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多多益善

2021/03/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品種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穿雜各種自然與人為力量的展現,究竟何者才是最優良的成果,實在值得思考。
品種改良與研發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這並不只是因為培育新品種困難,從早期的野生茶到後來逐漸廣為人知、普遍栽種的青心烏龍、金萱、四季春,甚至近年較知名的紅玉紅茶,都有其發展的歷史脈絡。品種與環境的適應性、製程的適製性、產量與市場價格,都是對於一個品種在推廣發展過程的考驗。新栽的茶樹需要三年的生長才有採收的價值,15-20年有可能因為樹齡老化的產量減收,即便在同一個茶園採取扦插苗的做法,也可能出現因為連年栽種導致品質下降的連作障礙[1]。換言之,茶樹的黃金採摘時期大概12年左右。如果茶園沒有適當的規劃管理,對自己的收入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早期的品種改良希望可以找出比青心烏龍更好照顧又具特色的品種,到後來希望兼顧產業發展特色,所以推廣獨特的紅玉紅茶。但目前為止,似乎尚未開發出足以取代青心烏龍的品種,茶業改良場也似乎將新品種的發表當作政績發表,近年幾乎每年都有新品種發表。可是沒有規劃耕種的地點,在製程上也很難有新的突破。當新品種發表卻沒有相呼應的產品,就很難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也很難成為消費者記憶,以至於學術和市場的距離開始越來越遠。而且有些推廣的過程也會發生糾紛,例如石門的茶農就曾抱怨農會為了推廣新品種,將原本的硬枝紅心翻耕為新品種,抹煞了原本引以為傲的鐵觀音。當然有可能是基於樹欉老化產量減少或當地人口外移等因素的考量,但茶農或製茶師對於傳統的情感,若沒有充分的溝通就容易造成傷害。
我認為品種應該與比賽結合,打造地方特色,這當然也是一個不容易的大工程,需要政府與茶農之間的溝通配合。但是以現在品種數量過多、製作方式有限的情況下,與其舉辦過多重複性質的比賽,目的只是為了切割經常得獎的常勝軍,不如透過比賽的方式獎勵茶農將新品種與製程的結合,打造地方特色,新品種的優勢才能發揮。這樣一來,可以杜絕外來茶混充的可能性,提升比賽的公信力,而新品種做出的商品也能夠作為台灣茶的亮點,成為產業外銷的生力軍。


[1] 關於茶園老化問題可參見茶改場網站:https://www.coa.gov.tw/ws.php?id=7440&print=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6會員
138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