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身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可能是獨身太久了,她一直沒發現自己對關係的想像是如此貧乏無味。直到她受邀到好友新婚的家中,兩人份的晚餐,兩人份的衣服,兩人份的生活,用的單位都是雙數,苦樂與共的家庭生活,必須分享的甜蜜與厭惡。
她坐在餐桌的對面,看著好友興致高昂地說著關於未來的規劃,什麼時候想要小孩,什麼時候希望能買車或置產,一筆一畫描繪著人生藍圖。她搭不上什麼話,只能默默地點頭或微笑。那離她,太遠了。
她已經太習慣一個人工作吃飯生活,也已經學會把自己的情緒收納好。大多數時候的獨身生活也十分自在美好,她非常珍惜,畢竟寂寞跟自由本就是一體兩面,所以她才沒有發現自己早就忘了兩個人是什麼樣子。
她想起上一段關係結束時,對方曾對她說,他覺得她從來沒有真正地將他當成伴侶。她總是將對方當成對方,將自己當成自己,未曾以「我們」的方式思考未來。她無能反駁。那是她的缺失,她不管怎麼努力,都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她不知道怎麼將對方納進自己堅固厚實的堡壘裡。
吃完晚餐,好友拿出了一瓶紅酒跟她分享,小心翼翼的問她最近還有跟他聯絡嗎。不需要指名道姓,彼此也都知道他是誰。她搖搖頭。
那是她第一次戀愛,很不健康的關係,卻影響深遠。那時偶爾難得的能跟他一起牽手走過城市去吃一頓晚餐,這麼簡單的事,她都會像是意外得手的小偷一樣竊喜半天。夏天到了,她滿懷希望地規劃一場去海島的旅行,幻想能跟他並肩坐在細柔的沙灘上,不說話也很好。後來他與別人先去了那個海島,她默默地取消了行程,假裝沒有這件事。更後來他們不再往來,她開始了漫長的獨身生活,久到忘記原來獨身不是一種必然。
返家的路上,她路過一家正要關門的花店。她猶豫了一下,走進去掏出身上所有的現金,毅然決然為自己買了一大束的花,然後扛著花心滿意足的回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曾經這樣說:「言不由衷的,往往藏著肺腑之言。」 那麼多年,她始終迷失在他的語言海洋裡,對方說了好,她就相信好,對方說不好,她也說不好。她是語言與文字的信徒,始終看重承諾的重量,於是以為每個人都像她自己一樣,每句話都來自心上。
她一直以為自己再也不會遇見這個人,或是再遇見也不會認得他。他對她而言一點也不重要,她甚至不記得對方的姓名,比起其他讓她刻骨銘心的男人,他像是油畫上鮮豔色塊旁的陰影,存在的無聲無息。若不是今天的巧遇,她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想起來。
他曾經這樣說:「言不由衷的,往往藏著肺腑之言。」 那麼多年,她始終迷失在他的語言海洋裡,對方說了好,她就相信好,對方說不好,她也說不好。她是語言與文字的信徒,始終看重承諾的重量,於是以為每個人都像她自己一樣,每句話都來自心上。
她一直以為自己再也不會遇見這個人,或是再遇見也不會認得他。他對她而言一點也不重要,她甚至不記得對方的姓名,比起其他讓她刻骨銘心的男人,他像是油畫上鮮豔色塊旁的陰影,存在的無聲無息。若不是今天的巧遇,她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想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總共八集的劇情並不是太長,卻以相對幽默、喜劇的手法,呈現了老年議題的許多面向,尤其是在人們越活越久的這個年代,或許也更適合人們在觀賞的過程當中,思考自己的老後人生。
Thumbnail
曾經近距離觀察可愛的水豚君,總是喜歡窩在自己的活動範圍,時而吃草,時而休息,一步一步踏著,默默耕耘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本書很適合閒暇之餘一篇篇翻閱,不急著讀完,慢慢咀嚼,伴隨生活前行,總會找到共鳴之處。 一直很喜歡連俞涵,喜歡她的風格與創作,輕盈自在,並且對於生命擁有堅韌的質感。 分享書中段落:
Thumbnail
剛巧在看這本書的同時,也正在追年度大熱劇〈影后〉。雖然每位女演員的人生經歷與生活模式或許不盡相同,但一書一劇好像都提供了觀眾/讀者線索,去一窺女演員光鮮亮麗的幕前形象背後、其實就如一般人,有著芸芸眾生的煩惱和期望。 這是我第一次讀連俞函的書,在翻開本書前,對她的印象來自影視作品以及在螢光幕前給
人,是不是不可能孤單一個過日子 也許 I 人可以,吧 還記得剛結婚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很美好 下班後兩人的晚餐約會 手牽著手穿梭在夜市裡討論想吃什麼 週末時一起坐在電影院後排中央的位置 看著美國隊長拯救世界的同時順便偷親一下   到底是什麼時候,我竟然可以把親密的另一半當作空氣一樣
Thumbnail
能讓我們走得遠的,並不是那些表面看得出來的光鮮亮麗,而是在那基礎、甚至有些乏味的日常中過好。能在一段路上盡情的欣賞風景,不是一昧的往前衝,而是知道煞車怎麼踩。
前言 「婚內獨活」又名「婚內單身」(有人稱之為"偽單身"),簡單說:兩人有婚姻關係,有在一起的快樂和依存,但依然保有單身(或獨立生活)的自由和空間。上網查找,此種生活方式好像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退休或家中僅剩兩老之時。網路上提及或建議的大多是三或四天分居、四或三天生活在一起。因為分居所以各自有各自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對愛情已沒有期待,打算單身一輩子,不知道要做好什麼準備?」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個性要很獨立,凡事都要自己來。」「同婚合法後,和閨密同住,互相享有配偶在法律上的權利。」「怕孤獨一人死在家中,已和單身好友約好住附近互相關照。」
Thumbnail
有沒有試過和伴侶住在同一間房子裡,但各自做自己的事,到睡覺才碰面。這情形在離婚前就常發生在我的身上,單身以後才知道兩個人在一起時有共同的興趣是很重要的。雖然我主張婚後兩人要有私人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有些可以一起做的嗜好更加重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生在自己手裡 不是別人嘴裡 活著 把自己做好 努力 堅毅 善良就可以 高媽媽是個非常傳統的女性 顧家 孝順 又燒的一手好菜的母親 一個非常努力盡好責任的媽媽 但從小我就覺得 她沒有活得真正的快樂……. 高媽媽出生在民國30年初那個尚未擁有女性覺醒與自主意識的年代
Thumbnail
總共八集的劇情並不是太長,卻以相對幽默、喜劇的手法,呈現了老年議題的許多面向,尤其是在人們越活越久的這個年代,或許也更適合人們在觀賞的過程當中,思考自己的老後人生。
Thumbnail
曾經近距離觀察可愛的水豚君,總是喜歡窩在自己的活動範圍,時而吃草,時而休息,一步一步踏著,默默耕耘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本書很適合閒暇之餘一篇篇翻閱,不急著讀完,慢慢咀嚼,伴隨生活前行,總會找到共鳴之處。 一直很喜歡連俞涵,喜歡她的風格與創作,輕盈自在,並且對於生命擁有堅韌的質感。 分享書中段落:
Thumbnail
剛巧在看這本書的同時,也正在追年度大熱劇〈影后〉。雖然每位女演員的人生經歷與生活模式或許不盡相同,但一書一劇好像都提供了觀眾/讀者線索,去一窺女演員光鮮亮麗的幕前形象背後、其實就如一般人,有著芸芸眾生的煩惱和期望。 這是我第一次讀連俞函的書,在翻開本書前,對她的印象來自影視作品以及在螢光幕前給
人,是不是不可能孤單一個過日子 也許 I 人可以,吧 還記得剛結婚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很美好 下班後兩人的晚餐約會 手牽著手穿梭在夜市裡討論想吃什麼 週末時一起坐在電影院後排中央的位置 看著美國隊長拯救世界的同時順便偷親一下   到底是什麼時候,我竟然可以把親密的另一半當作空氣一樣
Thumbnail
能讓我們走得遠的,並不是那些表面看得出來的光鮮亮麗,而是在那基礎、甚至有些乏味的日常中過好。能在一段路上盡情的欣賞風景,不是一昧的往前衝,而是知道煞車怎麼踩。
前言 「婚內獨活」又名「婚內單身」(有人稱之為"偽單身"),簡單說:兩人有婚姻關係,有在一起的快樂和依存,但依然保有單身(或獨立生活)的自由和空間。上網查找,此種生活方式好像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退休或家中僅剩兩老之時。網路上提及或建議的大多是三或四天分居、四或三天生活在一起。因為分居所以各自有各自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對愛情已沒有期待,打算單身一輩子,不知道要做好什麼準備?」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個性要很獨立,凡事都要自己來。」「同婚合法後,和閨密同住,互相享有配偶在法律上的權利。」「怕孤獨一人死在家中,已和單身好友約好住附近互相關照。」
Thumbnail
有沒有試過和伴侶住在同一間房子裡,但各自做自己的事,到睡覺才碰面。這情形在離婚前就常發生在我的身上,單身以後才知道兩個人在一起時有共同的興趣是很重要的。雖然我主張婚後兩人要有私人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有些可以一起做的嗜好更加重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生在自己手裡 不是別人嘴裡 活著 把自己做好 努力 堅毅 善良就可以 高媽媽是個非常傳統的女性 顧家 孝順 又燒的一手好菜的母親 一個非常努力盡好責任的媽媽 但從小我就覺得 她沒有活得真正的快樂……. 高媽媽出生在民國30年初那個尚未擁有女性覺醒與自主意識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