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俗權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年齡危機:我就要“跨三”了
春節一過,我算是跨過了三十歲的坎兒。但我還在做最後的殊死抵抗:30歲生日都沒有過,怎麼能算是真正的30歲呢?所以,我現在仍然是站在20多歲的尾巴上寫著些文字。
儘管抵禦,我還是早就感受到了年齡對我這般“裝嫩”的深深敵意。
上一次尤為深刻地感受這敵意,是我去年外出旅遊時。我當時穿了一件川久保玲的紅心T恤,一件優衣庫的米黃色褲子,一雙NB的白色鞋子,背個CK的皮質雙肩包,衣服領子前掛著摘下來的Tom Ford的墨鏡,站在平遙古城的聽雨樓前拍了一張照片,然後Po到網上。我自覺衣品不是太好但也絕對不算太爛,頭髮剛整理過,照片構圖得當,修得恰好、濾鏡真實,一切看起來還算不錯,但這一切被朋友的一條留言瞬間戳破:“小叔叔看起來蠻幹淨的嘛,不油膩”。
——這話看起來像是在誇我,可“小叔叔”三個字簡直猶如撕人假睫毛般惡毒。我故作淡定地刻意忽視掉這條留言,然後自我安慰:男人他媽的四十一朵花,我現在還不到30歲,最多只是祖國的花骨朵。
前幾天早晨上班,在電梯裡被樓下不相熟的鄰居大叔問:“小夥子上學還是上班?”對曰“上班”,大叔繼續說:“你不顯年紀啊,咋看著還像個學生”。
——這話與“小叔叔”如出一轍,言下之意,我應該是個中年人。
這些話直接導致我對於“自己與中年人之間的聯繫”的嚴肅思考。中年人(抑或是中年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冠以傳統標籤,大概是事業有成,有妻有孩,有房有車,處事圓滑,舉止沉穩。我好像離這個狀態還有不小的距離,也可以說,這並不是我所期望的要速成的狀態,甚至這是我主動遠離的。
這種狀態代表了一種穩定,代表了一種虛假的人生圓滿,但這卻是最通行的評判標準。只能說,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我們在毫無意識中,就陷入了被周遭的“俗權社會”所掌控的語境。
2、人生驛站:催婚催生
剛剛正在查2019年公派出國的資訊,就聽見我媽在客廳裡跟她的姐妹通電話,隱約聽到內容涉及到我即將接觸到的新的相親物件。在包括爸媽在內的一眾親友的眼中,我早已經達到了年紀不小、工作穩定的適婚狀態,所以,除了談婚論嫁以外的各種自我發展——比如再考個學位,或者申請公派出國,又或者遴選到更高級別的部門——都應該主動為相親、相親和相親讓路。
每每此時,我總是拿出比我小幾個月的表弟給我做擋箭牌,從親友們牢牢把控著的“俗權”話語權中,表弟的適婚條件沒有我好,而且他也活得沒有我“認真”:打工崽(實際他在畢馬威),年齡不小(跟我一樣衝刺30歲了),在外面沒買房(生活不穩定),而他今年春節居然又去土耳其旅行了,在家庭群裡發來了自己跳傘時的照片。叔叔和姑媽的陣營裡批判他,說他的結婚壓力要遠大於我,怎麼還不急著談婚論嫁,怎麼還時常在出差、旅行和自我充電中消耗著最適合“找物件”的年齡資本。但說實話,我很羡慕他,因為他活得比我年輕,活得更有自我的色彩。
被親友逼迫急了,我就開始迫不得已地考慮“人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的終極哲學問題。這樣的哲理性思考雖然並無多大的實際意義,但卻很能幫我在這個“俗權社會”裡得到暫時性的清醒和逃離。父母們說,工作穩定了,趁著年輕抓緊結婚、生娃,他們身體還好,可以幫著帶娃;但他們的話到這裡往往就打住了:他們很少考慮生完孩子以後的我們究竟要繼續做些什麼。按照他們給我們的人生規劃,大概就是上學,找工作,結婚,生孩子,生完孩子他們幫著帶大,然後生活平靜,孩子上學,我們繼續穩定地工作,波瀾不驚地工作到退休,期間穿插著我們繼續催婚自己孩子的插曲。
而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會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最簡單、最直接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還跟自己在較著勁,想把自己充實成一個更強大、更優秀的自己。私以為,人在二三十歲時的學習能力和條件,真的不是上學那會兒可以比的,上學時學的那些空洞的理論,在工作的業務中得以實踐,不斷內化成真正屬於自我的學養,同時,逐漸成熟的心智讓我們不斷成為一個更全面的人。如果從“人生發育”的角度來看,此時的我們更多的是一種可以分化發展成多種可能性的“多能幹細胞”,而不僅僅是一顆條件成熟的“生殖細胞”。
我們的人生軌跡大約就是目前這樣子了嗎?
從“俗權”的語境來看,大抵就是這樣了吧,到了催婚催生的驛站,就該入鄉隨俗。
但作為對“俗權”的反叛者,我更想說:人生他媽的哪兒來那麼多驛站?!生而為人,滿足於眼前的安逸,受迫於婚嫁的壓力,我他媽很慚愧。
我們不排斥結婚生娃。
我們排斥的是在結婚生娃這件事上被搶走自主權。
3、不憚做個混不吝
在一個被俗權掌握了話語權的環境中,我們被要求這樣那樣,否則,即被視為叛逆與反叛。
但這又何妨?叛逆與反叛並不代表著黑暗和罪惡面,卻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和利好的孕育。更進一步,我反叛的正是“俗權”本身——由它的語境判定出的反叛,早已失去了根本的意義。
在俗權的環境中,我不憚做個混不吝:我反叛的是我被認為應該做什麼,我追求的是我認為我應該做什麼。這真是: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催婚橫來催生惡,明月照大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0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丁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8年最後一個工作日的隨手拍 歲值戊戌,多有不順。從宏觀到個人,大抵如此。 從年初到年尾,似乎總有調控檔出來,把形勢從疲軟踩向更加疲軟。大環境的無力致使工作開展後勁不足,所以,整個一年時間裡,我們科都處於消極應對的被動困頓中。我不是決策者,充其量只是在整個領域的尾巴梢上被甩來甩去的小蝦米,即便不
近來一直有“守拙”和“鈍感”兩個詞反復在腦海裡糾纏,查閱之後,發現我所理解的含義又與其現有的“定義”並非嚴絲合縫地重疊;卻又一時找不出可以更嚴謹表達我的理解的詞語,姑且先拿這兩個字面來說事。 前兩天同學聚會,見到外市兩個同是體制內的人。說實話,若非事先有人告訴我其工作單位,二廝的言行舉止,當真會讓我
1、週四週五在黨校培訓,學員是全市市直機關的在職黨員。我坐在一群叔叔阿姨中間,聞到周圍一陣一陣的油味。 2、培訓課間聊天,跟幾個差不多年紀的一起抽煙。大家都在談育兒心得。於是,除結婚外,我又找到了一條新代溝:有沒有生孩子。 3、後排一個叔叔問:這種培訓就是走形式,還指望有效果? 另一個叔叔說:靜下心
一、北京治病之行   9月15日週六,爸媽和姐姐啟程去北京協和醫院治療爸爸左肺的毛玻璃結節,因北京專家說“高度懷疑”,所以我們不敢有怠慢,準備直接手術、消除隱患。原定的計畫是我同去,但一是近來工作忙得已幾近癲狂,二是此前每每工作大忙之時,我總因事請假(例如姥姥去世、父親去年底出了小車禍),這次實在不
8月20日,網易博客公告稱,運營12年的博客將於11月20日停止運營,資料移轉至lofter。 我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博客的三魂七魄終究開始被互聯網抽離了。 從BBS,到博客,到微博,到公眾號,到現在七葷八素的音訊、短視頻、圖片平臺以及各種野雞APP,人們最原生的以興趣為原動力的創作欲望被刺激
事多且忙,心力枯竭。 這個自我梳理的隨筆本應在元旦時候寫的,但在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拖延症讓我一直把這篇隨筆拖到了春節工作後的第一個週末。當然也可以不寫,因為按照我現有的邏輯思維慣性來分析,休息時間本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寫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收效甚微,投入產出比太不可觀,於是,可以不寫。
2018年最後一個工作日的隨手拍 歲值戊戌,多有不順。從宏觀到個人,大抵如此。 從年初到年尾,似乎總有調控檔出來,把形勢從疲軟踩向更加疲軟。大環境的無力致使工作開展後勁不足,所以,整個一年時間裡,我們科都處於消極應對的被動困頓中。我不是決策者,充其量只是在整個領域的尾巴梢上被甩來甩去的小蝦米,即便不
近來一直有“守拙”和“鈍感”兩個詞反復在腦海裡糾纏,查閱之後,發現我所理解的含義又與其現有的“定義”並非嚴絲合縫地重疊;卻又一時找不出可以更嚴謹表達我的理解的詞語,姑且先拿這兩個字面來說事。 前兩天同學聚會,見到外市兩個同是體制內的人。說實話,若非事先有人告訴我其工作單位,二廝的言行舉止,當真會讓我
1、週四週五在黨校培訓,學員是全市市直機關的在職黨員。我坐在一群叔叔阿姨中間,聞到周圍一陣一陣的油味。 2、培訓課間聊天,跟幾個差不多年紀的一起抽煙。大家都在談育兒心得。於是,除結婚外,我又找到了一條新代溝:有沒有生孩子。 3、後排一個叔叔問:這種培訓就是走形式,還指望有效果? 另一個叔叔說:靜下心
一、北京治病之行   9月15日週六,爸媽和姐姐啟程去北京協和醫院治療爸爸左肺的毛玻璃結節,因北京專家說“高度懷疑”,所以我們不敢有怠慢,準備直接手術、消除隱患。原定的計畫是我同去,但一是近來工作忙得已幾近癲狂,二是此前每每工作大忙之時,我總因事請假(例如姥姥去世、父親去年底出了小車禍),這次實在不
8月20日,網易博客公告稱,運營12年的博客將於11月20日停止運營,資料移轉至lofter。 我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博客的三魂七魄終究開始被互聯網抽離了。 從BBS,到博客,到微博,到公眾號,到現在七葷八素的音訊、短視頻、圖片平臺以及各種野雞APP,人們最原生的以興趣為原動力的創作欲望被刺激
事多且忙,心力枯竭。 這個自我梳理的隨筆本應在元旦時候寫的,但在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拖延症讓我一直把這篇隨筆拖到了春節工作後的第一個週末。當然也可以不寫,因為按照我現有的邏輯思維慣性來分析,休息時間本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寫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收效甚微,投入產出比太不可觀,於是,可以不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Thumbnail
有沒有發覺過了三十歲之後開始收到很多舊同學的結婚請柬?而自己過了三十歲之後就算有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也覺得自己應該結婚?彷佛三十歲是一條結婚的死線。當你過了三十歲,身邊的家人就會不斷的去「關心」你的感情事。我自己當時也有一種趕死線的心態,離婚後才了解到結婚或是人生中的任何事也根本沒有死線這回事。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Thumbnail
有沒有發覺過了三十歲之後開始收到很多舊同學的結婚請柬?而自己過了三十歲之後就算有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也覺得自己應該結婚?彷佛三十歲是一條結婚的死線。當你過了三十歲,身邊的家人就會不斷的去「關心」你的感情事。我自己當時也有一種趕死線的心態,離婚後才了解到結婚或是人生中的任何事也根本沒有死線這回事。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