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動VR: Missing Pictures : Birds of Pre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沉浸共感度:★★★

raw-image


導演:Clément DENEUX / 克萊蒙德諾
製片國:France / 法國
類型:動畫,紀錄片,走動VR
年分:2020
片長:8min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371460/







當年胎死腹中、無法問世的電影,就讓VR重現那些野心與企劃!


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是一位知名的獨立電影導演,擅長黑色電影,50年的導演生涯,導了50部作品,看似成功且多產,但也是有幾部一心想拍,卻因為錢和人和時間無法到位而胎死腹中的作品,其中最讓阿貝爾費拉拉念念不忘的,便是Birds of Prey。

raw-image

導演克萊蒙德諾採訪了阿貝爾費拉拉,以VR重現阿貝爾費拉拉腦海中Birds of Prey的重點場景。阿貝爾費拉拉在片中喃喃訴說當年無法實現的計畫,計畫中Birds of Prey的重要橋段或場景,就出現在他的前方或腳下。觀眾戴上頭戴式顯示器,穿梭在每個場景中,或是一條暗巷,或是高樓樓頂無人天臺,或是某座陽臺,成為Birds of Prey的一位臨演,看著Birds of Prey的主要角色在身邊升火取暖,意見不合,追逐殺伐。

走動VR最大的特性、就是能在場景中來回穿梭,走近想看的細節仔細端詳,或是閃身迴避追逐中的他人。導演選擇重現的幾個場景,也的確需要來回走動:或是走到天臺邊緣,看看下方街景,或是在光線昏暗的巷子裡,必須夠靠近目標物,才能看得清楚。

raw-image

喜歡導演阿貝爾費拉拉的觀眾,必定能從此片更了解阿貝爾費拉拉的電影夢,深入感受獨立電影的掙扎、壓力與困境。然而,我對阿貝爾費拉拉全無認識,只覺不小心侵入一位不得志電影導演的腦海畫面中,聽了8分鐘的書空咄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crifice 生贄的沙龍
105會員
193內容數
AR、VR、MR、XR,歡迎與我一同沉浸體驗。
2024/03/13
《Éternelle Notre-Dame》是一部走動VR,引導欣賞者在巴黎聖母院內來回穿梭。
Thumbnail
2024/03/13
《Éternelle Notre-Dame》是一部走動VR,引導欣賞者在巴黎聖母院內來回穿梭。
Thumbnail
2024/01/31
欣賞者化身為高第的弟子,在高第病重之時,來到高第的床榻前,聽他談論傾畢生之力設計興建、尚未完工的聖家堂。
Thumbnail
2024/01/31
欣賞者化身為高第的弟子,在高第病重之時,來到高第的床榻前,聽他談論傾畢生之力設計興建、尚未完工的聖家堂。
Thumbnail
2023/04/02
這是一場互動實驗,歡迎親身參與測試。
Thumbnail
2023/04/02
這是一場互動實驗,歡迎親身參與測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艾莉絲·羅爾瓦雀 (Alice Rohrwacher)被稱為當代最接近古典的導演,不僅是影像質地也在於他偏愛的主題,他就像古時代的哲學家、科學家試圖以當下有限的條件理解我們尚未知曉的世界,那超越了雙眼所能看到的範圍、智識能夠驗證闡述的極限,一如曾經的地圓說、日心說,去感知我們所熟知的這個世界另一種運
Thumbnail
艾莉絲·羅爾瓦雀 (Alice Rohrwacher)被稱為當代最接近古典的導演,不僅是影像質地也在於他偏愛的主題,他就像古時代的哲學家、科學家試圖以當下有限的條件理解我們尚未知曉的世界,那超越了雙眼所能看到的範圍、智識能夠驗證闡述的極限,一如曾經的地圓說、日心說,去感知我們所熟知的這個世界另一種運
Thumbnail
從一位演員的失蹤開始,到數十年後想尋找他的導演的旅程,描摹出時間、電影、人生的密切關聯。戲外映照的不只是維多艾瑞斯在影壇上的失蹤,也是電影與記憶的雙向追尋和印記。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文章。
Thumbnail
從一位演員的失蹤開始,到數十年後想尋找他的導演的旅程,描摹出時間、電影、人生的密切關聯。戲外映照的不只是維多艾瑞斯在影壇上的失蹤,也是電影與記憶的雙向追尋和印記。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文章。
Thumbnail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執導的電影《巴比倫》描述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剛開始崛起的時期,當時的默片電影沒有聲音,僅靠演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搭配字幕畫面來講述情節;且被視為大眾低俗娛樂,地位遠不如百老匯舞台劇。
Thumbnail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執導的電影《巴比倫》描述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剛開始崛起的時期,當時的默片電影沒有聲音,僅靠演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搭配字幕畫面來講述情節;且被視為大眾低俗娛樂,地位遠不如百老匯舞台劇。
Thumbnail
【不!】仍是一部十分優秀的驚悚片;但【逃出絕命鎮】及【我們】可不只是優秀的驚悚片。
Thumbnail
【不!】仍是一部十分優秀的驚悚片;但【逃出絕命鎮】及【我們】可不只是優秀的驚悚片。
Thumbnail
當年胎死腹中、無法問世的電影,就讓VR重現那些野心與企劃!
Thumbnail
當年胎死腹中、無法問世的電影,就讓VR重現那些野心與企劃!
Thumbnail
雖然《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光采奪目,但七零年代的 《小丑》和《羅馬風情畫》在我心中佔了特別的位置。費里尼此時停止拍攝傳統的劇情片,七零年代前半的三部作品,按導演自己在自傳《虛構的筆記本》的說法,像是為了出清他內心對某些事物的概念和情感。
Thumbnail
雖然《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光采奪目,但七零年代的 《小丑》和《羅馬風情畫》在我心中佔了特別的位置。費里尼此時停止拍攝傳統的劇情片,七零年代前半的三部作品,按導演自己在自傳《虛構的筆記本》的說法,像是為了出清他內心對某些事物的概念和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