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龍的傳人?還是鳥人的後裔?

2021/03/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只是一個簡單的邏輯概念
繪畫於文字之先
  日前翻看《中國的花鳥畫》一書,在〈思想的溯源〉章篇中提到,傳說中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視法於地、又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進取諸身、遠取諸物、畫成八卦,成為文字之首;又皇帝史官倉頡,仰觀奎星圓曲之勢,頫察龜文、鳥羽、山川、掌指、禽獸蹄坑之譏,體類物象而制文字.說明了史前文字係由模擬自然現象與事物的繪畫而成,亦即為文字〈六書〉之首──象形.這部分是每個讀過中國歷史的人所熟知的,是正規歷史上的說法.這說明中國在有文字之前先有繪畫,除了日月山川自然環境與常見走獸外,其中禽鳥也是很主要的部分之一,那麼這些動物與上古先民生活的關聯如何?根據部落的演化,那些動物繪畫是否與先民部落的圖騰有關?又到底和上古社會結構演變有著何種牽連?
  書上有段結論也是伏筆:「商朝是個敬鳥的民族.」說法根據《詩經》商頌.玄鳥篇:「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又云:「春分玄鳥降,湯之先祖有絨氏女簡狄配高辛氏帝,帝率之祈於郊示某而生契.」然後,《史記》〈殷本紀〉有較具體的說法:「殷契母曰簡狄,有絨氏之女,為帝嚳次妃(小老婆是也).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這裡顯現了小老婆簡狄的心機,假藉天意生子,提高自己與孩子的地位.也或許是黃的授意如此書寫吧!而司馬遷是個天才文學家,寫小說的技巧一流,向流動的影像.短短兩行字,包含了時序、人物、行事、動作,心理、結果,一清二楚.是以商人自居為鳥之子孫,完全符合上古先民信奉氏族圖騰的思想.按照部落發展原始信仰的形成,概括的說法,就是在人類觀看鳥類具備了神奇的飛翔能力,令人驚嘆和羨慕,並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人類所祈求的神蹟.而殷商在歷史上承接三皇五帝統領諸部落的地位,對自然界的鳥類崇拜,一定來自先族的敬鳥觀念與相關儀式.
〈玄鳥〉是指哪一種鳥?
  有關商殷的歷史,除了亡國的君主紂有較多的敘述,其他部分在正史上的記載,非但語焉不詳,而且近乎空白.我以為神話故事對了解中國文明發展的源流,至關重要.無意中翻閱了日學者御手洗勝的《神與神話》一書,書中有一整個章篇〈玄鳥降臨〉有詳細的考據與各家說法,並蒐羅許多民族的神話故事.首先引用詩經注釋《毛傳》,認為玄鳥為鳦即為燕鳥的看法.燕鳥腹白背黑,故宜稱玄鳥.不論從禽鳥與古代種植穀物之農業發展,與社會對勞動力之需求,企望婦女多產生殖力強的要求上來解釋,也都符合燕鳥的行為.
作為候鳥的燕子,在北方春分之際,正好從南方飛回,而北方居民從酷寒的天候中剛剛甦醒,過冬時消耗的儲量正需要填補,然而,望眼大地一片荒寒,人民從捕獲燕鳥的屍體中,發現了殘存的穀物種子,埋進土裡播種後竟然有了收成.初民或許驚訝其神奇,於是燕鳥成了穀物之神的象徵,或是認為上天派往人間傳遞重要糧食的使者.沒想到吧,我們居家常見的燕子,在民智初開的老祖宗眼裡,奉為天神之尊.雖然,殷商以後周朝的規章制度已然成熟,歷史的書寫,全然以人文理性為中心思想後,回頭發現這段停留在初期渾沌狀態的想法,以及衍伸出來的膜拜行為和儀式,或斥之為迷信,或將這段發展進程從中華民族演化的歷史中刪除,完全不存在任何相關記憶.但是燕鳥行止對上古先民的啟發,還是厥功至偉的.
  而燕鳥喜歡在人類的居住處築巢,年年上演一齣生殖繁衍的莊嚴戲碼,商人的部落為神農之後,既以農業立國,為求穩定發展必須要有更多的勞動人口,因此正好以燕鳥為典型,鼓勵人民生養.直至今日魯東居民在路上拾獲受傷之燕鳥,必於療傷之後,在燕身繫紅絲帶後放飛,並視之為吉兆,顯現人與自然物種相處時,對於所受到恩惠、啟發的感謝與情感的一種反應,一種感念萬物之生養人類的文明,即由此滋生.
  其實我們翻查一下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傳說,就會發現鳥類在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裡,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這是古來各民族傳承常見的共相,即鳥類與農業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飛禽飛行的能力神奇而值得羨慕,可以避開世間一切災難與不幸.在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少數民族之古物起源傳承,其中傳遞的訊息,表徵女性穀神及神鳥帶來穀種的兩個要素.(以上見解整理自《神與神話》御手洗勝著)
  在近世大量出土的殷商古物中,有不少以鳥裝飾的器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和玉器等,造型有鴞、鳳、鷹、燕、雀等,十分活潑,變化多樣.如在河南安陽之殷墟婦好墓出土一件青銅鳥形尊,和台北故宮收藏之龍噬鳥形玉器,這些透過金屬冶煉雕琢成型的精緻美麗的器物,充滿神祕肅穆的藝術風格,應是一個富饒的強大的社會產品.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造型美麗又堅固無比的器具,到底是祭式的器具或被崇拜者的芻像,還是生活器具?
  然而《史記》〈秦本紀〉有關於秦人的先祖,也有類似的敘述:「秦之先,帝顓顼之苗裔,孫歸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秦瀛姓,本東夷部族,一樣傳承玄鳥神話.但是秦國歷史,卻無尊此鳥為圖騰的記載.豈不怪哉?雖然,以鳥設計器具的風氣一直延續到西周,迨及春秋戰國,無論陶、銅和玉器,裝飾形式與題材範圍擴大,花紋繁縟錯綜,進入戰國末期進入筆描繪畫階段,成為中國藝術領域的主題之一.
  所謂的民族圖騰神話,顯然是在解釋自然山川、湖泊、日月、星辰、飛鳥、昆蟲、巨樹等形成、宇宙在其中如何變化的想像力,和出於探究各種雷電冰疱等現象法則的好奇心.一個民族對自然神奇的造化沒有尊崇之敬畏心,也沒有戒慎畏懼而興效法之心,則顯然缺乏深刻的宇宙觀,自然便不會產生深植在整個民族文化形成的底蘊(精、氣、神)裡,以及沉潛內心深刻的景仰與理念.
繪畫先於文字是藝術之初發,是發自內心對神奇造物主(不管我們稱他為何)的記憶與保存,感謝上蒼的賜與進而轉化成膜拜與信仰,是先民在惡劣環境中求生時的所有感應的心理變化,對自然的虔誠、敬畏、尊崇、好奇、觀察、探索、效法與利用統整,並適足以反映先民的微小、謙卑、戒慎、恐懼、盼神、祈福、慈愛及感恩的心態。
而以”龍”做為當時各個部落的圖騰合成體出現,代表某個特定的團體時,顯然是已經進步到以人為主體的歷史脈絡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彝真
    彝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