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台中 的
青草巷 遊走,會有引人遐想的異國情調,連中醫診所的招牌都附上印文和越文,還夾雜了東南亞情調的理容院、小吃,加上古樸的青草藥店,讓人以為穿越時空。
慢慢走細細看,來到巷口的轉角,突然出現一張比陽光還耀眼的笑臉,細瘦直挺但又帶親切感的老人家說:「你要看老房子,除了斜對角比較完整,左邊第四家可以看到原貌,右手邊轉過去有一整排的木造房子,都可以看看。」這,是算命鋪嗎?他怎知旅人的渴望?
老人家大概看到了猶豫,又說:「貴重的物品帶走,腳踏車和其他東西可以放這裡沒關係,去看看。」在他帶著鼓勵的眼神話語之下,很放心地可以找到重點、輕鬆拍照、抬頭欣賞歲月的痕跡,還有避開來來往往的新住民、移工朋友的好奇眼光。回到原地,才知道這是一家稱為 阿蘭百草茶的青草店。
不用買就免費奉茶
37度接近中午的日曬下,走了一圈好熱好渴,看起來應該是老闆的他立馬倒上一杯青草茶,「又是招客的手段?」城市人的防衛心馬上湧起,他依然笑著:「喝喝看,可以解渴,來的客人我都會請他一杯,不用買。」其實在前攤已買了一杯冰涼咕嚕下肚,還是無法解渴,但這一杯常溫的黑色液體,一入喉就覺得甘潤溫和,沒有甜味但又沒澀口的藥草味,感覺身體馬上降了10度。
他帶著欣賞和自信看著我的一臉驚訝,又補充說:「這是我媽媽研發的配方,還可以提升防疫力,尤其現在疫情期間,很好用,可惜它不是清冠一號。」哈哈哈地笑了幾聲。我捶了捶肩膀說今早起床腰酸背痛、昏昏欲睡,他又倒了一杯顧肝茶,叮嚀要在嘴裡默數30下再吞下,會感覺腦子清明一些,他對自己嚐百草的研發很有自信,秘訣就是「藥材道地、遵循古法」,但沒有繼續講青草茶的事,開始聊起病毒和細菌。
博學多聞來自跟客人的交流
青草藥是家傳事業,老闆說自己什麼草都摸過,因為做這途,一定要自我充實,自己找資料。他說因為要深入了解醫藥,很鉅細靡遺地分析 covid-19的病毒株,還有起源、演變,又講了一些微生物的概念,讓人錯覺到了生化實驗室,但他妙語如珠、引經據典,就像聽有趣的故事,原本想到下一個地方尋寶,他抓住了旅人求知的腳步。
70多歲的長者滿口DNA和RNA,還用了易懂但獨到的比喻形容細菌和病毒,還拿出自己的筆記解釋脈絡,但又謙虛地說不登大雅之堂,所以不給拍照,他很開心有這些機會能夠跟各樣的顧客交談,開了眼界也學了很多的知識,他還會自己再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每一種植物都是寶
大概每隔三分鐘,對話就會被打斷一次,因為熟客有的要買藥材,有的要買植物的根莖,有沐浴的香茅、外敷挫傷的冇骨消青草,有些買各式的茶品,退火的、止渴的、好喝的、護眼的、顧肝的,連熬夜的學生和上班族都可以為他們量身打造。有位女士帶著80多歲的老爸爸散步停下來,又被老闆招呼喝一杯,然後心滿意足地拿了兩瓶走。
欣賞著貨架上琳琅滿目的藥草名,很多都是第一次看過,「破布子」竟然可以當藥草?老闆說萬物都有情也有功能,各式青草與藥草都是讓人解渴又保健的飲料,醫食同源,每種植物也有它的功效,只是要用在合適的地方。
對於在地產業的使命感
很感慨中區這個舊城區的沒落,很多頹圮的空屋沒人理,卻又有一些建物在建,但一入夜卻像空城。詢問眼前這位智者的看法,他很淡定的說「人潮」就像潮汐,總有漲潮退潮,把握每個時機就對了。
他說在台中說到青草,首先聯想到的是中區的青草街,青草街並非真實路名,而是 成功路90巷 鄰近區域有多間青草行群聚,久而久之就成了俗稱。1948年,此巷弄出現了第一間青草店,之後店家數量增加,成為著名的青草集散地,除了販賣青草茶、養肝茶等飲品外,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青草藥,從新鮮到乾燥均有販售。
日治時期這裡曾是埤圳宿舍,後來臺灣人進入居住,被稱作「二等厝」,而一等厝則是中山路、繼光街一帶,多為日本人住家與商店,接著成功路90巷被命名為市場巷,此處算是 第一市場 的延伸,有許多攤商進駐,當時巷口有間惠生西藥房,因此部分在地人也叫它「惠生巷」,在中區最興盛的日子裡,伴著市民成長,第一市場火災後重建成大樓,也就是現今的「東協廣場」,許多東南亞移工會此地聚集,原有的產業也有變動和蕭條。
幾年前他覺得要讓這條小街上的青草店家能夠延續,發動了造街運動,但依然擋不過時代的洪流,連原本努力爭取的景觀沒多久就被破壞了,店招與路牌陳舊沒人維護,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還是很開心拿出絕版的中央區的地面照給我欣賞,叫我拍下來不然已經看不到了,我擔心漢方的天然草本智慧失傳,老闆倒是很樂觀:「我們不是夕陽產業,是特殊行業。」
巷子裡有堅持的身影
他因為父親而接觸國術,之後鑽研藥理和醫理,顧店之餘,還在國術協會的研習課程中擔任講師,或參加義診活動,他說愈做愈如魚得水,每天都很快樂。在青草與國術間,老闆 #陳輝南 樂於透過自己的專業幫助他人,而青草業介於醫療與食療之間,他不怕客人愈來愈少,認為反而是醫療的後盾,很多人的一絲希望。
他堅持到最後一刻,不僅在等待客人,也在等有心人願意接觸,更等著滿足旅人渴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