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篇23:表面這樣,裏面那樣

對話篇23:表面這樣,裏面那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不要理他,越理他,他哭得越厲害。—小孩在哭的時候,有大人這麼說。

2.不要想了,越想越難過。—不管是告訴自己或告訴別人,常常聽到這句話。

3.不要再給他吃了,越吃越多。

4.不要掃了,你將髒東西都掃出來了,本來沒那麼髒的。

5.我不要做家事了,家事越做越多。

6.我不要收拾、整理了,越收東西越多。

7.水溝不要清,你一清,臭味都跑出來,臭死了,原來都不臭的。

8.一開始就要跟媳婦住,讓她習慣。—我媽媽說的。

9.按摩很痛,不要做。

10. 做復健很痛,不要做。

11. 諮商時要說過去的事情,很難過,不要去。

12. 將腫包割開,膿都跑出來了,很噁心,不要切。


我想說的


1.小孩為什麼哭?他有他的需求啊!「只有」大人有能力滿足他的需求,小孩自己不行。

2.如果多想一想,將問題想清楚了,是不是就比較不難過了呢?

3.他為什麼好像吃不飽的樣子?有沒有去探討一下原因?也可能吃夠了,就不再吃了。

4.原來藏在「裏面」,就「不」髒了?

5.我聽過有些女人說這樣的話。真的,家事沒做,也不會死,大家都活得好好的。

6.和做家事一樣,看起來越做越多。

7.是的,「原來」都不臭,跟4一樣。

8.當時我心想:「以後日子還很長,住在一起,會有許多的磨擦,將妳和媳婦間的情份都磨光了,到更老,需要她照顧的時候,誰要理妳呢?」當然沒說出來。

9.有人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去按摩,然後又成天說他這裏痛,那裏酸的。

10. 醫生開給他復健的處方,他不做,因為很痛。

11. 因為要說過去,會難過就不去,寧願每天小難過,偶而大難過。

12. 膿包在裏面,看不到就以為沒有。


「表面」和「裏面」常常是不一樣的

「表面」和「裏面」常常是不一樣的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89會員
681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註:下面這些話,有沒有人說過?我不記得了,不確定,但是一直在我的腦袋裏,就將它們寫出來—我好像有寫小說和編劇的才能,哈!
我的感想是,人都為自己辯解,抓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話;性騷擾發生時,加害者會說的話。
她那麼說,是以「評者」的角色和姿態在「評」我對顏色的眼光。顏色的喜好,每個人不同,沒有好或不好,對或不對的,她那麼說,表面上是誇獎或讚美,但是我的心裏是不舒服的—她憑什麼以評者的姿態來評我對顏色的眼光呢?
「成見」是固定的看法或說法,什麼都不想,就一口斷定「什麼就是怎樣」;「推論」是用之前的許多經驗(訊息),推出一個結論,之後,只要碰到類似的情形,就推論到一樣的結論去。
有些人老是愛講些讓人討厭的話,不吭聲、不回應是一種方法,但如果有個回答可以讓他不再說的話,不是很好嗎?
寫到這裏,我想到:1. 資源和知識的問題,不知道有別的可能的人,就放棄,什麼都不動了;沒有吸收新的知識,就從經驗裏找方法。幸運的,我知道,至少可以問人或去查,去確認,而不只是自己的舊經驗和「聽XX說」而已。……
註:下面這些話,有沒有人說過?我不記得了,不確定,但是一直在我的腦袋裏,就將它們寫出來—我好像有寫小說和編劇的才能,哈!
我的感想是,人都為自己辯解,抓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話;性騷擾發生時,加害者會說的話。
她那麼說,是以「評者」的角色和姿態在「評」我對顏色的眼光。顏色的喜好,每個人不同,沒有好或不好,對或不對的,她那麼說,表面上是誇獎或讚美,但是我的心裏是不舒服的—她憑什麼以評者的姿態來評我對顏色的眼光呢?
「成見」是固定的看法或說法,什麼都不想,就一口斷定「什麼就是怎樣」;「推論」是用之前的許多經驗(訊息),推出一個結論,之後,只要碰到類似的情形,就推論到一樣的結論去。
有些人老是愛講些讓人討厭的話,不吭聲、不回應是一種方法,但如果有個回答可以讓他不再說的話,不是很好嗎?
寫到這裏,我想到:1. 資源和知識的問題,不知道有別的可能的人,就放棄,什麼都不動了;沒有吸收新的知識,就從經驗裏找方法。幸運的,我知道,至少可以問人或去查,去確認,而不只是自己的舊經驗和「聽XX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