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其實借這本書是一個很奇妙的緣份,我對楊照先生的印象一直是仰慕已久,但由於手上書債太多,所以一直沒有機會拜讀。最近想多讀一些台灣作家的作品,當然就不可以放掉楊照先生,一上圖書館預約,天啊!他出了好多書真是令我不知從何下手,就先生哪本沒有被預約借走,就先借哪本吧!沒想到圖書館一送來的是這一本書,看完之後真是讓我相見恨晚,見到朋友一定要大肆宣傳。這本初刷是2015年,即使到現在2021年,依舊很適合身為父母或是在教育現場的人看。

我認為楊照先生這本書不但是一針見血的點出台灣教育界長年來教改的問題,更是令人讀畢之後,不得不針對這個膿胞用力把膿給擠出來,否則教育這個問題只會依舊成為更大的膿胞罷了。他說,這個教育問題,不只家有教改的家長和孩子要正視,而是全民都應該正視這個問題,這和古人所說的:教育是百年大計一樣,不容忽視。

其實坊間已經有不少的書都直指台灣教育的問題點在何處,升學主義掛帥,教改愈改愈讓人無所適從,說好的免試升學、十二年國教像是一場美麗的煙火謊言,最近的108課綱又是讓老師、家長和學長更茫然的改變。有些家長因為小孩已經脫離升學年紀,講起這個話題頗有男生們圍在一起一定要討論的話題——當兵樂!想當年啊~~~~~~然而當孩子脫離升學階段,這些家長只能用眼神默默的告訴後繼的家長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難怪乎台灣的出生率會逐年降低,台灣的年輕人寧可去養毛小孩,也不願意養兒育女。不改變教育,如何讓父母們更安心工作,無後顧之憂呢?

教改不是一促可及,除了學校老師、學生,最重要的是家長和社會觀念,當我們的媒體總是一再的標榜,台清交多優秀,有誰會問這些孩子你的夢想是什麼?有誰在乎這些?彷彿等你考上台大之後,所有的夢想都會成真似的。那和立志要成為有錢人,以為金錢可以買到一切有什麼兩樣呢?

以下節錄本書我喜歡的文字和大家分享

P.99 十五歲了,是時候讓他多接觸、多看看,知道世界那麼大,世界上有趣的事那麼多,原來別人都在追求各種稀奇古怪的興趣,他或許會對自己的生命,產生不同的看法。這是發掘。還有一些學生,已經清楚明白自己有什麼樣的興趣,可能也有那方面的天份,在那樣活動中獲得高度快樂與成就感。他們需要的,是有機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便投入得更深,精進自己的能力與品味。這是發展。

P.106 如何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最簡單的方去,就是不只相信答案,還知道答案怎麼來的。也就是不只學習知識的結果,還要學習知識的過程。講得更簡單一點,就是培養一種"追究道理"的態度,總是在問:這知識是怎麼來的?這知識跟我有什麼關係,那麼這樣的人,自然就不會那麼容易被群眾、專家帶到錯誤或殘酷的路途上去了。

P.116 教育讓人看見廣大的世界,教育給人自信,教育使得高壓強制的命令失效--民主的內涵於焉誕生。站在這樣歷史的基礎上,現實中最值得被提醒的,正是教育形式與教育內容的關切。穩定且堅實的教育體制,是維持台灣民主、開放社會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再接下來,中華民國是上升還是沉倫,也必然取決於我們今天給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教出什麼樣的人才。

P.129 逃避面對職場,面對不同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樣態。他們習慣於學校中和同儕之間的互動,沒有準備、也沒有意願要用別的方式面對別的人。同儕互動有一種自由,不需要多考慮說話、行為可能引來的反應;學生生活也有一種自由,不需要多考慮自己該如何安排時間;如何追求自我成就。離開了學校,當然就沒有這樣的自由了。

P.166 職志不是職業,不是拿來換錢養活自己的。職志是自己生命內在價值根源浮顯上來的,心甘情願的追求,一種你最有克服萬難、維持熱情從事下去的工作,一種你可以在其過程,而非結果中得到樂趣動力的工作。

P.174 閱讀才能碰觸英文最有用、最有價值的部分。閱讀得來的內容,而不是強調聽、說、會話的內容,更有機會進入我們的生命,影響我們理解這個世界,深化對這個世界的體驗,英文也才有機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真正的一部分,而不是膚淺的工具。

P.201 戒嚴之後沒多久,源遠流長的想像傳統,突然中斷消失了。沒有了具備壓迫的秩序答案,台灣社會也就失去了探索秩序安排應然課題的動力,自由自主帶來的不是百花齊放的想像力競逐,反而是想像力的消沉與寂寥。民主形式上綱為目的,而非手段,讓人錯覺以為就連民主操作的規範都可以用民主數人頭方式決定。這是錯誤的根源,也是導向民主無秩序的主因。為了讓民主制度成為有效的工具,幫我們實踐更公平正義、更豐富豐饒的理想目的,民主運作中的一些基本前提,是不能商量,更不能打折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herine Wang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2022/07/30
棄貓 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P.63 或許我們都只能各自呼吸不同世代的空氣,背負各自固有的重力活下去。而且只能在那框架的趨勢中成長下去。沒有好壞,那是自然的過程。就像現在年輕世代的人,不斷挑戰父母世代的神經一樣。 以上是我對此書最喜歡的佳句,。
Thumbnail
2022/07/30
棄貓 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P.63 或許我們都只能各自呼吸不同世代的空氣,背負各自固有的重力活下去。而且只能在那框架的趨勢中成長下去。沒有好壞,那是自然的過程。就像現在年輕世代的人,不斷挑戰父母世代的神經一樣。 以上是我對此書最喜歡的佳句,。
Thumbnail
2022/04/28
便利店人間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情緒是十分澎湃,一開始看到主角的設定,從小對情感表達和一般人十分不同。這是一種病嗎?一開始就讓我疑惑不已,很想知道這樣的人是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而她的成長背景又會遇到什麼樣的故事,會讓人一頁一頁的翻下去。 佳句摘錄: 我對這個充滿光芒的箱中世界寄予全面的信賴。
Thumbnail
2022/04/28
便利店人間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情緒是十分澎湃,一開始看到主角的設定,從小對情感表達和一般人十分不同。這是一種病嗎?一開始就讓我疑惑不已,很想知道這樣的人是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而她的成長背景又會遇到什麼樣的故事,會讓人一頁一頁的翻下去。 佳句摘錄: 我對這個充滿光芒的箱中世界寄予全面的信賴。
Thumbnail
2022/04/25
我想它會引起這麼廣大的回應,原因有很多,作者的文字功力不可置否,故事情節豐富卻不錯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在講述愛與夢想這兩個主軸,自然就會引起共鳴。
2022/04/25
我想它會引起這麼廣大的回應,原因有很多,作者的文字功力不可置否,故事情節豐富卻不錯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在講述愛與夢想這兩個主軸,自然就會引起共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自由派教育之利弊 這一節,筆者想要解釋一下,當代常見的自由派教育,到底指的是什麼? 這是很難定義出的,舉台灣為例子,教育體系的人大概都曉得杜威,一堆人論文也說引用杜威概念,各種自由派教育大師相互援引,所以台灣的教育很自由?
Thumbnail
自由派教育之利弊 這一節,筆者想要解釋一下,當代常見的自由派教育,到底指的是什麼? 這是很難定義出的,舉台灣為例子,教育體系的人大概都曉得杜威,一堆人論文也說引用杜威概念,各種自由派教育大師相互援引,所以台灣的教育很自由?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也對每個人的價值觀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教育就是對未來的投注,稍有不慎,很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發展,乃至於影響整個社會。如此重要事情,我們現在正培養正確的人才,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嗎?教育應該和以前不一樣嗎? 本次分享書籍——教育應該不一樣
Thumbnail
  教育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也對每個人的價值觀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教育就是對未來的投注,稍有不慎,很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發展,乃至於影響整個社會。如此重要事情,我們現在正培養正確的人才,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嗎?教育應該和以前不一樣嗎? 本次分享書籍——教育應該不一樣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楊逸帆說:「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們自信的笑容不見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興趣,已不再和他們的生活有關係!原本充滿活力的生活,現在全然失去了光彩!他們的世界只剩下一些沒有溫度的數字:黑板上的倒數天數、成績單的分數……,這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樣子、想要的人生。我更想大聲地問:教育能不能帶來希望?而不是限制可能
Thumbnail
 楊逸帆說:「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們自信的笑容不見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興趣,已不再和他們的生活有關係!原本充滿活力的生活,現在全然失去了光彩!他們的世界只剩下一些沒有溫度的數字:黑板上的倒數天數、成績單的分數……,這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樣子、想要的人生。我更想大聲地問:教育能不能帶來希望?而不是限制可能
Thumbnail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其實借這本書是一個很奇妙的緣份,我對楊照先生的印象一直是仰慕已久,但由於手上書債太多,所以一直沒有機會拜讀。最近想多讀一些台灣作家的作品,當然就不可以放掉楊照先生,一上圖書館預約,天啊!他出了好多書真是令我不知從何下手,就先生哪本沒有被預約借走,
Thumbnail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其實借這本書是一個很奇妙的緣份,我對楊照先生的印象一直是仰慕已久,但由於手上書債太多,所以一直沒有機會拜讀。最近想多讀一些台灣作家的作品,當然就不可以放掉楊照先生,一上圖書館預約,天啊!他出了好多書真是令我不知從何下手,就先生哪本沒有被預約借走,
Thumbnail
這兩天正在看楊照的「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是一本看了會令人焦慮的書,過往就一直對於目前台灣的教育方式不是非常苟同,所以一直不想讓孩子再次面對我們曾經所受的學校制度,甚至是教育局,整個社會所規範出來這樣的大環境。 對於自己的孩子未來要受的教育,我感到無助,甚至有點無力。
Thumbnail
這兩天正在看楊照的「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是一本看了會令人焦慮的書,過往就一直對於目前台灣的教育方式不是非常苟同,所以一直不想讓孩子再次面對我們曾經所受的學校制度,甚至是教育局,整個社會所規範出來這樣的大環境。 對於自己的孩子未來要受的教育,我感到無助,甚至有點無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