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對於教育的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可能是期許台灣的升學環境被改善,也可能是期許自己不要被父母的期望綁架。
大家在大學以前的念書過程中,一定有幹譙台灣教育環境的時候。
「12年國民基本教育」要不要改名為「12年國民填鴨教育」?
科舉文明真的結束了嗎?到目前為止,我還真的很讚嘆一個文明可以從西元605年流傳到2021年的現在。
威權體制教育指的是升學主義和管理主義思維下的學校體制。
從歷史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教育史(以目前我能查到的資料來看),從日治時期開始制訂對台的教育政策,一直到國民政府來台後制定九年義務教育。這些日子裡,教育的背後是政治、是意識操控。從我們的曾祖父、母那個年代開始,教育的目的始終是同化人民的思想,建立政權帶來的文化和人民的服從。
這些歷史,或者說這些「習慣」或多或少傳承到我們這個世代,無論人民的思想、教育部的制度,都在教改的路上綁手綁腳。很多人即使喊著支持人本教育、適性揚才的口號,但回過頭來還是繼續和他與她的孩子說:「要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出社會才找的到好的工作喔!」
威權體制教育並沒有消失,它只是根深蒂固的埋在台灣人的骨子裡;升學主義就在各位家裡附近的補習班;中學裡的生教們、教官們還在監視著學生有沒有穿白鞋、有沒有偷染頭髮、穿的衣服是否跟其他人不一樣?

我個人對於教育的想法是:教育是引導個體,而不是同化所有人的思想。

升學制度把我們鎖在標準答案的牢籠,即使在你的心中,你認為D選項才是你心中的答案,但你不得不選B選項,為什麼?因為這個選項會讓你得分,因為這個選項是標準答案,僅此而已。
18歲以下的小孩知識被同化就是個既定事實,在你高中畢業的那一刻起,你被社會、被即將上的大學突然告知「你要當個會獨立思考的人」,然後我們的世界觀開始崩壞,為什麼這道題目沒有標準答案?老師你可以教我這個設計該怎麼做嗎?
讓我關注教育議題的動機,是我自身的經驗以及體悟, 小學、中學的填鴨式教育非常不適合我,以背誦的方式來獲得成績對我來說非常抗拒,但又不得不這麼做。小時候常常會想,如果不是以這種方式上課就好了,如果不是以這種方式升學就好了;我也常常在掙扎到底要走高中(讀書然後考大學)這條路,還是走美術(高中美術班或技職美術科系)這條路,但身邊的人給我的建議往往都是考好高中、考好大學。或許這個選擇不糟,但我自己時常在想,如果走另一條路,現在的我會變成什麼樣?

在讀大學後,我開始認識個人化教育,其實設計課就是一個啟蒙。
設計課的上課方式,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客製化、人性化的,這樣的教學環境對於我來說非常接近理想,於是我開始搜尋有關個人化教育的資訊,像是美國的RAND Corporation,他們長期研究、分析教育議題,並推行個人化教育,也開發了許多教學軟體、輔助軟體來推動個人化教育的可行性。
我也看到台灣大學在2020年11月舉辦的「未來大學高峰會」,他們提出的理念及方案,在未來的幾年可能會一一的被執行,或許台大的這項計畫會占據我的畢設資料庫很大一部分(?
我也分析了四種不同的教育型態(也可以說是教育哲學),並且找到這四種教學型態對於教學者的偏好調查報告;還有一些經典大學校園型態的分析。
這些資訊會在之後繼續分享在其他週記。
上面提到這麼多有關教育的想法,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有沒有想到,校園空間的配置、教室的形式、小至座位的擺放方式,都和教育方式有極大的關聯。
我們曾經讀過的學校,可能是日治時期蓋的小學校、中學校,可能是國民政府遷台後興建的,也可能是在廣設高中、大學時期所興建。這些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學校,真的符合現在或未來的教育需求嗎?
現在的學生不需要被教導成日本人,不是為了三民主義而教育,不是為了幫助日本人入侵南洋而學習,然而我們所在的/曾經就讀的校園,從配置一直到建築本體,都充斥著濃厚的支配意味與象徵,在我的觀點來看,這些東西已經是一段歷史。
未來的教育象徵著什麼?需要什麼樣的機能與空間?未來的學校還會存在校園本體嗎?我相信未來的校園設計、建築設計和未來的教育方式會有很大的關聯,而我的設計也會建立在未來可能會有的教育方式的基礎上。
其實到現在為止,我還不清楚我要做哪個學習階段的教育空間,畢竟不同學習階段或是學什麼專業之間存在極大的差異,決定完上述的問題後,還要決定設計要做到哪個程度,才不會因為做不完再當一年學姊 ಥ⌣ಥ......啊啊啊啊啊......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法院/立法院畢業設計案例分析
〈離島建設條例〉與「還地於民」 於2000年起依據〈離島建設條例〉釋出原徵用、占用土地讓土地所有權人申請購回。 被拆除與掩埋的歷史 1.三獅山砲陣地,曾刊登於《LIFE雜誌》上的碉堡。 2.中心崗二營區的親愛堡與決心堡。 碉堡就只能是碉堡嗎? 印象中狹小、陰暗、潮濕與封閉的碉堡我能讓他成為什麼?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依照上篇大家的建議,我開始進行大量翻閱資料以及蒐集各個學校的建築畢業設計作品,我打算將案例分析的內容分成4個部分,分析各個作品的相關議題是如何發展、基地選址的方法分析、針對設計的操作手法、最後建築型態的呈現。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法院/立法院畢業設計案例分析
〈離島建設條例〉與「還地於民」 於2000年起依據〈離島建設條例〉釋出原徵用、占用土地讓土地所有權人申請購回。 被拆除與掩埋的歷史 1.三獅山砲陣地,曾刊登於《LIFE雜誌》上的碉堡。 2.中心崗二營區的親愛堡與決心堡。 碉堡就只能是碉堡嗎? 印象中狹小、陰暗、潮濕與封閉的碉堡我能讓他成為什麼?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依照上篇大家的建議,我開始進行大量翻閱資料以及蒐集各個學校的建築畢業設計作品,我打算將案例分析的內容分成4個部分,分析各個作品的相關議題是如何發展、基地選址的方法分析、針對設計的操作手法、最後建築型態的呈現。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Thumbnail
何謂成人教育?若依《民法》12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即具有完全之行為能力,能獨立行使有效的法律行為」成人教育便包含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非職業性和非正式的教育等,成人教育與義務教育有何差別?又什麼是成人教育的預設與目的呢?成人教育有可能被解構嗎? 成人與中小學生有什麼差別呢?除了
Thumbnail
「教育是學習的途徑,不是通往成功的輸送帶。」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Thumbnail
何謂成人教育?若依《民法》12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即具有完全之行為能力,能獨立行使有效的法律行為」成人教育便包含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非職業性和非正式的教育等,成人教育與義務教育有何差別?又什麼是成人教育的預設與目的呢?成人教育有可能被解構嗎? 成人與中小學生有什麼差別呢?除了
Thumbnail
「教育是學習的途徑,不是通往成功的輸送帶。」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