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聯想系列文】#4 專業聯想:長輩忘東忘西正常嗎?談認識失智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蘇少鏞諮商心理師

蘇少鏞諮商心理師

我阿嬤從去年秋天開始,每天都買一袋橘子回來,週末去看阿嬤才發現冰箱除了橘子以外,什麼都放不下…
告訴我媽明天要去看醫生,就開始每幾分鐘問一次明天是不是要去看醫生?從下午問到晚上問到睡前,我快瘋掉,這是健忘嗎?但又好像不是,感覺他的腦袋不斷重開機一樣…
我爸一天到晚搞丟他的鑰匙,找不到就大發脾氣說一定是我媽把它鑰匙藏起來不給他出門,幾次還差點動手打我媽,最後都會在一些匪夷所思的位置找到,例如冰箱冷凍庫,或是電鍋裡面。我媽現在每天一定要把鑰匙找出來放在鞋櫃的固定位置上才會安心,否則都會緊張到血壓飆高、失眠…是不是爸想離婚但說不出口才這樣?

在醫院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數年來,經常在初診時向家屬蒐集早期症狀資料的時候,聽到類似的故事。可惜的是當下案主認知受損的程度,多半已經更嚴重,幾乎是達到輕度失智的程度,才來進行檢查,並且確診為失智症,進而使案主及整個家庭,被迫開始進入漫長、沈重的照顧任務。

何謂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家屬以為這就是隨著老化出現頑固、難以溝通的性格,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事實上,這些跡象的出現表示長輩可能已經生病了,必須及早接受門診檢查與治療。

失智症(Dementia)是指認知能力退化至功能出現障礙的狀態,最常見的是記憶力受損,無法記住最近的發生的事情、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例如買東西沒有結帳就把商品帶走、爆粗口或是出現不適當的對話、對家人或是路人做出性騷擾的行為、憂鬱症狀、面無表情或是激烈的情緒、也可能出現妄想或是幻覺,最後會表現的退縮與冷漠。

大多數的失智症早期階段,病情發展的非常緩慢,也是最難被家人發現及忽略的時期,這些輕微的認知與行為上的缺陷,通常被診斷為輕型認知障礙症(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但不代表只要被診斷為輕形認知障礙症者一定會發展到失智症的階段。

失智症的診斷

失智症的診斷包含門診會談評估、神經學、血液、腦部影像的檢查,以及透過心理師對案主進行認知功能檢查,評估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注意力、計算能力、定向感、抽象推理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語言能力等。過程中同時會跟家屬面談,由家屬或主要照顧者的角度提供病患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情況,經由綜合評估後,用臨床失智評分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及簡易心智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來評量病患的嚴重程度,分成健康、疑似或輕微、輕度、中度、重度、深度及末期等。

失智症的治療

現今,失智症經過大量的研究與藥物的開發,但尚未出現可以逆轉或是根本上治癒的的藥物,目前針對失智症的治療方式可簡單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僅有阿茲海默症有專門的藥物可進行減緩退化的治療,如愛憶欣、憶思能;其他如血管型失智、額顳葉失智或路易氏體失智症等,目前並沒有對症治療的藥物。但是針對不同失智症所共病的憂鬱症壯、攻擊行為、躁動不安、睡眠障礙等,仍可使用相關精神科藥物進行治療,以緩解上述症狀,減輕案主的症狀表現與緩解照顧者的負擔。

非藥物治療方面,我們可藉由營造讓案主感到熟悉及安全感的環境、安排參與活動、改變溝通模式、進行認知促進訓練、懷舊治療、光照治療、按摩、音樂治療、運動、芳香療法、寵物、藝術、園藝治療等非藥物介入的方式,來改善失智患者精神行為症狀,這些非藥物治療的資源,可以透過失智共照中心轉介資源連結、或是搜尋縣市政府衛生局公告的失智社區據點進行報名,僅需要支付少許或不需負擔費用。

至於照顧者在案主剛確診,或是漫長的照顧過程中所累積的壓力與情緒,則可接受心理諮商,處理疾病為照顧者帶來的的衝擊,同時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心理師也能完整的帶領照顧者和家庭成員認識疾病,並討論如何因應病程的改變擬定照顧計畫,同時學習接納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的現實,以及處理各種症狀帶來的挑戰。

失智症的預防

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包括保持身體健康、保持社交、維持認知功能和壓力與情緒管理等,也就是維持健康生活的方法,例如定期運動、參與社團活動、均衡飲食、充足的睡眠和自我放鬆的技巧如瑜伽或是冥想等。

此外,抽煙、喝酒、心血管疾病、三高和憂鬱也是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之一,若有以上情況的民眾,建議規律至門診接受治療,有效降低罹患失智的風險。

失智症的篩檢

家中若有65歲以上長輩,每年進建議行一次失智症的篩檢。失智症的早期篩檢和診斷可以幫助長輩和家庭及早進行治療和延緩失能。

我們可以使用AD-8極早期失智症量表進行自我評估或諮詢專業人員進行諮詢檢測,我們可以利用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所提供的網頁直接進行篩檢: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OnlineOtherCheck

如果得分小於2分,建議每年做一次篩檢,若大於等於2分,建議到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做進一步檢查。或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 (失智時,我幫您)做進一步的諮詢。

結語

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多由家人照顧外,照顧人力也因少子化及高齡社會的影響下更加缺乏。在此情勢下,讓更多社區民眾了解和預防失智症,發揮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作用,可大幅減輕失智症對個人及家庭的衝擊。

▍更多蘇少鏞心理師的介紹:

https://www.unconscious-counseling.com/....../element....../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unconscious.counseling

▍IG:https://www.instagram.com/unconscious213/

▍官網連結:https://unconscious-counseling.com

#蘇少鏞心理師
#自由聯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潛意心理諮商所的沙龍
14會員
40內容數
2023/11/30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當我們承受這些壓力事件時,無論是突發性的或是累積的,它們確實會佔用不少心力與心靈空間。 而這種筋疲力竭也容易把我們的焦點只關注到疲乏與無助感上,影響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我們可以怎麼做、讓生活重拾美好?
Thumbnail
2023/11/30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當我們承受這些壓力事件時,無論是突發性的或是累積的,它們確實會佔用不少心力與心靈空間。 而這種筋疲力竭也容易把我們的焦點只關注到疲乏與無助感上,影響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我們可以怎麼做、讓生活重拾美好?
Thumbnail
2023/11/27
生活中的雙綁理論---雙綁?綁的是什麼? 心理師在諮商中,經常聽到個案受苦於他人的雙綁語言。 簡單來說,就是「你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 這樣的心情讓人無所適從,我們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11/27
生活中的雙綁理論---雙綁?綁的是什麼? 心理師在諮商中,經常聽到個案受苦於他人的雙綁語言。 簡單來說,就是「你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 這樣的心情讓人無所適從,我們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11/25
嗨!歡迎光臨潛意心理諮商所 :) 2023年來到尾聲,這一年你過得怎麼樣呢? 歲末年初,似乎是個適合慶祝與重整自己的時刻,讓我們藉由精油香氛、乾燥花圈手作、心靈牌卡探索與療癒自己吧!
Thumbnail
2023/11/25
嗨!歡迎光臨潛意心理諮商所 :) 2023年來到尾聲,這一年你過得怎麼樣呢? 歲末年初,似乎是個適合慶祝與重整自己的時刻,讓我們藉由精油香氛、乾燥花圈手作、心靈牌卡探索與療癒自己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年齡漸長,身體與心智功能的退化是必經的過程,保持正向的心情與態度,維持或調整良好習慣,每個人都可帶領自己或家人邁入健康老化的生活。
Thumbnail
年齡漸長,身體與心智功能的退化是必經的過程,保持正向的心情與態度,維持或調整良好習慣,每個人都可帶領自己或家人邁入健康老化的生活。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家屬以為這就是隨著老化出現頑固、難以溝通的性格,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事實上,這些跡象的出現表示長輩可能已經生病了,必須及早接受門診檢查與治療。 在醫院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數年來,經常在初診時向家屬蒐集早期症狀資料的時候,聽到類似的故事。可惜的是當下案主認知受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家屬以為這就是隨著老化出現頑固、難以溝通的性格,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事實上,這些跡象的出現表示長輩可能已經生病了,必須及早接受門診檢查與治療。 在醫院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數年來,經常在初診時向家屬蒐集早期症狀資料的時候,聽到類似的故事。可惜的是當下案主認知受
Thumbnail
我要當機了!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比例也會逐漸提高。家屬的失落歷程,從預期性悲傷、模糊性失落(包含預期性、漸近性、確定性)、深度的悲傷等,家人必須經由眼神專注、表達溫柔,真誠接納、不去質問,給予讚美、鼓勵表達,耐心指導、簡化複雜等溝通,才能得宜、相得益彰。
Thumbnail
我要當機了!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比例也會逐漸提高。家屬的失落歷程,從預期性悲傷、模糊性失落(包含預期性、漸近性、確定性)、深度的悲傷等,家人必須經由眼神專注、表達溫柔,真誠接納、不去質問,給予讚美、鼓勵表達,耐心指導、簡化複雜等溝通,才能得宜、相得益彰。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病程,可分為輕度知能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 失智症之症狀:(1)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2)中期:生活能力繼續下降,對日常生活事物的處理上變得更為困難;(3)晚期:幾乎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症狀01:遺忘 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病程,可分為輕度知能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 失智症之症狀:(1)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2)中期:生活能力繼續下降,對日常生活事物的處理上變得更為困難;(3)晚期:幾乎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症狀01:遺忘 初期(症狀輕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
Thumbnail
回憶,父親從2013年5月起,陸續出現剛剛發生的事情,不復記憶,在初期時可能只是輕微的忘記,東西常找不到或放錯地方,說話前後不太連貫,而且會重覆某些字眼或動作等。
Thumbnail
回憶,父親從2013年5月起,陸續出現剛剛發生的事情,不復記憶,在初期時可能只是輕微的忘記,東西常找不到或放錯地方,說話前後不太連貫,而且會重覆某些字眼或動作等。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當失智症邁入中期,「重複性」會比失智症初期還要嚴重,例如重複買一樣的東西、重複已經問過的事情;「遺忘」的嚴重度也會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照顧者要對中期失智症狀有基礎理解,才能提供較好的照顧。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當失智症邁入中期,「重複性」會比失智症初期還要嚴重,例如重複買一樣的東西、重複已經問過的事情;「遺忘」的嚴重度也會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照顧者要對中期失智症狀有基礎理解,才能提供較好的照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