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狙擊》單身真的錯了嗎?一位獨身女性臥底婚戀市場,探詢寂寞與愛的交友實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婚戀角度探討寂寞的公共性,挑戰主流社會的幸福神話到底何時才能說:「我會永遠一個人。」──女性時尚雜誌《柯夢波丹》年度最佳圖書──


❤溫暖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安琪|演員
張婉昀|床邊圖書館館長
|「Sex Chat 談性說愛」主理人
曾彥菁|作家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劉宏恩|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我曾經告訴自己,只要認真努力、變成值得被愛的人,就會贏得快樂結局,結果卻和說好的不一樣。」

raw-image


究竟從何時開始,「單身」成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詛咒?難道人真的天生不完滿,所以婚禮上,才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本書作者艾梅・盧特金是作家、導演,作品散見於《美麗佳人》、《Jezebel》、《Glamour》等雜誌。她在2016年因為撰寫〈何時才能說「我會永遠一個人」?〉爆紅。因為朋友無心的質疑,展開她的「改變大作戰」,開始健身、使用交友App,在一個又一個約會中,企圖顛覆「單身必定空虛、寂寞、覺得冷」的謬論,結果卻不如她所想。她在書中以幽默譬喻描述單身生活引人發噱的時刻,坦率記錄遇到的各種挑戰,令人捧腹大笑,卻又處處扎心。盧特金犀利質問:當長輩陸續過世、朋友專注經營自己的家庭、支持網絡愈來愈窄,這是人際關係的自然代謝,還是單身者注定通往的下坡?如果這個世界沒辦法照顧好每一種生活選擇,那孤獨到底是個人情緒,還是社會問題?盧特金認為,孤寂之所以成為文明病,真正的原因在於社會規則充滿缺陷,帶有歧視意味的法規或政策讓眾多族群因此受到排擠、成為「少數」、被人另眼相待,進而影響身心健康。終結寂寞的方法不是鼓勵婚育,而是培養愛的能力,唯有練習去愛、去理解更多的人、事、物,並將這份包容推展至公共層面,才能建立更公平、健全的社會,讓所有人都能安適、茁壯。各界好評📢


有一次看到兩個網紅在對話,其中一個人在鏡頭前跟對方的伴侶爆了料,被爆料的一方馬上緊張地回覆:「嘿你不要害我變單身啦!」!!!單身難道是什麼不治之症嗎?為什麼我覺得單身的自己看起來棒極了!?以前參加婚禮時,總是對於那種「嫁出去就是成功,還沒結婚請加油!」的氣氛充滿困惑,選擇有伴侶的生活跟保持獨身,應該有如狗跟貓的存在,沒有哪個比較劣等吧?如果有一天,有人跟作者一樣說出「我想我會永遠一個人」,我們是否可以跟聽到「我要結婚了」一樣,誠心說聲「恭喜」,恭喜他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不需要給「寂寞狙擊」太多憐憫,寂寞根本是創造人生樂趣的泉源,如果人生最終極的獎勵不再只限於找到伴侶,讓我們跟隨作者從這本書開始,一步步找到生命的新「鮮」路。——王安琪/演員


寂寞都能成經濟,那孤單顯然不只是一個個人問題。但我以前總以為是自己的關係,跟作者的遭遇一樣,我收過不少「要多愛自己一點,別人才會愛你」的建言,就算是立意良善,聽起來也像是得要符合一定框架,才有資格愛與被愛,而我好像總是不夠努力、不知道怎麼努力。《寂寞狙擊》每一個字都刺穿我,那些讀起來可能像是流水帳小情小愛的東西,就是三十多歲的我,單身暈船多年的痕跡。我們都一樣,在一艘又一艘的船上,思考活著和愛的意義。跟我不同的是,我還在他人身上尋找自己存在的蛛絲馬跡,甚至用「消失就是曾經存在的證明」這種話來說服自己。而作者反而從一次又一次的心碎中,召喚出各種社會學的眼光和論述,讓寂寞書寫不再造作或單薄,讓碎了一地的心能被拾起,然後相信,即便心不像身上的傷那樣能結痂,但只要我們不是孤單一人面對寂寞問題,很多事情就還有改變的可能性。不只是脫單那麼單純而已,而是從集體、從結構、從體制出發,揭開社會刻意讓人們孤立的祕密,愛情常規化、歧視、貧窮等等才是寂寞成因,幫助每一顆寂寞的心努力對方向,於是每一個個體都能擴大自己身而為人、還有去愛的可能性。——揚/「Sex Chat 談性說愛」主理人


「結合了回憶錄和報導文學,《寂寞狙擊》會讓你相信,無論你是否單身,我們『尋找愛情的過程都已失敗』。」——《Vogue》


「細膩而精闢地剖析了一介女子的孤寂,以及現代社會如何使每個人都更寂寞疏離……這麼一個好似令人沮喪的主題,卻讀得我開懷大笑,且深有所獲。」——布萊絲.羅伯森(Blythe Roberson)/《討厭男人的女人如何找男人》(How to Date Men When You Hate Men)作者


「真有人能讀完這部作品,還不愛上艾梅.盧特金嗎?這部回憶錄不僅是篇溫柔、活潑的現代戀愛考察,也是極其犀利的美國孤寂文化研究。了不起的暖心傑作。」——瑞秋.柯特(Rachel Vorona Cote)/《太多》(Too Much)作者


「諷刺、機智,充滿苦甜摻半的細節和活靈活現的場景。《寂寞狙擊》是本引人入勝、不屈就於簡單答案的書,敢於拋出大哉問——怎樣才能活出美好的人生?我們又究竟想從彼此身上獲得什麼?」——羅莎莉.內赫特(Rosalie Knecht)/《薇拉.凱莉》(Vera Kelly)系列作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3會員
468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失戀後的自我療癒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她離開感情關係後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以及從失望和恐慌中尋找方法來自我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失戀後的自我療癒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她離開感情關係後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以及從失望和恐慌中尋找方法來自我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觀察到不少單身男女,他們身上總有著固執與難以溝通的倔強... 也有很重的自我保護與怕吃虧的反擊性格,而且如此執著性格,沒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對這類型的人來說,好好的廣結善緣更是不太容易... 也許這種不服輸的個性,在職場上順風順水,但在情感上卻是極度匱乏... 在我們生命的旅途中,要
Thumbnail
觀察到不少單身男女,他們身上總有著固執與難以溝通的倔強... 也有很重的自我保護與怕吃虧的反擊性格,而且如此執著性格,沒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對這類型的人來說,好好的廣結善緣更是不太容易... 也許這種不服輸的個性,在職場上順風順水,但在情感上卻是極度匱乏... 在我們生命的旅途中,要
Thumbnail
一本即便你已經有穩定另一半的人也可以閱讀的書,這篇主要是想來說說我照著書進行實驗的心得,你沒看錯,就是實驗,我很喜歡看完關係類書籍就來實驗xd人際關係類書籍就是解決煩惱的書。
Thumbnail
一本即便你已經有穩定另一半的人也可以閱讀的書,這篇主要是想來說說我照著書進行實驗的心得,你沒看錯,就是實驗,我很喜歡看完關係類書籍就來實驗xd人際關係類書籍就是解決煩惱的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對自己單身生活的轉變,從一開始擔心被人看到而覺得可憐,到最後學會享受獨處的自由。她描述了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吃飯到旅行,並且將這種自由和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態度延伸到未來的戀愛生活。這篇文章可以標示一些關鍵字,以提高其在搜索引擎上的可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對自己單身生活的轉變,從一開始擔心被人看到而覺得可憐,到最後學會享受獨處的自由。她描述了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吃飯到旅行,並且將這種自由和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態度延伸到未來的戀愛生活。這篇文章可以標示一些關鍵字,以提高其在搜索引擎上的可見度。
Thumbnail
獨處時光可以讓內心沈靜下來,與自己對話、相處的片刻美好。 如此我們可以保有清澈思想與靈魂勇敢,承接自我夢想與才華,無論是否單身,美好生活就能由我們一手創造。
Thumbnail
獨處時光可以讓內心沈靜下來,與自己對話、相處的片刻美好。 如此我們可以保有清澈思想與靈魂勇敢,承接自我夢想與才華,無論是否單身,美好生活就能由我們一手創造。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Thumbnail
孤單寂寞不是病,沒有藥醫。 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粉絲或財富名氣,儘管你有再絞好的面容,有多少愛慕者,你還是無法逃離孤單寂寞的折磨。 如果那麼多的財富名氣和皮相,家人朋友和愛慕者,都無法讓你免於孤單寂寞的苦,那麼,你該如何做,才能從這孤單寂寞的牢籠中解脫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覺醒,認
Thumbnail
孤單寂寞不是病,沒有藥醫。 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粉絲或財富名氣,儘管你有再絞好的面容,有多少愛慕者,你還是無法逃離孤單寂寞的折磨。 如果那麼多的財富名氣和皮相,家人朋友和愛慕者,都無法讓你免於孤單寂寞的苦,那麼,你該如何做,才能從這孤單寂寞的牢籠中解脫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覺醒,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