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怪誕奇異的體驗之旅-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湯尼奧斯勒高美館展覽《黑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創作的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奇怪的展覽,剛好連假去了高美館看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湯尼奧斯勒《黑盒》展覽,如果用幾個字形容就是『怪誕奇異的體驗』。



湯尼奧斯勒是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在介紹之前,先初步提到錄像藝術。
大多對於錄像創作的概念,是以一個單頻螢幕就能成立,或是多頻螢幕一起同步播放的影像。

舉例 :倪灝的《結構研究VI》

raw-image
此為倪灝六頻道同步的影音作品。將Youtube上看到的衝突影像或是生活場景的聲音,與錄音室的鼓手演奏出相似的聲音,幾個不同片段產生的聲音,合奏新的樂曲。其中影片含了暴力,攻擊的片段,諷刺性的居然也能成為樂章。


錄像藝術其實有更多發展空間。包括實驗電影,多屏螢幕,紀錄片,影像雕塑,等等的。

以尊稱為錄像藝術之父的韓裔藝術家白南準的作品為例。

白南準學習背景以古典音樂起家,深受美國實驗藝術家John Cage啟發(以《四分三十三秒》(4′33″)一場環境音的表演,而聞名的音樂家),開始挑戰實驗性的創作。 下圖以白南準與大提琴家Charlotte Moorman合作的作品,演奏一台視覺會變換的大提琴,超越一般人的想像。


raw-image
「藉著將電視當做胸罩一般來展現⋯⋯這種人類最親近的所有物⋯⋯我們將示範科技的人性化用法;並且,刺激觀眾不要興起什麼惡意的想法,而是透過幻想,去找尋新奇、想像與人性的方式,去運用科技。」 ——白南準 (文字來源)


而湯尼奧斯勒《黑盒》展覽,使用電視、影像雕塑、影像裝置、投影裝置等等,錄像藝術再也不是電視機裡播放的影片層級。以下圖為舉例。將人物投影在畫作上,畫作成為背景,會動的人物來展開故事,演出劇場。


raw-image


高美館重新開幕的指標性特展 - 湯尼奧斯勒的藝術戰績

高美館閉館整修後,重新啟動的第一個指標性的特展,為什麼是邀請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 ?首先稍稍介紹湯尼奧斯勒這位藝術家。


raw-image


湯尼奧斯勒,美國紐約人,1979年於加州藝術大學畢業。 1987年參展德國卡塞爾文獻展,1998參展聖保羅雙年展,2011參展威尼斯雙年展。藝術界最指摽性的三大展都參加過,非常厲害。

當一張照片同時有人臉與靜物,通常我們第一個看到是臉孔。這是被編寫在基因裡的同類辨識機制,因此看到臉自然會有情感投射。而湯尼奧斯勒,將具有生命感的臉孔影像,透過小型投影機投射在格式形狀的介質上。並以怪誕的,陰暗面,又有點幽默的《新哥德派別》風格,呈顯作品。


raw-image


raw-image

對於影像投影於各式雕塑上,讓整體空間呈現出一個立體感,交互作用的印象。


raw-image

湯尼奧斯勒的錄像不再是單一平面的投射,是能立體,讓你投影到想像的地方。而呈現的材質飄忽,更展現了迷幻感。

接下來以個人主觀感受,介紹幾個自己喜歡與感到震撼的作品。



怪誕令人震撼的體驗



《茱蒂》

這是我感到最驚悚的作品之一。

你進入了一個夜的房間,花束,異位的沙發,展示洋裝,電視機,以及在沙發底下的那團布塊,投影的人影在呼喊著。

用小型投影機講臉孔投影於手做布偶的娃娃上,並賦予說話的能力。對這種靈魂的給予我感到恐懼。

「分裂人格的對話」以各種形式呈現在不同載體上。花籃是我,衣服是我,電視是我,娃娃是我,我是我。人的多面性,彼此溝通,彼此衝突。 人的難以理解,連自己也不能完全理解自己。


raw-image


《藍相-多重障礙人格-25顆頭》

這個作品很像是細胞分裂後的多個自己。然後展開對話。既然是群體,像是連體嬰彼此是無法分割的,需要保持和諧共處才能有容身之處。倘若覺得自己話不投機,又該怎麼辦呢?25顆頭其中一顆忽然轉過頭,影像黑色漸入而臉孔消失。也許這是答案?


raw-image



《檔案室》之精神病患與電視裡的精神科診療醫生唔談之影片。


患者與電視裡的醫生看似一問一答,但其實毫無交集。醫生像是打發患者,提供一卷預錄好的唔談影片,取代面對面的唔談治療。

『 看得出你沒有聽我說話。』

『重要的是聆聽。』影片裡的醫生說著。

而患者情感依附性的與醫生傾述,毫無回報的!諷刺了許多心靈雞湯的治療,更多的是一廂情願。但還是得治療,無奈的治療持續進行下去。

raw-image

《莫測高深》

這是一部長達86分鐘的5D沉浸式電影。影片由許多小短片剪接穿插而成。內容環繞著通靈術發生的劇場、科學怪人唱的樂章、魔術師的幻術、與死者對話。並透過『佩伯爾幻象』的手法,你將會看到在主螢幕之上,會又另一層透明物螢幕塗層投影在上。

raw-image

兩層影像形成了疊影,與幻術的本質呼應。電影很長,但你隨時都可以進入短片裡的狀態。感受人物對話中的奇異詭譎。我不能說這是個感動的電影,但似乎喚出人類對於獵奇事物的好奇心。

raw-image



我不確定我看了什麼,或看懂了什麼。也許當下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raw-image


我很喜歡湯尼奧斯勒,作品中談論精神狀態異常與神秘學的系列作品。2020新作的《GeN》則轉而理性的呈現臉部大數據捕捉出來的個體樣貌。

看了許多展覽,有些藝術品換回來的是感動,是內省。令我意外的看湯尼奧斯勒從中得到的那些奇異的感受,這也許或是種恐懼,但神奇的是你會享受於這怪誕的體驗中,而獲得滿足!


展覽資訊

高雄市立美術館 - Tony Oursler 黑盒
2021.1.14 - 5.16

參考資料與衍生閱讀

高美館2021年重新開幕!首檔迎來國際特展:錄像藝術鬼才 Tony Oursler 《黑盒-幻魅於形》

名人談Tony

《電視在進攻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現在我開始反擊—Nam June Paik 》 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想多了解錄像藝術,絕對要知道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作品有趣到你無法想像!

raw-image


|關 於 本 專 題 |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最近閱讀了《天橋下的魔術師》,結果還是掉到文學的深淵裡。文學這種東西,讀越多真的是越容易無力感。有時想想作家到底是怎麼樣正常生活面對大眾的。想想覺得好累。

raw-image

週五晚上朋友演奏了一首很好聽的歌,原曲是 《 Fkj - Ylang Ylang 》,聽起來的畫面,像是在晨昏的水面上行走,然後踏著踏著,水面上就產生了漣漪,轉頭回看,水面變成了一幅畫。不會很憂鬱,非常好聽之推薦。


FB :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 如果你是插畫、攝影、音樂、藝術及文學的同好, 比較常用 IG,帳號 : peidonothing 歡迎追蹤!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8會員
99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文藝交談會,來自比利時 大衛.克拉耶伯-創作者、臺灣 高重黎-藝術家以同台交流表達出環節感知,更藉由「歷史機器&停頓影像」的主題做為交流素材,現場中、英翻譯員。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文藝交談會,來自比利時 大衛.克拉耶伯-創作者、臺灣 高重黎-藝術家以同台交流表達出環節感知,更藉由「歷史機器&停頓影像」的主題做為交流素材,現場中、英翻譯員。
Thumbnail
展期|2021.1.23–2021.5.16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3展覽室 官網|https://tonyoursler.kmfa.gov.tw/ 主辦|高雄市立美術館,Tony Oursler 執行|館長:李玉玲,展覽部主任:曾芳玲,協同策展人:柯念璞,助理策展人:崔綵珊、蘇郁雯
Thumbnail
展期|2021.1.23–2021.5.16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3展覽室 官網|https://tonyoursler.kmfa.gov.tw/ 主辦|高雄市立美術館,Tony Oursler 執行|館長:李玉玲,展覽部主任:曾芳玲,協同策展人:柯念璞,助理策展人:崔綵珊、蘇郁雯
Thumbnail
在重新再開的〈高雄市立美術館〉觀看了「黑盒—幻魅於形 : 湯尼.奧斯勒」展覽,因為想要放空且輕鬆地看展覽,所以沒有預先做功課,準備用感官正面迎擊號稱錄像藝術鬼才TONY OURSLER的錄像藝術與錄像裝置帶來的感官...
Thumbnail
在重新再開的〈高雄市立美術館〉觀看了「黑盒—幻魅於形 : 湯尼.奧斯勒」展覽,因為想要放空且輕鬆地看展覽,所以沒有預先做功課,準備用感官正面迎擊號稱錄像藝術鬼才TONY OURSLER的錄像藝術與錄像裝置帶來的感官...
Thumbnail
創作的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奇怪的展覽,剛好年假去了高美館看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湯尼奧斯勒《黑盒》展覽,如果用幾個字形容就是『怪誕奇異的體驗』。
Thumbnail
創作的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奇怪的展覽,剛好年假去了高美館看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湯尼奧斯勒《黑盒》展覽,如果用幾個字形容就是『怪誕奇異的體驗』。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產量較高的劇情短片,卻難以找尋到一部令眾人都拍案叫絕的作品,儘管創作者們的不同嘗試值得肯定,但仍然都不夠完整。反而在實驗、紀錄、動畫的類別上,明顯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試圖打破影像框架,也將自身經歷化作敘事枝枒,通過影像的延展,鏡射當代社會的真實現狀。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產量較高的劇情短片,卻難以找尋到一部令眾人都拍案叫絕的作品,儘管創作者們的不同嘗試值得肯定,但仍然都不夠完整。反而在實驗、紀錄、動畫的類別上,明顯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試圖打破影像框架,也將自身經歷化作敘事枝枒,通過影像的延展,鏡射當代社會的真實現狀。
Thumbnail
如題,上上週六(17)看了一整天的展……沒啦就一下午。但真的適合花費一整天去看,需要學習、消化的東西比原本預計的要來得多,體感滿好的。(一個有吸收到養分的概念)
Thumbnail
如題,上上週六(17)看了一整天的展……沒啦就一下午。但真的適合花費一整天去看,需要學習、消化的東西比原本預計的要來得多,體感滿好的。(一個有吸收到養分的概念)
Thumbnail
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命名為《超機體》,導覽者洪韵婷先讓大家思考,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否帶著些許反諷意味?——企圖超越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界線。當專業長久隸屬於嚴謹、獨立的範疇時,藝術家如何整合科技媒材思維,做跨領域整合,引發新的思維,這其實也是《超機體》背後真正的意義。
Thumbnail
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命名為《超機體》,導覽者洪韵婷先讓大家思考,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否帶著些許反諷意味?——企圖超越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界線。當專業長久隸屬於嚴謹、獨立的範疇時,藝術家如何整合科技媒材思維,做跨領域整合,引發新的思維,這其實也是《超機體》背後真正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