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凋零的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剛滿30歲生日,30歲好像是介在成熟跟不成熟的一個界線,似乎生活跟心智趨於成熟,在工作上工作了幾年也有了一種穩定的步調,我們不再容易受到外在別人說些什麼而容易動搖,好聽一點叫成熟,通俗一點叫固執,這些經驗的累積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建立,而由我們的大腦去記下這一些經驗。

回憶起我們的青蔥歲月,教室外我們聽的到孩子們的朗朗書聲,下課鐘聲響起,大家魚貫進入福利社,大口大口吃著福利社的肉包,沿著走廊上走著,熟悉的聲音是老師提醒同學走廊上不要跑步,在班上總是會聞到一股濃濃男人香,這些同學總是把握那僅有的十分鐘去投上幾顆球,那是我們回憶我們的青春。

美好的回憶一層又一層的堆砌我們的人生,我們用這些回憶讓我們有了現在的人格及對待事情的態度,但隨著年紀逐漸的增長,我們開始學會一句口頭禪,”我忘了”,忘了鑰匙放到哪了,?忘了錢包放到哪了,?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呢?信用卡繳費日?那個人是誰好像在哪見過?小孩學費呢?藥我吃了嗎?人生從逗號人生變成了問號人生。

記憶力退化,慢慢覺得常常丟三落四,時間地點混淆,判斷力變差等等狀況都需要多注意多留意,是否有失智症的初期狀況,依據內政部108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3,607,127人,其中輕微認知障礙(MCI)有654,971人,佔18.16%;失智症有280,783人,佔7.78% (包括極輕度失智症114,336人,佔3.17%,輕度以上失智症有166,506人,佔4.62%)。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失智症對我一位好朋友來說是場惡夢,這困擾著他們的家庭,他的外婆就是一位失智症患者,基本上他們孫子輩大概都已經記不得了,而照顧她的舅舅也記不得他是誰,以前煮飯的時候開始會忘記關火,水煮乾了還是繼續在煮,直到舅舅回到家看到才關掉,好家在當時的瓦斯桶已經快沒瓦斯,才沒釀起更大的災害,而失智症的患者常常就是走出去就不記得回家的路了,因此家人都會安裝導航晶片讓他們家人可以找到這些流浪在外的爸爸媽媽,而最常出現的問題便是情緒的衝突,舅舅常常是為了安全不讓外婆做飯或是出門,因此情緒字眼就會出現,常常聽的到不孝兩個字常掛嘴邊,有時候還有找不到廁所因此讓家裡烏煙瘴氣,面對著樣的母親,這個舅舅也是心力交瘁,而聽到故事的我也心有戚戚。

步入三十歲的我,發現自己最近也常常忘東忘西,如果今天要出門一定會來回進物子內檢查東西有沒有拿,我相信現代人忙碌生活壓力下,大腦的壓力也是不小,依據近年來歐美的幾個長期追蹤研究,失智的可能早在患者出現症狀20年前,大腦即開始產生病變。因此,預防失智行動要及早開始。

如何預防失智症呢?

1. 多運動: 每週2~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的規律運動的習慣。

2. 多動腦: 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

3. 地中海飲食: 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

4. 多與社會互動: 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

5. 維持健康體重: 避免肥胖、過重或過瘦,維持健康體位(18.5≦BMI<24)。

現在有很多人注意養生,注意三高或是飲食控制等等,人們慢慢發現文明病的可怕,而失智症對我們而言更是令人絕望而無奈,試想一下你的過去在你的晚年全部都忘了,你的一生是不是就像白走這一遭了呢?如果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的朋友,請不要獨自一人去面對這樣的無奈,在失智症支持中心有家屬支持團體可以提供資源,肯定自己,是在做件有價值的事情,要相信一定有人可以協助我的,並且自己要有足夠的休息才能造顧好患者,我健康,患者才健康,運用資源協助照顧,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面對失智而不失志。


失智症支持中心

http://tada2002.ehosting.com.tw/Support.Tada2002.org.tw/default.aspx

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失智時 我幫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太陽書房的沙龍
7會員
30內容數
2021/12/04
喜歡鳥的自由,能隨心所欲的飛翔在空氣中。 自小對鳥類有些莫名的喜愛,總覺得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感覺。 以前有時下班途中,每到周三或四。總會遇到一個用小貨車,載著一籠一籠小鳥的鳥販子;有時會擺放在路邊展示,有時會直接放在車上。 總覺得小鳥販子的生活,也是一種介於鳥與人的中間型態。 他的生活就跟他老婆,四
Thumbnail
2021/12/04
喜歡鳥的自由,能隨心所欲的飛翔在空氣中。 自小對鳥類有些莫名的喜愛,總覺得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感覺。 以前有時下班途中,每到周三或四。總會遇到一個用小貨車,載著一籠一籠小鳥的鳥販子;有時會擺放在路邊展示,有時會直接放在車上。 總覺得小鳥販子的生活,也是一種介於鳥與人的中間型態。 他的生活就跟他老婆,四
Thumbnail
2021/11/03
   我的工作是運鈔保全員,每天開著防彈裝甲車穿梭大街小巷,平均每小時沒有幾千萬上下,也有幾百萬上下,是扛幾千萬元紙鈔錢袋上下,或搬幾百公斤硬幣上下車。進入這個職場後,才有機會親眼看到以億為單位的現金,每天經手百張一札、十札一顆的千張紙鈔壓磚,拿在手掌裡也不過接近一顆紅土磚頭的大小跟重量,但在人們
Thumbnail
2021/11/03
   我的工作是運鈔保全員,每天開著防彈裝甲車穿梭大街小巷,平均每小時沒有幾千萬上下,也有幾百萬上下,是扛幾千萬元紙鈔錢袋上下,或搬幾百公斤硬幣上下車。進入這個職場後,才有機會親眼看到以億為單位的現金,每天經手百張一札、十札一顆的千張紙鈔壓磚,拿在手掌裡也不過接近一顆紅土磚頭的大小跟重量,但在人們
Thumbnail
2021/10/21
      2016年我當完兵之後,離鄉背井從台灣到新加坡工作,至今也過了五年。在新加坡,我很幸運地遇到了好朋友、好同事、好老闆,生活變得充實與繁忙,也發生了不少新奇或令人難忘的故事;但相比過去,「家人」的這個角色在我的生活中的出場次數大大降低。我只在每年春節與年中時,能有一、兩次返鄉的機會,與
Thumbnail
2021/10/21
      2016年我當完兵之後,離鄉背井從台灣到新加坡工作,至今也過了五年。在新加坡,我很幸運地遇到了好朋友、好同事、好老闆,生活變得充實與繁忙,也發生了不少新奇或令人難忘的故事;但相比過去,「家人」的這個角色在我的生活中的出場次數大大降低。我只在每年春節與年中時,能有一、兩次返鄉的機會,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很多人都以為當我們達到一定年齡之後,身體才會逐步走向衰老,其實我們身體內的某一個器官衰老的年齡是不一樣的,大腦在20歲左右就會出現衰老的現象,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大腦當中的神經細胞會逐漸減少。 我們剛剛出生的時候,神經細胞的數量大概是1000一個左右,過了20歲之後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很多人都以為當我們達到一定年齡之後,身體才會逐步走向衰老,其實我們身體內的某一個器官衰老的年齡是不一樣的,大腦在20歲左右就會出現衰老的現象,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大腦當中的神經細胞會逐漸減少。 我們剛剛出生的時候,神經細胞的數量大概是1000一個左右,過了20歲之後
Thumbnail
年齡漸長,身體與心智功能的退化是必經的過程,保持正向的心情與態度,維持或調整良好習慣,每個人都可帶領自己或家人邁入健康老化的生活。
Thumbnail
年齡漸長,身體與心智功能的退化是必經的過程,保持正向的心情與態度,維持或調整良好習慣,每個人都可帶領自己或家人邁入健康老化的生活。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家屬以為這就是隨著老化出現頑固、難以溝通的性格,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事實上,這些跡象的出現表示長輩可能已經生病了,必須及早接受門診檢查與治療。 在醫院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數年來,經常在初診時向家屬蒐集早期症狀資料的時候,聽到類似的故事。可惜的是當下案主認知受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家屬以為這就是隨著老化出現頑固、難以溝通的性格,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事實上,這些跡象的出現表示長輩可能已經生病了,必須及早接受門診檢查與治療。 在醫院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數年來,經常在初診時向家屬蒐集早期症狀資料的時候,聽到類似的故事。可惜的是當下案主認知受
Thumbnail
我要當機了!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比例也會逐漸提高。家屬的失落歷程,從預期性悲傷、模糊性失落(包含預期性、漸近性、確定性)、深度的悲傷等,家人必須經由眼神專注、表達溫柔,真誠接納、不去質問,給予讚美、鼓勵表達,耐心指導、簡化複雜等溝通,才能得宜、相得益彰。
Thumbnail
我要當機了!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比例也會逐漸提高。家屬的失落歷程,從預期性悲傷、模糊性失落(包含預期性、漸近性、確定性)、深度的悲傷等,家人必須經由眼神專注、表達溫柔,真誠接納、不去質問,給予讚美、鼓勵表達,耐心指導、簡化複雜等溝通,才能得宜、相得益彰。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病程,可分為輕度知能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 失智症之症狀:(1)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2)中期:生活能力繼續下降,對日常生活事物的處理上變得更為困難;(3)晚期:幾乎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症狀01:遺忘 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病程,可分為輕度知能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 失智症之症狀:(1)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2)中期:生活能力繼續下降,對日常生活事物的處理上變得更為困難;(3)晚期:幾乎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症狀01:遺忘 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
Thumbnail
  最近,剛滿30歲生日,30歲好像是介在成熟跟不成熟的一個界線,似乎生活跟心智趨於成熟,在工作上工作了幾年也有了一種穩定的步調,我們不再容易受到外在別人說些什麼而容易動搖,好聽一點叫成熟,通俗一點叫固執,這些經驗的累積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建立,而由我們的大腦去記下這一些經驗。   回憶起我們的青蔥歲
Thumbnail
  最近,剛滿30歲生日,30歲好像是介在成熟跟不成熟的一個界線,似乎生活跟心智趨於成熟,在工作上工作了幾年也有了一種穩定的步調,我們不再容易受到外在別人說些什麼而容易動搖,好聽一點叫成熟,通俗一點叫固執,這些經驗的累積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建立,而由我們的大腦去記下這一些經驗。   回憶起我們的青蔥歲
Thumbnail
我常聽到很多人對於失智症的想法非常直觀, 反正人老了、年紀大了本來就會這樣。這樣的想法也同時透露著「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的隱喻;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的隱喻不就等於接受宿命論的劇本嗎?
Thumbnail
我常聽到很多人對於失智症的想法非常直觀, 反正人老了、年紀大了本來就會這樣。這樣的想法也同時透露著「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的隱喻;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的隱喻不就等於接受宿命論的劇本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