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的意義

2021/03/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在<快思慢想>中有一個例子,美國的酒商把同一樽的酒報名參加比賽,一個得到金牌,一個得到銀牌。例子中說要說明的是大腦會有一些先天的傾向,這兩個不同號碼的酒明明是同一個酒桶出來的,口感應該是相當一致,但是評審可能心中會因為不同號碼認定兩者不是同一款酒,加上兩旁的對照者不一樣,所以給出的分數也就不同。
幾年前,台灣也有凍頂烏龍茶的審評,其中有混雜越南茶,還得到貳等獎[1]的榮耀。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看到新聞都認為評審怎麼連產地的味道都分辨不出來。

其實茶葉的審評只是就茶葉的好壞去評價,外觀、湯色、滋味這些固然有所謂山頭氣(地域環境所造成的滋味上的獨特影響),台灣也確實在烏龍茶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並不代表只有台灣才能做出好茶。在越南、澳洲、泰國,其實都有台灣烏龍的品種種植,也是台灣人去教導製茶的技術,以這樣的角度來看,那些拿回台灣參加比賽並得獎的茶葉,說是載譽歸國、衣錦還鄉也不為過。

現今茶業改良場開始建立相關資料庫,把茶葉中的微量元素與土壤資料對照,將來就可以透過這些微量元素的檢測抓出茶葉的產地,讓假冒台灣的茶葉無所遁形。不過檢驗的時間會否影響到賽程、檢驗的準確性如何,目前沒有明確的說明,也尚未見到有茶葉比賽將這種 “本土性檢驗”納入評比。

回過頭來看,當時評鑑比賽的目的,一來是提倡飲茶的風氣,二來也可以使得製茶技術有所精進與製做的依靠。也曾經發生過比評的時候有兩支茶始終不分高下,最後打開來看才發現是同一支茶報名兩點的軼事[2]。隨著時代的演變,比賽茶也成了另一種困境,舉兩個例子來說:近年推廣風味輪的方式審評茶葉,但是茶業改良場也身負輔導茶農之責。當以香味屬性來評價茶農的成品時,一來忽略掉傳統的甘韻滋味,導致製作的程序開始傾向追求表面的香氣。二來,這些香氣並無法相對應製程、肥料管理等製作工序,用自己教不出來的標準要求學生,似乎有點強人所難;若是依足茶業改良場的要求而製作,又有球員兼裁判、照本宣科、自由度不足之嫌。第二,以東方美人茶為例,原本以夏季為適製期,後來又辦了冬茶比賽,又有新竹縣、新北市、全國的不同區域性比賽。之所以演變成這樣的理由可以推想,茶葉有其地利優勢,如果不希望得獎的總是某幾家,將比賽的範圍劃分開來是最簡單的,但是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免變得紛亂,影響比賽的公信力,更進一步來說,當價格都透過比賽提升,原本的生活飲品是不是變成了生活的負擔?供給與需求之間若無法平衡,消費者的混亂很可能變成拒絕的理由,對於產業的發展帶來惡性的循環。

境外茶混入比賽茶的傳聞也在所多有,制度上允許非當季的茶也參加比賽,來源與產量就出現無法勾稽的漏洞[3],如此一來,即便加上產銷履歷認證,所解決的也只是責任問題,一旦發現攙偽,知道冤有頭債有主而已。平台的審核機制如果沒有建立公開、透明、合理的流程,降低鑽漏洞的可能性,對於比賽結果的公信力便會產生影響。產業盛事難保有一天淪為產業鬧劇。



[1] 相關新聞參見: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123/1586306.htm

[2] <太初有茶>,不過為何比賽的過程可以揭開原本為了公平而設置的號碼,也是閱後的疑問。

[3] 關於比賽的流程可以參見台灣茶訊的部落格:http://blog.udn.com/tea520/133575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6會員
138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