們的一個「答案」。
「訊息」,是一個宗教信仰中相當重要的程序,這個訊息我們會把它視為一種指示,或者是一種導引,而臺灣傳統道教信仰中,求訊息的方式我們倒是司空見慣了,只是說我們沒有去辯證說,為何我們需要一種來自於「天上」或者是「地下」的一個訊息呢?
我去過南投竹山的紫南宮向土地公、婆求財過,其實根本的動機是想福德金『求金』的方式,通常信眾會親自到紫南宮,向土地公、土地婆焚香祈福,之後,「取筊」向土地公、土地婆行禮並告之姓名、住處以及許下心中祈求的願望,然後「擲筊」。親身體驗一下求金這個過程,而非真的想借錢(最多也才向土地公商借六百元而已)。程序根據紫南宮的官網上是這樣說明的:
一、第一次擲筊獲得「聖筊」者,可求金陸佰元。
二、若第一次未獲「聖筊」,可再次向土地公行禮並告知姓名、住處以及許下心中祈求的願望,再次「擲筊」,如獲「聖筊」者,可求金伍佰元。
三、如此依次許願擲筊獲「聖筊」者,可求金肆佰元、參佰元、貳佰元、壹佰元。
四、若六次皆未獲土地公「聖筊」者,則請下次再來祈福許願求金。
根據求發財金的程序看來,信徒有二分之一(實際上應不是)的機會獲得土地公、婆的「指示」,說他真的很缺錢,可以商借六百元,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可借伍佰元,以此類推下去,直到第六次都得不到聖筊,這個機率是六十四分之一,代表土地公、婆認為這個人實在「不缺錢」,當然,缺錢的機率當然高於不缺錢。
但這個程序有點「瑕疵」,問題在於工作人員又如何取得土地公、婆對求金者的「真實」指示呢?正因為求金者只是向工作人員說明,土地公、婆「指示」他可以借多少錢,難道借金者不諱扭曲這個「指示」嗎?最終,會不會大家都有得借,皆大歡喜呢?或者,土地公、婆不會保佑扭曲指示的求金者發財呢?
這個求金的過程,其實也暗藏了一個玄機,在於求金的規則中明示說要花掉這筆錢去「生財」,而且不能用於投機與賭博(如買樂透彩券,但廟外卻有很多人兜售彩券)。因此,求金者的行為模式可能會因此改變,如變得比較冒險。而常理也告訴我們,風險與獲利經常是一體的,當求金者的態度與行為模式改變(可以說變得比較積極),他也許可以獲得一筆收益,也許是生意成功,也許是創業有成,合理化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可以解釋成獲得土地公、婆的庇佑,再回去還願(也許是一大筆錢)。
紫南宮的求金規則暗示了信徒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當行為一改變,很難說結果不會改變。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信仰其實可以改變信徒的行為模式,而這個行為的改變,來自於神界的訊息呢?
我們需要尋求一個解釋,一個可以被接受的答案,也勢必要接受的答案,正因為你我無法反駁神明給你的一個指示。
我曾看過一部法國電影,講的是三個美國傘兵空降到法國作戰的故事,其中一個中士提到,他選擇自願從軍的理由是他在教堂中祈禱了很久,祈求基督給他一個指示,最後他得到的指示竟然是要他志願從軍。他的父親是教會的牧師,面對他的獨生子可能要去面對戰爭的死亡而想勸他打消這個念頭(私心),卻又無法抗辯來自於基督的「訊息」,只能消極的接受這個事實。我認為導演在鋪陳這個場景時的張力還是不足,但卻也點出了宗教信仰間,仍是會存在有矛盾的問題。然我的想法是,把選擇的結果(其實是被選擇),歸因於神明的訊息指示,在某些場合中(如戰爭),是不是更容易拿來「利用」呢?
有很多極端的宗教,在2012年以為是馬雅曆的世界末日,集體選擇自殺,根本就是相信神明的指引與訊息是對的,不可逆的,他們必須服膺這樣的選擇,但選擇的背後依然是自利的,也許是求來世,或者脫離到另一個世界,但不管怎麼看待,這些所謂的迷信者,依然是服膺自利的選擇,他們選擇,且深自以為自己的選擇是最有利的,他們只不過是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去執行神意而已罷了。

[1] 英國Robert Matthews,藉由實驗證明了土司掉落地面通常都是塗有奶油的一面朝下,獲得了 1996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他根據莫菲定律(Murphy's Law)找了超過英國各地超過一千位的人來參與實驗(70% 為小學生,30% 為中學生),進行超過兩萬次的土司掉落實驗,最後統計結果,塗有奶油一面落地的比例是62%,比一般學者預期的高出了12%。(參見http://www.improbable.com/ig/winners/#ig1996),Robert Matthews的論文題目是”Tumbling toast, Murphy's Law and the fundamental constants”刊登在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Volume 16, Number 4, 1995。
118會員
175內容數
《巷子口經濟學》是我在2008年出版的臺灣第一本通俗與科普的經濟學,同時,在過去也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曾發行過繁、簡與韓三個版本,這個出版專題會持續收錄書上沒有內容、新的觀察現象以及文章的後續更新,並開放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