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甲子的功力怎麼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屬於職人的扎實功,又展現職人的創作精神,這裡一次看個夠,一起來學人生智慧。


raw-image

開店六十餘年的 #婁記饅頭,是 #鹽埕 #大溝頂 #第一公有市場 裏頭,少數還在營業的老店之一,婁伯與婁媽堅持守護著不變的味道,沒有SOP,心法都在工夫裏,持續飄散溫暖厚實的饅頭香。


raw-image


傳承兩代的手工饅頭,用在地製作的竹蒸籠現揉現蒸,據說每個月要換掉兩個蒸籠。饅頭入口扎實,一顆重達100多公克,是坊間軟泡泡饅頭的2倍重,高成本嗅得到老職人的堅持。一到出爐時間,整個市場飄散樸實無華的麵香,門口常排著長長人龍等著,大約下午不到六點就要期待再相會了。


raw-image


結實的質地可感受到婁伯純手工的勁道,入口是很純粹的麵粉香,尤其是胚芽饅頭的香氣,纖維小顆粒在充分咀嚼後在嘴裡緩緩散開。將饅頭切開有超美的線條,一層層的像大理石的紋路,慢慢剝、慢慢食非常有咬勁,跟目測不到50歲的他(實際年齡不好說)一樣,有男子漢的存在感。紮實有嚼勁與坊間蓬鬆綿軟口感決戰,前者絕對完勝!


raw-image


婁伯大概還懷著當兵數饅頭的心情,讓客人吃下一顆,心就飽了、滿足了。他說懂得品嘗的人,就能明白饅頭是大俗大雅之物,可配雜菜稀飯,也可以配魚翅燕窩,其實配上婁媽手工製作的辣椒醬,才是老饕的心頭好。辣蘿蔔的鹹香與饅頭的天然甜味達成微妙平衡,下肚後額頭微微冒汗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如果是冷凍品想要變換新吃法,可以切成小方塊加入小魚辣椒醬下鍋翻炒,就是下酒佐茶的私房小菜。


raw-image


在攤位後忙著招呼客人的婁媽,看著相知相惜40多年老伴精神抖擻的樣子,總是帶著笑意和欣賞。其實婁媽才是真正的大美女,就算酷熱的夏天及旁邊冒熱氣的蒸籠,蒸出了滿臉的汗珠,她仍是一派從容的優雅,跟紳士派作風的婁伯真是登對,一來一往的逗趣互動令人羨慕,據說還被稱為現代版神雕俠侶。


raw-image


幽默又風趣的談吐,當時婁杯杯應該是這麼「煞」到美女老婆的,他的勇於嘗試及學習精神,更是讓年輕一輩佩服得五體投地。據說三、四十歲的他周遊列國,前幾年還有人邀他去拍廣告,這陣子他迷上了紙雕,用各種紙張割割剪剪貼貼,形塑自己心中的美好圖像。


raw-image


稱自己是「鹽埕區理查‧吉爾」的他無師自通,原本是看別人做而有樣學樣,後來為了發展自己喜歡的風格,每天做饅頭、賣饅頭的空檔,就是他專心創作的時間,作品陸續出現在老舊的牆面,我笑稱攤前的走道已成了藝廊。最近他的「不務正業」竟開花結果,在藝文空間辦了紙雕個展,展出立體的荷花等大型作品,嘴上雖然謙虛地說還不成氣候,眼睛裡卻散出熱情的光芒,臉上帶著突破的渴望。


raw-image


在攤位前買不吃會想念的饅頭,跟有40多年好默契的夫妻檔閒話家常、說說笑笑,生活真的沒有什麼過不去的;看著婁伯這位素人藝術家,對很多事物都帶著好奇和渴望,會發現,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這才是真正的 #斜槓 精神呢!


raw-image


生活記憶中的聲音、氣息與味道,常隱身在講求快速和近利的社會現實中,但不經意流失的經典,終將像青春小鳥般一去不復返,留下來的才更顯得彌足珍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自己的沙龍
50會員
122內容數
人生裡面最好的情景,是愛自己,好好生活,吃得下睡得著,並能發自內心微笑。 這麼簡單,卻很少人做到。「愛」是強迫不來的,「愛自己」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重要的根本是,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 人生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好好被對待。
愛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3
《瀑布》一片涵蓋了母女關係、家庭如何承擔精神疾病、及心理壓力扭曲下帶來的正面影響,透過電影中精神科醫生與女兒的互動所蘊含的情感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接納是核心。故事敘述了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與所面臨的壓力中共同成長、共同轉化,面對壓力匯集的「瀑布」,勇於面對,最終選擇信任、守護彼此。
Thumbnail
2024/04/23
《瀑布》一片涵蓋了母女關係、家庭如何承擔精神疾病、及心理壓力扭曲下帶來的正面影響,透過電影中精神科醫生與女兒的互動所蘊含的情感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接納是核心。故事敘述了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與所面臨的壓力中共同成長、共同轉化,面對壓力匯集的「瀑布」,勇於面對,最終選擇信任、守護彼此。
Thumbnail
2022/07/15
她的眼睛總是晶亮,眼神帶笑又帶著光,就算戴著口罩,讓人還是可以感受到溫度及微笑的嘴角,清亮的聲音裡有股力量,伴著接納包容的肢體語言,真誠又直率,會吸引人想跟她多聊聊,因為知道她在認真聆聽。 找到生命的渴望 從世界走進台灣的南方聚落 無所畏懼的膽識 沒包袱、我來做
Thumbnail
2022/07/15
她的眼睛總是晶亮,眼神帶笑又帶著光,就算戴著口罩,讓人還是可以感受到溫度及微笑的嘴角,清亮的聲音裡有股力量,伴著接納包容的肢體語言,真誠又直率,會吸引人想跟她多聊聊,因為知道她在認真聆聽。 找到生命的渴望 從世界走進台灣的南方聚落 無所畏懼的膽識 沒包袱、我來做
Thumbnail
2022/06/02
在台中 的 青草巷 遊走,會有引人遐想的異國情調,連中醫診所的招牌都附上印文和越文,還夾雜了東南亞情調的理容院、小吃,加上古樸的青草藥店,讓人以為穿越時空。 不用買就免費奉茶 博學多聞來自跟客人的交流 每一種植物都是寶 對於在地產業的使命感 巷子裡有堅持的身影
Thumbnail
2022/06/02
在台中 的 青草巷 遊走,會有引人遐想的異國情調,連中醫診所的招牌都附上印文和越文,還夾雜了東南亞情調的理容院、小吃,加上古樸的青草藥店,讓人以為穿越時空。 不用買就免費奉茶 博學多聞來自跟客人的交流 每一種植物都是寶 對於在地產業的使命感 巷子裡有堅持的身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身為肉粽控隨時都在尋找好吃肉粽的路上,我好愛好愛糯米裡有著粽葉的香味,這一家是想吃肉粽時偶然發現的,結果讓我有記憶點的反而是碗糕,上面有加上筍子跟肉末,還有一點點的菜脯,我自己很少看見碗糕上面加筍子的,而且餡料不會太鹹,吃了也比較不會膩。 外觀就是一般的住家,騎樓放著攤子,外面擺上簡單醒目的招牌,老
Thumbnail
身為肉粽控隨時都在尋找好吃肉粽的路上,我好愛好愛糯米裡有著粽葉的香味,這一家是想吃肉粽時偶然發現的,結果讓我有記憶點的反而是碗糕,上面有加上筍子跟肉末,還有一點點的菜脯,我自己很少看見碗糕上面加筍子的,而且餡料不會太鹹,吃了也比較不會膩。 外觀就是一般的住家,騎樓放著攤子,外面擺上簡單醒目的招牌,老
Thumbnail
上次因為是吃冰淇淋口味的,所以這吃點不一樣的,來點酥脆口感的「銅殼餅」「手燒煎餅」這兩種吃起來酥脆,很唰嘴,尤其是「銅殼餅」薄薄的,吃到嘴嘎啦嘎啦,一口接一口,袋子內的餅乾一下就吃到見底,還好我們大人自己有先吃過,不然一定吃不到,「手燒煎餅」也是很好吃,真的很脆,又不會太硬,看電視、當下午茶點心都很
Thumbnail
上次因為是吃冰淇淋口味的,所以這吃點不一樣的,來點酥脆口感的「銅殼餅」「手燒煎餅」這兩種吃起來酥脆,很唰嘴,尤其是「銅殼餅」薄薄的,吃到嘴嘎啦嘎啦,一口接一口,袋子內的餅乾一下就吃到見底,還好我們大人自己有先吃過,不然一定吃不到,「手燒煎餅」也是很好吃,真的很脆,又不會太硬,看電視、當下午茶點心都很
Thumbnail
前幾天朋友送了好吃的月餅禮盒,看到盒子上印著很眼熟的店名,但忘記在哪邊看過,然後搜尋一下,才發現原來離我住的地方這麼近,常常走路經過還會看一下裡面賣什麼,雖然在中華商圈內,但是會因為這邊太多好吃的店家而忽略掉,問了店家才知道【口樂福喜餅蛋糕專門店】是一間經營40幾年的老店。 店家的綠豆椪(純綠豆沙)
Thumbnail
前幾天朋友送了好吃的月餅禮盒,看到盒子上印著很眼熟的店名,但忘記在哪邊看過,然後搜尋一下,才發現原來離我住的地方這麼近,常常走路經過還會看一下裡面賣什麼,雖然在中華商圈內,但是會因為這邊太多好吃的店家而忽略掉,問了店家才知道【口樂福喜餅蛋糕專門店】是一間經營40幾年的老店。 店家的綠豆椪(純綠豆沙)
Thumbnail
自稱「糯夫」的老闆-劉雨樵,曾經是踩著單車流浪賣米糕的少年,幾年過去後落腳於台南市區昆沙宮廟旁的老房子,也歷經大排長龍,被客怨「一碗米糕裝34秒是在裝忙!」的紛爭後,現在終於有安定下來的感覺了!
Thumbnail
自稱「糯夫」的老闆-劉雨樵,曾經是踩著單車流浪賣米糕的少年,幾年過去後落腳於台南市區昆沙宮廟旁的老房子,也歷經大排長龍,被客怨「一碗米糕裝34秒是在裝忙!」的紛爭後,現在終於有安定下來的感覺了!
Thumbnail
收到朋友寄來的台中名產「你最蒸粿」有點好奇,所以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你最蒸粿」是一位想念家鄉味的回鄉青年,回想起當年阿嬤拿手的純米製蘿蔔糕,所以他開始尋找改變的可能,也因此開始了「蒸粿」的開發。 ※我自己當時的用餐經驗與感受,每個人口味不同,不同時段遇到的狀況也不一樣,請斟酌觀看 ^ ^
Thumbnail
收到朋友寄來的台中名產「你最蒸粿」有點好奇,所以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你最蒸粿」是一位想念家鄉味的回鄉青年,回想起當年阿嬤拿手的純米製蘿蔔糕,所以他開始尋找改變的可能,也因此開始了「蒸粿」的開發。 ※我自己當時的用餐經驗與感受,每個人口味不同,不同時段遇到的狀況也不一樣,請斟酌觀看 ^ ^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有再也不見的味道,只能靠著記憶拼湊用餐畫面,一邊感嘆無常。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有再也不見的味道,只能靠著記憶拼湊用餐畫面,一邊感嘆無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