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戲劇,接住每一個孩子:專訪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韓定芳團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在經典小說《麥田捕手》曾經有這樣一段話:「無論如何,我總是會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片麥田裡玩遊戲。成千上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懸崖邊。我的職責是在那裏守備,要是哪個孩子往懸崖邊跑來,我就把他抓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 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里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從早到晚就做這件事。我只想當個麥田捕手。」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團成立19年來,透過表演藝術陪伴青少年走過許多徬徨無助的日子,一步一步地成長、了解自我,更如同麥田捕手的主角一般,用心接住了許多於懸崖邊徘徊的孩子。


把每一個人放在對的位置上,人人都有舞臺

「2005年的時候我高一,青少年時總不喜歡被比較,因此一開始也不想當演員,那時候加入舞臺組。在戲劇裡我學到用全局的眼光來看自己的份內事務,不會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搬道具的人。站在整齣戲的觀點來看,我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帶著大家一起往前進;當你分配到任務時,發想、從無到有地把道具做出來,那些成就感不是唸書考試可以得到的!」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簡稱為青藝盟)團長韓定芳在高中時期便參與青藝盟活動,甫加入話劇社時發現學長姐與同學們都以要準備學測為由離開,她與兩位同學三人一起做出一齣戲,並在過程中發現自己喜歡和人溝通、合作,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大學畢業後,她更扛起青藝盟團長的任務,持續鑽研戲劇,也陪伴青少年們。聽她自信地娓娓道來戲劇對於她的意義,韓定芳堅定的眼神流露出最初接觸戲劇的熱情。

青藝盟前身為2001年成立的芝山青文化工作室,後轉型為專推廣青少年表演藝術的非營利團體。青藝盟深耕青少年族群已長達19年,透過戲劇引導年輕人體驗課堂書本之外的生命風景,及學習探索自我的天賦與價值。青藝盟自2001年開始辦理「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簡稱「花樣」)是全臺灣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青少年戲劇交流平臺。「花樣」舉辦至今已有超過一萬五千名高中生、全臺近四分之一比例的108所高中職學校參與,培育出許多臺灣優秀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及多元專業領域人才,更培養了具有文化意識且願意進劇場看戲的潛力觀眾,是銜接兒童到成人藝文人口培養的重要一環,「花樣」儼然成了一個表演藝術界的啟蒙練習場。

raw-image
raw-image

「別看我們現在這樣……我們也曾經面臨倒閉,2015年時只有3位成員。後續接受KPMG的專業經理人輔導,漸漸學習到了許多新觀念,一步一步地把團隊整理好、找出目標。」多年來,青藝盟除了接案、製作售票演出之外,也與其他表演藝術團隊一樣,高度仰賴來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及縣市政府的補助。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青藝盟也開始與企業建立合作默契,不僅只是尋求企業贊助,同時也邀請他們合作當師資,在劇目籌備時就和青少年們直接接觸,了解大家準備過程中所經歷過的種種辛苦和成長。

「每年的花樣,除了邀請可能對這齣劇感興趣的單位來看表演,我們也邀請這些青少年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看戲,最後讓『全體』人員一起上臺謝幕,不是只有演員謝幕而已喲!」韓定芳也提及,好勝的青少年們擁有無限潛力,越是困難的任務對他們來說越有挑戰性,許多父母在看完表演後也十分驚訝自己的孩子竟然有這樣他們沒見過的一面。韓定芳笑著說,曾有媽媽請孩子去做家事,孩子原先不肯,媽媽調侃他說:「道具那麼重你都搬得那麼投入!」孩子想一想就去完成家事了。父母親透過戲劇重新認識孩子;孩子有時也在戲劇中,透過扮演父母的角色而同理家人。戲劇無形中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共同的話題、關係的潤滑劑。

raw-image

用戲劇,接住高風險青少年們

全臺灣有兩萬多個脆弱家庭、四萬多個置身於脆弱家庭下的青少年。青藝盟從2014年起,啟動了「風箏計畫」,透過戲劇陪伴高關懷、安置機構、非行青少年等特殊境遇青少年,每期招募16至20位青少年,經過半個月的戲劇、B-BOX、街舞等課程,最終選出4位共同環島,到其他安置機構做演出、座談、分享等交流活動。過去6年來陪伴了兩千位以上的特殊境遇青少年,透過藝術找回信心與尊嚴。「這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韓定芳與我們分享,在進行這系列計畫時,機構內少年們與這些分享者的背景相近,容易有共鳴與理解。青藝盟帶著這些青少年們環島走完全臺灣33個單位之後收穫滿滿,後續也協助媒合資源,出版了相關書籍、拍攝紀錄片等。過去曾一同環島的青少年們,離開了安置機構後有人去做兄弟、有人進入八大行業、有人找到便當店裡的工作,有人在工地打零工。雖然真實世界並非如童話故事一般都能有美好的結局,但生命是一條長線,青藝盟希望能牽著特殊境遇青少年們走一段路,就算只是短短的一段路,也可能有無限的可能性。

2017年,青藝盟更推動風箏計畫進入教育部轄下的中介教育學校系統中,與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合作,引導青少年用戲劇創作,轉化自己的生命故事並實際演出。「這群孩子過去因種種因素被送到這裡,大家原來是沒什麼信心的,結果出去參加全縣的戲劇競賽,竟然拿了第一名回來,我們全都不敢置信!」學員們優異的表現為青藝盟打了一劑強心針,他們更主動媒合知名歌手亂彈阿翔前來製作主題曲,及邀請雲門舞集前任舞臺監督擔任技術統籌等,團隊以媲美專業劇團的大製作,用心打造孩子的畢業演出。

每一位特殊境遇的高關懷少年背後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與滿身傷痕,或許因隔代教養、家庭暴力、家庭經濟弱勢等因素,這些少年們產生了犯罪或偏離社會普遍道德規範的種種行為。利用表演藝術作為導引,除了能透過角色扮演同理他人、以肢體律動發洩精力與情緒之外,也有機會啟發非行少年們對表演藝術的興趣,同時培力劇場技能,將興趣結合謀生管道,開闢人生第二條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用戲劇,打開探索人生的一扇窗

「在英國、美國,戲劇教育都是國民義務教育、多元教育的重要環節。反觀臺灣,表演藝術融入正式教育課程的嘗試才剛起步。」韓定芳語重心長的說。戲劇教育能帶給青少年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韓定芳提及「花樣」主打「所有的事情都讓高中生自己來」,讓參與活動的學生有個不同於學校教育的經驗,並更認識自己。曾有高中生參與「花樣」,學子在協助海報製作時發現自己對於設計的熱情,後續擔任產品設計師;也有在花樣競賽中負責創作劇本的同學,劇本原已創作完成,但在實際去訪問未婚少女懷孕,了解真實情況後,硬著頭皮在競賽前二週改劇本。這位勇於求真的同學,在實際面對這項議題時看見青少年也有想說的話,於是興起替弱勢發聲的想法,最後考上了文化大學新聞系。「參加戲劇節,並不是說未來就都會變成演員,反而是有機會在嘗試的過程中,提早找到人生希望發展的方向。」韓定芳認為,戲劇也可以是探索人生的一扇窗,若能讓更多人了解戲劇可以發揮的教育價值,將有機會扭轉許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徬徨的青春期少年少女們的人生。

raw-image
raw-image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北辰》刊物 Vol.3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圖片提供|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論壇閉幕式的最後,專案總召集人柯典一把退到舞台旁的小鷹叫出來台前說:「他暑假過後升高二,是這次論壇主持群裡年紀最大的志工!」     典一這番提醒,或許可以答覆在二天活動中,某些參與的大人的好奇:「論壇已經辦九屆了,怎麼感覺活動進行還是有些生疏與混亂?」因為這個三百多人參加,二天一夜的活動,分散在
Thumbnail
論壇閉幕式的最後,專案總召集人柯典一把退到舞台旁的小鷹叫出來台前說:「他暑假過後升高二,是這次論壇主持群裡年紀最大的志工!」     典一這番提醒,或許可以答覆在二天活動中,某些參與的大人的好奇:「論壇已經辦九屆了,怎麼感覺活動進行還是有些生疏與混亂?」因為這個三百多人參加,二天一夜的活動,分散在
Thumbnail
國小六年終於熬過去了。離開充滿敵意、甚少溫情的環境後,我穿著姊姊的舊制服,升上了國中……
Thumbnail
國小六年終於熬過去了。離開充滿敵意、甚少溫情的環境後,我穿著姊姊的舊制服,升上了國中……
Thumbnail
二O一八年八月初,到雲林參加荒野第四屆環境行動論壇,除了擔任專題主講人之外,也擔任成人組競賽的評審。 很多年來,因為行程較多,所以應邀參加的活動都是必須出現的前一刻才抵達,然後講完之後就離開趕下一個活動,但是這一年我打算慢下腳步,盡可能不再匆匆來去,多花一點時間跟主辦的伙伴聊聊。 於是週六下午在斗六
Thumbnail
二O一八年八月初,到雲林參加荒野第四屆環境行動論壇,除了擔任專題主講人之外,也擔任成人組競賽的評審。 很多年來,因為行程較多,所以應邀參加的活動都是必須出現的前一刻才抵達,然後講完之後就離開趕下一個活動,但是這一年我打算慢下腳步,盡可能不再匆匆來去,多花一點時間跟主辦的伙伴聊聊。 於是週六下午在斗六
Thumbnail
文 / 逆風劇團 2015年由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等共同發起創立「逆風劇團」,帶領30位雙北市高關懷青少年站上「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舞台。2016年成瑋盛發起「暴走青春巡迴講座」,走進全台灣中介機構、少觀所,看見更多非行青少年所面臨的處境。 2018年團長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開始全職投入,
Thumbnail
文 / 逆風劇團 2015年由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等共同發起創立「逆風劇團」,帶領30位雙北市高關懷青少年站上「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舞台。2016年成瑋盛發起「暴走青春巡迴講座」,走進全台灣中介機構、少觀所,看見更多非行青少年所面臨的處境。 2018年團長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開始全職投入,
Thumbnail
由文化部辦理的「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期望讓藝文展演與學校課程連結,計畫由專業藝文團隊執行,開發教案後媒合學校,將藝文活動帶入校園,然而,藝術展演該如何轉換為教案、過程中又有什麼樣的精采故事呢?
Thumbnail
由文化部辦理的「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期望讓藝文展演與學校課程連結,計畫由專業藝文團隊執行,開發教案後媒合學校,將藝文活動帶入校園,然而,藝術展演該如何轉換為教案、過程中又有什麼樣的精采故事呢?
Thumbnail
☝️嘉義小劇場戲劇節是什麼呢? 因為臺灣的藝文產業越來越重視人才育成,也願意給適合劇本醞釀的時間跟空間,慢慢長大,所以這個戲劇節可說是阮劇團「劇本農場計畫」的成果展現。
Thumbnail
☝️嘉義小劇場戲劇節是什麼呢? 因為臺灣的藝文產業越來越重視人才育成,也願意給適合劇本醞釀的時間跟空間,慢慢長大,所以這個戲劇節可說是阮劇團「劇本農場計畫」的成果展現。
Thumbnail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團成立19年來,透過表演藝術陪伴青少年走過許多徬徨無助的日子,一步一步地成長、了解自我,更如同麥田捕手的主角一般,用心接住了許多於懸崖邊徘徊的孩子。
Thumbnail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團成立19年來,透過表演藝術陪伴青少年走過許多徬徨無助的日子,一步一步地成長、了解自我,更如同麥田捕手的主角一般,用心接住了許多於懸崖邊徘徊的孩子。
Thumbnail
青藝盟在2014年發起了第一屆「風箏計畫」,希望藉著參與藝術演出的體驗,讓孩子們重新尋找自我、建立自信並建立起與他人的連結......
Thumbnail
青藝盟在2014年發起了第一屆「風箏計畫」,希望藉著參與藝術演出的體驗,讓孩子們重新尋找自我、建立自信並建立起與他人的連結......
Thumbnail
我夢想每一個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有機會感受到台灣大自然的美好,讓大自然裏的豐富能在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滋養的來源。 「我老是想像有一大群小孩子在一片麥田裏遊戲的景象。成千成萬的孩子,沒有人在旁邊──我是說沒有大人──除了我以外。而我站在一個非常陡的懸崖邊。我幹什麼呢?我必須抓住每一個向著懸崖跑來
Thumbnail
我夢想每一個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有機會感受到台灣大自然的美好,讓大自然裏的豐富能在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滋養的來源。 「我老是想像有一大群小孩子在一片麥田裏遊戲的景象。成千成萬的孩子,沒有人在旁邊──我是說沒有大人──除了我以外。而我站在一個非常陡的懸崖邊。我幹什麼呢?我必須抓住每一個向著懸崖跑來
Thumbnail
野薑花的花語是:如何才能不愛你。 每一個朋友都跟我說,這怎麼會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高中生寫得出的劇本?雖然不是我寫的,也從沒參與過相關的製作,但自己同為花樣帶出來的花友之一,聽到這樣的驚訝與讚嘆總覺得於有榮焉。要我如何不愛花樣和青藝盟?這個讓我成為現在的我的地方。
Thumbnail
野薑花的花語是:如何才能不愛你。 每一個朋友都跟我說,這怎麼會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高中生寫得出的劇本?雖然不是我寫的,也從沒參與過相關的製作,但自己同為花樣帶出來的花友之一,聽到這樣的驚訝與讚嘆總覺得於有榮焉。要我如何不愛花樣和青藝盟?這個讓我成為現在的我的地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