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篇23:表面這樣,裏面那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不要理他,越理他,他哭得越厲害。—小孩在哭的時候,有大人這麼說。
2.不要想了,越想越難過。—不管是告訴自己或告訴別人,常常聽到這句話。
3.不要再給他吃了,越吃越多。
4.不要掃了,你將髒東西都掃出來了,本來沒那麼髒的。
5.我不要做家事了,家事越做越多。
6.我不要收拾、整理了,越收東西越多。
7.水溝不要清,你一清,臭味都跑出來,臭死了,原來都不臭的。
8.一開始就要跟媳婦住,讓她習慣。—我媽媽說的。
9.按摩很痛,不要做。
10. 做復健很痛,不要做。
11. 諮商時要說過去的事情,很難過,不要去。
12. 將腫包割開,膿都跑出來了,很噁心,不要切。

我想說的
1.小孩為什麼哭?他有他的需求啊!「只有」大人有能力滿足他的需求,小孩自己不行。
2.如果多想一想,將問題想清楚了,是不是就比較不難過了呢?
3.他為什麼好像吃不飽的樣子?有沒有去探討一下原因?也可能吃夠了,就不再吃了。
4.原來藏在「裏面」,就「不」髒了?
5.我聽過有些女人說這樣的話。真的,家事沒做,也不會死,大家都活得好好的。
6.和做家事一樣,看起來越做越多。
7.是的,「原來」都不臭,跟4一樣。
8.當時我心想:「以後日子還很長,住在一起,會有許多的磨擦,將妳和媳婦間的情份都磨光了,到更老,需要她照顧的時候,誰要理妳呢?」當然沒說出來。
9.有人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去按摩,然後又成天說他這裏痛,那裏酸的。
10. 醫生開給他復健的處方,他不做,因為很痛。
11. 因為要說過去,會難過就不去,寧願每天小難過,偶而大難過。
12. 膿包在裏面,看不到就以為沒有。
「表面」和「裏面」常常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671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註:下面這些話,有沒有人說過?我不記得了,不確定,但是一直在我的腦袋裏,就將它們寫出來—我好像有寫小說和編劇的才能,哈!
我的感想是,人都為自己辯解,抓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話;性騷擾發生時,加害者會說的話。
她那麼說,是以「評者」的角色和姿態在「評」我對顏色的眼光。顏色的喜好,每個人不同,沒有好或不好,對或不對的,她那麼說,表面上是誇獎或讚美,但是我的心裏是不舒服的—她憑什麼以評者的姿態來評我對顏色的眼光呢?
「成見」是固定的看法或說法,什麼都不想,就一口斷定「什麼就是怎樣」;「推論」是用之前的許多經驗(訊息),推出一個結論,之後,只要碰到類似的情形,就推論到一樣的結論去。
有些人老是愛講些讓人討厭的話,不吭聲、不回應是一種方法,但如果有個回答可以讓他不再說的話,不是很好嗎?
寫到這裏,我想到:1. 資源和知識的問題,不知道有別的可能的人,就放棄,什麼都不動了;沒有吸收新的知識,就從經驗裏找方法。幸運的,我知道,至少可以問人或去查,去確認,而不只是自己的舊經驗和「聽XX說」而已。……
註:下面這些話,有沒有人說過?我不記得了,不確定,但是一直在我的腦袋裏,就將它們寫出來—我好像有寫小說和編劇的才能,哈!
我的感想是,人都為自己辯解,抓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話;性騷擾發生時,加害者會說的話。
她那麼說,是以「評者」的角色和姿態在「評」我對顏色的眼光。顏色的喜好,每個人不同,沒有好或不好,對或不對的,她那麼說,表面上是誇獎或讚美,但是我的心裏是不舒服的—她憑什麼以評者的姿態來評我對顏色的眼光呢?
「成見」是固定的看法或說法,什麼都不想,就一口斷定「什麼就是怎樣」;「推論」是用之前的許多經驗(訊息),推出一個結論,之後,只要碰到類似的情形,就推論到一樣的結論去。
有些人老是愛講些讓人討厭的話,不吭聲、不回應是一種方法,但如果有個回答可以讓他不再說的話,不是很好嗎?
寫到這裏,我想到:1. 資源和知識的問題,不知道有別的可能的人,就放棄,什麼都不動了;沒有吸收新的知識,就從經驗裏找方法。幸運的,我知道,至少可以問人或去查,去確認,而不只是自己的舊經驗和「聽XX說」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寫這篇時,我大致上已經完成了第一篇內容的整理。 對別人而言,讀完那一段是幾分鐘的事情,我卻無法自拔的把每根毛剝開來摸看看。 這將會是持續一段相當久的時間,慢慢整理與發文。 本篇是說明一些我在整理時的想法與動機。
Thumbnail
孩子們不僅探索了 B612 星球的神秘與美麗,也在課後用畫筆描繪心中的畫面,並繪製剪裁自己喜愛的小王子形象,將它們貼滿白板上的 B612 星球。
Thumbnail
這篇對話探討了員工培訓的效益及其影響因素,通過對話揭示了訓練過程中常見的挑戰與解決策略。透過主管的指導,新人瞭解到訓練不僅需密切與工作實際結合,還需創造支持性環境及提升學習動機,最終確保訓練能夠真正轉化為工作效益。強調了需求分析、持續跟進及績效評估的重要性,並為人資專業人士提供了可行的最佳實踐方法。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運用幽默會有什麼效果呢?幽默和一般的笑話又有什麼不同?「幽默」一詞譯自英語humor,林語堂認為:「凡是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鑑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靜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顯露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可見幽默其實是具有智慧與妙趣的。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從前的朋友,他家是傳統的透天厝。他的新婚妻子要求拆掉儲藏室跟改造㕑房。我們一堆人就去用了半天,把該拆的都拆了,然後因為一身灰土,就借用他家的浴室梳洗一下,我是最後一位完工的,當我離開浴室後,他妻子馬上用刮水刀和消毒液把浴室整理了一遍,再啟用除霉烘乾機。朋友們相視一眼,就都默默的離開了! 他的妻子有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寫這篇時,我大致上已經完成了第一篇內容的整理。 對別人而言,讀完那一段是幾分鐘的事情,我卻無法自拔的把每根毛剝開來摸看看。 這將會是持續一段相當久的時間,慢慢整理與發文。 本篇是說明一些我在整理時的想法與動機。
Thumbnail
孩子們不僅探索了 B612 星球的神秘與美麗,也在課後用畫筆描繪心中的畫面,並繪製剪裁自己喜愛的小王子形象,將它們貼滿白板上的 B612 星球。
Thumbnail
這篇對話探討了員工培訓的效益及其影響因素,通過對話揭示了訓練過程中常見的挑戰與解決策略。透過主管的指導,新人瞭解到訓練不僅需密切與工作實際結合,還需創造支持性環境及提升學習動機,最終確保訓練能夠真正轉化為工作效益。強調了需求分析、持續跟進及績效評估的重要性,並為人資專業人士提供了可行的最佳實踐方法。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運用幽默會有什麼效果呢?幽默和一般的笑話又有什麼不同?「幽默」一詞譯自英語humor,林語堂認為:「凡是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鑑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靜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顯露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可見幽默其實是具有智慧與妙趣的。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從前的朋友,他家是傳統的透天厝。他的新婚妻子要求拆掉儲藏室跟改造㕑房。我們一堆人就去用了半天,把該拆的都拆了,然後因為一身灰土,就借用他家的浴室梳洗一下,我是最後一位完工的,當我離開浴室後,他妻子馬上用刮水刀和消毒液把浴室整理了一遍,再啟用除霉烘乾機。朋友們相視一眼,就都默默的離開了! 他的妻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