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的世界《觀念啟蒙篇》序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起】

2020年10月,出版了「經營管理的世界《系統模型篇》」之後,沉澱、思索了許久…《系統模型篇》,不應該是一本「工具書」!

哈哈~這是某讀者的反饋意見!

這意謂著,在想傳達Know-Why的《系統模型篇》之前…還有一些Know-Why須要陳述。


【承】

經思索後,老王覺得…《系統模型篇》,在觀念上是正確的~但,一個企業總是要達到「一定規模」後,企業主/企業決策者才會去思考「組織系統」、「組織模型」的問題;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那麼,究竟該談些甚麼?

企業的一生…從「一人企業」、「微型企業」、「小型企業」、「中型企業」、「大型企業」至「企業集團/跨國企業」,都算是企業吧!


【轉】

「Know-Why」若不能明確化~想將經營管理的理念以科學化、系統化的傳述,就會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了!

原本想寫的第二本書《微型企業篇》挪後吧…於是,就有了《引導啟蒙篇》的構想產生…

《引導啟蒙篇》的內容,或許不會寫得很長~只是想要表達「經營管理的世界」的特性,重新進行一些鋪陳與說明吧!


【合】

老王還是認為:每家企業都是獨特、唯一的,企業的經營管理應該是可以教導/學習的!

「經營管理的世界」的撰寫,還是會繼續邁向促進企業管理的系統畫、科學化!


【後記】

※「經營管理的世界」~於2021年的第一篇新撰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忠華的沙龍
5會員
81內容數
「經營管理的世界」~是老王想編撰系列書籍的主書名! 第一本:《微型企業篇》,專為「微型企業主」所寫,撰於2018年 第二本:《系統模型篇》,出版於2020年十月 有企業,才有「經營管理」的需求;微型企業(含企業主的員工數≦5人),則是企業體的基礎與最大數型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商管書年輕時的讀法跟有點社會經驗讀起來確實不同。更能同理管理的的思維,對長線利益也比較有想法。年節選了這本podcast提到的這本中國人的作品,當作提升一點工作知能,但有些還是覺得幹話感滿重的這樣。 作者原先是微軟人,後來自己開了管理顧問公司,集合了他對於管理、社會事的觀察,提出底層邏輯的架構。說理
Thumbnail
商管書年輕時的讀法跟有點社會經驗讀起來確實不同。更能同理管理的的思維,對長線利益也比較有想法。年節選了這本podcast提到的這本中國人的作品,當作提升一點工作知能,但有些還是覺得幹話感滿重的這樣。 作者原先是微軟人,後來自己開了管理顧問公司,集合了他對於管理、社會事的觀察,提出底層邏輯的架構。說理
Thumbnail
對我來說,雖然僅是大學階段少有的簡報經驗,可是每當答應了一次之後,就會很認真的要把每次出場的機會做好。當然,這可以很市儈的說,是名利的一環,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還有沒有下一次」。
Thumbnail
對我來說,雖然僅是大學階段少有的簡報經驗,可是每當答應了一次之後,就會很認真的要把每次出場的機會做好。當然,這可以很市儈的說,是名利的一環,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還有沒有下一次」。
Thumbnail
作者:老王 在品管界,有二個知名的實驗技巧:「實驗設計」 vs 「田口工程」! 二者,目的相同,但方法是很相似但仍有不同;均是探索較佳製程因子(參數)的方法; 一般而言,「實驗設計」被認為較為正統,且也有多數人們完成驗證; 老王為什麼以這二種方法做開場? 「經營管理的世界」系統論… 系統檢視與驗證
Thumbnail
作者:老王 在品管界,有二個知名的實驗技巧:「實驗設計」 vs 「田口工程」! 二者,目的相同,但方法是很相似但仍有不同;均是探索較佳製程因子(參數)的方法; 一般而言,「實驗設計」被認為較為正統,且也有多數人們完成驗證; 老王為什麼以這二種方法做開場? 「經營管理的世界」系統論… 系統檢視與驗證
Thumbnail
能想像一下「運籌帷幄」的感受嗎? 讀「史」~除了皇帝、元帥外,還常有一個角色:「軍師」! 知道張良、諸葛亮、周瑜、劉伯溫、…嗎? 您可以說他們是「軍師」,也可以算是「幕僚頭子」! 很可惜…他們留下了許多的「事蹟」,卻沒有留下什麼具系統性的「知識文獻」… 這些幕僚長…您會知道名字的~不多!
Thumbnail
能想像一下「運籌帷幄」的感受嗎? 讀「史」~除了皇帝、元帥外,還常有一個角色:「軍師」! 知道張良、諸葛亮、周瑜、劉伯溫、…嗎? 您可以說他們是「軍師」,也可以算是「幕僚頭子」! 很可惜…他們留下了許多的「事蹟」,卻沒有留下什麼具系統性的「知識文獻」… 這些幕僚長…您會知道名字的~不多!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是策略規劃與管理,首先先來看簡單的架構圖 這是台大進修推廣學院的管理概論課程其中一小章節,想分享一下簡單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是策略規劃與管理,首先先來看簡單的架構圖 這是台大進修推廣學院的管理概論課程其中一小章節,想分享一下簡單的觀點:
Thumbnail
這系列是前陣子讀得比較密集的書系,解封之後書順利到手,除了這本之外還有一本福哥的書,然後應該就會休息一陣子,沉澱一下從中間得到的訊息,並且印證。 先說說這本書的優點。如果一個實踐智慧要經過整理變成一個知識系統的話,個人認為作者做了一個不錯的示範。不管是分析的架構或邏輯,條理清楚,也搭配了相應的例子,
Thumbnail
這系列是前陣子讀得比較密集的書系,解封之後書順利到手,除了這本之外還有一本福哥的書,然後應該就會休息一陣子,沉澱一下從中間得到的訊息,並且印證。 先說說這本書的優點。如果一個實踐智慧要經過整理變成一個知識系統的話,個人認為作者做了一個不錯的示範。不管是分析的架構或邏輯,條理清楚,也搭配了相應的例子,
Thumbnail
關於「知識管理系統」 ○產業派,習慣簡易、務實→所以,在知識管理系統的表達:老王還是喜歡最簡單的“四層結構”! ○很複雜的圖形→是“官、學、研”在使用的! 關於「學習」,可以有許多的方式 ○閱讀、上課、實踐、嘗試、實驗、...等,都可以增加知識、技能、技術等! 學習,是好事→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關於「知識管理系統」 ○產業派,習慣簡易、務實→所以,在知識管理系統的表達:老王還是喜歡最簡單的“四層結構”! ○很複雜的圖形→是“官、學、研”在使用的! 關於「學習」,可以有許多的方式 ○閱讀、上課、實踐、嘗試、實驗、...等,都可以增加知識、技能、技術等! 學習,是好事→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無論身處於組織裡哪一個角色,必都將承受體制影響,這不僅專屬老闆主管需讀的好書,同樣賦予不甘菲薄的你,當你的思維進化,就必然在職場上展露鋒芒!
Thumbnail
#無論身處於組織裡哪一個角色,必都將承受體制影響,這不僅專屬老闆主管需讀的好書,同樣賦予不甘菲薄的你,當你的思維進化,就必然在職場上展露鋒芒!
Thumbnail
滿坑滿谷管理書 走進書店,滿坑滿谷的管理書籍映入眼簾 -名人心法、商戰策略,不一而足。電子信箱中也塞滿了各類好書的折扣訊息。 管理書籍的市場性,沒人會去挑戰它。 但心裏卻常思索,這麼多的書籍,這麼多的千古智慧 ,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擷取為自己所用?那一道出書人與我之間的鴻溝該如何才能彌平?
Thumbnail
滿坑滿谷管理書 走進書店,滿坑滿谷的管理書籍映入眼簾 -名人心法、商戰策略,不一而足。電子信箱中也塞滿了各類好書的折扣訊息。 管理書籍的市場性,沒人會去挑戰它。 但心裏卻常思索,這麼多的書籍,這麼多的千古智慧 ,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擷取為自己所用?那一道出書人與我之間的鴻溝該如何才能彌平?
Thumbnail
至於管理這一學科究竟是「科學還是藝術」,長久以來一直是個不斷論辯的問題,書中作者也提出他的看法,予以澄清。作者對這問題的剖解,既有三度空間論述,又有二元論的呼應:對於前者,他認為管理兼具知性(客觀地認知事實)、理性(主觀地取捨價值)和感性(有節有度地表現行為);然而在於後者,則有「術與道」、「用與體
Thumbnail
至於管理這一學科究竟是「科學還是藝術」,長久以來一直是個不斷論辯的問題,書中作者也提出他的看法,予以澄清。作者對這問題的剖解,既有三度空間論述,又有二元論的呼應:對於前者,他認為管理兼具知性(客觀地認知事實)、理性(主觀地取捨價值)和感性(有節有度地表現行為);然而在於後者,則有「術與道」、「用與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