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瀑布》:灰藍帷幕之後的母女情

2024/04/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驚悚片,我倒覺得《瀑布》在看似暗黑中充滿了溫暖和愛,例如婚姻中淡出的前夫、精神科醫生、住院病患,尤其看似叛逆的女兒。

雖然故事發生在台灣處於疫情艱困的時期,現在看起來還是一種緊繃,被迫一起居家隔離的母女,兩人長久埋藏的嫌隙在密閉的家中逐漸擴大,情緒風暴一觸即發。以下討論涉及部分劇情,請慎入。

raw-image


母親的心理困局在電影一開始即有明確的意象,大樓家中的外牆正在做整修,掛上一整片遮蔽的藍色帆布,讓客廳成為陰暗的灰藍色調,母女就像住在瀑布之後,疫情砍掉了正常的社交與穩定的財務,也讓壓力凝聚成心理與身體上的監獄。

失焦的母女

面臨失婚的孤單、女兒忤逆的無奈、職場的受挫以及染病風險、減薪、隔離等,種種的狀況都加深單親媽媽的不安與無助感,不經意的閒談都能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力在家庭的裂縫龜裂間滴水穿石,成了萬馬奔騰的澎湃瀑布,想逃離的身心卻已被洪流帶走。

母女間缺乏良性溝通的互動,卻因疫情隔離而被迫直視面對,種種大小事積累下幻聽及幻覺出現,母親將所有情緒毫無保留的如大水潰堤般宣洩,習以為常的日子面臨著地壞天崩的改變。

《瀑布》真實呈現出母職角色帶來的焦慮感,害怕自己身體或心理萬一撐不住,會無法照顧陪伴孩子,更擔心他們看見母親脆弱的模樣。身為母親不僅要付出心力、隱藏情緒,還得負責撐起一片天,讓家庭環境呈現安全、穩定、正常的形象。

但就算母親是家庭的靠山,親子之間還是有講不完的理、釐不清的糾結,尤其面臨不同世代的價值衝突,更是說不透。家人爭執的關鍵不在道理本身,而是在態度:同樣的一句話,是以責備、質問的語氣,或是站在同理角度?後者才會帶給對方愛與信任的感覺。

谷底的向上

危機也是轉機,面對沉浸在思覺失調症中、逐漸交出現實感的母親,女兒擔憂起母親的安危,重新學習當關係緊密的家人,與先前的冷漠叛逆判若兩人,全片圍繞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接納」,就像精神科醫生跟女兒說:「治療的方式有幾種,最重要的就是陪伴、理解、關懷。」

神老師&神媽咪在《孩子的不凡來自你的不厭其煩》書中也說:「陪伴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於是,有次母親又有了幻覺,認為門外有衛兵在監視著,女兒收起了「想頂嘴」或「不信任」的對立情緒,不僅不否定媽媽所想所說,還演起了趕走衛兵的劇碼,詼諧之餘讓人對女兒有份辛酸與感動--她因為愛而帶著母親撐破疾病每一刻的試煉。

自己可以的抉擇

病房走廊上病患哼著《抉擇》,歌詞裡「點點灑落了滿地」,「雨」似乎象徵隨著治療及個人選擇,勇於面對壓力匯集的「瀑布」,已從滂沱中漸歇漸緩、往「點點」化解的趨勢。出院後母女的一段對話,是母親回歸現實感的開始,她突然懂了耳邊那轟隆隆的喧鬧是瀑布,而當下湍急之水流已平緩流動,一切安好。

母女在妄想扭曲的路上披荊斬棘,再次尋回本質中的真善美,相扶相持走過的是一份親情。不畏周圍如何風雨飄搖,都願意克服萬難,選擇信任、守護彼此,這就是最美好、最動人的抉擇 。

面對在身處爆衝或幽暗裡的人,導演藉著媽媽口中說:「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是的,因為在乎所愛的對方,也會好好地疼惜自己。

片末,種種情緒雖有時仍像溪流暴漲後的水面,如惡龍迅速吞噬河道的寧靜,或許大雨洩洪後仍會激起陣陣的漣漪,但終究會回到平靜。某些時刻我們也要直視內心灰藍的「瀑布」,讓自己有機會讓瀑布轉化為灌溉的溪流。

44會員
105內容數
人生裡面最好的情景,是愛自己,好好生活,吃得下睡得著,並能發自內心微笑。 這麼簡單,卻很少人做到。「愛」是強迫不來的,「愛自己」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重要的根本是,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 人生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好好被對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