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尋找屬於自己的「學習」的理由-避疫居家.親子共讀電影系列之6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楊逸帆說:「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們自信的笑容不見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興趣,已不再和他們的生活有關係!原本充滿活力的生活,現在全然失去了光彩!他們的世界只剩下一些沒有溫度的數字:黑板上的倒數天數、成績單的分數……,這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樣子、想要的人生。我更想大聲地問:教育能不能帶來希望?而不是限制可能!」
我從2017年元旦起,主持一個每周日播出的電視節目―似水華年。每次播放一部華人導演拍攝的紀錄片,片後有將近半小時我與導演的訪談。
節目製作單位很用心(其實也是耗成本的意思),每一集節目除了室內的訪談之外,也都盡量能回到紀錄片的現場,並且探詢後續的情況。
最近我訪問了一位節目進行以來最年輕的導演――楊逸帆,他才從宜蘭人文行動高中畢業沒幾年,目前尚未讀大學,可是他從國中開始拍攝的「學習的理由」就已經獲得好幾個紀錄片的獎項。
人文中小學是屬於「公辦民營」的體制外學校,若以前幾年通過的實驗教育法來說,也可以說是實驗學校。意思是雖然是公立學校,由政府出錢補助,但是課程師資都可以由學校自己規劃。
宜蘭的人文中小學與華德福中小學,應該算是台灣最早一批公辦民營的實驗學校,學校沒有上下課鐘,沒有考試,也沒有大家習慣的國英數社自……等等所謂「部定課程」或者「課程綱要」。
楊逸帆的父親楊文貴教授就是學校制度的創設者,媽媽也在學校任教,等於他從小學就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成長,也養成了他獨立思考以及較同年齡孩子成熟許多的個性。
人文國中的學生,可以選擇直升人文行動高中(不是正式的高中,但是可以用同等學歷經鑒定後取得考大學的資格,也可以算是自學團體),或者接受基測,回歸一般的高中就讀。
楊逸帆的好朋友們,原本有著豐富的自主學習的各種活動,但是當他們選擇考基測時,被迫中斷所有活動,埋首書堆。這讓楊逸帆開始思考,台灣的青少年,整天埋在參考書跟考卷裡,沒有辦法發展自己的天賦,他不免質疑,難道是考試就國民義務教育的目的嗎? 「國英數社自」就等於基本學力?
楊逸帆說:「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們自信的笑容不見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興趣,已不再和他們的生活有關係!原本充滿活力的生活,現在全然失去了光彩!他們的世界只剩下一些沒有溫度的數字:黑板上的倒數天數、成績單的分數……,這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樣子、想要的人生。我更想大聲地問:教育能不能帶來希望?而不是限制可能!」
於是楊逸帆拿著攝影機開始拍他的那些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不斷地質疑他們: 「為什麼要考試?考上了高中,然後呢?考上了大學,然後呢?學習的目的是為什麼?就是為了考試,為了將來可能有機會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就這樣嗎?」
我們看著影片中楊逸帆不斷追問著好朋友他們學習的理由是什麼,我相信看著紀錄片的我們,不管幾歲,大概都會回想起自己那段蒼白的中學生活,然後扣問到更大的問題:當沒有了考試,我們為何學習?為何而活?該如何去活出屬於自己獨特的人生?
影片中的三位主角,因為是在面對升學考試的關卡前,而且他們起步比別人晚,其他「正常」的中學也許從一年級就開始上這些科目,也不斷為三年後的考試而準備著,而他們是上了三年級後,才開始練習考試的形式與題目,所以壓力一定很大,所以面對楊逸帆質問學習的理由,難免看見的都是以當前的目標為主,沒有心思去想到更長遠更長遠的人生目標,或者夢想。
是的,夢想,夢想是關鍵字,我們很容易把短期目標誤以為是人生的目的或夢想,但是目標與夢想是不一樣的,目標有期程可量化,並且是可以完成的,夢想剛好相反,他沒有完成的一天,也就是夢想可以讓我們一輩子追尋,在我們離開人世之前,沒有所謂完成的一天。然而,我們每一天的努力,每個時刻的選擇,都可以朝它趨近。有了點燃熱情的夢想引領,才能夠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學習的理由。
這次的訪談有個比較特別的地方,節目的導演特別安排楊逸帆來訪問我,就像他在紀錄片拿著攝影機四處追問別人一樣。
楊逸帆提出幾個問題,第一個是要我說出一個「後悔沒有到體制外」的理由,會是什麼?若是要說一個「幸好沒有到體制外的理由」,會是什麼?
我覺得體制內教育最可惜的是浪費了太多時間,也就是用了太多的時間只為了學習課本與考試所需那些非常有限的內容,每堂四、五十分鐘,會讓學習變得零碎而效果不彰,最重要的是,體制內課程與考試方式很可能會抹殺孩子的學習動機,在這個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裡,只要你願意,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所有你想要的學習資源,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依自己程度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學習。時代變遷的關鍵字在於「只要你願意」,這個願意就是學習動機。我相信體制外的學校比較有空間誘發出孩子的學習動機。
至於體制外不足的地方,我比較擔心的是,若孩子沒有碰到頻率相合的老師或同學,學習動機沒有被激發出來時,會不會連最基本該具備的學習能力也無法達成?還有另外一點,也許不像體制內學生是社會上各個階層背景都有,比較是將來進入社會的常態模組。
楊逸帆的第二個問題是:「體制內往往因為學校的師生權力結構而減低青少年對長輩的信任感與親密度,轉而以同學為價值依歸。是否有與AB寶相關經歷能分享?身為父親,如何應對?」
其實這個問題我猜楊逸帆是想問我,AB寶有沒有叛逆期?會不會跟父母有爭執?
基本上我們還算是誠懇而且懂得自省的家長,我們從來不會跟AB寶講那些道德八股,那些教條,講一些我們自己都不相信的話,而且會利用很多工具,創造很多情境,讓全家人有心靈交流,分享內心話的機會,所以彼此的親密感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我們也真心地認為,時代變化太快,讀什麼大學,讀什麼科系,其實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學習理由,有了學習的動機後,不管是世界怎麼改變,都能夠去回應並接受挑戰。
就像楊逸帆,現在雖然還沒到大學就讀,(他已被甄選上美國加州舊金山的密涅瓦大學,也就是嚴長壽極力讚揚的未來大學的典範),在這個時代,學習已經不必像工業時代,如工廠生產線一樣,集中且制式化。
當孩子滿懷熱情的在世界探索,只要願意,他就能學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跟技能。
因此,每個人都要解放自己對學校的想像,找到每個人自己學習的理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與療癒相遇的故事隨筆47】:前世因、今承果又如何呢?你總要先成為自己的山,再去尋找屬於心中的海🍀🍀🍀fumi老師:❤️❤️❤ 🥰🥰🥰這次的遠距離靈氣療癒深深的震撼到fumi老師⋯⋯ 😅😅😅同學的個案有先跟老師說過狀況,因為個案的狀況比較特殊,所以特地挪出時間在旁邊協助。 🪄🪄🪄在一開始的時候,fumi老師發現個案的靈魂是一個不完全的靈魂,人有三魂七魄,如果少了魂
Thumbnail
avatar
富美子國際靈氣學院
2024-06-06
職涯迷惘之路:尋找屬於你職涯的GPS(下)本篇文章分享解決職涯迷惘的方法及思維觀念,包括職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不要放棄去接近一直吸引你的事物,以及職涯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緩解對於職涯迷惘的焦慮與緊張,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GPS。
Thumbnail
avatar
你的職涯陪伴者 葉紹平(平哥)
2024-04-17
重熙老麵:尋找屬於自己的one pieceone piece;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塊。 在海賊王漫畫裡則是指歷史文本記載了消失了100年的歷史。只有湊齊了分散各地 而重熙老麵或許就是我這吃貨在吃麵歷程上所缺少的那一塊。 濃而不膩的墨魚拌麵,搭配上肥美酥香的天使紅蝦以及位於頂端的小卷皇冠;一口麵條配上蝦肉,那叫一種濃郁的海港味,在
Thumbnail
avatar
許力中
2024-03-26
蒼鷺與少年觀影札記‐‐找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  本次連假到電影院觀賞了宮崎駿最新作品「蒼鷺與少年」,觀影之前稍微看過預告,但並無法很完整瞭解到電影所要敘述的,抱著期待的心情跟隨電影情節進入蒼鷺與冒險,找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
Thumbnail
avatar
庭庭兒
2023-10-10
如何面對壓力與不安 :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秩序當你被困在壓力和生存的陰霾中時,心裡會感到混亂和不安,這種狀態下,你很難看清楚接下來該做什麼,很難找到目標。
Thumbnail
avatar
哈利哥
2023-07-23
心靈系列: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未來在公司裡上班,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就覺得很苦悶,提前把事情做完,還要假裝還在做事,就是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那種假裝讓我覺得很煩。
avatar
月菲
2023-02-06
【風潮物語】人生就是一場即興,跳出框架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看過《交響情人夢》這部作品?劇裡面,喜愛鋼琴的野田妹可以在髒亂的環境中,演奏出絕美的貝多芬,但在她參加比賽時,卻開始頻頻受挫,發揮不出原先的實力。 從15歲就前往德國學琴的江佳蓁,雖然沒有這樣的困擾,但在學習過程中,她確實感覺到經典曲目對自己的限制......。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3-01-09
聽見孩子對人生的迷惘~陪伴孩子去找尋屬於他們的天空人生只有一次,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不是我們的。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找到他人生的價值,而不是讓他去過我們所期待的或是我們沒能過上的人生。 p.s. 舊文重讀,這種感覺好特別,好像過去的自己在跟現在的自己對話,提醒自己一些重要的事...所以也想說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人生存在很多可能性
Thumbnail
avatar
Amazing Key
2022-07-04
尋找屬於自己的聖杯威士忌從有記載的1494年到現在,已過了527年。充滿歷史風味的威士忌,終究是要找到適合它的容器,老實說,要喝威士忌,用碗也可以喝,只是就可惜了威士忌可以帶給我們的體驗。這裡介紹了幾種常見的威士忌杯,喝到後來,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威士忌杯。
Thumbnail
avatar
遊戲人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